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重塑”·“升华”
——武汉三步踩“非广场”发展模式建构
2022-11-05吴宇峥
吴宇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广场舞在我国突然兴起。经梳理现有文献,广场舞被定义为一种相对空间局限性的剧场舞蹈而言,[以群众自发性为主汇集多种舞蹈形式于一身的自娱性舞蹈表演活动,也是当代我国社区居民最喜欢的健身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广场舞除具有广场自娱性以外,已经出现进入社区舞蹈范畴的趋向。社区舞蹈被定义为由社会组织管理运营,有专业舞者参与引导的群众创造性舞蹈活动。从定义可知,广场舞并非等同于社区舞蹈,只是在我国广场舞与社区舞蹈的概念长期处于混淆状态。文章认为,“非广场”的广场舞是结合“休闲舞蹈”娱乐休闲、“艺术舞蹈”美的追求、“竞技舞蹈”运动健身于一体,是隶属“民生舞蹈”范畴的社区服务型舞蹈,是当代舞蹈服务社区人民,影响社会的主要方式。武汉“三步踩”自20世纪末开始,便率先呈现出“广场”向“非广场”转变的发展趋向,可以透过其发展经验窥探广场舞“非广场”发展模式的建构方式。
一、三步踩的源头与嬗变
“三步踩”由水兵舞蜕变而来,起源于武汉社区舞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民间舞者与舞蹈教师专家挖掘与整理,形成如今的“休闲三步踩舞”,又称“三步走”和“汉舞”。因群众基础好,拥有纯正的本土血统,又与武汉城市“码头文化”深深相关,所以深受武汉市民的喜爱。后受到武汉市体育舞蹈协会的推广,“三步踩”从舞厅迅速攻占到公园、广场、街头、社区,随后还出现“三步踩”专业教学点,并且从未出现“大妈化”“扰民化”的问题,上到老年,下至青年,有男有女,乐此不疲。
在“三步踩”的嬗变过程中,参与舞蹈的武汉市民还自行对其进行改进,延续广场舞的流畅、大方、简易的特点,结合“马的走跳跑”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马蹄风格。[并结合拉丁舞、水兵舞、摩登舞等舞蹈形式,形成了精致有序,以点踏步为主、全身参与运动;集健身、交谊、竞技、审美于一体,具有显著荆楚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健身舞蹈项目。2003年,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将三步踩纳入舞蹈艺术表演项目;2005年与2013年三步踩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全民健身项目一等奖”,此后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将“三步踩”纳入全国体育舞蹈竞技比赛项目,这意味着“三步踩”开创了竞技比赛、舞蹈培训、舞蹈表演与创作、社区俱乐部服务等领域的新纪元。武汉市体育舞蹈联合会还先后整理创编规定套路、表演套路、花式套路、全国竞技套路与舞厅套路。以此可以看出“三步踩”生命力之强,参与度之高,花样层次不穷,舞姿令人陶醉,竞技令人痴狂。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三步踩”融合各种舞蹈,扩宽艺术功能,集娱乐、健身、交友、审美等于一体,呈现“非广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发展构成扎根人民生活,受到各年龄层、各阶级、各身份人士的共同喜爱。
二、三步踩“非广场”模式的发展缘由
事物的产生与兴盛,必然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原因。《乐记》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动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此段理论首先肯定了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舞蹈的产生主体在于人,是人内心情感需求的外在表达;其次认为艺术有着源源不断的创造性价值。伊莎多拉·邓肯也认为:“舞蹈永远是初生的太阳,有着永恒的自然运动本质,新舞蹈必定孕育在这些基本运动中,或者是其他运动的种子。”在她的观点中,人是舞蹈产生与发展的主体,并在发展创造“新”舞蹈的同时会受到人本身、社会因素、多样艺术的影响。
