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育”属性的再认识

2022-11-07李庶品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2年9期
关键词:竞技人类运动

李庶品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一、体育是什么

一直以来国内外对“体育的概念”这个问题争议不休,莫衷一是。怎样才能精准的定义体育的概念呢,准确的揭示其本质属性,是可以将体育本身所反映的现象区别于其他的类似现象。体育本身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自身身体的运动,有目的、有意识来增进人类自身健康水平的教育过程。而作为人类社会仅有的本质属性,体育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特征,我们应从这个本质属性入手研究。

事物内在的、稳定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整体和内容联系就是事物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体育是属于占主导的地位,其社会属性是全面的培养和发展人的教育过程。

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而言,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然范畴,当然只是相对于其它的自然范畴。而社会的产物之一就包含体育的内容,其成长过程是由人反省的社会意识决定的。在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大自然环境污染远不如现在,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远比现代人高出许多;而后,工业文明、社会进步,大量的环境污染,食物和生存环境的竞争更加激烈,战争的出现等社会因素的干扰,于是,人类出现用身体活动来弥补身体素质的下降,提升个人、团队及种群的体质。由于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社会生存矛盾和人类发展特征是社会性的。因此可以理解为,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需要,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培养和塑造人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体育。

二、体育的自然属性

体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从原始的社会实践中剥离开了。它包括体育教育、体育活动、身体训练、体育竞赛和锻炼身体等多方面内容,自成一种社会体系。主要表现为下面三方面的任务:

(一)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顾名思义是指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传授体育活动方法、指导体育学习过程,培养体育兴趣、运动技能、体育知识等方面的教授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培养正确的体育思绪,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参与体育训练和相关项目的竞赛的能力提高。

作为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的前提和基础,学校体育是现代体育活动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依靠各级各类的学校载体,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和科学的手段,把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包括相关运动常识、基础的体育健康常识和科学的手段方法等。

学校体育也涉及一些竞赛单元,竞赛项目与教学计划有很好的相关性,目前学校体育主要的竞赛项目有田径、三大球、游泳、基本体操等为主,可能看出学校体育阶段是以提升学生整体体育素质为目标、兴趣培养和技能掌握为抓手、项目竞技为激励手段的教育方式,最终实现学生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1.从身体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运用教学手段和思维,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完善人体形态和性能。这也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属于体育的最初阶段,其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

3.是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而且带有一定的限制性和强制性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很全面、很系统,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的英文是“sport”,源自于古拉丁语“deportare”。其最初的意思是“人们在户外根据体力而进行的充满欢乐的行动”,最初的是指劳动、狩猎等,随着人类进步和英语的传播,发展成为当前“竞技体育”的内涵:是在全面发展人类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掘和发挥人(或群体)在体能、技能、心理层面等方面的潜力,以攀登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

竞技体育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运动竞赛中战胜对手,通过制度化和体系化的体育活动,尽可能地发挥人类的运动能力,突破极限,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其属于人类的体育活动范畴。

竞技体育的竞争性,也是竞技体育区别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的重要本质特征,而在时间、场地、器材、规则、年龄资格等方面的竞赛要求又体现出了竞技体育的另一个特征——公平性,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是竞技体育发展至今的重要保证;竞技体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娱乐性,自古至今,竞技体育的娱乐性始终伴随着竞技体育的成长过程,并且对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竞技体育也在竞技竞赛活动中提供了大量的娱乐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竞技体育是较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终身体育)更具社会娱乐性和公众娱乐性的,也具有运动技能表现最突出、运动成绩最优异、运动项目最多、最规范的特征。

竞技体育一种竭尽所能地战胜对手、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意味着充满斗志、勇敢拼搏、团结协作、聪明智慧和敢于胜利等丰富的精神内涵,也是支配人类在竞技活动中不断突破、创造更高目标的精神动力。

1.竞技体育是指人类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性表现。通过充分挖掘人类身体的生物潜能,经过各种系统的科学训练来检验、提升训练效果,以期提高人类的运动技术水平,尽可能地发挥人类身体的运动水平。

2.具有对抗性、观赏性、娱乐性等特征,益于推广,便于普及,有着极高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

3.相同的年龄、相同的竞赛体系下、公平对等的原则下,为提高人类竞技能力和成绩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竞赛过程,是实现竞技体育目标的最主要途径。

(三)社会体育(终身体育)

