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好“一句话”,幼儿“慧”游戏*
——谈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教师语言支持

2022-11-07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8期
关键词:轩轩游戏幼儿

李 莹

(合肥市康园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因为相较于幼儿在某一个方面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程度,幼儿学习品质表现具有更深层的价值,良好的学习品质意味着儿童能够熟练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技巧,为后继学习提供无穷的动力,对于他们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品质不是独立的、抽象存在的,它普遍和稳定地存在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之中,渗透于他们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而游戏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游戏为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想象与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土壤。因此,我们更应珍惜游戏独特的教育价值,充分认识到有效开展幼儿游戏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幼儿园的游戏类型丰富,其中最受幼儿喜爱的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来源于实际生活,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能充分满足幼儿对现实生活再现的愿望和自主发展的需求。所以,高品质的角色游戏为幼儿学习品质提升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培养的良好学习品质更能够在后继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发挥更大优势。因此,其意义是独特而深刻的。

在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除了环境和材料的支持,教师的适宜介入对推动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时,对话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我们摒弃教师灌输式的、高控的语言指导后,怎样提升对话的有效性呢?其实,往往一句话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体现“画龙点睛”的效果。以下从几个游戏案例入手,分析如何说好“一句话”,让幼儿越来越“慧”游戏。

一、抛出问题的“一句话”——激发反思与解释

(一)游戏情境再现

角色游戏时间,几名小朋友在玩小司机的游戏,“司机”轩轩开心地开着自己的“小巴士”在教室里溜达着,乘客乐乐和贝贝招招手上了车。在车上,孩子们聊了起来:

乐乐:我家也有车,是现代的。

贝贝:我家的车是大众的。

“司机”轩轩:我的车也是大众的。

贝贝:对,大众的车都有个圈,还有W,对吧,轩轩?

轩轩点点头。

“巴士”到了“超市”,乘客下车了。轩轩继续开着车转来转去,可再没有新的乘客上来,于是,他百无聊赖地站在边上,看大家玩游戏。

这时,教师也坐上了轩轩的车。

教师:轩轩,你的车真舒服,是什么牌子的呀?

轩轩:是大众的。

教师:大众的车质量真好,可惜我不认识哪辆车是大众的,容易坐错呢。

轩轩:有个圈,还有W。

教师:哦,你说的是车标吧!那你的车标在哪里呢?

轩轩:我会做一个。

教师:那你看看有没有办法做一个,赶紧贴上,要不乘客都不知道你的车这么高级。

轩轩立刻跑到美工区,找出白纸,画上车标,贴在汽车前面。

游戏结束后的师幼讨论环节中,“车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孩子们纷纷谈论起自己见过的车标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并产生了设计、制作,并在车上“安装”车标的想法。

(二)分析与思考

对儿童来说,能够记得起,能够清楚地描述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就是一种有效的反思与解释,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和再现,对于培养幼儿反思解释的学习品质有着先天的优势。游戏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从自己或者他人的经验中吸收、思考、理解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解决游戏中遇到的矛盾。

案例中,轩轩显然已经停止了游戏行为,善于观察的教师从孩子们开始的对话中,敏锐地捕捉到他们的新兴趣点:车的不同品牌,所以以此为突破口参与式介入轩轩的游戏。这时,师幼的对话从教师抛出的问题开始:你的车子是什么牌子的?怎样让乘客了解自己的车?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需求和他人的想法,由此思考:我看到过的车牌是什么样的?我该怎么做?轩轩在教师的引导下描述车牌的作用和样式,并进而利用表征最终解决了“车标”的问题,焕发新的游戏动机,让游戏继续下去。

在角色游戏中,分享和讨论对于幼儿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人从经验中学习的倾向是有所不同的。个体表达、集体讨论创造了幼儿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习,从他人的有益经验中学习,或从已有的游戏情境、游戏材料等信息中学习的多种途径。案例中,在游戏结束后的师生谈话中,教师鼓励轩轩描述自己的想法、做法及获得的经验,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来帮助自己调整游戏行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让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向细节延伸,从而丰富游戏经验,拓展新的游戏内容。

二、提出建议的“一句话”——鼓励探究与尝试

(一)游戏情境再现

角色游戏前孩子们开始计划自己的游戏。在皓辰的一番询问下,几个兴趣相投的孩子聚在了一起,他们开始就小学的游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皓辰:我要当老师,谁当学生,还有保安?

四个小女生:我们来当学生。

硕硕、浩宇:那我们来当保安吧。

皓辰:那我们在哪里玩呢?

几个小伙伴经过观察讨论,最后选择了午睡室的空场地作为小学游戏场地。

硕硕帮助皓辰搬了桌子和椅子,摆好后,大声地说:我们还要搭一个小学的大门。接着,他拉来了玩具柜摆在空地上,又从材料超市拿来了许多粗吸管开始捣鼓了起来,比画来比画去,渐渐地,硕硕脸上露出了沮丧的表情。

这时,教师走上前。

教师:硕硕,这些吸管是用来干什么的呀?

硕硕:做大门。

教师:好想法,可是为什么没有搭起来呀?

硕硕:吸管太短了。

教师:是呀,如果很多根吸管在一起,就不会那么短了。

硕硕:对,我用透明胶把它们粘在一起,就变长了。

硕硕连接出了长长的管子。

教师:这真是个好办法,透明胶能帮助我们改造材料,吸管真的变长了。

浩宇:老师,你能帮我们写一下学校的名字吗?

教师:除了写字,还可以画出来哦!

浩宇:但是我们想写出来。

教师:好的,我很乐意帮助你们,你们学校叫什么名字?