(一)顺应需求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批评单纯拒绝,一味攀比,胡乱杂交的发展方式是落后的,是没有光景的发展。其观点可以理解为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要有方向的发展。在“三步踩”的发展历程里,市民需求与社会需求是其“非广场”模式发展的第一缘由,也是根本缘由,顺应需求的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健身与社交等个体的“初步需求”。历史上武汉是码头城市,由于多数的中老年人是外来迁入人口,而造成了大面积的社交需求;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更愿意选择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而产生的广场舞健身需求;同时,武汉高校数量巨大,在高校范围内而产生的舞蹈教育需求和年轻人健身社交需求。“三步踩”集健身与社交于一体的广场交谊舞形式,恰好让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各界人士都能得到满足。
其次,归属与爱的“进阶需求”。当个体身体与精神上的“初步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唤醒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简单来说,当市民在跳三步踩的过程中,会自主寻找舞者组成集体,而这个集体又能给予其跳“三步踩”的安全感,双方还能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提升其对“三步踩”的爱。这便是社区舞蹈队、校园舞蹈团等组织形成的原因。
最后,由于个体需求而形成的集体现象,会引起一系列社会的“最终需求”。例如,由于有了社区舞蹈团,当社区有相应的汇演或者节庆任务时而产生社区表演需求;由于集体交流学习中而产生的专业舞蹈教育需求;由于更多的舞蹈团体形成,而出现相互切磋的竞赛需求等。
(二)契合市场
有需求便会有市场。马克思说:“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这意味着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其社会接受过程是和消费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接受与消费正是艺术活动动机的起点。在“三步踩”顺应需求的“非广场”发展路径上,必定会有社会接受的一个过程,而不断的消费接受,便是契合市场的艺术活动起点。也是“非广场”模式发展的第二缘由。
反观“三步踩”的嬗变历程,其主要的消费方式有二:一是进赛场,进行舞蹈技艺切磋,以此获得个人的竞技荣誉和舞蹈集体的团体荣誉;二是进剧场,进行“三步踩”创编层次的集体表演,在众人面前展示舞蹈风采。两种方式共同创造了“三步踩”良好的社会市场。在市场环境下的三步踩推广也会得到良性刺激,社会接受人群会不断扩大,让三步踩拥有更好的市场基础。
在不断的市场消费与社会接受的循环中,“三步踩”为了契合市场,便会产生“非广场”模式的发展动机。在市场中更深层次的刺激需求是这一根本缘由,同时市场自身会影响“三步踩”的发展方向。
(三)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是由市场与需求共同促成的,例如,前文所提舞蹈教育需求,还有舞蹈的表演与编排、舞蹈竞赛、舞蹈社区服务等,促使“三步踩”不得不向专业化发展,成为专业舞蹈艺术的一种,这便是“非广场”模式发展的第三缘由,也是最终缘由。此发展是必然的历史客观发展规律。回溯中国舞蹈发展史,广场舞的形式并不新鲜。自汉代乐舞百戏开始,到唐代街头表演,明清瓦舍表演就有众多民间乐舞被带到了广场街头。它们都迅速风靡,表现出团体活动的需求,呈现竞技与表演等市场发展方向,最终以专业训练的方式正式迈进“非广场”步伐。例如,汉代乐府对乐舞百戏就进行了规范整理并培养专业百戏艺人;还有唐宋元教坊培养专业民间俗舞艺人,明清瓦舍培训专业的瓦舍技艺进行商业化剧场表演,以此看来“三步踩”专业发展确实与历史发展趋势契合。也表明“非广场”发展模式是最终由专业发展的缘由而促成的。
综上所述,三步踩“非广场”发展模式不会是单一缘由造成的,而是以顺应人民需求为内在根据,以契合社会市场与艺术专业发展为外在条件,是内与外相互影响、合一互动的结果。
三、“融合”·“重塑”·“升华”构成“非广场”模式
