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陶瓷窑炉发展历程漫谈

2022-11-04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0期
关键词:龙窑窑炉烟囱

袁 琦(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窑炉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陶窑—北方馒头窑—马蹄窑—南方龙窑—镇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根据特定需求而产生的其他形制的窑炉。其中镇窑是古代窑炉技术的集大成者,它的结构最为独特,且由镇窑烧制的瓷器在市场上向来独具魅力。

一、原始陶窑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可能经历过一个无窑烧成的阶段,即“露天堆烧”阶段。到裴李岗文化(距今约9300~7150年),北方地区出现了简单的横穴窑,由此进入了有窑烧成的阶段。南方地区进入有窑烧成阶段的时间可能要晚很多,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后,商代浙江、江西地区分别出现了龙窑和带有烟囱的室型窑。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就是在这种窑内烧制而成的。这两种窑的出现实现了有窑烧成以来陶瓷烧成温度的第一次突破(最高烧成温度达1 280 ℃)。隋唐时期,河北地区出现了大燃烧室、小窑室和多烟囱结构的小型窑,这种窑更利于提高窑温,从而实现了陶瓷史上的第二次烧成温度的突破(最高烧成温度达1380 ℃)[1]。

(一)露天堆烧

在窑炉出现之前,陶器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烧制而成的,后来相继出现了坑烧方法、一次性泥质薄壳窑方法等。但这些方法有着烧成温度低(800 ℃以下)、温度不均、气氛不好、受天气影响大等多种缺陷。在现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和佤族的制陶过程中,仍然使用过类似该种的烧成方法。

(二)横穴窑

据对考古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可以得知,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窑炉经过露天堆烧以后相继出现了横穴窑和竖穴窑。因其他遗址所出土的横穴窑结构相对不完整,下面我们就以仰韶文化的窑址为主进行介绍。以西安半坡的陶窑为例,横穴窑的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是一个略呈穹行的筒状甬道,后部有3条大火道倾斜而上,火焰由此通过火眼以达窑室。窑室平面略呈圆形,直径约1米,窑壁的上部往里收缩。火焰均匀分布于窑室的四周,靠火道近的比较小,远的则较大,显然这是为了调节火力的强弱而刻意设计的。

(三)竖穴窑

同一时期,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还有竖穴窑。与横穴窑不同的是,竖穴窑发现的数量较少,其特点是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有数股火道与窑室相通。火门开在火膛的南边,从这里输送燃料,当时烧窑所用的燃料除了木柴外,可能还有植物的茎秆。竖穴窑总体上是一种较为进步的陶窑,它的结构也是经历了一段长期的探索和改进后才逐渐完善的。半坡遗址的竖穴窑结构很原始,火道采取垂直形式,而到了较晚出现的郑州林山砦遗址,陶窑结构有了较大的改进。这时窑室的位置并不直接坐落于火膛之上,火道也由垂直变为勾道状(平面呈北字形)。这种竖穴窑的结构,被后来的龙山文化所继承[2]。

陶窑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陶窑产生之前,曾有过平地堆烧的阶段,这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原始制陶工艺的考察中可以得到证实。从窑炉的结构来看,可以分为横穴窑与竖穴窑两种,它们大体代表了我国原始陶窑结构的发展特点。横穴窑的结构较原始,竖穴窑相对进步。其中的差别在于火膛和窑室相对位置的变化上。从结构变化来看,可以推测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烧窑,可能与当今傣族烧窑特点相仿,即用植物的茎秆涂泥封顶,这样既可保持窑内的温度,又有利于空气的进入。从窑炉结构的发展历程来看,仰韶文化以横穴窑为主,竖穴窑则出现于仰韶文化而盛行于龙山文化,并形成了我国陶窑的基本形制。

二、南北方窑炉

(一)北方馒头窑的发展演变

在郑州洛达庙遗址中,曾发掘出了一座相当于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烧陶窑炉,窑的形制为馒头型,其结构由窑室、窑算、火膛、支柱和火门五部分组成。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窑室底径为1.28米、周壁残高约0.25米。火膛呈圆形圆底,高0.25米,最大直径1.28米。

