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猎交错地带视角下的瓮城起源研究

2022-11-03张瑞强

北方文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石城石墙部族

张瑞强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内容提要〕 北方地区史前石城的出现,既是农业部族与渔猎部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也是长城沿线以北草原文明与以南农耕文明交错地带的产物,生活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的渔猎部族对南边农业部族的强大压力是石城及其附属防御设施——瓮城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已有考古发掘资料,并结合历史地理、生业环境等相关材料,可以看出,史前时期瓮城大致产生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

瓮城是为了配合城门防御的重要设施,一般建于城门外侧或者内侧,外侧者称为外瓮城,内侧者称为内瓮城,平面一般为长方形或半圆形。近些年来,随着新的考古发掘材料不断出现,瓮城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学界关于瓮城起源的研究主要围绕起源时间进行,对于瓮城起源地域的探讨则相对较少①。从相关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界对于瓮城起源时间的认识差别很大,由最早的“龙山晚期说”,到“唐宋之际说”,众说纷纭的原因主要在于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出现,学者的认识逐步更新。关于瓮城起源的地域,学者们的看法也不一致,每位学者主要根据相关遗址所在地区来大致判断瓮城的起源地域,另外,对于这一问题学界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学者们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瓮城起源时间上。所以,对于瓮城起源的研究,起源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起源地域有待进一步明确,起源背景、动力也有待深入研究。

根据下塔石城、后城咀石城、石峁石城②出土的材料可以看出,最早的瓮城是作为石城城墙附属设施出现的,所以,在探讨瓮城起源这一问题时,应该首先了解北方地区早期石城的情况,石城的兴起为瓮城的出现打下了物质基础,研究石城可以更好地理解瓮城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背后动因;然后,再探讨瓮城大体起源于何时、何地,同时,亦可深层次探讨为什么瓮城会出现在这一时期、这一地区,进而得出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北方地区早期石城的兴起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5000—3900年左右,中国北方地区分布着一些石城,主要集中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陕北地区发现的石城主要有石峁遗址;内蒙古地区石城主要集中分布在岱海地区、大青山南麓一带、南流黄河沿岸地区,岱海地区石城主要为老虎山、大庙坡、西白玉、板城,大青山南麓石城有阿善、西园、威俊等,南流黄河沿岸分布有准格尔旗白草塔、小沙湾、寨子塔,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下塔石城等③。北方地区史前石城存在从无到有、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梳理相关材料可以看出,石城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由单一石墙到双重城墙+马面、瓮城等附属防御设施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为石城起步阶段,根据相关简报和碳十四数据,其相对年代大致为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大约5000—4800年,包括白草塔、小沙湾、寨子塔石城。白草塔石城是最早出现的石城,修建于一处面向东南的阶梯状台地上,其东面高出黄河河床断崖40~60米,南面和北面被冲沟绝壁所隔断,西侧则与山梁相连,遗址分布在坡地的三四级阶地上,在遗址南部修建了一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石墙④。小沙湾石城修建在地势险要的坡地上,四周充分利用地势,只是在南部分别建造两道石墙。寨子塔石城和小沙湾石城相似,也是利用地势,只在石城北部建造两道石墙,外面第一道石墙门道两侧还修建了4条短石墙,似为顶撑寨门和石墙而砌,另外,在内墙正对寨门处内侧,修建一道距内墙约5、长约40米的石墙,从而在内墙里侧形成一个平台,可以俯瞰整个外墙寨门⑤。

