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对短视频的借鉴

2022-11-04

今传媒 2022年8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受众

杨 林

(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福建 平潭 350400)

一、短视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优势

(一)迅速发声拓宽传播广度

在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部分主流媒体的整体新闻时效性滞后,发声不够及时,导致公共事件的各种信息迅速扩散,甚至出现舆情。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打破传统传播桎梏、缩短传播路径,充分发挥短视频移动性、碎片化的优势,以多元的形态还原事件过程,消除受众疑虑,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上构建新型传播格局,拓宽主流媒体融合平台和传播矩阵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广度。

(二)及时准确提高传播热度

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短视频新闻往往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反映新闻现场,不仅可以让观众直观地了解新闻现场,还能增强新闻的严谨度和准确度。此外,利用短视频进行辟谣、迅速为舆情降温、疏导群众情绪等也有显著效果,比如,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福建平潭出现的群众哄抢大米事件——在微信朋友圈中,“过几天就要封岛,号召大家做好物资储备”的信息广为传播,平潭各大超市、商场的米面油很快就被一抢而空,有的商铺甚至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队。为了能够快速消除恐慌,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辟谣,阐明当地防疫策略,加强舆论引导;另一方面,专业记者直击现场进行播报,充分运用短视频及短视频新闻等形式,及时准确地播发了平潭各类物资储备充足的消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住了舆情的蔓延,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

(三)持续跟进延展传播深度

当下,在新媒体发展领域,知识性内容的生产也是一个核心话题。在社会传播结构革命性的变革中,主流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创作数量也日益增长,短视频的传播效力逐渐提升。这充分表明,社会大众对短视频内容深度的需求呈现了高速上升的态势,一些深度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在媒介格局中更具有发展前途,深度的传播、知识的显性化日益成为短视频传播的主要特征。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受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主流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疫情防控期间,各类短视频对传播一线疫情、缓解受众信息焦虑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提高信息的受众触达率与传播影响力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短视频在主流媒体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一)满足受众需求“先声夺人”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是“快”,通常具有“破窗效应”,一旦处理不妥,会衍生出一些不良舆情,给社会道德伦理、社会监管、制度权威和信息安全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声,为受众传达最具时效性、最真实的报道。鉴于此,笔者建议主流媒体则可以发挥其信息权威性的优势,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将事态进展传播给受众,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降低负面舆情带来的影响。新媒体具备时效性就基本上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短视频新闻缩短了突发事件与新闻的时间差,实现了新闻报道与事件发生的同步报道,可以最大化满足受众对时效的要求。可以说,短视频在主流媒体的传播中构筑起了覆盖全盟、触角灵敏、传输畅通的应急报道模式,能够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速度。

(二)应对衍生舆情“答疑解惑”

为了避免各类谣言的泛滥传播,主流媒体要科学区分舆情发展阶段,明确需要“答疑解惑”的重点有哪些,其哪些是属于第一舆情阶段尚未消除的,哪些是属于第二阶段新增的。一般情况下,突发公共事件要经历舆情潜伏期和舆情扩散期才能进入舆情消退期。受众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围绕舆情所发布的各类信息,梳理并明确当前舆论走向。

在厘清疑点和困点所处阶段、诱发原因、民众关注的焦点之后,主流媒体就可以以焦点问题为圆心,多角度、多维度、多样态地播报舆情进展。在此基础上,主流媒体可以根据短视频平台的特性、受众群的覆盖能力、受众的身份特征等二次创造话题,并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再转发、再评论,进而形成内容传播的规模效应,实现传播效果上的共赢。

(三)把牢舆论引导“锦上添花”

当前,媒体融合建设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主流媒体从内容、技术多方面进行融合创新,扩大了传播效力,为政府形象的重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2020年初的抗疫阶段,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媒体新闻中心发挥“视频基因”等优势,发布了2000条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短视频,获得了约10亿次的点击量。其中,作品 《我变秃了 也变强了》将记者现场采访的场景做成述评短视频,仅抖音平台就获得了500万次的点击量,彰显了当地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决心,为当地抗疫重振信心、汇聚能量,展示政府对民众的关心关注等提供了多元化的观测视角。

主流媒体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构筑起媒体全新的传播格局,有效地搭建了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短视频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众的知情权,为主流新闻媒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闻素材,也为主流媒体丰富传播内容、把牢舆论导向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发挥短视频舆论引导作用的策略

(一)多元生产推动信息专业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受众在接收信息方面呈现出碎片化和移动化的特征。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发布者和传播者的情况下,突发公共事件传播就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为营造“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生态,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成为定音鼓、压舱石,主流媒体就要发挥其新闻采访的专业性、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以严肃、理性、专业的主流之声,把准短视频信息传播的主题和侧重点。

主流媒体借力短视频构建传播矩阵时,要始终坚持自身的主导地位。为了做好内容生产的调整,主流媒体要贴近民众、了解民意,从民间视角、民间立场、民间诉求入手,多角度、多维度展示事件进程。

(二)拓展渠道实现媒体矩阵化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大多数主流媒体基本完成了内容、平台、渠道以及“一网两微一端”等方面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次生成、二次创作、多元发布的格局。从整体融合情况来看,在思维惯性、传播渠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容生产不足、制作手法单一、用户黏性不高、传播流量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主流媒体可围绕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运用多种平台渠道快速、全方位、多角度汇聚热点话题和最新信息,借助媒体矩阵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同时,针对受众所关心的内容进行信息协同发布,对公众行为模式和认知水平产生正向激励效能。

(三)创新表达构建传播多元化

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阶段,受众的情绪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主流媒体在发布信息时,容易被误解、误读。比如2020年1月31日,某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声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其着重强调的是“可抑制”,但并未对此做详细解释,导致多家实体药店和电商平台出现民众哄抢双黄连口服液的情况。因此,在使用短视频发布信息时,可创新信息发布形式与内容,但是在用词上要慎之又慎、反复斟酌,要能最大限度地表述清楚内容,尤其是要阐述清楚部分重要的专业词语和热点信息,避免被误解、歪曲。

四、结 语

总而言之,舆论引导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随着5G技术的普及使用,未来短视频应用将会成为经济社会舆论引导的强势传播载体,主流媒体要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就必须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移动优先,抓住用好短视频这一新载体,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实现跨地域、跨领域协同传播,切实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及公信力。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