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方法学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22-11-05吕红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方法学合格率医护人员

吕红丰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医院各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疾病类型众多,病情程度各异,使得医院内存在较多感染源,可能出现医源性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若患者自身病情严重或抵抗力低下,可能导致其死亡[1-2]。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消毒工作、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卫生用品检查等,追踪方法学可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地观察与了解,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质量控制安全隐患,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该种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解决问题[3-4]。本研究通过对736 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感染总发生率、细菌数、质量控制合格率、管理评分、患者总满意率的影响,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 月东湖医院施行常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期间收治的36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84 例,女性184 例,年龄61 ~89 岁,平均年龄(80.97±6.83)岁,其中心血管内科64 例,内分泌科84 例,消化内科70 例,神经内科66 例,呼吸内科60 例,中医科24 例;小学及以下学历21 例,初中学历56 例,高中学历117 例,中专及以上学历174 例。另选取2020 年2 月—2021 年4 月东湖医院施行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后收治的368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83 例,女性185 例,年龄65 ~90 岁,平均年龄(80.13±6.85)岁,其中心血管内科65 例,内分泌科83 例,消化内科72 例,神经内科64 例,呼吸内科58 例,中医科26 例;小学及以下学历24 例,初中学历52 例,高中学历119 例,中专及以上学历173 例。将上述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临床试验。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在东湖医院接受住院治疗,住院时间≥7 d;(2)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3)均意识清醒,可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稳定者;(2)研究开展前已存在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精神疾病、视听功能、认知功能障碍者;(4)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包括宣传医院感染防治知识、监测消毒灭菌工作质量、规范抗菌药的使用、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等。

观察组实施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构架,由院长、感控委员作为第一级,院感科作为第二级,各科室感控督导员作为第三级,明确各级分工;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针对环境消毒、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器械消毒等方面作出相关质量评价标准;由质量控制督导员对各科室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检查、记录,若有异常,及时上报;定期开展现场及线上院感知识培训,并评估考核其学习成果。(2)开展个案追踪:选择在东湖医院各科室就诊的患者,对其手续办理、检查、治疗等方面进行调查询问,评估医院感染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注意在挑选追踪对象时侧重于病情复杂或接受过复杂服务的患者;随机选择2 ~3 名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人员,对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记录工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检查重要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各部门间信息传达、工作交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3)开展系统追踪:在个案追踪环节发现问题后,针对相关科室或部门开展系统追踪,检查各部门间协同情况,寻找质量控制系统内存在的漏洞,站在整体层面观察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整理分析医院感染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发掘潜在风险,由各级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制定改进计划,从问题源头进行整治;建立各科室间充分沟通的桥梁,明确各自管理范围及工作重点。

1.4 观察指标

(1)感染总发生率:比较两组侵入性操作感染、非侵入性操作感染发生情况。(2)细菌数: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细菌数、空气细菌数、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数。(3)质量控制合格率:比较两组空气质量、污染物处理、无菌物品、清洁操作、消毒操作检查合格率。(4)管理评分:采用东湖医院自制的管理评分量表对基础管理、病房管理、消毒管理、查对制度、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评估,Cronbach's α=0.892,总分均为0 ~100 分,0 ~69 分为不合格,70 ~79 分为一般,80 ~89 分为良好,90 ~100 分为优秀。(5)患者满意度:采用东湖医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Cronbach's α=0.884,评估等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 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感染总发生率、质量控制合格率、患者满意度)表示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细菌数、管理评分)显示方式为(±s)。采用t检验,录入SPSS 25.0 统计学软件,以α=0.05 为标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总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总发生率比较 [例(%)]

2.2 两组细菌数比较

两组均进行60 次细菌数检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医疗器械细菌数、空气细菌数、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数均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细菌数比较(cfu/cm2,±s)

表2 两组细菌数比较(cfu/cm2,±s)

组别 医疗器械细菌数 空气细菌数 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数观察组(n=368) 2.87±0.61 97.05±21.11 4.76±0.65对照组(n=368) 15.24±1.39 234.72±25.98 24.31±1.82 t 值 63.123 31.856 78.358 P 值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质量控制合格率比较

两组均进行95 次空气质量检查、38 次污染物处理检查、105 次无菌物品检查、105 次清洁操作检查、105 次消毒操作检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气质量、污染物处理、无菌物品、清洁操作、消毒操作合格率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质量控制合格率比较 [例(%)]

2.4 两组管理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基础管理、病房管理、消毒管理、查对制度、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管理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管理评分比较(分,±s)

组别 基础管理 病房管理 消毒管理 查对制度 健康教育观察组(n=368) 97.21±1.53 98.13±1.05 96.67±1.13 94.15±1.95 96.47±1.81对照组(n=368) 91.36±2.77 90.56±2.38 93.40±2.71 90.23±2.46 92.52±2.37 t 值 35.463 55.825 21.365 23.955 25.41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5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医院管理工作涵盖多个方面,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医疗水平,东湖医院为老年病专科医院,本身具有患者普遍高龄、抵抗力差等特点,使得交叉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因此成为重中之重[5-6]。良好的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保护患者、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非常必要。

常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式缺乏系统性、可追溯性,难以保障各环节执行到位,存在清洁消毒不合格、污染物处理不当等问题,易增加医源性感染风险[7]。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能够对患者就诊过程、工作落实情况、管理体系实施情况、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评估,从而发现医院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制定相应改进方案,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8-9]。该模式的中心思想在于将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视作一个整体,进而建立共同目标,调动医护人员的团队使命感,使其将关注点放在提升工作质量上[10-11]。通过建立明确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提升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性,使相关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制定能够明确管理工作目标,使医护人员在执行工作时有明确的参考规范;各科室工作质量监督措施能够强化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治工作重视度,促使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相应操作;定期培训能够增强医护人员专业能力,使其正确地预防感染、应对感染[12-13]。个案追踪能够不断完善医院工作流程,使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医护人员更好地落实工作内容[14]。系统追踪能够发现问题源头,从根源处解决风险,提升医院整体水平[15]。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在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注重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可针对涉及到医院感染的各项环节制定明确的管理规范,从多方面预防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安全。本研究中,在医疗器械细菌数、空气细菌数、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数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可通过随机检查来调动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使其认真、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相关工作,提升感控质量。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在空气质量、污染物处理、无菌物品、清洁操作、消毒操作合格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可从医院整体层面评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各环节按要求执行,提升检查合格率。本研究中,在基础管理、病房管理、消毒管理、查对制度、健康教育评分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注重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定期开展的现场、线上教学及考核工作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强化其对医院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视度,提升整体医疗服务和管理质量。此外,在患者总满意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追踪方法学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个案追踪措施能够对患者诊治流程进行全方位评估,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改善,以此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中使用追踪方法学,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提升灭菌工作质量,还能够提高质量控制合格率、管理评分,对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方法学合格率医护人员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中药治疗亚健康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和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