这一阶段石城明显处于起始阶段,此时城墙曲直不一,形状不甚规整,一般利用地形优势,把城址建在周边有绝壁的坡地之上,只在地势平缓的地方修建石墙。例如,白草塔石城修建在周边有绝壁的坡地上,西面连接山梁,其他三面凭借险要地势,没有修建石墙,只在南面修建一道石墙;小沙湾石城比白草塔石城进步一些,在石城南部修筑两道石墙,形成双重防护的态势;寨子塔石城相比前两者更进步一些,不但在北部修筑两道石墙,还在外墙建有四道短护墙,应为保护墙体之用,同时在内墙里侧还建有类似后世瞭望台的石台子,除此之外,它的四周也零星建有间断的石墙。总之,这一阶段石城还比较原始,城墙曲直不一,形状不是很规则,而且城墙并未完全合围,只是简单地修建一两道墙,主要利用自然地势做天然城墙,只在较为平缓的地方建造一至两道石墙,整体粗狂,一方面是为了省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当时石墙刚刚出现,修筑石墙较为费时费力,故而人们只在必要之处修建石墙。

第二阶段为发展时期,大致在庙底沟文化二期到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800—4500年,具体包括老虎山、西白玉、板城、大庙坡、寨子上石城。老虎山石城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其石墙主要分为北—东北墙和西—西南墙两大部分,还包括遗址下部残留的一段长约20米的南墙,山顶之上建有小方城,石城总的周长约1300米,在东—西走向的靠近山顶的城墙外侧,还发现一处石堆,内侧发现一段长约10、宽约1米的石墙,与东西走向的石墙平行且相距5米⑥。西白玉、板城两座石城面积都在2万平方米以上⑦。寨子上遗址大致为长方形,石墙主要建在城址西边和北边,遗址东部、南部是黄河断崖和较陡的深沟,石城因势就险,未筑石墙,遗址东部靠北紧邻黄河石崖边有一圆锥状小土包,高出地表六七米,其西边建有半环形石墙⑧。

这一阶段石城面积明显扩大,城墙建造呈现四面合围的趋势,另外,出现了石城以内建造小城的双城模式。以老虎山石城为例,面积已经达到13万平方米,明显比第一阶段石城面积大,城的四面大部分都建造了城墙,在东西向石墙外面还建造有平行的石墙,形成双重防御的态势,这很有可能借鉴了小沙湾、寨子塔石城双重石墙的形制。除此之外,老虎山石城内还建造有小方城,形成大城套小城,双城模式。与第一阶段石城相比,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进步。板城石城面积虽然不如老虎山石城,但城墙也呈现四面建造的趋向。寨子上石城进一步完善,修建了西墙和北墙,东部偏北也建造了石墙,同时还建有一个圆形的类似瞭望塔的高台,南部建造了曲尺状石墙,整体来看四周都出现了石墙,并且西部、北部、东北部石墙连接成一个整体,明显有四周城墙合围的趋势。总之,第二阶段石城延续了早期石城修建在地势险要的坡地之上的传统,同时还借鉴了早期石城双重城墙的模式,这是传承的一面;不同的是,第二阶段石城面积明显比早期扩大,另外,石城之内建造有小石城,出现双城模式,建造技术不尽相同,早期石城先在地面挖基槽,然后土石逐层混筑,小石块采用错缝垒砌的方法。第二阶段石城墙基明显更深更实,例如,老虎山石城墙用9层黄土和黑土铺垫,然后砸实,再在上面用石块垒砌,中间填以碎石和黄土,其他石城大致如此,这是发展的表现。

第三阶段为进一步发展时期,大致在龙山文化早中期,距今约4500—4300年,具体包括阿善、西园、威俊、莎木佳、黑麻板等石城。这些石城多成组分布,如阿善石城分别建在东西两处台地上,东石城长260、宽120米,西石城长240、宽50~120米,墙身皆用石块因地形砌筑而成,有的地段残存高度尚有1.7米,有的地段厚1~1.2米,墙体断面呈梯形,砌筑方法多为交错叠压,相交处用黄绿色土泥固定,空隙间塞以碎石⑨。后来经过复查,在西台地东、西、南三面都保留有石砌墙址,东西墙各筑一道,南墙共发现有三道,东西墙皆由岗梁边缘由北向南延伸与第一道南墙相交,其余两道南墙与第一道南墙平行,第一道南墙与第二道南墙间隔6米,第二道石墙与第三道石墙间隔1.8~2.2米。莎木佳石城由东西两个小城组成,分别建在东西两个台地之上,西台地遗址东西长约80、南北宽约60米,沿台地东、西、南边缘均保留有地面石砌的围墙基址,墙基都和现在地表平齐;东台地呈北高南缓坡地地形,东西长约70、南北宽约50米,沿台地的东、西、南边缘地带,均保留有石砌围墙基址⑩。西园石城也建在东西两处台地上,西台地冲刷较严重,遗址保存较差,东台地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150、南北宽约90米,台地东、西、南三面均保留有石砌围墙基址,存高0.1~0.3米,墙基宽0.7~0.8米。另外,威俊石城由三个小城组成,每个小城面积大概一两万平方米。

