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德育 聚力协同育人
——以“延续红色血脉”为例

2022-11-04四川省成都霍森斯小学王晓明蔡晓敏吴雪梅

青年心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育人

四川省成都霍森斯小学 曾 霞 王晓明 蔡晓敏 吴雪梅

一、政治引领,夯实党建“育人牵引力”

坚持将“党建+”思维贯穿学校发展始终,准确把握党建育人的核心要素,在“党管校建”的育人策略中完善党管德育工作模式。积极整合协同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各项育人元素,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明确部门、教师的职责。同时“家校共育”是推动家校合力、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

在学校党支部带领下,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治理的全过程,学校应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家校协同,为学生赋能成长。同时,立足学情校情,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以学生品德深化砥砺育人初心,增强家校合育的黏合性,家校携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深化提升学校党建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是固本强基,引领办学治校。统筹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效发挥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将党建引领内化到学校的各项治理中。突出政治引领,理解党建引领的深刻内涵,统筹学校党建工作,增强党建组织力,以党的组织活力激发德育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引导、少先队组织参与、家庭社区的协同联动作用。

成立三级联动家委会,成立“班级—年级—校级”模式的层级管理家长志愿者团队,积极推进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共育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党员带头促进家校共育,引导党员家长与学校党组织良性互动。结合家校社共育,邀请党员家长进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党建联动作用。

二是学思践悟,引领思想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筑牢思想根基。紧扣学习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思想学习入脑入心。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依托家校社联动,坚持每周举办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会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落实“五项管理”,严格规范教材和图书的订阅。坚持在行走中讲、在行走中学,打造富有针对性和学生味的“微党课”,让全体师生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邀请老党员讲党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进一步坚定师生信念和决心,提升党性修养,筑牢师生信念之魂。

三是知行合一,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之仲夏夜亲子音乐会,感悟百年峥嵘岁月,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激发教师、学生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深化推动校园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结合家校社共育,定期开展国旗下党史学习教育、“我讲党史给你听”、童心向党主题德育班会等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开展“寻找身边的闪亮星”少先队活动,通过寻找身边的“星星”,了解“星”的含义、挖掘“星”背后的故事,了解我们身边的红色基因。追忆过去,珍惜现在,感受“红星”指引的意义,提高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打牢政治基础。让孩子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追随党的脚步,继承党的精神。

二、“五育”并举,深化党建“育人融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使命与价值就在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实施“五育”并举、深化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学校应持续坚持“五育”并举同频共振,将德育渗透在全科德育和全员德育中,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教育,循序渐进地将爱党爱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团队活动之中,融入师生教育之中,推进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教育,渗透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着力将红色教育与“五育”并举融合推进,为“五育”并举注入强劲动力,让爱党爱国情感厚植心中,构建学生德育成长共同体,积极推进学校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一是“党建+德育”多元化。立足校本,弘扬红色文化,激发教育活力。关键要强化价值引导,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将党史元素更系统、更充分、更多元地融入德育课程中,为立德树人奠定红色基调。建立以“国旗下的德育”为主的红色德育课程,丰富德育载体,深耕校园文化。将党性教育融入学科课程建设,强化课程思政和课程育人。

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应把党建文化作为推动学校德育一体化的“引擎”,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有机统一体系。把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与德育相关主题实践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党建文化资源,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党建+德育”常态化。深挖教育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把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和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加强劳动教育,建立“芒鞋园”劳动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种植活动,在劳动体验中获得快乐。

以党员教师为骨干,引领全体教师从细处、小处、实处、适处入手,开展渗透式、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实现党建教学融合发展。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围绕教学抓党建”为准则,引领融合教学发展,将党建与学校日常中心工作结合,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党史文化强化党史教育,潜移默化感化学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是“党建+德育”可视化。以量化可视化德育,让红色课程、红色教育进课堂,渗透抗疫精神、爱国教育等,既做到“五育”并举皆有德育渗透主线,又做到“五育”融合各显特色。聚焦“双减”下提质增效,以党建引领,共话“双减”,开展丰富的“5+2”课后服务课程,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发展兴趣的平台,让学生在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活动中提升素养,滋养心灵,促进个性化发展,让幸福浸润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形成“幸福=快乐+成长”的学生课程文化。建立作业布置共商机制,建立学生自己的作业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德蕴花开,形成党建“育人联动力”

以“党建+德育”活动为载体,德润校园,培根铸魂。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丰富教育形式,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塑造人格。依托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和家校情怀,让文明引领学生成长,形成立德树人联动效应。

一是坚持党建活动与团建队建结合。依靠每周一升旗仪式等活动,把主题党日、主题队会活动与德育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勉励少先队员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学校党支部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发挥学校主阵地功能;以师徒结对形式,开展“青蓝工作坊”及“学党史,守初心,争做魅力教师”能力课堂展示活动,提高德育效果;在学校党组织引领下,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教师“进社区解读招生政策”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坚持党建活动与法治教育结合。强化活动育人,坚持党建引领法制建设、引领纪律建设,借助开展普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线上+线下普法学习活动,让学生学法、知法、守法。通过周四“丑小鸭成长记”班会课开展宪法知识学习,通过视频知道“宪法宣传周”,并了解宪法与小学生的关系。同时开设安全应急防火教育讲座,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真实案例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为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成为社会主义小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坚持党建活动与品格教育结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内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倡导“劳动光荣”“争当环保卫士,创绿色文明”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引导师生养成节约习惯从小事、身边事做起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清明节、青年节、母亲节、国庆节等节庆日、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向善向上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文化渗透,增强党建“育人影响力”

坚持贯彻教育方针的总原则,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活动育人功效。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办学理念及各项活动中,打造德育特色品牌集群。把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加强全体师生的文化引领,引导师生增强政治认同,开辟以党建文化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新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红色的基因、信念的种子植于学生的心田,积极营造良好的品格文化、书香文化、劳动文化等,实现活动育人。

一是丰富文化宣传形式。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利用建党百年等重要节庆时机,开展系列纪念教育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全过程、多感官地参与、体验、探索、感悟。借助动态资源宣传红色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加强学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实责任担当,共创廉洁文化校园,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培训活动,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并进行师德师风满意度测评,筑牢思想底线。促进党员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凝聚力和服务意识,引导学校教师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校园廉洁文化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

二是拓展文化建设载体。设置校门礼仪岗、党员教师示范岗、学生值周岗等模范岗位,使党建与育人工作同心同向,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学校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创新“闪亮星”评比形式,分为纪律星、文明星、卫生星板块,通过在活动和实践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师生联动,发挥先锋示范带动作用,辐射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植爱党、爱国、奉献服务的浓厚情感。

三是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充分体现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打造校园红色教育新阵地,营造和谐、文明、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走进楼道,让党建文化成为校园里的立体教科书。建立学校党建文化墙,如“红领巾 心向党”,展示学生“想对党说的话”。依托校园网、微信等媒介宣传,举办“喜迎建党百年·传承红色精神”书画作品展览,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积极打造智慧党建平台。

以校园文化为突破,深入落实育人目标。加强学校党建文化中红色基因的外显度,形成校园“统筹—融合—渗透”的党建文化特色。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