运用精准施训理念 提升国企培训工作效果
2022-11-08文/金栋
文/金 栋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有企业培训工作面临新挑战,如须不断做实做细培训需求诊断、持续增强培训针对性等。对此,笔者认为将精准施训理念应用到国企培训工作中,可以增进国企员工对培训工作乃至企业战略的认同,提高国企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笔者认为精准施训理念的提出与应用,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是应对培训工作挑战的有效路径。
国企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
针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培训使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了企业产出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前,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意识到培训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意愿也有能力承担培训的资源投入。但在投入之前,必须梳理出在培训工作中企业将面临哪些操作层面的挑战。
国有企业员工总量庞大、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多样,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拓展员工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因此,国企培训需求多种多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企培训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更加凸显,加之国企培训工作向来重视培训体系架构的整体搭建,强调培训整体工作的分析,工作量大而繁重,客观上增加了对单次培训工作的培训需求收集和诊断的难度。
国有企业覆盖行业广、涉及领域宽,培训主题的选取方向和范围也面临挑战。宏观上讲,一方面,国企要立足主责主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突出重点培训主题。另一方面,国企员工对自身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国企培训工作在培训主题的选取上,要更好地寻求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平衡。微观来看,培训之于国有企业员工,既是义务,更是权利。这样的培训定位通常会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宽泛培训主题,进而对培训主题的涉及范围和针对性都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国企员工的培训需求日益丰富,对创新培训方式也提出了挑战。现实中,基于培训成本和工学矛盾的考虑,国企培训工作基本上以短期培训、内部培训为主。短期培训、内部培训虽然具有成本较低、师资需求不高、较容易实现等特点,但是,短期培训、内部培训内容大多以企业内部的常规业务为重点,培训方式以传统的单一讲授为主。出于调动培训对象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质量等考虑,培训方式方法亟待创新。
培训工作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培训成果转化需要长期跟进,这对持续做实培训评估提出了挑战。培训评估要求在培训中收集培训对象、培训师资以及培训组织方等不同方面的信息,关键是要对培训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价,为培训项目的存续及改善提供帮助。现实中,国有企业受培训资源投入的限制,容易忽视对培训后续工作的持续跟进,培训班结业培训工作就结束,不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
精准施训理念的应用思路
如何有力、有效地应对国企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挑战?笔者认为可通过深入研究精准施训理念,并探索精准施训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路径,从而有效破解诸多问题,提升员工技能,促进企业发展。
把准培训需求是精准施训的前提,直接体现着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充分掌握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培训教学工作才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做好需求调研,基本要求是收集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常用的手段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实际走访等。需求调研的目的是做好需求诊断,要深入诊断和分析收集的资料,再从中归纳提炼出切合员工实际需求的培训需求,并将培训需求转化成具体的、可落地的实际问题,做到问题不重复、不重合、不泛化。
明确的教学主题是培训内容的指引,培训内容是对教学主题的细化、分解和落实。选准培训主题,科学设计培训内容是培训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选取培训主题的原则是要聚焦,有针对性。设计培训内容的维度一般包括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域外层面。精准施训的理念要求培训主题选取小角度、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并要有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培训方式的创新也是精准施训理念的应有之意。培训方式创新的基本要求是紧密结合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的实际特点来灵活创新。培训方式创新对培训效果提升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专业知识类、素质能力类的中长期培训中,增加契合培训主题的团队建设环节,培训效果会更加明显。对于专业知识类培训,由于其侧重实务操作层面,一方面可以安排有代表性的标杆或典型企业实地参观访问和座谈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安排分组学习,辅以理论研究和实战派导师参与讨论,提升培训效果。对于素质能力类培训,可以采取头脑风暴、小组汇报等形式进行。
训后跟踪、辅导、咨询是保证培训成果转化落地的关键。忽略训后阶段的培训很难保证效果。据相关研究显示,培训效果中26%来自训前的学习阶段,50%来自训后的强化阶段,而企业85%的资金都投入在培训效果仅占比24%的训中阶段。精准施训理念将实际问题的解决成效作为培训工作考评的更重要指标,并将考评结果应用到今后的培训工作中。
精准施训理念的落实举措
国有企业在落实精准施训理念的具体实践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培训,做到“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并通过训后持续跟踪,有效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将培训需求诊断作为培训项目立项的必经条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谈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反映培训需求和实际问题,必要时可以召开专家论证会、研讨会,对培训需求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诊断,精准定位培训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实际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为精准施训提供目标。
对于不同的培训人群,要深入分析其知识结构,准确判断其知识需求,以制定更加契合的培训主题和内容,为精准施训奠定基础。例如,专业知识类培训选取微观、具体的题目和内容更容易取得成效。一是因为主题具体,容易学习、掌握和应用,参训学员更易有学习获得感;二是主题确定后培训对象也就特定了,有着共同工作经历的培训对象共同学习、交流和研讨,更能激发参训学员的灵感,更容易出成果。
要根据培训对象实际工作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为精准施训提供支持。例如,采取小组学习和专家辅导的形式,引导学员们提升主动思考和行动的意识,加深学员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形成更为贴近实际、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务实的评估反馈机制是检测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培训评估既可以精确地预测培训投资所带来的效益,还可以利用培训评估过程中所发现的信息为接下来的培训提供参考,判断某项培训项目存在的必要性。对实际工作的改进提升是检验培训工作开展成效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指标。针对专业技术类培训,可以持续关注学习成果在参训企业的落地情况和成效,重要的项目可以开展训后跟踪总结座谈,形成典型案例。
将精准施训理念应用到国有企业培训工作中,需认识到眼下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厘清工作思路、推出创新举措。当然,仅仅做好上述工作,还不能完全应对当前国企多种主题、形式的培训需求。今后,还要加强培训体系论证、企业文化导入,创新典型培训场景,研究高科技手段的嵌入和应用,进一步提高满足培训对象多种需求的能力,提升国企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