这一时段石城继续发展,形成东西双城或者三城共存的模式。双城或者三城很有可能是借鉴老虎山双城模式发展演变而来,只不过在具体建造过程中,由于东西台地的地理环境,形成东西并列或者多城并存的局面。西园石城南城墙外建造平行的两道石墙,形成三层防护的体系,这很可能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石墙双重城墙的发展。另外,这一时段石城明显要比第二阶段进步,第二阶段石城形状不是很规整,而此时城墙较为规整,同时,石城还分别由两个或者三个小城组成,所以,从建造复杂程度上看,此时的石城明显进步了。总之,该阶段石城最大特点就是东西双城或三城并存,这是第二阶段大城套小城的演变和发展,另外,三层城墙防御也是之前双重防御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阶段是较为完善阶段,大致在龙山文化中晚期,距今约4300—3900年,以下塔石城、后城咀石城、石峁石城为主。下塔石城依地势和冲沟而建,其城垣分为内外两重,东西宽约400,南北长约700米,内城略呈不规则形,外城略呈弧形,内外城墙共建造有3座城门、21座马面,城墙内有夯土城墙外侧垒砌有石质墙体。石峁石城总面积400万平方米,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皇城台”为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形状为方形,面积约8万平方米,“皇城台”和内外城墙皆建造有城门,外城墙还建造有马面、瓮城、角楼等防御设施。

此时石城城墙完全合围,同时,开始出现双重城墙及马面、角楼、瓮城等防御设施。这一阶段不论规模还是建造复杂程度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下塔石城建造有双重城垣,同时修建有21座马面防御设施,面积大约28万平方米;后城咀石城占地面积约138万平方米,也是内城、外城双重城墙,另外,还建有城门、瓮城、马面、瞭望台、壕沟等防御设施,形成了完善的防御体系。与前一阶段石城相比,此时石城防御体系更加完善,双城城垣模式应是前一阶段东西双城的继承和发展。城墙综合运用了夯筑和石砌两种技术,比之前明显进步。石城城墙增加了马面、瓮城、角楼等新的防御设施,这也是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北方地区早期石城由第一阶段的单一石墙、两层石墙+险要地势护卫聚落,到第二阶段大城内建造小城,并修建有平行的石墙,再到第三阶段形成东西双城或三城共存的模式,最后,城墙完全合围,并且建造有双重城垣及其附属防御设施马面、瓮城、角楼等。总的趋势是城墙由单一到四面合围再到双重城垣,防御设施由早期主要利用险要地势到后来形成双重城墙,再到城墙外建造附属防御设施马面、瓮城、角楼、壕沟等。石城从早到晚都修建在地理位置较为险要的山坡、台地之上,人工建造的防御设施越来越发达和完善,最终形成城墙、城门、壕沟、马面、瓮城、角楼的防御体系,奠定了历史时期城墙防御体系的架构,影响深远、长久。

