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建设语境下江苏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03辛亭亭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江苏院校职业

花 鸥,李 妍,辛亭亭

(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党委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1029;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20 世纪90 年代末,我国教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大多数高职院校通过“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方式,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第一次创业”,助推了高等教育规模式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助推产业、行业升级转型,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作用凸显。江苏始终将质量内涵建设作为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准则,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资源和激励退出等多种方式确保建设质量的达标[1]。可以说,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到新的阶段,这既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江苏高职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产业的优化升级,江苏高职院校建设在行业特色区分度、院校布局、专业学科发展等方面遇到新问题、新困难。为此,江苏先后出台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江苏省产业教授(高职类)选聘办法》《江苏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22 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内涵质量,通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解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之间的矛盾,成为职业教育在“第二次创业”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一、高水平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建设

(一)高水平院校建设目标的提出

2014 年6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 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2015 年9 月,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2017 年1 月,国务院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目标,支持100 所左右高等职业学校和1000 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2020 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紧跟着制定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这标志着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有了作战表、路线图,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又得到了加速推进,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已成为强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教育强国重要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质

从2006 年开始,全国各省市以示范(骨干)校建设为抓手,引导和鼓励一部分高职院校紧贴行业,办出特色和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此带动职业教育整体质量内涵的提升。2017 年,国家提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一方面出于继国家级示范(骨干)校、省级示范校项目建设验收完成后,高职教育发展由“高原”向“高峰”转换的阶段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新时代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作出的科学研判,希望通过“双高”项目的推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2018 年,江苏启动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广度和深度,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推动江苏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 年,江苏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旨在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使各层次职业教育更加协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备,类型特征更加凸显,办学机制更加完善,“三教”改革更加深入。与此同时,江苏省还推动了重点地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建设,全力打造职业教育“江苏高地”,为全省培养更多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2022 年,江苏省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35 年,江苏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江苏省成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江苏再一次担起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时代重任。

(三)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涵要求

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创建一批高质量的专业、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动自身内部管理协调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和建设力量[2]。总体来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大致应包含四个基本要点:行业特色性、发展协调性、示范引领性和开放协同性。第一,行业特色性,即在行业发展多样性要求下高职院校的差异化发展。通过打造行业优势、专业特色,提升高职教育内涵特色和院校核心竞争力,以应对产业优化、结构专业化的创新发展要求。第二,发展协调性,即高水平发展要体现整体性协调发展。高职院校不能封闭发展,要联动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优势功能的最大化。同时,高水平的建设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区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变适变,只有动态优化目标内容,才能切合发展实际,跟上时代发展要求[3]。第三,示范引领性,即高水平高职院校应与其它院校共享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成果经验,扩大院校的办学影响力,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这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最终目标。第四,开放协同性,即高水平建设不仅有国家水平,还应有国际水准。国内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交流,以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国内外专业建设为标杆,引入先进职业教育标准和资源,引领专业体系建设,加强与行业组织、企业单位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二、现阶段江苏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特征

(一)类型结构:类型特征体现区域产业优势

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大致分成20个 门 类、97 个 大 类、473 个 中 类、1380 个 小 类。江苏省专科层次高等学校共90 所(省属41 所、市县属26 所、民办22 所、中外合作办学1 所),依照江苏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将90 所高职院校大致分成7 类,分别为综合类、理工类、农业类、医学类、师范类、财经类、艺术类。从院校类别上看(见表1),占比第一的是理工类院校,总计34 所,比例为38.0%;占比第二是综合类院校,总计31 所,比例为34.4%;占比第三的是财经类院校,总计9 所,比例为10.0%。相比于排名最后的农业类院校,综合类、理工类院校占绝对优势,这符合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的特征。

表1 江苏区域高职院校类别分布情况

另外,从表2 可以看出,江苏省13 个设区市的高职院校数量与其GDP 总值排名大致相符,基本保持正相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强大的地区综合实力为本地区高职院校的举办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断反哺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这个层面来看,江苏高职教育较好地支撑和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表2 江苏各地高职院校数量与GDP 总值比较

