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双碳”战略 扎实推进绿色转型示范矿山建设

2022-11-05李亮亮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矸石双碳矿井

文/李亮亮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煤炭企业顺应能源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是践行“双碳”战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聚焦“双碳”战略,将矿井发展放在“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能源技术绿色转型”的“大格局”中思考谋划,找准发展定位,以“低碳+智能”为推动力,大力实施煤炭清洁化开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推进速度,聚力打造“智能+N”(开采、洗选、光伏、风电、地热、江苏省煤炭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示范基地、绿色转型发展示范矿井。

构筑智能化安全高效开采新模式

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井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张双楼煤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实施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从生产源头入手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矿井绿色智能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五化”引领,开启绿色智能开采新时代

张双楼煤矿紧紧围绕采掘系统“少人化”、机运系统“无人化”、防灾系统“动态化”、信息系统“集成化”、人员定位“精确化”的“五化”体系,坚持智能化“减人提效保安”的建设方向,与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科研院校专家团队深度合作,按照“1+3+N”的模式,即一张图(“GIS”)、一张网(万兆环网+5G)和一朵云(私有云)以及智能采煤、掘进、防冲等“N”个控制系统,形成了井上下各子系统的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化顶层设计方案,同时大力吸收引进先进适用型技术装备,不断提升矿井绿色智能发展水平。2020年6月,成功建成江苏省煤矿首个智能化工作面;2021年10月,顺利通过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江苏省首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开启了江苏省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新时代。

2.巩固提升,持续增强智能化发展水平

2022年以来,张双楼煤矿紧跟煤炭开采发展趋势,持续巩固提升智能化建设成效,全面推进包括井下5G+WiFi6无线通信、三维地质模型完善、带式输送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井下煤仓煤位实时监测系统、单轨吊点对点运输物资无人驾驶技术等43个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建设与应用,为矿井安全高效运行增添了坚强助力和保障。目前,矿井原煤主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实现了可视化及“无人值守、有人巡视”功能,构建了井上下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万兆环网,智能化工作面“一键启停”率达90%以上、煤机记忆截割率稳定在80%~90%、支架追机移架率达到了50%~70%,形成了以浅部主采、深部辅采的生产格局,回采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做好煤炭绿色循环发展大文章

张双楼矿按照徐矿集团“是矿不像矿、产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的低碳发展总体思路,在不断延伸拓展煤基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做文章,大力挖掘产品附加值,促进矿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迈上新台阶。

1.明确建设项目,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坚持“以煤为基、多元绿色”发展理念,研究制定《张双楼煤矿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意见》,排定涉及光伏新能源建设、矿井水综合利用、生态修复、煤炭清洁利用、减污降碳等方面的18项绿色转型发展建设项目。成立矿井绿色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项目负责人、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节点计划,实行“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工作模式,保证绿色转型发展各项重点工程高质量有序稳妥推进,按期完工。

2.实施“精煤战略”,促进煤炭清洁利用

充分发挥重介洗煤厂优势,实施“精煤战略”,促进煤炭绿色清洁利用。围绕智能煤炭储发运,粗煤泥分选、浮选,无人运矸,智能巡检机器人,洗煤厂智能化管控平台等关键技术及设备,成立攻关小组,推动装备改造升级,有效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地面洗煤系统先后建成了TDS块状物料智能分选系统、储装运自动装车系统和智能储煤棚,实现了储装运智能管控。积极探索建设井下TDS智能选矸系统、地面矸石汽车无人装车系统以及3D可视化管控平台,不断提升洗煤智能化水平。

3.推进矸石治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自2021年6月以来,张双楼煤矿大力开展矸石山环境标准化整治,积极推进矸石山退山和场地平整工作,通过与沛县安国镇政府通力合作,将煤矸石资源用于土地填埋和砖厂制砖。经过不懈努力,于2022年1月27日完成了1.67万平方米近4.8万吨矸石山退山清理工作。同时,在矸石山退山后的原址上,启动建设一座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高盐矿井水全盐量治理系统,项目投产后,经处理过的矿井水可以供煤矿生产和生活用水,产出的盐可以对外销售,每年预计可减少盐排量1.42万吨,对矿区周边水域生态环境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打造节能低碳绿色发展新样板

张双楼煤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双碳”目标愿景,大力开发利用深井热能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和使用清洁能源,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促进了节能减排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聚焦“双碳”目标,开展战略研究

2021年12月27日,“江苏省煤炭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申请获批,这是继“江苏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又一落户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正式建成后,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领衔的碳中和研究中心团队,将面向国家“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围绕国家及江苏省战略需求,以煤炭绿色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井热害治理及热能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新型绿色能源开发等为重点研究课题,致力开展能源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为江苏省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能源领域咨询服务,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2.开发深井热能,促进节能减排

针对矿井深部地温热害,张双楼煤矿与中国矿大(北京)积极合作,在井下建立深井降温工程系统,降低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及湿度,为井下一线矿工创造凉爽的工作环境。所交换的热量借助矿井涌水通过排水系统带到地面后,由地面地热工程进行热能梯级转化循环利用,用于全年职工洗浴供热以及冬季井口与办公场所采暖供热,形成了冬季井上供暖和夏季井下制冷的独具张双楼煤矿特色的循环生产节能减排模式。

3.发展光伏发电,降低用电成本

积极响应徐矿集团关于发展光伏发电战略部署,按照能建尽建的原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设计规划建设面积7.4万m2,总容量为5.8MW,年发电量650万千瓦时的三期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一期智能逐日跟踪式光伏项目建设完成,于2022年6月14日开始并网发电,日平均发电量2000千瓦时以上。

4.强化生态治理,促进和谐发展

深化企地合作,通过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建成湿地公园,与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安国湖湿地公园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挖深垫浅、充填复垦、表土剥离、表土覆盖等生态治理方式,对沛县安国镇汪堂村、灌缨村以及大王庄村的773亩塌陷地进行修复治理,实现塌陷土地再利用,采煤塌陷地变身“生态聚宝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此外,大力推进“花园式”矿区建设,美化亮化矿外停车场,建设景观花园形象工程,按照“见缝插针”的原则补植花木美化环境,打造绿色矿山、美丽家园。

猜你喜欢

矸石双碳矿井
排矸方式对矸石山稳定性的研究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煤矿矸石充填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技术改造及智能选矸可行性分析
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
矸石充填采煤技术对矿压规律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