二、考古发现的史前时期瓮城遗存

史前时期根据考古发掘或者调查确认含有瓮城的城址主要有:下塔石城、后城咀石城、石峁石城(表一)。

表一 史前时期含有瓮城城址统计表

史前时期建造有瓮城的城址共有3座,以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时间最早,其绝对年代在距今4300—4000年左右,大致处于龙山文化中晚期,瓮城形制为半月形,较为简单。石峁石城时代为龙山晚期,建有两处石筑瓮城,分别是外瓮城和内瓮城,形状为U形和曲尺形,其形制相对较为规整并且与后世矩形瓮城相似。根据宋人施宿《会稽志·城郭》记载:“筑城之法,城身高四丈,城阔五丈,上敛二丈,若城身高三丈五尺,则址阔四丈三尺七寸,上敛一丈七尺。城外筑瓮城,去大城十五步。瓮城圜一面包城,高厚与大城之数相等。”可知瓮城建造于城门外,距离大城15步远,以圆形一面包围城墙。据此来看,后城咀石城的瓮城建造在城门之外,形状为半月形,而石峁石城也建在城门之外,距离墩台12米,形状为U形。这两座石城建造的防御设施都符合后世所谓瓮城的主要特征,所以,可以判定这两座石城修建的人工防御设施为瓮城。

从年代来看,后城咀石城距今约4300—4000年,正处于龙山文化中晚期,而石峁城址则为龙山晚期,加之后城咀瓮城为半月形,而石峁瓮城为U形,两者之间明显存在一定联系,比较而言,石岇瓮城更规整一些,所以,综合来看,瓮城起源时代大致在龙山文化中晚期。从地域来看,后城咀石城、下塔石城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石峁石城位于陕西神木,大致分布在秦长城以南、明长城以北这一地带,亦即长城沿线地带。所以,从发现建造瓮城的城址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瓮城大致起源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

图一 后城咀石城瓮城全景图

总之,史前时期瓮城主要集中在北方长城沿线地带,建造数量少,一般一到两座,间距稀疏,形制也较为简单、散乱,没有出现比较统一的制式,主要为半月型和U型,所以,史前时期可以看作瓮城的初步发展时期。

三、长城沿线地带南北生业模式的差异

1.草原地区相关部族的渔猎生业模式

在石城以北的草原地区分布着众多的细石器文化,这些细石器文化应是渔猎部族的遗存。根据文物调查,内蒙古发现100多处细石器遗存。其中,呼伦贝尔市发现近60处,锡林郭勒和乌兰察布也发现十几处,内蒙古其他地区也陆续发现有近似的细石器遗存。例如,呼伦贝尔完工西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石核、石叶、石镞、刮削器等。新巴尔虎左旗呼和哈达遗址位于海拉尔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石核、石叶、石镞、刮削器等。这些细石器遗存以石叶、石刀、石镞、刮削器为主要特征,缺乏农业部族所有的磨盘、磨棒、石锄等典型农业工具,加之这些部落生活的地区本身就是丰美的草原地带,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细石器遗存所代表的就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草原部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发现的距今8400—7800年的四麻沟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属于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兽骨和较多的石制品,反映了四麻沟遗址人群的生产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除早期的裕民文化外,还有哈克—团结文化,辉河水坝遗址是该文化遗存之一,距今8555—4000年,该遗址在新石器文化层中共出土石器120件,经过初步统计,细小石器103件,占比约85.8%,细小石器中刮削器最多,这表明其为渔猎部族的遗存;东乌珠尔细石器墓葬年代在4000年左右;据此推测,距今5000—4000年时,呼伦贝尔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遍布整个大草原。所以,长城沿线地带以北的草原地区存在着一群以渔猎为主要生业模式的部族,年代在距今约5000—4000年,与之同时代的石城(距今5000—3900年)所属的部族也生活在长城沿线一带,两大势力在此对峙,并存。

