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女病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探讨

2022-11-05卢小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精神科依从性护理人员

卢小媚

精神科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理工作,很多患者存在心理异常、行为怪异、思想模糊。而且药物服用种类较多、频率高[1]。所以,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如:伤人行为、自杀行为、意外跌倒、外出等,给护理人员、家属带来较大精神压力和负担。如何选择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案成为重要研究内容[2]。为此,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提出优质护理方法,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加大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并改正,更好地保证患者人身安全、稳定情绪,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3]。此外,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持续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过程环环相扣,患者满意度较高,获得了良好反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时间2018 年4 月—2019 年9 月,研究样本定义为90 例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封闭女病区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 例。

对照组:年龄20 ~71 岁,平均(37.5±14.6)岁。其中,情感障碍11 例、精神分裂症15 例、狂躁症11 例、其他8 例。

研究组:年龄21 ~72 岁,平均(38.1±15.0)岁。其中,情感障碍14 例、精神分裂症16 例、狂躁症12 例、其他3 例。90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CCMD-3)诊断标准。(2)依从性高,自愿入组患者。

排除标准:(1)个别严重精神分裂症急性期。(2)中途退出,依从性不高。(3)哺乳期、妊娠期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法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指导、环境护理。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1)坠床护理方法。关于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发生坠床。为此,护理人员可在床边安装防护栏或肢体约束,加强陪护人员引导,不可擅自解开约束带,防止坠床。(2)跌倒护理。封闭病区安全护理以防跌倒为主,如:清晨与夜晚如厕,容易发生跌倒。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跌倒安全教育。同时注意环境护理,保证地面整洁,减少障碍物,做好防护工作。(3)窒息护理。以鼻饲为主要营养供给方法,该过程需加强窒息护理。意识障碍患者应在鼻饲前询问有无假牙,如有需先摘除牙套。如果患者意识模糊、牙关紧咬,可经开口器处理,动作要轻缓,防止对牙齿产生伤害。此外,促进患者排痰,加强鼻饲量控制,避免反流。(4)防烫伤与冻伤护理。精神科患者存在运动与感觉障碍,对冷热感知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冻伤。所以,当患者敷热水袋或冰敷时需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冻伤。(5)精神内科患者特别是老年痴呆患者容易走失。为此,护理人员需加大重视,为家属讲解陪伴的重要作用和注意事项,保证护理作用发挥,防止患者走失。(6)咬伤护理。伴有抽搐患者应佩戴牙套,防止舌咬伤。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安全隐患发生率,包括:伤人行为、自杀、跌倒、割腕。(2)对比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分为依从性、尊重、归属感、康复信心。结合“护患关系信任量表”[4],共45 项;其中,依从性10 项、尊重感11项、归属感20 项、康复信心4 项。正性项目30 项,负性项目15 例。评分共4 个等级,完全同意(4 分)、一般同意(3分)、部分同意(2 分)、不同意(1 分)。负性项目反序记录,即:1 分记4 分,2 分记3 分,3 分记2 分,4 分记1 分。项目累计为最终总得分,分数越高表示信任度越高。信任度共40 ~180 分。(3)医院自制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环境、操作过程、术后问诊,总分0 ~10 分,9 ~10 表示十分满意、5 ~8 表示分满意、0 ~4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

研究组安全隐患发生率3/45(6.67%)低于对照组11/45(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 [例(%)]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

研究组的依从性、尊重、归属感、康复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分,±s)

组别 依从性 尊重 归属感 康复信心研究组(n=45) 30.41±5.74 40.56±6.77 72.00±10.18 12.33±2.01对照组(n=45) 20.31±3.41 35.68±4.87 64.01±6.13 5.31±1.50 χ2 值 10.15 3.93 4.51 18.78 P 值 0.00 0.00 0.00 0.00

2.3 对比两种患者护理总满意度

研究组总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种患者护理总满意度 [例(%)]

3 讨论

相对常规病区患者,精神科封闭女病区患者具有特殊性,病情类型诸多、自我管理能力差[5]。临床表现为:行为怪异、思维异常、情感复杂,导致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6]。安全隐患原因包括:(1)病情复杂,在实际护理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护理人员防范意识不足,处理方法不当可引起不良后果。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性保护不当[7]。(2)患者基数大、空间有限,护理人员将没有约束的患者与被约束患者分配至相同病房,一旦患者间发生矛盾将会出现殴打、伤人事故[8]。(3)部分患者伴有妄想症、抑郁情绪,随时可能出现割腕、自杀现象。(4)患者沐浴、进食、如厕过程中由于看护不到位引发意外事故。或户外活动时肆意潜逃出现意外事故[9]。

此外,精神科封闭区患者也会因为性别的不同,在管理方向上体现出一定差异。首先,生理方面,男性患者吸烟率更高,未处理的烟头很容易导致被褥起火,成为火灾发生的重要起因。相较之下,女性患者可能会无法处理月经期的卫生,导致整体卫生情况更差。其次,情感方面,男性患者通常会在妄想、幻觉等表现的作用下,呈现躁动、异常兴奋、冲动等状态,加上男性患者力量较大,因此容易增加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看护患者不使其外逃的难度也较大。而女性患者情感整体偏向低落,抑郁和焦虑情绪较重,常会自言自语,杞人忧天。另外,性格方面,男性患者普遍能够认识到自身疾病,对于护理人员也能表现出一定依赖性,因此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而女性患者普遍更重视细节,更多表现出多疑、敏感和脆弱等情绪,不配合检查、不信任护理人员的现象比比皆是。若亲人未能多次探视,或者护理人员稍有疏漏,在态度上未能表现出较强的耐心,就会酿成护患纠纷。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伤人行为、自杀、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依从性、尊重、归属感、康复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方法:(1)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力,加强护理管理,绝不疏漏某一环节管理如:割腕、伤人等[10]。时刻观察患者行为意识、语言,尽可能规避意外事故出现。(2)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相关法律知识,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保证安全、顺利的接受治疗[11]。此外,经常反思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定期总结并优化,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避免被他人侵犯权益。(3)实施分层护理,将未约束患者分配到一个病房;将约束患者分配到一个病房[12]。关于有妄想、消极情绪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经验主动交流,掌握心理动向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改善不良情绪[13]。主动关心、帮助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风险。掌握患者病情,对存在自杀、伤人行为患者加大防范力度[14]。(4)结合护理内容制定隐患防范措施,对各科室展开隐患教育。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保证护理人员正确、有效的应对。夯实管理机制,禁止任何人代入危险物品[15]。根据院内实际情况明确检查时间、频率,尽可能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及时排除安全隐患[16-17]。相对常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方法效果良好,优势更加明显,患者依从性更高,临床改善效果显著。

此外,对于精神科而言,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制定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巡视病房的时间,应控制在15 min 左右,特别是在夜间和中午时段,应格外警惕。科室护士长应通过会议形式,由护理人员总结精神科女性患者临床护理的各类问题,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为护理人员发放管理预案手册,灵活掌握各类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应格外重视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的调配问题,尽量增加更多的护理人员,灵活调配护理人员,避免夜班工作压力较大。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使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病情方面倾注更多时间,以提升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质量。为增进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树立更强的人文关怀理念,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对患者各方面诉求给予重视,同时让患者家属定期陪伴患者,建立患者社会联结,增加患者社会功能,以避免患者长期焦虑或抑郁。

综合分析,优质护理对精神科封闭女病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促进作用,降低安全隐患,避免伤人行为发生,保证每位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健全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提高护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科依从性护理人员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