20世纪60年代,与“终身教育”(livelongeducation)同时应运而生的是“终身体育”的概念。经过快速的发展“终身体育”在我国也被称为“社会体育”,因其覆盖面广,涉及绝大多数人群,有很好的社会基础,且具有项目各类多、难度小、无年龄限制、对时间、地点、规则要求不高等特点,而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和喜爱。终身体育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的一生,从出生至生命结束全过程,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是人类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人在其人生的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和各种可能的方式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

社会体育(终身体育)涵盖了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和常识,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的、贯穿整个人生的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有利补充和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标志着人类智慧和意识层面的升华,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补充,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社会体育(终身体育)内容丰富,既有学校体育的众多特点和方法,同时涉及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不仅展示了其社会教育、社会情感、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功能,同时能够对个人、家庭、团体、种群甚至国家、民族全覆盖,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经济活动中和各个环节,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并将长期与人类共存,其重要性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可替代的。

1.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娱乐身心、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取决于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社会安定程度及民众余暇时间等。

2.是人们自主、自发的行为,是人们利用业余时间,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的自我锻炼,取决于对于体育的喜爱、身体的可接受,以及环境、参与人数等,没有年龄、职业、性别等方面的区分和限制。

3.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延伸,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实现人生目标而自发的行为,具有形式更多样、民众适应性更强、参与人数更多等特点,与其他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的文化艺术活动一样,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的社会属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之间具有共通性。体育,作为创造人类文化的形式之一,与哲学、艺术一样,三者均在古希腊、罗马有过繁荣景象。体育的本质是“为人类社会服务”,主要表现在“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这里讲的是其目的任务,也是它的基本属性。并且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竞技规则等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

社会性是人类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体育以他自身的规律和表现形式为人类特有,并非其他任何自然领域中的现象,其社会属性是极为鲜明的。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人类学习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良好手段及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承认体育及竞技运动都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不能只见其中某些类似生物的活动方式就来判断它的属性。正如不能将舞蹈用肢体来表演、音乐用喉头来发声等特征,就认为这些与动物的嬉戏、吼叫一样都是自然现象。体育本身自带的活动功能、社交功能、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等,都是人类活动中独有的,特别是近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为人们交流、交往、实现自我价值、展示人类情感创造了非常好的平台。

当然,离开了人体的运动就没有体育,而人体运动受社会意识的制约,与动物本能的肢体活动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身体运动、劳动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人体活动之间是存在明显区别的。运动作为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它是有组织、有意识、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一个特殊的人体活动。

我们应该把体育的对象放在相对固定的社会关系中,并把握体育在固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体育活动是唯一能够在人类社会的范围内按自身规律进行活动的社会现象。探讨体育的本质,我们要全面研究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同时需要关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体育本质,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每个人只有作为人类有机整体中的一分子才能从事体育活动。一个从小离群索居的人,很难想象他会自发的、有意识地进行体育活动,尽管他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形态机能完整无缺。马克思谈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育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依赖人的本质。否则,如果抽去体育中反映其特征的社会属性,它便会不复存在。实际上,自从体育产生之日始,以上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况且,用自然界的功利法则也不能完全解释体育活动,如现代社会盛传的“刘畊宏健身直播”“广场舞”“飞盘运动”等,无论形式多么新颖、动作如何的变化,如果在人们生活中没在实用性,就只能算人类的文化财富。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应该是比其他生物活动更高一层次的运动形式。当然,体育这种较高级的社会活动形式也包含较低级的身体运动形式并以此为基础,但体育在制约身体运动的同时却不能与之等同。即始某些运动的部分诱因是为满足自然需要,其方式也是社会性的。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并不排除人与自然界其他物质共有的生物、化学、生理等不同层次的特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人类个体的特殊活动方式展现出的是人的社会本质,包括体育在内的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以人的生物存在和自然属性为前提和基础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专注于体育过程中具体运动所表现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那么体育作为整体理念就会失去在哲学上存在的意义,演变成与其他物种相似的各类众多物质运动的表象了。

人类的体育活动并非大自然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主观创造的具有社会性的活动。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与自然界抗争、维护和延续生命,人们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却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的生活及发达的科技下造成大量的萎缩,因此,正确认识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性,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1.体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认真研究和探索体育的内在本质属性,有利于树立科学体育观,建立正确的体育目标,制定完善的、科学的体育发展战略和各项体育项目长远的发展目标。

2.体育的本质属性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增强体质,而是着眼于大众的身、心两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强调强身健体、社会娱乐功能的同时,将体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3.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无论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还是社会体育(终身体育),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

猜你喜欢

竞技人类运动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青春正激昂 逐梦竞技场
电竞种植记
人类第一杀手
不正经运动范
谁变成了人类?
花与竞技少女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