图二 内蒙古自治区新石器时代细石器遗址分布图

2.石城所属部族的农业生业模式

众所周知,秦长城是集合燕赵诸国的长城并加以扩充而修建的,主要为了防范北方地区的匈奴,史前时期的石城也大致分布在秦长城以南、明长城以北这一地带,应不是一种巧合。石城是定居部族的产物,以老虎山石城为例,它出土118件石器,斧、刀、纺轮最多,分别约占总数的24.58%、16.95%、14.41%,绝大部分为工具类,包括农业工具(刀)、土木工具(斧、锛、凿)、纺线工具(纺轮)、建筑工具(抹子)、制陶工具(垫子、球)、粮食加工工具(磨盘、磨棒)等。纺轮、农业工具、粮食加工工具是农业经济的遗物,由此可以看出,农业在当地占据重要地位,老虎山石城是农业定居部族的产物。下塔遗址出土有直领罐、高领罐、折腹罐、双耳罐、陶豆、敛口瓮等陶器,以及石刀、石斧等工具。这些陶器多为生活用具,石刀、石斧为垦殖工具,加之下塔石城规模宏大,是定居部落的遗迹。所以,下塔石城所属部族经济生活应是以农业为主。石峁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另外,还发现有陶窑、精美的玉器、石雕,以及房址、大型建筑基址等,它本身即是一座超大型城址,所以,石峁石城所属部族经济生活也应以农业为主。

长城沿线地带石城的所属人群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过着定居的生活。这些石城分布的地区正处于北方草原渔猎部族和农业部族碰撞、交流、对峙的前沿地带,亦即农猎交错地带。石城的兴起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表现,文明的演进促使氏族向更高阶段发展,社会阶层也随之分化,石城便应运而生;同时,这更是地处农猎交错地带的必然结果,处在农业区北部边缘地带的部族,为了抵御北方草原渔猎部族的掠夺,必然修建坚固的石城以自卫。石城的修建为瓮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没有城不会有瓮城,随着渔猎部族压力的逐渐增大,为了更好的巩固城址、加强防御,作为城墙附属防御设施之一的瓮城应运而生。

四、农猎交错地带视角下瓮城兴起的多重动因

首先,石城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更是长城沿线草原渔猎部族与农耕部族交错地带的产物。距今约5000—4000年,以哈克—团结文化和东乌珠尔细石器墓葬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渔猎部族逐渐发展起来。在此过程中,长城沿线地带以南农耕部族最早建造单一城墙的石城,如白草塔石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渔猎部族在遇到干旱等灾害时,生活物资减少,为了生存,必然会南下掠夺农业部族,所以,生活在长城沿线地带的农业部落为了抵抗侵略,被迫修筑坚固和完善的石城用以防卫。从这些石城遗存也可以看出,基本修建在易守难攻、地势险要之处,如老虎山文化石城基本建在半山坡或者山顶之上,石城两侧地势险要,背后山势险峻,具有鲜明的军事防御性质。随着北方地区史前石城的发展,防御设施也不断完善,瓮城、角楼等防御设施逐渐兴起。

其次,以石峁石城为例,从地理位置来看,石峁石城址位于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西为贺兰山,北为阴山,东隔黄河,是连接内蒙古、陕西、山西的纽带,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龙山文化中晚期,这里也是各种考古学文化交流和碰撞之地,部族的迁徙、征伐十分频繁;石峁文化上承老虎山文化,老虎山文化城址皆为石城,这些石城相间成群、相邻为组,选址多为山岗河崖等地势险要之处,防护设施较为突出,充分表现出当时部族之间战争压力大,冲突频繁,从而迫使像瓮城这样的防御设施快速出现和发展。

再次,在距今4000年左右,这一地区气候的变化也成为军事防御设施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这一地带距今8000—6000年为暖湿期,雨水充沛。到了距今5000—4000年,气温趋冷,逐渐转向冷干、温良的环境。气候的变迁是影响地区生业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史前时期,人们的生产力落后,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较弱。当时北方地区气候变冷,以哈克—团结文化和东乌珠尔细石器墓葬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渔猎部族面临生存压力,必然会向周边迁徙征伐,而后城咀石城、下塔石城、石峁石城所属农业地区资源相对丰富,势必成为争夺的焦点。军事冲突的增多和防御压力的增大直接推动了瓮城这一新的防御设施的出现。

