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体育篮球训练效率的提高路径分析

2022-11-07曹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城东小学

灌篮 2022年9期
关键词:篮球体育过程

曹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城东小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教学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小学体育教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如今大众对于体育教学工作都引起了很大关注。篮球运动作为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其趣味性较强,可以满足学生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需求,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学生成长具有积极效果。但是根据研究发现,由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开展篮球训练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需要做好研究,了解各项问题产生的具体机制并制定解决措施,提高篮球训练效率,充分发挥篮球训练的作用与优势。

一、目前我国小学体育篮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体育篮球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学生家长对于篮球训练存在错误认知、学生综合素质不达标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篮球训练效率,其中教学方式过于落后主要是指大部分学校在开展篮球训练时都是由体育教师兼职训练,而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篮球训练知识体系,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的篮球训练过于形式化,并没有起到实际训练效果,学生无法掌握准确的篮球技巧,其综合能力无法全面提高。而学生和家长对篮球训练存在错误认知主要是指由于受到传统学习观念影响,教师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篮球练习会耽误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即使部分学生存在一定兴趣,但是由于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缺乏训练时间,而这无疑是在无形中消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无法开展有效的体能训练,其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篮球训练标准。同时由于篮球属于剧烈运动,在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学生大量体力,学生对于篮球训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大部分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时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积极性及参与度都较弱,无法全面吸取篮球训练技巧,其篮球水平不理想。

二、小学体育篮球训练效率的提高路径

(一)做好综合训练

在小学体育篮球训练中,力量训练、弹跳训练及有氧训练为主要训练内容,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小学体育篮球训练效率就需要做好综合训练,通过不同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篮球的基础,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篮球训练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体育训练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师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眼光做好力量训练工作,为后续篮球教学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力量原则,篮球与其他体育训练相比其技能要求较高,学生不仅需要做好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鼓励与引导,让学生合理开展热身运动,避免在后续训练过程中出现身体扭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着急讲解篮球技巧,要先锻炼学生的耐力,可以通过田径快跑、跳跃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保证后续篮球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需要以提升学生力量为出发点,开展针对性训练,让学生身体能够更加灵活、协调,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还需要做好弹跳训练,弹跳训练不仅能保证学生准确完成篮球训练任务,还能增强学生体质,在篮球运动中所涉及的弹跳动作较多,如传球、投球、防守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弹跳教学计划,通过由浅到深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单腿弹跳,提高学生腿部与腰部力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弹跳水平。最后,教师还需要开展有氧训练,有氧训练作为篮球训练中的核心内容,会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师长期开展有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力,避免学生在开展篮球训练时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期训练时可以将其强度放弱,根据学生综合素质适当增加活动量,进而提高有氧训练强度,让学生减少训练过程中的疲惫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掌握投篮技巧,进而实现篮球训练目标。

(二)开展针对性教学

在以往篮球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完成学教师统一的训练任务,但是由于小学生身体素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同学生综合能力都千差万别,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训练任务开展日常练习,不仅会影响篮球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我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篮球运动所涉及的项目较多,不同位置的训练方式也具有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研究,了解学生兴趣爱好,掌握学生身体发展状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好规划,开展针对性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合理训练,进而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篮球训练提高自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篮球,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差异,不同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一定区别,学生身体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例如部分学生弹跳力较强,但是耐力较弱,而部分学生爆发力较强,但是弹跳力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做好考核,了解学生具体身体素养,掌握学生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薄弱之处加以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可以全面成长,充分掌握篮球运动技巧。其次,教师还需要进行考察,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篮球作为剧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身体机能要求较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最后,教师还需要定期检测,小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身体素养也会发生较大改变,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具体变化,进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变训练计划,让教学变得更有目的性。