商代早期的窑炉虽仍承袭了前代的馒头型窑炉形制,但结构上已有了部分改进。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发掘出的一座商代早期窑炉,虽顶部已毁,仅剩残底,但仍可看出火膛结构呈直壁平底的圆筒形,直径约1米,火膛一侧有火门。商代中期的窑炉形制基本与商代早期相同,这里就不多作介绍。商代后期的窑炉仍属于圆形馒头窑。其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变化在于火膛和窑室的加大,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烧成温度。

西周时期的窑炉,在陕西和河南等地都有发掘,窑炉形制仍属于圆形馒头窑。其结构还是承袭前代窑炉结构。由窑室、窑算、火膛、支柱和火门等五部分组成。这时期的窑炉外形较商代后期有所扩大,这样有利于提高窑炉的烧成温度和陶器的烧成质量。春秋时期的窑炉,在陕西、河南、河北等地皆有发掘。山西侯马牛村古城东南一带制陶作坊遗址发现的一片窑炉,其与夏商周时期的窑炉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其设置了烟囱,这是窑炉发展的重大改进。战国时期开始广泛烧造灰陶,而烧造灰陶所用的窑都是圆窑,窑的结构比之以往有了很大改进。在各地发现的战国窑,火膛都筑于窑床的前面,烟囱从窑顶移到窑后,这是陶窑结构的一项重大改进,它能促使火焰由升焰变成半倒焰。

秦汉时代的陶窑也有很大的改进。其平面不论呈现马蹄形还是圆形,均由火膛、窑床和烟囱等几部分构成。秦代的窑炉较之战国时代,火膛和窑内体积明显增大,这表明了此时陶窑装烧量的增长。且因为窑床床面中部往往稍高于两侧近窑壁处,而且烟囱设于窑室后壁正中,所以烟火大部经窑床中部进入烟口,形成中部温度较高、两侧温度较低的环境。汉代的窑炉作了进一步改进,将烟囱数量改为两个或三个,而排烟口仍为一个,这样就解决了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地区处于长期分裂和对峙的局面,中原人口大批南下,江南地区人口激增,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瓷器烧造的中心也从北往南移。在南方制瓷工艺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南方首次出现了青瓷,之后进一步发展出了黑瓷和白瓷。白瓷的出现,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又一重大成就,为之后我国瓷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隋朝结束几百年的战乱统一了全国,这一时期因隋代陶瓷的发展状况没有被文献所记载,也未发现烧白瓷的隋窑,所以这里就不予以阐述。隋朝陶瓷生产仍以青瓷为主,但也未发现窑炉遗存。唐代瓷业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白瓷开始向青瓷的传统地位发出挑战,但从唐墓出土遗物来看青瓷数量仍多于白瓷。南方各窑仍继续烧造青瓷,北方则两者兼有造,越窑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此时出土窑址虽多,但窑炉遗存较少。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多种瓷窑体系,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汝窑、哥窑,即八大名窑。宋以后因为战乱加上北方瓷业的衰落,元代形成了瓷业中心南移的局面,所以这一时期北方的窑炉大部分已无法考证。

2010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联合对北镇定窑遗址进行了发掘[3],发现了Y1、Y10两座较为完整的窑炉。其中Y10为土洞配合砖砌结构的马蹄形馒头窑,由通风道、火膛、窑床、烟囱四部分组成。窑炉总长5.18米、窑内宽2.48米、窑外宽3.05米、残高2.12米,窑炉残存最高处距地表3.2米。窑室由平面窑床和周壁窑墙两部分组成。窑床平面呈扁方形,略呈梯形,南窄北宽,北端宽2.65米、南端宽2.42米、南北长1.02米。窑墙由下至上弧形内收,从残存的窑墙形状推断,窑室上部为馒头状。后壁为烟道墙,系在生土中掏挖而成,上部已遭破坏。此时窑炉尺寸较之前朝有确切出土资料记载的馒头窑尺寸而言增大了数倍,火膛底部直接挖建在生土层上,南高北低,略呈斜坡状。烟囱开口平面略呈长方形;底部大于开口,略呈半圆形;烟囱东、西、北三壁从下至上弧形内收,壁无烧结面,全为红烧土层。其余主体部分未发现明显改进。