(二)收入水平:行业差距明显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见表3),近年来,江苏省内收入较高的行业基本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领域,较低收入行业则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行业等领域。以2020 年为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住宿和餐饮业的收入差距之比达到了1∶3.27,两者绝对值相差达111700 元。可以看出,除去疫情的冲击影响,具有较明显垄断性以及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行业,要比艰苦环境下作业的带有体力劳动属性的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收入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乃至办学定位。

表3 2020 年江苏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三)专业设置:专业学科趋同度较大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精细[4]。2020 年,江苏高职院校开设了19 个专业大类的413 个专业,专业布点4820 个,新增了定翼机驾驶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等21 个专业[5],其中三大产业专业布点数分别为99、1151、2458,高职专业布局基本覆盖江苏所有产业门类。如表4 所示,江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重复率高和设置滞后的问题。在全省90 所高职院校中,开设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的院校均超过70 所,其中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重复率或者饱和率较高。另外,专业设置存在时滞性。在现有的专业大类中,仍以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传统专业居多,国家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比重不大,如大飞机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等专业。专业重复率或者饱和率较高问题的存在,虽然有新专业申报和评审流程复杂、办学成本高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专业设置调整存在惯性和专业建设发展的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这直接导致未来部分行业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无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表4 江苏2020 年高职专业开设院校数量排名前十的专业

(四)布局结构:区域行业院校发展不均衡

如表1 所示,苏南地区拥有高职院校54 所,平均每市11 所;苏中16 所,平均每市5 所;苏北20 所,每市4 所。按照行业特色细分,苏南高职院校类型齐全,其中理工类和综合类数量相同,二者共占比75.0%;苏中理工类高职院校6 所,占比42.9%,无医学类和艺术类院校;苏北理工类高职院校7 所,占比35%,农业类和艺术类院校暂缺。高职院校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大致反映了各区域经济产业状况。苏南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优势集中在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和软件外包服务等产业,因此综合类、理工类、财经类高职院校数较多;苏中地区的主导产业以机械、轻工纺织、生物制药为主,在高职院校布局上,虽然理工类和综合类的高职院校较多,但缺少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苏北地区的产业发展集中在矿产、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农业和养殖方面,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高职院校虽多,但缺少农业类院校。从就业人数来看(如表5),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是苏南地区,人数为2150.9 万人,其次是苏北1705.1 万人,苏中1037.1 万人,三大区域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少,所对应的农业类高职院也最少。虽然苏北没有农业类高职院校,但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量却比苏南和苏中的总和还多。可以看出,苏中、苏北地区的产业发展与高职院校设置并不匹配。

表5 江苏区域就业人口数(单位:万人)

三、高水平建设进程中行业高职院校问题表征

(一)类型办学定位模糊:行业内涵特色不明显

高职院校在转制之前依托行业并服务于行业,类型特征比较鲜明。转制后由于管理体制的转变,院校与其主管部门之间业务沟通日益弱化,在高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已不如从前。在生源压力下,高职院校纵向要与本科院校竞争,横向要与其他高职院校及民办学校较量。由于专业优势形成和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部分高职院校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原先的优势专业难与行业发展需求一致,导致原有的办学特色逐渐弱化。以农林类院校为例,此类院校办学成本较高,而毕业生收入较低,如果要坚守行业特色,势必要缩减农林类招生计划,增加非农热门专业,由农林类院校向多学科综合类院校转变,甚至通过更名去除行业特色学科名,冠之以应用学院、城市学院等名。如此一来,看似专业设置更为多样,其实体现出专业建设的不稳定性。

(二)学科专业泛化:办学同质化和专业设置雷同

按照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科优势和产业效益的形成至少需要5—10 年,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而原有具有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还会被事实性地消解和弱化,直接影响了这一类别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甚至会导致从原来单一学科的同质化办学现象过渡到多学科的“大而全而弱”的另一种同质化办学局面[6]。

