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市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2022-11-07岳慧灵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灌篮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南通市养老老年人

岳慧灵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纵观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老年人群增长速度将出现新的波段,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再加上医疗水平及科技进步,降低老年人疾病期和不能自理期,加强健康老龄化,实现健康养老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本文基于南通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科学锻炼,实现健康养老,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一、南通市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概述

南通市生态环境优美,是全国著名长寿之乡,素有尊老重孝优良传统。根据相关调查,南通市户籍人口长期“净流出”,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年轻人晚婚晚育,甚至不生育现象突出,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导致“深度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伴随社会经济和家庭结构变化,养老方式发生转变,老年人“体养”需求强烈,有较高体育锻炼意识,但缺乏相应场地设施、体育指导员,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与社会供给矛盾逐渐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养老,基本建成普惠均等、主体多元、品质优良、服务多样的养老服务体系,南通市出台《南通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现健康养老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社区养老属于养老主要模式,以社区为核心,为居住在家,短时间无人照料或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也可提供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是居家养老与社区照顾的结合。

同时,南通市也是著名“体育之乡”,为加快体育消费,促进产业发展,南通市紧抓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契机,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培育,全力打造各种体育惠民设施和特色产业,打造各种体育赛事,促进消费供给。将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相结合,建设富有南通特色的体育养老服务产业,既符合健康中国发展理念,又符合老年人高质量养老需求,解决日益凸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取得双赢局面。

二、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建构现状

第一,物质和资金保障有限,社区管理服务混乱也会阻碍社会体育养老服务模式构建。根据南通市老年群体调查,多数社区老年没有参与养老保险,企业养老补贴、政府补贴救助、投资和储蓄回报等较少,老年人在体育养老方面投入力度有限,对政府体育养老服务有较高依赖性。然而,社区建设却存在诸多不足,对这一公共服务漠不关心,缺乏相应政策制度,体育部门与社区相关部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各部门机构在宣传、资金投入、扩建等方面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导致社区体育养老服务发展迟滞。对此,在南通市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中,应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力度,加强通信、数据中心、传感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服务模式完善性,实现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社区要依托政府财政资源和政策支持,基于现实需求,增加供需方补贴和保障,对体育养老服务模式构建进行总体规划,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和信息化建设目标。地方政府还可以依托当地情况,综合研判分析,制定适合本地且针对性强的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参与程度,灵活应用民办公助、民营公建等方法,为各阶段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帮助,为体育养老事业作出贡献。

第二,老年人群缺乏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适宜体育养老服务项目。体育与养老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模式,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60 岁以上人口超过2 亿7 千万,其中,具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约6000 万。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健康生活习惯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尤其是老年群体。坚持适时锻炼,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情况,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还可降低血脂、血糖。这是因为老年人体育素养不高,终身锻炼意识不强,关于健康的认知就是不生病。尤其一些刚退休的老人,其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发生变化,部分老人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该变化,心理出现落差,出现郁郁寡欢、脾气暴躁等问题,患上离退休综合征,情况严重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再加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一些老年人报喜不报忧,长期将这种抑郁心理埋藏在心理,出现抑郁、失眠、抵抗力下降等问题。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养老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广播体操等,通过参与集体性体育锻炼活动,增加老年人的人际交往,相互倾诉苦闷情绪,缓解其孤独感。

第三,老年体育锻炼产品和服务少,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是阻碍南通市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主要因素之一。社区老年人养老需求越发精细化和多样化,对运动康复、运动指导需求不断提升,但目前社会体育养老能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现实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供需矛盾突出,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享受过社区体育锻炼指导员的科学指导,超过95%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没有接受过科学运动建议和指导。社会老年人活动站、活动中心中,只提供一些就简单志愿服务、日用品服务和聊天解闷,关于康复训练、运动指导等服务需求强烈,更缺少相应反馈机制,社区对老年人体育养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缺乏了解,不利于体育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由此可见,社区能够为老人提供的体育养老服务十分有限、覆盖面少、精准度不高,无法满足当前老年人体育养老需求,导致其较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活动,居家养老较多。

三、南通市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策略

(一)立足建构原则,健全体育健康养老服务基础框架

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原则为需求导向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体育养老服务需求为目的。社区要基于个体差异,优化政府和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项目,加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结构建设,构建南通市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和生命质量,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该模式基础框架包括政府保障、社会保障、需求评估、监督评价四项内容,政府保障主要为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保障;需求评估以年龄、收入、健康状况、自理情况和服务形式为主要评估因素;社会保障主要为社会组织和机构、物质和资金、人才和志愿者等方面的保障;监督评价则接受服务对象、政府和社会方面的监督。以需求评估为基础,借助政策、资金和行业监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实现单一服务至多方参与、生理服务至精神文化立体式服务的转变,形成动态良心的服务运营模式。

