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社在扩展旅游专业第二课堂中的价值与途径
2022-11-03王强
王 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引言
当前高校旅游人才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以致无法适应当下旅游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但同时存在实践教学时间与总学时的矛盾、实践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学生实践培养教研室机制固化与权力下移矛盾、学生组织专业化与文娱社团沦落化“四大矛盾”,上述矛盾急需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而专业学社的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矛盾,专业学社是高校中围绕某一专业学科,依托高校专业教学而建立起来,旨在传播与学科相关知识信息为主的师生共建群众性学习型组织,本研究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启行旅游学社”的创新改革为尝试,为解决应用型本科的“第二课堂”实践困境提供思路。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目前的专业学社研究在本科层次高校很少有人涉及,存在的相关研究领域基本都为思政系列人员开展的社团管理研究,大部分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谢简,2020;刘彦平,2020;陈欣,2014),重点探讨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及思政育人问题。少量涉及应用型大学(尚磊,2017等),研究内容大多为社团的管理机制、建设路径(朱华兵,2018),部分学校探讨了运行模式(张利燕,2020;孙艳聃,2020;李蓉,2017),提出了专创融合模式、“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专业社团—工作室—创业公司”育人模式等,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部分作者研究了专业社团与专业能力建设管理,包括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张宁,2014;王宝龙,2018),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等(谷家川,2020;雷龙鸣,2015;冯伟,2016)。整体而言,研究本科层面专业学社的教学模式改革、专业化实践组织等内容比较欠缺,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一 项目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导向的培养机制问题
应用型本科发展突出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但目前的实践培养在机制上尚未有质的突破,培养体系专注于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学社的发展大大解放了课程的局限,从封闭走向开放实践,从单一课堂向“课程—活动—竞赛—校办杂志”等多元化实践教学种类扩展,实现教研室功能的下放。
(二)有利于解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矛盾
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由于总学时学分固定,实践学时的扩展必然导致理论学时的压缩,不利于本科的学科思维训练。专业学社从打造“第二课程”角度扩展实践训练时间,以课外实践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三)有利于学生向实践参与主体与管理主体转变
应用型管理理念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化水平,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玩中学”的教学目标,但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为教师主导,学生只是实践教学的被动参与者,专业学社有利于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角色转变,增强实践自觉感,同时促进学生组织专业化,改变目前大部分社团搞文娱查纪律的不良倾向。
二 实施方案与实施方法
(一)实施方案
案例单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多年积累,逐步形成了“认知—体验—操作—创新”的阶梯递进思路,并形成了横纵结合的多维度能力培养、多视角行业认知的相对完善的实践体系,为实践教学的方法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研究以“发现问题—分析现状—提出方案—改革过程-总结模式”的实施思路进行,首先看到了实践教学的四大矛盾现状,分析了现有短板,摸清了家底,提出以专业学社驱动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通过进行专业学社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监督、专业活动组织、专业竞赛参与、校办杂志出版、代行教研室部分职能等系列改革过程,分解到2018-2021学年年度计划,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最终总结专业学社驱动的实践改革模式,并进行方案推广与验证。
(二)实施方法
一是总分总行动法。以“总体方案—分步计划实施—总结方案推广”为实施理念,有总有分,总原则指导下分步实施,对分步内容全面管理并总结,确保方案合理性。二是PDCA管理法。以“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实施方法,以四大步骤推动的闭环管理为流程,通过过程的全面监控,保障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三 案例分析
(一)学社性质
大学课余需要参加学生组织,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质。目前的学生组织基本类别包括唱歌跳舞娱乐型、查宿舍查纪律型、志愿者活动组织、通用能力训练型、专业能力强化型等。启行旅游学社2016年成立,成立初就以打造专业型的学生组织为目标,以“行览启智,格物致知”为宗旨。学社为本专业教学实践辅助机构、组织专业竞赛活动主体机构、旅游教研室秘书机构,与《游视界》杂志社一套人马合署管理。成员面向本专业学生,辐射学院,全面负责本专业教学实践、专业活动开展,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学术、策划组织、实践创新能力,全面增强专业素养。实施了严格的“六个一”学社制度,每天一条微信推送、每周一次例会,每月一个活动、每季一刊杂志、每学期一个大竞赛,每年一本总结手册。
(二)学社组织机构
