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2022-11-07简伟峰何佳胡明珠

灌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俱乐部体育教师院校

简伟峰 何佳 胡明珠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课程之一,促进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既是人才培养战略的需求,又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动机。通过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能够增进学生的健康体质,可为我国培养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不仅无法达到阳光体育战略指导的要求,又会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以往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校的资金、体育设施设备、教学团队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教学运行管理的顺利实施。

一、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含义

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开展的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育基础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教师、上课时间,充分满足了具有体育爱好的大学生心理、生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求。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目标,以体育锻炼者自觉自愿结合为 基础,围绕某一项目,以俱乐部的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融为一体。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突破,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重大转变,注重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符合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授课作为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备受欢迎,已经在各大高校中实施并且发展壮大。

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每种组织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还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可以从俱乐部制教学对专任教师归属感的影响,教学场地与时间的冲突,教学秩序的监督,生师比的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择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组织形式。

(一)课外体育俱乐部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最早的组织形式,可以视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主要形式为院校的专任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对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以此弥补学校 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拓展学校体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课内体育俱乐部是我国各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背景下主要的创新形式,在学校统一制定教学安排下开展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将俱乐部制教学 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

(三)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

课内外相结合的俱乐部优势较为明显,主要是以教学和训练为主,竞赛和课外活动为辅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俱乐部制教学的发展需求。由于课内外相结合的俱乐部对经费、师资力量和院校领导的改革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般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实施的较多。

三、高职院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特征

(一)打破分班制,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序列,不再采用原有的分班上课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育基础选择适宜的课程,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进行集中教学。在学生充满热情和自信的情况下,在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也能够更深入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以俱乐部为平台,可以培养更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员,学校能够组建高水平的训练队参加体育赛事,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又能够彰显学校的体育实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教师专项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教学,教授所有的体育项目,无法保证单项体育教学内容质量。而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下,是以专项体育项目为教学单位,体育教师可根据自身的专项特长选择教学,可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优势,然后根据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水平将其划分不同层次,因材施教,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俱乐部制教学采用择师、评教机制,学生具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的权利,而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由此会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潜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下,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可完全释放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自己有更加客观而正确的认识,正确理解体育精神和精髓,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下,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操场,课程时间也会相应地延长,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四、高职院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运行管理方式

(一)课程内容设置机制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体育教学都应该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所以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可能是学生走向社会前最后接受系统性教育的阶段,而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增强学生在心理上的抗挫折能力,为将来能够自如的面对工作压力而打下坚持的基础。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除了保证基础性的体育学习和训练外,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比如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对专注力、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如果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对身体的耐力和体力有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长跑、健美操等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制定课程内容,可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强的身体素质应对工作的压力,又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通过身体上的锻炼舒缓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形式,不再拘泥于体育教学传统意义上所追求的目标,而是以更大的格局践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既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又能够与专业课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保证教学时间的灵活性

由于课外俱乐部的教学形式,在时间、场地、生师比、教学秩序监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会在体育教学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为了缓解时间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可采用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或者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也会更加灵活。由于俱乐部的使用场地在选择自由度方面有所提升,所以可根据学生专业课教学时间以及原来的体育课安排,合理调整教学时间,为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时间选择提供便利条件。每学期开学前,学生可以在选课系统中选择喜欢的俱乐部,并且可以自由选择指导老师。在开课后的两周内,可以给学生一个适应期,如果学生对选择的俱乐部或者指导老师不适应,可以提出申请,然后进行更换。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节奏和秩序,在学期中原则上不得更换俱乐部或者指导教师。如果学生选课时间与专业课时间或者其他实践活动等出现冲突时,可以申请对上课时间进行调整,但是要保证为同一项目、同一层级以及同一授课教师,为了保证项目教学的连续性,只是调整上课时间。这种教学时间的安排更加机动灵活,教师和学生也更加自由,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教学场地来增加学生的锻炼次数,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能够反映和体现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成效,应该重新制定考核内容和方法,利用考核的杠杆作用推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考核中。学生在参加俱乐部活动时要在APP上签到,通过下载的APP记录学生每学期跑步的公里数和跑步次数,还可将其他各类活动与APP捆绑,既能够提升数据统计的精准性,又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在APP平台中可以显示学生的出勤率,然后教师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技能评定进行定性或者定量评价,再将其他考核项目根据重要程度相应的赋值后纳入考核结果中,这些数据都可以在APP平台中显示出来。考核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体育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教学。为了达到公共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比如长跑项目不及格的学生,可以在下个学期申请重考。而对于出勤率不达标的学生,只能重修,且重修的课程要相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督促机制,既能够保证有效的体育学习时间,又能够保证体育训练效果。

(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因为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教学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有深刻而充分的认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方面有所转变,认识到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切实发挥俱乐部制教学的优势。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并且能够成功扮演辅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应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为了提升教师团队建设水平,高职院校可以在社会上聘请优秀的体育人才,比如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等来兼任体育教学,打开高校体育教学的格局。由高专业度体育人才的加入,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校内体育教师的培养,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高效运行。

(五)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

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在高职院校资金、人员和场地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可在校内建设体育俱乐部,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课程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具有更强的自由度。如果高校自身不具备独立建设俱乐部的条件,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其他兄弟院校共同合建体育俱乐部,既能够实现俱乐部应有的自由,又能够加强各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高职院校可与地方体育俱乐部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开展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领导要加强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力量,做好全校资源的统筹安排,各部门要全力协助教务处和体育教研中心共同开展工作。加强高校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各级领导职能,确保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遵从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自主、自由选择体育项目,不受时间的限制。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全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又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课教学结合,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还需要高效的运行管理方式,通过对学校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统筹安排和部署。希望通过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的目标,学生在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形成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符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猜你喜欢

俱乐部体育教师院校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