(三)实现趣味性教学

体育学科作为运动学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消耗学生大量体能,因此大部分学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如果教师没有做好协调,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厌烦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抵触,无论是对体育教学还是篮球训练都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及时改善教学内容,优化传统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趣味性教学来提高教学课堂氛围,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抵消学生体力消耗的负面情绪,让学生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体育训练,进而提高篮球训练效率。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准确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篮球产生热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建立情景教学,将趣味游戏与篮球训练相融合,进而了解篮球训练技巧的同时感受篮球运动魅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实现高效训练目标,优化训练效果。其次,教师还需要以科学化为原则合理设计训练项目,小学体育篮球训练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专业的体育运动员,而是通过相应训练方式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不能进行过高强度的技巧训练,避免其训练方式不符合小学体育训练要求,违背学生生本教育理念,并且过分强调技巧训练会导致整体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不断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到篮球训练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开展运球训练时不仅需要做好基础练习,还需要通过不同模式转换训练方式,进而提高训练的趣味性。

(四)加强文化教育

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时,一方面要做好专业技巧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加大运动设备投入与建设,例如可以准备专业的篮球队服,建立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训练过程中,进而提高训练效率,并且利用队服还能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求生欲,让学生了解训练的重要性,建立个人训练职责以及底线。其次,篮球作为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诸多篮球文化,并且其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篮球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篮球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向学生普及篮球文化,讲解姚明在篮球生涯发展中的历程,向学生普及姚明在世界篮球历史上所留下的事迹,进而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可以以姚明为榜样进行日常训练,全面认识到篮球的具体内涵,知道篮球不仅是运动,更是文化象征,开阔学生眼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受到篮球文化的感染,提高学生专注力,进而实现优质教学目标。

(五)合理安排训练方式

篮球训练作为激烈的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其技术含量较高,并且所需要遵守的规则也较多,对于小学生而言训练难度强,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训练效率,就需要合理安排训练项目,做好统筹,进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对于强度较大、密度较强的训练无法快速适应,因此教师要进行统筹规划,根据国家篮球训练目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训练方式,如身体情况、特点等,进而保证其训练方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避免其强度过高导致学生出现厌倦心理,影响篮球训练效率,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可以在正式训练之前做好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篮球运动的各项规则,了解其动作要领,根据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当学生掌握篮球规则以后,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实战训练,开展比赛对抗,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竞争过程中提高自身篮球运动技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学生身体情况具有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进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进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篮球训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提高学生训练信心,通过比赛和训练方式充分将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且也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针对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逐步训练,而当学生出现问题以后教师要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改正,不能过分批评学生,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心,失去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训练时间过短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训练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训练效率下降,学生在训练后期会很容易出现动作变形,危及学生人身安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六)准确开展评价

评价工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也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问题所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篮球训练意识,因此教师要想提高篮球训练效率,就需要及时进行评价,通过多维度方式开展综合评价,进而保证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传统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学生的完成结果为依据、以学生篮球训练成绩为核心来进行整体评价,而这样会导致其评价工作过于片面化,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部分学生训练信心会有所下降,因此教师需要转化传统评价方式,着重关注过程评价,了解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心理状态,以此为依据开展综合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训练状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全方位评价,例如在训练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给予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进而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信心,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其余学生主动向优秀的学生请教,进而全面提高篮球训练效率。而对于训练成绩较弱的学生,教师也不能进行过多批评,需要以鼓励和安慰的方式引导学生正视自身问题,做好针对性训练,进而保证后续训练工作可以有序开展。

(七)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篮球训练的督导者以及主导者,篮球技能将会直接决定小学体育篮球训练效率,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完善篮球训练体系,丰富学生篮球学习途径,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也要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让教师能充分了解新型篮球的训练方式,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创新,当培训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具体情况,如果在考核过程中发现教师综合素质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则需要进行重新培训指导,考核合格以后才能将其投入进篮球训练过程中,避免在实际训练时因教师综合素质导致篮球训练质量低下,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整体体育教学质量。例如,学校领导人员可以根据教师不同特点以及技能建立篮球教育团队,让教师通过不同维度了解篮球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改进措施,进而保证其教学方式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落实我国素质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篮球已经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时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规律,开展个性化教学,合理设置训练项目,丰富训练途径以及内容,让学生了解篮球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增强训练的趣味化和文化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合理开展篮球训练,提高训练效率。

猜你喜欢

篮球体育过程
街头篮球文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