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与美育的渗透
——以广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为例
2022-11-05罗洪吴思宇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罗洪 吴思宇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广州大学将“懂艺术”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公共艺术课程已成为直接关乎学生毕业的硬性指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艺术与审美”的通识类选修课模块中至少选修2 个学分方能毕业。该培养方案以2017年成立的广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为依托,以提高在校大学生艺术素质、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懂艺术”人才为目标。在艺术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广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凭借学校音舞、美设、人文、建筑四个学院的学科优势,课程设置涉及到美术与书法、设计与摄影、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等领域,为广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立足本土、走向多元: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内容立足本土,兼顾中西
“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应承担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使命。”广州大学依托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特色,将本土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识课中开设 《闻琴?洗心——走近古琴艺术》《六祖慧能与岭南禅学》;体验课开设《广州织金彩瓷体验创作》;艺术大讲堂开设《岭南非遗雕刻工艺赏析与虚拟交互体验》《打开粤剧之门》,其中涉及艺术理论、当代设计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极具岭南特色的艺术课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了解本土文化,在学习和体验中深入感受岭南文化意蕴,扩大对传统文化了解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开设扎染体验课、“国画”入门(写意花鸟)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设计手作粘土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开拓创新想象力。而通识类选修课 《西方宫廷文化艺术与形体》《音乐的故事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等课程设置,让学生了解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脉络,通过不同地域、空间的元素汇聚,培养学生的全局文化意识,建立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开阔视野。
(二)课程实践多元化,推进各科交流与融合
“现代美育教育,其核心就是艺术教育。”而公共艺术教育本就是面向全体非专业学生,在众多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眼里,艺术专业的学习总是显得无比遥远,就算有一颗向往艺术的心,大多数学生也无时间和精力单独学习自己的感兴趣的艺术课程。但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跨过鸿沟,从本学科的舒适圈迈向自身感兴趣的艺术学科,挑战自身不擅长的专业。广州大学公共艺术中心联合校团委、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副主任单位,利用学科优势提升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丰富性。陶艺DIY 体验课、古筝艺术体验课、舞蹈体验课、播音主持与艺术、短视频创作体验课、扎染体验课等26 门公共艺术体验课程让非艺术学科的学生暂时悬搁原本的固化认知,全身心融入到艺术体验中来,随着对此类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将为本学科与艺术实践的融合提供机遇,还能为不同学科学生之间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三)理论实践并行,双向感知艺术之美
除了必修通识课程,还以选修课程为补充加强实践,广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小程序有 “艺术体验”“艺术展演”“艺术讲堂”“艺术展览”四个板块,共52 项活动。艺术体验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进行授课,学生线上报名,打卡上课,每位学生在同一体验课中的报名次数有所限制。艺术展演包括话剧、经典百书诵读等展演活动。第三个板块艺术讲堂,广泛邀请名师、引进社会优秀艺术表演家、理论家、高校艺术专业优秀教师,开展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水准的公共艺术体验环节,实现课程体系与社会资源互动。艺术展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欣赏的途径,营造校园艺术氛围。通过四个板块让非艺术专业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双向感知中深入体会艺术之美,通过搭建衔接公共艺术通识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之间的桥梁,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同时,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开拓上、在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发展方面,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
二、从关注美到欣赏美: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
(一)跨越学校壁垒,实现公共艺术教育
何为“公共性”?于学生而言,迈出本专业的藩篱便走进了公共场域,但是于学校而言,“公共性”便具有了“社会性” 特征,“而让艺术教育更具有 ‘公共性’”的,便是艺术教育运动中的第三特征,即为‘校外艺术教育’”。将专业性强的课程教学贴近通识教学,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丰富与完备夯实基础,并且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通识课程,同时也能登录小程序,指定时间内报名体验课,为提高受众面,每门体验课每人不可超过两个课时,在无附加学业压力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大大提升了体验课程的传播广度、拓宽了学生的艺术知识涉及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艺术课程在校园内的覆盖率。本就以地区命名的广州大学,在创新引领、开放办学发展理念的驱动下,鼓励艺术教育课程学习,利用校外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与社会机构等资源,更大范围地开拓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形式、渠道与平台,同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深入合作,还在创新型人才输出上达成合作机制,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跨越学校壁垒,实现公共艺术教育进阶。
(二)凝视放平,探索朋辈教育模式
由于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匮乏,非艺术专业且从未涉猎过相关艺术专业知识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对艺术学科具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往往使得学生在老师授课过程中处于高度凝视的状态,如何弱化学生与艺术之间的“隔”是公共艺术课程中关键性的问题。
公共艺术中心针对全校召集有相关艺术教学经验的学生进行艺术体验课程授课。“从2019 年11 月开始筹备,截止2020 年12 月28 日,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小程序共推出257 次体验课,6553 名学生参与。”由此可见,广州大学公共艺术中心更全面地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这是推进美育教育的切实体现。开设公共艺术体验课不仅发挥了综合性大学美育资源的优势,还通过对美的研究,助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追求学识,创造朋辈相伴的成长模式、培养团结精神。
重视各学院间的资源共享,利用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平台,与音乐舞蹈学院和学生公寓共同领导下的“五十一站”进行合作,每学期汇集以学生党员为主、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为辅的学生队伍,开设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艺术课程,不仅让授课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积累讲课经验,并且由于“师生”之间角色的趋同,让听课学生将凝视的角度放缓,以此拉近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由点及面地展开艺术教育普及工作。