(二)南方龙窑的发展

我国古代龙窑出现于商代,商代龙窑的长度一般在3~7米。春秋、战国时期,窑的长度增加到11~15米。窑顶均坍塌不存,但是从部分文化遗址龙窑的遗存物来看,龙窑的窑顶基本为拱形。火膛形制不一,窑床则为泥底或细沙底。春秋战国至隋时期的龙窑窑床均铺沙。

东汉龙窑在装烧容量上比战国时扩大不少,长度一般在10~20米,窑的形制多为弧形顶,窑床前陡后缓,底部铺沙,窑尾的排烟孔宽窄不一。

三国、两晋时期的龙窑体积比前代又有增大,火膛也有所改进;三国之前龙窑窑床大都与火膛处于一个平面,而到了三国时期,火膛则比窑床低得多,这是为了提升烧造温度而特意设计的结构。

隋唐五代时期,南方大多数窑场仍使用龙窑烧造,且这一时期龙窑数量比魏晋时期大大增加,这与当时盛行烧造瓷器有关。这期间的龙窑多依山而建,坡度由窑头到窑尾逐渐增大。从考古出土的遗存物来看此时龙窑火膛多为单火膛。但大小不一,坡度一般在9~20°。窑尾不设烟囱,设隔火墙、烟孔、烟道等排烟设施。

宋代龙窑随山势地形而建,这一时期的龙窑容积变化较大,但基本形制仍沿袭前朝。由窑头、火膛、窑室、窑尾组成,同样沿袭汉唐时期不设烟囱的特点,烟气有排烟设施处理。

元代龙窑建构总体上也随宋制,但又具备自己的特点。元代龙窑一般修建在平缓的山坡上,窑体按照筑窑匠师设计的结构修筑,结构非常笔直,利于火焰均匀流布。元代龙窑总体长度固定在一个区间,多在35~60米。随着长度的缩短,坡度也大为减缓,如此构建也称“斜坡式龙窑”。

1.分室龙窑

自商周直至隋唐时期,流行于南方地区的龙窑窑室均不分室而连成一体,为“通室龙窑”。宋元时期南方部分工匠(福建为代表)在进行修筑时,把窑室分成若干间,构成“分室龙窑”。宋代的分室龙窑一般由火膛、窑室、窑门、火道、窑尾排烟装置五个部分组成。如1976年发掘的福建屈斗宫窑址为我们揭开了元代分室龙窑的面貌。其窑头和窑床保存基本完好,仅中段以下局部受到破坏。窑全长57.10米、宽1.40~2.95米,水平高度14.4米,斜度在12°和22°之间。从窑身前段和窑头来看,有改动的痕迹,估计原本的窑身更长。窑室共分17间,窑室一般呈长方形,各室长短不一,第十间最长,达3.95米长;第四间最短,仅2.45米长。该窑底两边设有火路沟,并保留有烧结面,宽0.12~0.22米。窑底斜平,有分室,但不分阶级,上铺石英细砂,然后放置匣钵或托座。室与室之间有隔墙和通火孔,隔墙用砖砌成。由残墙看,墙壁原来可能由底部砌叠至窑顶。每堵墙有5~8个通火孔。窑基残存14个窑门,一般都开在窑室的前端,其中11个开在东边,3个在西边。窑门开设在同一边的原因可能与作坊出入通道有关,便于装窑和出窑,也利于保温。总之,这座窑基的特点是:窑身宽大,火膛狭小,窑室斜平,不分阶级,有隔墙、通火孔和火路沟,门开单边。这应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分室龙窑”[4]。