季羡林在“大国学”中提出:“要构建56个民族文化共同体”。这里所强调的 “共同体”就是融合了多样艺术的本质。资华筠先生就在《舞蹈生态学》中强调:“原生态舞蹈的舞蹈形态也总要随着时代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这一观点所指民间舞蹈发展要跟随时代发生形态变化,就是舞蹈要“融合”时代多样的舞蹈形式。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批评只为表现形式、只重视技巧,或者说只关心“技术”而不关心“内容”的艺术。这一观点与孔子相同,艺术既要有形式,同样主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普列汉诺夫进一步修正了托尔斯泰的观点,认为“艺术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四周的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一个人这样做,目的是在于把他反复想起和反复感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他认为艺术不仅是情感的交流,也是生活感受的传递。这与蒋勋说“美是感官到更高的心灵状态,也是爱,可以与人分享,并且越分享越多。”的观点不谋而合,即进一步揭示了广场舞在不断的“融合”与“重塑”中早已“升华”到审美境界。
(一)“融合”多样艺术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古老艺术,从远古的“击石拊石”,汉唐的“歌舞相伴”,至明清的“舞戏相融”。舞蹈其根源全部来自人民生活,也都表现出与民间各门艺术有极强的融合性的特点。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杂交现象在世界一直都有,杂交则进化,自交则退化。”这一观点其实不仅仅在生物进化领域成立,放在事物发展上也能成立。事物发展如若一味“自交”只会产生“近亲繁殖”的“闭关自守”,这不利于事物的发展,舞蹈发展同理可知。从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剖析,舞蹈发展一直遵循“民间产生—绝对融合—相对独立”的无限循环的规律。先秦民间出现“长袖细腰”的楚地民舞;到融入汉代百戏元素的《盘鼓舞》《建鼓舞》《长袖舞》;继而发展成为魏晋清商的《白纻舞》;相继融合胡舞出现盛唐的《胡腾》与相对独立的长袖纯舞,随后又融入戏剧,到近现代独立的纯舞复兴。
在武汉“三步踩”的发展中,从其民间产生开始就在遵循“产生—融合—独立”的发展规律。“三步踩”产生于舞厅水兵舞,融入交谊舞蜕变,规范结合拉丁舞、广场民间舞,再到当代“融合”包括恰恰舞、牛仔舞、华尔兹、探戈、弗朗门戈、土家族摆手舞、流行音乐、民间说唱艺术、健身健美操等多样民间艺术,可以说是紧跟时代不断融合民间流行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正因如此,“三步踩”才会跨越年龄层次,跨越社会阶级,结合多种文化,得到武汉全体市民的喜爱与追捧。所以“非广场”发展模式便是由“融合”多样艺术起步,不同人群主动的将“三步踩”带到不同场所,带进不同的组织,而催生的“非广场”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融合”多样艺术是广场舞“非广场”发展的起点,亦是广场舞继续扎根人民,紧跟时代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去掉“广场”标签的第一步。
(二)“重塑”时代功能
人类创造舞蹈之初,就赋予了舞蹈不同的功能性。这是民间舞蹈原始性质中极强功利性与高调生命情调的表现。赋予不同功能是民间舞蹈紧跟时代,重塑性质的过程。夏商时期,将民间舞蹈从生活舞蹈仪式脱离而出,赋予舞蹈单独的表演功能,产生了奴隶女乐;周代将表演舞蹈的功能扩宽,集表演与教育功能于一身,制礼作乐;汉代延续周代传统,结合时代开发更加深层次的政治功能,以舞蹈彰显国力,与民同乐;到近现代,舞蹈宣扬革命精神,唤醒民族意识。因此,民间舞蹈的发展,一直是紧跟时代,重塑功能的过程。当代广场舞在中国社区以及世界华人聚集地,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国外认为广场舞是只有经济繁荣的国家才会有的文化胜景,更认为这是当代中国街头的群众文化,甚至很多外国人都会参与其中。可见发展中的广场舞除了具有社交、娱乐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备舞蹈教育、舞蹈表演、彰显国力、文化自觉、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促进和谐等时代功能,是集中国古今舞蹈功能之大成者。
武汉“三步踩”本身具备着娱乐与社交功能,并在随后的发展中,由于需求与市场的开发,产生了剧场的表演功能、赛场的竞技功能、全民的健身功能,进而产生专业化的教育功能,随后进到社区催生了沟通邻里感情、促进社区和谐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在2008年被认定为“中国国产的体育舞蹈舞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创造的生命力。所以三步踩“非广场”模式是由“重塑”时代功能创造的,从而向更大空间的“非广场”模式发展。