浩宇:华山路小学。

教师写好了名字后,浩宇又找来了一个大一点儿的纸盒子,将名字贴在上面,小学的大门做好了。

(二)分析与思考

探究和尝试是幼儿学习品质中的重要领域。在幼儿自主、自发地开展角色游戏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他们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后,就带来了游戏情节的调整、游戏思路的开阔和游戏环境的变化。因此,游戏的过程往往就是幼儿不断探究和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案例中,硕硕从材料超市拿出粗吸管,反复试验,显然他找到了自己想解决的问题,但是也面临着困难,并且有“停止”游戏的倾向,教师发现后,通过对话了解幼儿的意图,同时提出明确的建议:“如果很多根吸管在一起,就不会那么短了。”开阔了幼儿的思路,重新唤起了幼儿探究的愿望。硕硕通过自己的反复尝试,制作完成了长长的吸管,变成了大门的车辆“升降杆”。孩子们的兴趣重新点燃,还兴致勃勃地给自己搭建的学校起校名,制作校牌,游戏在持续升级。

因为角色游戏本身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所以在幼儿游戏中表现出浓厚的热情。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案自行尝试解决发现的问题时,不只是带来了游戏的发展,更是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体验失败挫折感,磨炼了意志品质。在硕硕完成后,教师通过简单描述幼儿行为,对硕硕尝试并掌握运用透明胶把吸管变长的解决困难的方法表示认可,巩固了幼儿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遇到困难有稳定的探索解决意识,在解决的过程中乐于反复地尝试,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将为幼儿身心发展带来永久的动力。

三、设定目标的“一句话”——引发想象与创造

(一)游戏情境再现

一辰做完了水枪后,从材料超市找来一个短的海绵棒连接器,一只手拿着水枪挥舞着,另一只手拿着连接器放在自己的鼻子上。

教师:这是什么?

一辰:这是放在鼻子上的(一边说一边把海绵连接器往鼻子上边按了按),这样就不会闻到毒烟了。

教师:是个防烟面具啊。这个装备真的很重要,可以保护我们消防员。你们还可以帮助消防员做更多的好用的防烟面具吗?这样他们出警时就会非常安全。

乐乐到材料超市找了很长时间,拿出了纸筒,往欣欣的鼻子上也捂了一下,可是手一松,纸筒就掉了下来,他又找来了松紧带,在纸筒旁边穿上孔,这下可以挂在耳朵上,不用手拿着了。

孩子们开始投入制作面具的活动之中,又是剪又是贴。很快,防烟面具大变样,变得更方便快捷,更加真实形象。随着电话铃声响起,消防员装备齐全地出发了,新的游戏开始了。

(二)分析与思考

学习品质所指的想象与创造,并不完全指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强调的是幼儿运用这些能力的倾向,也就是说儿童虽然具有想象和创造的能力,但是否敢于想象和创造呢?有不少儿童是具有想象和创造的能力的,但却不倾向于、不敢于运用这种能力,不去想、不去尝试新的方法。在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困难,他们是否会尝试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计划,用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行为能在相当程度上看出儿童是否会运用想象与创造。

在这个环节中,一辰把海绵棒放在鼻子上的,还伴随着按压的动作,说这样就不会闻到毒烟了。这个过程反映出一辰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班级和社区活动中已经细致地观察并了解了在灭火过程中需要一个装备捂住鼻子,还要紧贴住鼻子,这个装备有专门的用途。这说明了他对细节的关注,并且他能够把经验内化,将其转移到游戏中,让游戏再现真实的生活。但是有了以物代物的想象的能力,显然还不足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教师这时候首先提供了信息:这是个防烟面具,帮助幼儿明确了制作的装备名称。接着解释了这个装备的重要性:可以保护我们消防员。然后提出了要求:还可以帮助消防员做更多的好用的防烟面具吗?强调了“好用”。教师虽然讲了短短几句话,却给孩子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

接下来,幼儿开始设计并制作出材料不同、样式不同、功能丰富的防烟面具,还有防护口罩,甚至拓展出不同形态的消防水管,推动游戏情节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以,在游戏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新的愿望时,是否能够利用想象与创造力进行新的学习,满足自身的游戏需求,在交流中引导他们梳理需求,总结经验,鼓励他们实践想法。我们还发现,把低结构材料集中,形成材料超市,给予幼儿更多的游戏时间,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研究材料,与他人交流,在自主的探索中实现自己的游戏意图,在运用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不同、能力不同的幼儿在一起共同游戏,游戏的过程就成为幼儿交流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合作和分享推动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孩子们学习品质提升的速度往往会呈倍数增长。

学龄前阶段是涵养学习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善于观察周边的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的一切感到新奇,能产生探究的愿望。这些都是良好学习品质萌芽的重要前提,但同时他们又受到年龄和发展规律的影响。例如,注意力时间短,兴趣不易保持,生理心理不成熟等,限制了他们学习品质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幼儿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支持至关重要。

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始终相信孩子的潜力,注重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理解幼儿的需求,在追随和信任中促进游戏的真发展,借助有效的提问、建议、讨论等语言手段激发幼儿角色扮演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支持幼儿扮演角色行为,保持对事物的坚持与专注;鼓励幼儿发展游戏主题,提高主动性;引导幼儿解决游戏困难,触发想象和创造;推动幼儿同伴交往,发展反思与解释的能力。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将持续作用于幼儿学习发展之中,影响其个体对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使用,并深刻影响终身学习的过程及结果。

猜你喜欢

轩轩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金玉良言
解救轩轩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下次吃2点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