2.阶级式龙窑

明代首现的阶级窑又称横室连房阶级窑,依山势而建,后室顶部要高于前一室,全窑整体呈阶级状,由火膛、窑室、出烟室三大部分组成。明代阶级窑主要见于福建漳州地区,这类窑的每间窑室单独成间,窑底为斜坡式,底部铺沙。窑室两边设窑门,窑室前壁下部设燃烧沟。燃烧沟低于窑床。清代阶级窑主要见于福建漳州华安县,结构与明代阶级窑相似,主要由火膛、窑室、出烟室三大部分组成,窑底同为斜坡式,窑室同开窑门。但容积较明代有所增大,窑室间数也有所增加。福建将乐县碗碟墩窑址是闽西北一处重要窑址,此处出土的遗存为福建省分室龙窑是从斜坡式龙窑发展演变而来提供了直接的证据[5]。

北方窑炉兴起时间虽较早,且在战国时期都已定型,但后续历朝历代的结构改革主要在于火膛处与烟囱的改良,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升烧造温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因是战乱环境,此时手工业发展缓慢,所以窑炉结构也未有改进。由于隋朝以后出土资料遗存较少,所以窑炉的结构无法知悉。但仍可以确定的是,北方窑炉以馒头窑为主流。南方窑炉则一直使用龙窑烧造,在明清时期的葫芦窑和镇窑出现之前,龙窑一直作为南方瓷器烧造的工具。其结构改变也多在于窑室之间以及火膛与窑床的相对位置。

3.葫芦窑

元代制瓷中心逐渐迁往景德镇,而景德镇开始出现葫芦窑,这一时期的葫芦窑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龙窑衍生而来。(2)平面形制如卧地葫芦。(3)火膛面积比龙窑火膛面积增大不少。(4)窑尾没有以往龙窑常见的排烟设施。

明代景德镇葫芦窑则有以下特点:(1)长度比前朝大大缩短。(2)明早期葫芦窑前室大,后室小。明晚期则相反。(3)明代葫芦窑尾部设有烟囱。(4)明代御器厂的葫芦窑有护窑墙。(5)多用砖砌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于2002年至2005年期间对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期间发现了大批遗迹,其中就包含了葫芦窑,如图一所示。

4.镇窑

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在葫芦形窑的基础上,推出了覆瓮窑。按照唐英《陶冶图说》所载,雍正、乾隆年间的景德镇覆瓮窑结构如“长圆形如覆瓮,高宽皆丈许,深长倍之。商罩以大瓦屋名窑棚。其烟囱围圆,高二丈余,在后窑棚之外”。这种覆瓮窑又因形状酷似平卧的半个鸭蛋,故又被称为“蛋形窑”。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蛋形窑前端高而端宽,逐渐向窑尾收缩,窑尾有独立并与窑长等高的烟囱。窑身长6.6米多,前端为窑门,封闭窑门后留一投柴孔,窑底自前向后逐渐倾斜而上,形成一定坡度。不过据笔者实地考察景德镇市现仍烧柴窑发现,所谓蛋形窑并不是标准的蛋形,应为椭圆形窑炉。镇窑窑炉的形制不一,一般来说镇窑的标准尺寸长16.0~18.0米,宽4.2~5.0米,高5.4~6.2米。到了现代根据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镇窑尺寸也随之缩小,时至今日,长6米左右的镇窑已经算是比较大的窑炉了。景德镇现存清代镇窑遗址较少,多数结构不完整且受到破坏。黄老大窑遗址由于已被及时发掘和保护,保存较为完整。该窑建于清代晚期,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该窑全貌如图二所示。

三、结论

我国窑炉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工艺技术的革新。我国窑炉发展经历了原始陶窑—北方窑炉—南方窑炉的过程。窑炉发展由最初的南北齐头并进发展为后期的中心南移。南方制瓷工艺吸收了北方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南方窑炉也在吸收了北方馒头窑、马蹄窑的优点之后,在清代形成了技术集大成的镇窑。

猜你喜欢

龙窑窑炉烟囱
看不见的“烟囱”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全氧燃烧玻璃窑炉的寿命浅析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一种带二氧化碳回收的全制氧燃烧石油焦工业玻璃窑炉系统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活着”的龙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关于窑炉节能的答疑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