学社设主席团,主席全面负责学社工作,两名副主席协助主席,一人主抓学社活动组织,另一副主席(兼任杂志社社长)主抓微信平台、新闻宣传与杂志社。学社有五大组成部门,办公室负责学社资料整理、会议安排、成员招聘、财务管理等;策划部负责学社活动策划、行动方案、市场外联等;运营部负责学社活动组织、会场布置、现场管理、活动善后全程工作;媒体部负责学社微信公众平台、活动宣传海报、摄影摄像、新闻写作、后期展板运作;出版部负责《游视界》采集原创投稿、杂志美术编辑、排版设计、杂志印刷发行工作。
(三)具体改革内容
1 专业学社全过程监督小学期实践教学
以启行旅游学社为案例,面向旅游管理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外、校外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北京综合实践”“景区认知与调查”“民族文化认知”等环节为改革试点,在以班级为实施主体的教学环节中,专业学社代表专业对班级进行实践组织与过程的监督管理,以项目管理(PM)的视角,从“局内—局外”进行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全过程质量管理。
2 专业学社组织校内专业化活动
以启行旅游学社为案例,全面突破学时限制,在课外进行专业实践组织,培养旅游管理学生“动腿(操作)—动口(表达)—动脑(创新)—动笔(策划)”四大实践素质与能力,组织“旅游文化节(旅游线路推介、未来导游之星)”“旅游微创意大赛(旅游策划、标识设计、纪念品设计)”等活动,以专业化活动项目学生自我策划、自我组织实现“玩中学”“学生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3 专业学社组织参加校外专业竞赛
以启行旅游学社为案例,专业学社代表专业对旅游管理各个年级进行竞赛发动与组织,及时提供全国的大型专业竞赛信息,如“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调研河北”等,作为校园内发动学生的主体,通过带头参加、引导参加、组织参加等形式以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专业学社出版专业杂志《游视界》
启行旅游学社为案例,出版《游视界》杂志14期,一年四期(季刊),涵盖业界前沿、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学生征稿等板块,锻炼学生资料整理、文字编辑、杂志美工、出版发行等全方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渐打造专业的旅游教学展示杂志。
5 专业学社承担教研室的日常实践管理职能
以启行旅游学社为案例,作为旅游教研室的功能下放机构,承担教研室的秘书处、办公室等功能,承担许多替代教师的接待管理工作。组织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答辩现场组织与资料整理。组织专业讲座“文津讲坛”,组织“大型企业进校园宣讲会”,运行启行旅游学社微信公众号,承担教研室新闻稿写作、实践资料总结整理等工作,锻炼学生的实践组织能力以及专业的深层掌握程度。
四 改革效果与受益面
(一)改革效果
1 专业学社驱动改善实践教学“四大矛盾”,实现“第二课堂”扩展
专业学社改革,化解实践教学时间与总学时的矛盾、实践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学生实践培养教研室机制固化与功能下移矛盾、学生组织专业化与文娱社团沦落化矛盾。以课堂之外的实践组织行为,突破课堂教学的实践形式,实现“第二课堂”实践行为。
2 形成“课程—活动—竞赛-校办杂志”多元化实践模式
通过改革突破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形式,实现“课程—活动—竞赛-校办杂志”多元模式,实现实践教学“做中学、玩中学”的实践目标。
3 促进专业学社的专业化发展
以专业学社为驱动,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组织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以专业的精确培养目标为导向,改善文体社团的不良倾向,通过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实现专业学社的良性循环。
4 实现教研室功能下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以专业学社驱动的实践自我管理,承担教研室许多日常职能,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属性,解放教研室的琐碎管理环节,提高教研室效率。
(二)受益面不断扩大
专业学生受益,通过改革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组织的专业化发展。教研室受益,通过改革下放了部分教研室功能,专业学社实施部分工作,解放了教师部分繁琐工作,促进了教研室工作效率提高。社会企业受益,通过专业学社组织的专业化活动,搭建与相关企业、政府的共同合作平台,如旅游微创意大赛、旅游文化节都有市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协会、旅行社企业人员等出席,为企业提供了宣传平台,突出了服务地方能力。推广方面,初步学院推广,通过改革的范例,专业学社驱动的实践改革可以首先在院系内部专业进行扩展推广。再次学校推广,在院系推广的基础上,实践模式可以在全校专业进行推广,尤其是采取专业集群发展的内部的专业之间实现实践的联合与创新。
五 结语
应用型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旅游专业为代表的应用型专业更加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外能力,逐步适应旅游业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本研究以课堂之外的实践组织行为寻求创新,突破课堂教学的实践形式,进行“第二课堂”实践的改革,提出以专业学社驱动的应用型实践培养思路,通过构建形成“课程—活动—竞赛-校办杂志”多元化实践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实践教学“四大矛盾”,同时针对本分数段学生“能学不好学”的学情现状,实现实践教学“做中学、玩中学”的实践目标。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形式,以专业学社为驱动,鼓励学生组织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以专业的精确培养目标为导向,改善文体社团的不良倾向,通过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实现专业学社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以专业学社驱动的实践自我管理,承担了基层教研室许多日常职能,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属性,解放教研室的琐碎管理环节,一定程度提高了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效率。下一步研究方向为进行定量化测量,通过持续观测调查,进一步展现专业学社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如何。本研究以期能为旅游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