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建构与优化

2022-11-07侯建鹏韩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教研部

灌篮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体育教师学术

侯建鹏 韩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教研部

一、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内涵

(一)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标志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过渡。

(二)学术生态

学术生态是指由学术主体、学术客体以及软硬件环境等元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学术体系。这种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普及性学术系统。因此,作为我省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主力军”的高校体育教师就有充分理由参与其中,并为之提供既富有鲜明专业个性,又具有较强普适应的创造性智慧。假如说目前我省高校体育教师所进行的学术研究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话,那么,作为一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学术领域来说,文化生态研究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和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学术研究环境、创新和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研究评价体制,并最终为我省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供依据的平台。

(三)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

所谓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它是一种由高校体育教师为学术主体、学术活动等为学术客体以及高校图书资料、研究机构、制度、政策、学风等软硬件环境等元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学术系统。换言之,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学术——体育教师——环境构成,并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它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教师学术环境,而是建立在学术环境基础之上的学术自我更新发展的过程。因此,全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学术生态内涵、特征等基础上,提出优化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与举措,构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和谐学术生态体系。从分析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建设的价值、意义入手,着重对全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物质、社会、心理、文化等环境因素以及学术生态模式进行实证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师学术生态和谐发展的相关策略。

文化生态研究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和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学术研究环境、创新和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研究评价体制,并最终为我省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供依据的平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中国古代体育教育的兴起、衰亡,以及现代体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均与社会文化生态因素有关,如文化生态的单一化、排他性及文化生态的复兴。因此,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开始受到中外研究者的重视。其中,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已成为目前亟须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日益现代化,学者们首先开始了对学术生态的内涵、特征方面的探讨,进而又进行了学术生态建设价值观及多样性的研究。在中国,有关学术生态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是研究水平提升较快。例如,《论大学学术的生态学分析视角》(刘贵华,2001 年)《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戚业国、宋永刚,2004 年),以及《论高校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陈素珊,2006 年)等。

虽然我国研究学术生态的起步较晚,但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背景下,有关学术生态建设的相关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平台与空间。自学术生态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围绕“和谐”这一理念原则进行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代学术生态建设的深刻内涵与特征;当代大学学术生态建设的价值意义、主要弊端、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反思与对策。例如,《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学术生态》(杨移贻,2001 年)《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刘贵华,2002 年)《三种大学学术生态模式的比较》(刘贵华,2005 年)以及《大科学时代的学术生态建设》(张德昭、陈莹,2007)和《学术生态与学术可持续发展》(张启强,2007 年)等等。纵观这些研究发现,目前有关学术生态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研究或进行价值分析,缺乏对不同学术群体学术生态环境建设的多层次的细化研究。

在文献检索中发现,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高等教育、科技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均较注重从文化生态学中吸取精髓,而在对社会生态学的研究中有关教师群体和学术生态单独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则表现出不足;尤其在“学术生态”的研究中关于体育教师与文化生态学方面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更为欠缺。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就应该积极汲取社会生态学中有益的智慧,营造体育教师和谐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并最终构建出有我省特色的学校体育学术生态体系。

三、建构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意义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学术环境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健康发展,而且会影响高校学术的发展和学术人才的培养。学术生态环境的形成是高校校园文化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术生态环境会对高校的发展有不一样的影响,关键是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能在高校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的发展依赖良好的校园的学术生态环境,良好的校园学术生态环境促进高校及教师的发展。就学术生态而言,它就是在校园文化的环境下生存并发展出来的。

学术生态建设是在吸收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基础上,以新的发展理念实现对学术生态建设的指导。面对多元化的校园环境,应挖掘学术生态建设活力、破解学术生态建设难题、增强学术生态建设后劲,实现学术生态建设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学术生态建设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总体的部署、加强学术管理、规范学术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改善学术生态环境,实现学术生态的良性循环。

学术生态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术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建构合理、权责明确、管理高效的学科体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高校的学术研发能力与未来高校发展、毕业生的就业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学术创新是未来高校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下,才有可能让学术创新成果实现共享。

良好的学术生态是繁荣学术和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正确的学术生态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学术生态体系,有助于厘清制约全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四、高校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优化策略

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是在学术生态与生态文化相互影响下形成的。高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对于优化学术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伯顿·克拉克认为,大学教授的工作是以知识为材料、研究和教学作为主要技术的,学科、专业则是其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学术活动载体的学术生态因子应当是“学科”以及以学科为基础的机构,高校的学术发展应致力于推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就高校体育教师而言,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激发体育教师的学术研究热情,提高学术研究质量;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对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和谐发展存在较强的制约性。必须对制约体育教师和谐学术生态建设中的诸多不利环境因素进行大胆改革和重新整合,从而优化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环境;体育教师学术生态模式的模糊性,不利于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和谐发展。必须在分析体育教师学术活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澄清并界定好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基本模式;领导的重视、政策的倾斜、环境的熏陶、社会的支持等,将有利于体育教师学术生态的和谐构建。体育教学管理部门需结合实际情况去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等,让体育教学工作者们能够积极地投入教学学术中并培养对学术研究工作的兴趣。同时体育教学工作者们也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融入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体育教学也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不只是单边教学工作,课堂中要更多的与学生互动交流,多带领学生进行体育实践活动。这不仅要丰富自身的理论教学知识,还要丰富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同时更具有专业性。

学术生态建设的对策。第一,应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强学术生态建设宣传;第二,实施学术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投入与产出责任;第三,落实资金和政策支持;第四,确保学术成果转化利用率,学术生态建设亦应转化为可变现的生产力。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体育教师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学术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