最后,后城咀、下塔、石峁等石城所在地区地处农猎交错地带,是两种文明的交汇和冲撞的焦点所在。以老虎山文化、永兴店文化为代表的这一地区农业部族过着定居生活,农业占据重要地位。其北是以哈克—团结文化和东乌珠尔细石器墓葬为代表的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草原部族;概言之,这里既是草原文明的南部边缘地带,也是农耕文明的北部边缘地区,两大文明在这里交汇,草原部族和农业部族有交流、有碰撞,更有冲突。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抵御自然的能力,也加强了人们适应环境的实力,农业部族由于固有的特性,安土重迁,加上农业带来的粮食供应,一般很少侵略草原部族。相反,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物资,尤其是在气候变冷的情况下,北方的草原部族势力必然南下抢夺经济资源,加剧了冲突。反观此时,农耕地区国家还未诞生,农业部族很难通过王权来集合本地区大量的军事力量北上讨伐草原部族,农耕部族被迫采取防守态势,表现在考古遗存上面,即早期石城的建造和瓮城、马面等防御设施的出现。所以,北方草原部族对石城所属的农耕部族的持续、强大的压力是石城及其附属防御设施——瓮城出现的主要原因。

五、结 语

北方地区史前石城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一带,根据石城的发展演变情况可以初步把这些石城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和较为完善阶段。这些石城之所以出现在这一地带,根本原因在于这里是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农业部族和草原渔猎部族在这一地区拉锯和共存,定居的农业部族为了保护本部族的财富和地盘,也为了抵御南下的渔猎部族修建了石城。石城多选址在地势险要之处,呈现出鲜明的军事防御色彩,石城的发展为瓮城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史前时期瓮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随着城门的产生而逐步出现,根据现有考古材料,并结合历史地理、生业环境等相关材料,可以初步确定瓮城大致产生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此时瓮城以“U”形和半月形为主,瓮城建造数量少,形制简单,原始。总之,瓮城是北方草原渔猎部族和农业部族之间矛盾尖锐条件下的产物,作为城墙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防卫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 释:

① 关于瓮城起源时间的代表性研究有:“商代早期说”(参见董琦:《瓮城溯源——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一》,《文物季刊》1994年第4期);“唐宋之际说”(参见韩品铮、杨国庆:《中国古代瓮城初探——兼论新郑故城城门内建筑遗址与南京的内瓮城》,《中国古都研究》1998年第10期);“汉代说”(参见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东周说”(参见叶万松:《略论中国古代城垣上的附属建筑》,《考古学研究》2006年第12期);“高句丽说”(参见郑元喆:《高句丽山城瓮城的类型》,《博物馆研究》2009年第3期);“龙山晚期说”(参见孙周勇、邵晶:《瓮城溯源——以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为中心》,《文物》2016年第2期)。关于瓮城起源地域的代表性研究有:“山西垣曲说”(详见董琦:《瓮城溯源——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一》,《文物季刊》1994年第4期);“东北地区说”(参见郑元喆:《高句丽山城瓮城的类型》,《博物馆研究》2009年第3期);“北方地区说”(参见孙周勇、邵晶:《瓮城溯源——以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为中心》,《文物》2016年第2期)。

②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城墙发掘简报》,《草原文物》2018年第1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综述》,《草原文物》2021年第1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考古》2013年第7期。

③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下同,第199、491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考察研究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下同,第206页;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包头市阿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2期;西园遗址发掘组:《内蒙古包头市西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6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白草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下同,第183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小沙湾遗址及石棺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225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下同,第280页。

④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白草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187页。

⑤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第285、286页。

⑦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考察研究报告集》,第209、210页。

⑧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上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第174页。

⑨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包头市阿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石城石墙部族
部落里的秘密
仙女
不一样的数字墙
吴堡石城札记
石城旧事
遇到幸运的石墙
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经济领域的影响
真话还是假话
拜伦奇部族的神奇叶子
别具观赏性的石城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