(三)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践行的接受美学观
德国美学家姚斯将人类的文学艺术实践归纳为“文艺的生产”“文艺的接受”“艺术效果的产生和传播”三种基本活动,可见教学实践过程中“文艺的接受”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艺术中我们是生活在纯粹形式的王国中,而不是生活在对感性对象的分析解剖,或对它们的效果进行研究的王国中。”因此在通识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理论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聆听及欣赏作品,如《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当代戏剧鉴赏》等课程,由生理感官引起的心理“美感”与荣誉感、责任感等融会贯通,由此进一步践行接受美学观。
其中《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在全球知名的学分课程服务平台——智慧树上线,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其他特色艺术网络课程共同构建开放的网络平台。此外还重视探究性实践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双向开发,如《传统茶乐与身心疗愈》等课程的开展,倡导学生直接实操来学习艺术,关注体验与感知的过程,以此挖掘实践者的心理感受,并学会主动思考。
三、从形式走向内容: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审美转向
教育目的及实现程度在课程评价中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评价体系关乎此教学计划的优劣,决定着下一步的课程改进,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优化。但课程评价并非“用简单的数码符号去等量千差万别和活生生的人格面貌及其内在深刻、复杂的认知、行为、态度和价值,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状态……它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之间恰恰构成彻底的悖论。”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也进一步推进了公共艺术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工作的落实。
(一)评价形式多样,评价内容全面
广州大学将课程、考核、发展三个指标作为公共艺术课程评价准绳。首先,课程这一指标占比40%,其中课程选择和课程学习分别占25%和15%,前者指艺术与审美类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情况,后者指艺术与审美类公共选修课程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完成情况。其次,将考核作为第二项指标,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各占20%,分别包含理解与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情况。余下是艺术社团指标,艺术体验和自主参加各种艺术体验的情况评价各占一半指标分值,这两项分别指代自主参加校内外艺术社团,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以及参与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和展览等情况。
发展评价是针对艺术社团的参与度和艺术体验层面而言的,除此之外,设置了艺术特长加分项,包括声乐、器乐、书法等各级艺术类比赛中的获奖。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并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增强艺术创造力,深化对艺术的认知与理解。量性与质性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决定了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为课程设计的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意义。
(二)师生互评体系的深化
“建立特色化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会减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障碍。”传统的教学评价工作一般由教师单向承担,或者课程结束后进行短期评价,但广州大学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除了在评价内容上丰富,也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评价视为重心,让师生在每堂课后通过完成作业、反馈作业进行相互评价,连点成线,试图掌握学生该课程学习的整体发展动态历程,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互动,形成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例如音乐课上借用“雨课堂”等多媒体收集学生个人创作的作品,并评分,让学生如游戏般体验艺术、感受艺术,进而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评价而获得不同朵数的“小红花”奖励,使得学生们融入其中,体验乐趣。当然,每个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可以设置写作说明这一环节,这是针对那些努力尝试却最终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学生群体,老师通过文字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在此过程中间接性的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师生互评,以此让师生及时得到反馈,并不断改进授课方式与学习模式。
(三)评价范式的转型推动审美的转向
只有参与其中,使学生从被动输入转为主动输出,才能更好地把握艺术的美,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美感也便在这种动态的评价过程中得以深化与掌握,根据综合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等类型,由以往单一化的评价模式转化成一个结合目标、过程、主体取向的评价新范式。在该评价体系构建中,公共艺术中心在交互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多元的评价最终实现美育目标,不仅关注“如何学”,更加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让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共同解决教学以及生活中出现的艺术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将审美状态移植到生活中,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观念下,生成一种开放性与多元性的评价特征,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品质。
除了在课内外对师生进行评价、校内外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外,由校领导从上至下对各学院有关“懂艺术”指标及管理机制的评价形成了理论范式,其中包括组织宣传、兴趣爱好、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与创新四个二级指标,并在其下细化三级指标内容进行评分,而公共艺术中心与教务处合力作为占40%比值的“艺术修养”二级指标的具体数据收集和评比牵头单位。对各学院的公共艺术开展情况进行评比,由此监督和激励各院全员美育的实施,推进公共艺术教育落到实处。
四、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发挥主体在美育渗透中的重要性
固然,艺术能让人在感知中受到熏陶,但感受到艺术的美远远不足以成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本质,“不是感染力的程度,而是强化和照亮的程度才是艺术之优劣的尺度。”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美育观的养成。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从校内走出校外,这是对艺术深入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从艺术形式迈向艺术内容的过程。理论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个人审美认知的雏形,艺术体验与实践中更是对艺术修养的完善与提升,真切融入到一个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更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中便将美育渗透于心。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是美育,更是德育,其在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向善、引领学生思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承载着高等教育回归‘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本质目标的使命。”因此,以人为本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且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的公共艺术教学评估体系,落实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工作,在体系建构与美的氛围创建双管齐下,学生才能在课程实践中、在美育的渗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进而形成个人独特审美形态,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