2020 年江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20 年江苏第一、二、三产业用人需求分别为3.73 万人次、332.12 万人次、241.68 万人次,分别占总需求的0.65%、57.51%、41.84%。从行业看,制造业需求277.6 万人次,批发和零售业需求43.6 万人次,住宿和餐饮业需求38.3 万人次,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需求46.5 万人次,建筑业需求23.9 万人次[7]。与财经商贸大类相比,企业用人单位对于装备制造大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但从院校专业设置饱和度排名来看,排在榜首的却是财经大类中的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从在校生人数来看,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财经商贸大类院校,显然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因此,从目前省内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来看,部分专业人才的结构性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三)行业院校后续发展乏力: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以学科为依托培养学术性人才,而是紧贴区域经济发展、根据行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内在发展的直接动力。行业的发展具有生命周期性,在行业优势越发不明显的情况下,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关注度不足,容易造成专业优势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这会直接导致办学定位和思路不清晰,影响院校的持续性发展。铁路运输、财经金融、物流运输等行业形势好的院校,生源充裕,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社会需求量大,内生动力就强;农林、化工等弱势行业院校与区域企业相互接触,专业面向领域更加综合,专业服务范围扩大,院校专业“有而不特”“优而不强”,从而影响到持续发展之本。

四、高水平进程下江苏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一)明确办学定位,坚守行业特色

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示范引领性”。学校紧贴行业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和办学定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学校,办什么样的专业、怎样办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有清晰的认知[8]。

第一,密切关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判断国家重大产业发展方向,调研区域产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模,查找与国内外优质高职院校存在的差距。建立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协调机制,在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形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布局结构、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更好服务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第二,围绕行业特色,对专业进行优化设置。对于有着明确服务对象的高职院校,如医学类、农林类、师范类等,应坚持以本专业大类为主干、其他专业为补充的建设思路,继续强化其传统优势专业,围绕产业链设置专业、建设专业、调整专业,构建完善的专业群,积极支撑行业发展。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主动对接综合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趋势,重点打造交通工程建设、汽车技术与服务、现代物流管理、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实训基地群[9],围绕“互联网+”智能交通产业链和地区支柱产业,开发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交通技术运用、航空服务等交通紧缺专业,形成传统陆上交通与“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运输布局的专业体系,为江苏率先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第三,加强行业协调发展。加强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要强化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积极开展行业发展与就业形势分析中长期展望,定期调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情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及规模,以适应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机电职教集团”“建筑职教集团”“商贸职教集团”等行业间群体,发挥行业组织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行业标准、产教融合方面的优势,与高职院校共建长效发展模式。2020 年,江苏省教育厅在主要产业领域组建了现代农业、交通运输、机电等首批11 个省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专业布局、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帮助高职院校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10]。

(二)完善职教体系,打通高职发展空间、丰富发展形式

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注重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体现了行业中上游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则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反映了下游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目前这三级职业教育各自独立,尚未建成畅通的衔接通道。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教育类型,就需要在内部理顺各级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建立自成体系的内部升学通道[11],培养梯次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以满足全产业链的人才需求。

第一,深化“职教高考”制度,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深化高职与应用本科“3+2”、中职与高职“3+3”、中职与本科“3+4”人才分段培养机制,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体系,稳定提升中下游产业人才的存量和质量。第二,鼓励地方独立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扩大高职与本科“3+2”“4+0”分段培养项目范围,实现“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培养,遴选办学实力强、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的高职院校,发挥其高水平院校专业建设和学科研究指导作用,切实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第三,实现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探索书证融通新路径,做好产业与专业、企业与学校、职业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并同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途径,促进学生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对接经济发展需求,人才链对接产业链

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12]。第一,扎根区域、紧贴行业企业需求,聚焦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在保持自身特色基础上,对专业(群)建设、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方式、评价方式等进行适应性调整优化,在保存底色的基础上,深描行业特色,实现院校差异化发展。比如,组织编制主要专业领域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衔接,并做好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开发工作。第二,依照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基本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专业饱和度的分析,谋划专业结构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例如,对财经会计、物业管理等饱和度大的专业要缩小规模;对行业需求量大的交通运输、信息软件技术等专业要扩大规模。对于高水平建设单位,政府应增强对其扶持力度,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对行业特色鲜明、专业建设突出的高职院校予以适当的政策和资源倾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项目,引导、鼓励高职院校安心投入行业改革发展建设过程中。第三,根据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以院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为指导”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对人才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的相近专业进行归并,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特色的辐射、带动与示范作用,推进高职院校间差异化发展。同时,聚焦区域重点行业和产业(链)领域,以建设高水平专业(专业群)为目标,以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为重点,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改革经验和发展模式,支撑江苏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猜你喜欢

江苏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读江苏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江苏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