具体来看,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优质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例如,建设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健身公园、步道、设施等,积极改造现有公园、绿地和运动休闲场所,在新建公园内增设体育元素,配套完善的体育设施。社区还应利用好周边大学内部体育场所,定期为周围老年人提供免费活动场所,组织各种老年人活动,并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运动指导。社区还需加强体育信息服务,组织开展各种体育与健康类讲座,确保老年人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科学健身知识、锻炼技巧等;定期开展体检活动,确保老年人了解自身情况,慢性疾病发展进程等,将“治慢病、治未病”观念渗透至老年群体,鼓励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二)明确服务群体,选择适宜体育健康养老服务类型

南通市体育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服务群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其中,服务群体主要由社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志愿组织和个人,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多种服务。服务群体需要立足老年群体角度,充分了解当前社区体育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和解决,将体育养老概念渗透至社区养老工作各个环节,为老年人健康养老保驾护航。服务对象对居住在社区内各个层次的老年人,包括自理老人、部分自理、无法自理,按照年龄结构划分为低龄、中高龄和高龄老人,采取区别对待原则,设计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体育养老活动项目,以最大化发挥体育养老服务价值。

从运动性能层面看,有健身操操舞类运动、球类运动、传统养生类运动、休闲体育运动。健身操操舞类运动类型多样,适用范围广,有扇子舞、手绢舞、广场舞、绸带舞等项目。球类运动,运动强度略大,适合身体机能强健的老年人,主要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对一些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可选择运动量和强度小的球类运动,如门球、太极柔力球等。传统养生类运动,注重养生,运动较为平缓,如太极拳、五禽戏、传统导引术八段锦、木兰拳等。休闲体育运动,注重休闲娱乐、运动乐趣和放松,开展形式多样,如放风筝、棋牌、登山、游泳、钓鱼、毽子、健身走等。从体育养老科学性层面看,首选科学健身模式,以低龄、自理能力强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医学检查为基础,依照个人生活环境和爱好,由专业人士指导,选择适宜运动种类、时长和运动频度,精心设计运动计划,严格把控注意事项,减少运动损伤和风险,达到运动保健目的。社区主要发挥组织管理、宣传推广和运作实施等作用,积极建设社区老年体育教师、老年健康档案、老年体育健康课堂,丰富休闲运动项目和竞赛活动类别,定期对老年人运动情况进行健康监测,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和运动技能培训,在鼓励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逐步培养其科学健身生活方式。从医疗保障层面看,社区需要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开展有效慢性病康复保健服务,依照运动处方指导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例如,患有帕金森、骨质疏松、退行性关节病等患者,依照其生理疾病特点,提供专业评定、诊断和康复治疗措施,由专业康复人员指导,逐渐改善疾病症状,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健全评价机制,促进体育健康养老服务规范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养老服务产业面临各种新的挑战,要求积极变革传统服务模式,由单纯保障型服务转向多元化产业融合服务,构建科学社区体育养老服务模式。社区体育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一部分,健全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对象和问责内容,建立统一监督评价机制标准,是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重要机制设计。评价机制主要涉及三方主体,政府部门、社会及服务对象,从各自角度对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依照评价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模式,促使其良性运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以老年人为主体,发挥其直接体验者体验效果,对服务模式做出真实反映,该监督评价结果直接纳入服务体系评估程序。老年人在接受服务后,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具体服务需求,按照服务对象满意度标准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反馈,提出个人建议,为推动社区体育健康养老服务良好运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政府部门监督评价,以政府为主导,对服务模式做出评价,确保政府各项政策文件、物力、资金、人力等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并定期将评价结果和政策落实情况公开,为该服务模式动态化发展作出信息支持。社会监督评价,涉及主体较多,包括社会机构、群众组织、大众传媒等,以老年群体的服务体验和意见为基础,从专业角度提出合理建议,进一步优化社区体育眼养老服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立信息反馈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监督、建议,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社区体育养老服务模式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南通市体育养老服务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物质和资金保障有限,社区管理服务混乱,缺乏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适宜体育养老服务项目,体育锻炼产品和服务少,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依照体育健康功能属性和健康中国观念,提出具体优化措施。通过立足建构原则,健全体育健康养老服务基础框架;明确服务群体,选择适宜体育健康养老服务类型;健全评价机制,促进体育健康养老服务规范发展,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保障,满足我国老年人“体养”需求,这将是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南通市养老老年人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养老更无忧了
好办法
小小展台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你知道吗?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