因而当代中国更多的广场舞形式,应该“重塑”时代功能,不能受到娱乐、社交、健身等基本功能的束缚,要迈进更大的舞蹈空间,紧跟时代,走出去发展。正如国标舞的发展,也是由最初非洲与欧美各地的土风舞、舞厅舞、交谊舞,经过“重塑”,进而向全世界推广,才带来了当代国标舞的热潮。因此“重塑”时代功能,将是“非广场”发展的必经阶段,亦是广场舞“非广场”全面多样化发展模式建构的第二步。
(三)“升华”美的觉醒
诗人张九龄曾写道:“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中虽然全片未提“美”字,却从“怜”“赠”二字中,流露出对“美”的珍惜与分享。孟子讲“充实则为美”,此处充实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充满”,以至于张九龄不得不“灭烛”以求月光之美地“满”;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当某一事物充满生活时,给予了心灵层次的满足,进而是“美”。这些观点的实质是美的觉醒,是从寻找事物的美,到发现事物的美,进而分享事物的美,是让心理状态充实的过程。美国学者特里·巴雷特在《为什么那是艺术》认为“那是不是艺术?”的问题,最终会成为“那是不是好的艺术?”的问题。其观点进而可以引申为,艺术是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以求心灵层次满足的人为心灵创造活动,是一般事物经过不断的重复,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后对周围人进行分享,创造美的觉醒的过程。正可谓“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经成了艺术品。”
身体使舞蹈成了具备古老文化内涵,能够传情达意的肢体艺术。广场舞也因此成了大众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曾有质疑提出“广场舞是不是艺术?”,答案很显然,广场舞当然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三步踩”在不断“融合”与“重塑”的进程中,早就充实了人民生活,更让人民心灵层次得到了满足,还在舞蹈团体组织中不断分享交流,又在表演与比赛中得到不断的技艺提升,也引领着人民向更加健康、更加友爱、更加有质量的生活迈进,如何不能称之为艺术呢?这一表现也绝不是武汉“三步踩”独有特点,而是众多广场舞的集体特征。在广场舞不断深入社会的过程中已然改变了人民不健康的病态美观念,唤醒了人民对“美”的追求,满足了人民对“美”的精神享受,拉近了普通人民与高雅舞蹈和体育竞技的距离,从男性到女性,从儿童到老人,都通过广场舞塑造了完美体态,打造了艺术气质,展现了文化自信。[只不过广场舞不同于其他高雅文化艺术,它与人民距离更近,更加具有时代特征,也融合了体育健身性,导致其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本质。
总的来说,广场舞“非广场”发展模式,都会最终以“升华”美的觉醒为脱离“广场”的标志。这一标志也将引导人民在进行广场舞活动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区与影响社会。而“升华”美的觉醒也将是“非广场”发展的第三步,亦是最后一步,更是跨时代的一步。
综上所述,“融合”“重塑”“升华”将建构广场舞“非广场”发展模式。要扎根人民生活,融合多样艺术;要紧跟时代步伐,重塑时代功能;要明德引领风尚,升华美的觉醒,以此达到社会、文化、艺术和谐之美,进而影响社会大众审美。
四、结语
民间舞蹈自古至今存在方式就非常特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客观的人民社会生活是民间舞蹈的源泉,人民高于生活的信仰是对“美”的精神追求。文章通过武汉“三步踩”找寻的广场舞“非广场”发展模式构建方式,是融合多样民间大众文化艺术的民族“共享”,也是重塑广场舞时代特征的社会“共商”,更是升华艺术审美的文化“共建”,是洞悉时代需求、艺术之美的天下大同。在广场舞有别于高雅艺术的民间性发展中,顺应需求,契合市场,专业发展是其长期而久远发展的生命动力,不断的“融合”“重塑”“升华”是广场舞服务社会,影响社会的根本手段,构建广场舞“非广场”的发展模式是以舞蹈事业的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