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2-11-05郑修平
郑修平
(郸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周口 466000)
鹅球虫病的死亡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急性感染小肠型球虫病后,病鹅容易死亡,即便是慢性感染也容易出现病鹅死亡,导致养殖场经济损失较大,阻碍着养鹅业更好发展,所以强化落实对鹅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着力提升鹅的免疫能力,降低染病概率,减少鹅养殖过程中的投药量,发挥鹅的生产性能。
1 鹅球虫病的临床类型
1.1 肾脏型球虫病
发病急,染病后病鹅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不振、体型消瘦、精神沉郁,双翅长时间耷拉,排白色稀便。后期能观察到病鹅颈部扭转,与背部保持紧贴状态。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普遍会在1~2 d内发生死亡。
1.2 小肠型球虫病
感染小肠型球虫病后,病鹅肠壁出血,功能受损,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症状,表现出明显的体型消瘦,伴随精神萎靡;病鹅排出的粪便稀而薄,颜色呈现灰黄色,有浓重的腥臭味,还可在肛门外周羽毛位置看到糊成一片的粪便;严重时能看到血便。剖解可看到肠管增粗,肠粘膜点状出血,肠腔有红褐色液体或肠粘膜碎片。若是急性感染,病鹅往往会在3 d左右死亡,死亡率在80%左右;若是慢性感染,死亡率则在20%~70%不等。
1.3 混合型球虫病
球虫同时或先后侵入鹅的肝脏与小肠部位,病鹅表现出明显的贫血、体型消瘦,贫血较为严重时病鹅死亡的速度加快;混合型球虫病的死亡率处于偏高水平,只有少量抵抗力强的感染鹅能够挺过。
2 治疗措施
2.1 鹅球虫病的药物治疗
先要确认是哪一种球虫病,再对因、对症治疗。抗球虫药的种类很多,应视病鹅的发病阶段、染病严重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可选择盐酸氨丙啉,每公斤饲料投放盐酸氨丙啉1.5~2 g,连用7 d;克球多,每公斤饲料投放250 g左右,连续投药3~5 d即可;球立清,每100 kg 饮用水投放一瓶球立清,连续投药3~5 d;磺胺二甲基嘧啶,可以在饲料内混入浓度为0.5%,或以0.2%的浓度混入饮用水内,连续投药3 d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另外,抗球虫新药卡波霉素、马杜拉霉素、氯嗪苯乙氰等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其它还可用常山酮、海南霉素、球痢灵等混饲。球虫容易产生耐药性,为了延长药物的有效性,不可长期使用单一种球虫药展开鹅球虫病的治疗,应有计划进行更换用药或联合用药或穿梭用药,协同扩大抗球虫作用,提高疗效。另外,对于一些毒性较大的球虫药,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使用;抗球虫药物使用一般时间较长,会在鹅肉、蛋中有残留,因此严格执行这类药物的停药期限,以便对产品和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
2.2 加强鹅的饲养管理
第一,保持饲料营养的合理搭配。饲喂清洁饲料和饮水,在饲料内投放适量的大蒜素预混剂;在夜间,可为鹅添加一次夜食,投喂营养更丰富的饲料。
第二,定期清扫消毒。鹅多为地面平养,粪便散落地面,应定期清粪,并将粪便堆积发酵以消灭球虫卵囊。每次清粪后,视情况冲洗地面,维护鹅舍的干净卫生。同时加强通风管理,保持舍内干燥,为鹅营造更为健康、理想的生存环境,降低鹅感染球虫病的概率。日常可以使用0.03%百毒杀对鹅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每日1次,连续消毒5 d。一旦发现鹅染病,要按应急预案对鹅舍实施全面消毒处理。
第三,预防用药。在鹅球虫病的多发地区和流行季节,应当定期进行药物预防,例如,可以使用复方新诺明或球虫净拌料,连用3~5 d,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球虫病预防效果。其它药物还有三嗪类、磺胺类、二硝基类药物等。在我国应用中草药及其制剂防治球虫病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如青蒿素、青蒿素-TMP合剂、驱虫散、地墨汤等,疗效高、无药残,是目前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也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
2.3 切实落实免疫预防
给鹅接种球虫疫苗是预防鹅球虫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日常预防还是以药物为主。养鹅场可根据自身的养殖实际和疾病的实际流行情况,将球虫疫苗对1日龄雏鹅进行喷雾接种;还可喷淋到饲料或饮水中使用通过饮水或拌料在育雏期、育成期给鹅接种,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3 小结
综上所述,鹅球虫病会对鹅的健康生长以及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极大不利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明确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病类型和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能够精准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养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