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困境及优化策略
2022-11-03黄玉莹
黄玉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引言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倡在中小学中开展研学旅行。该政策的提出,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是拓宽学生视野、增进学识、锤炼意识的好举措,也是让学生了解认识祖国的大好山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加强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旅游、学习和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研学旅行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大量的企业涌入研学行业,这对促进研学行业的发展也是利弊同存。研学旅行行业发展规模在逐渐壮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一 研学旅行的内涵及意义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根据《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所谓中小学研学旅行,即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从字面意思来看,即研究和学习相结合的外出旅行,其相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含义范围更广,适用于更多数人。其中研学旅行又有以下几大基本性原则。
第一,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活动相对于课堂学习,更加注重实践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体验,重实践。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让学生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第二,教育性原则。“旅游”和“旅行”虽只要一字之差,但还是有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旅游侧重于游玩,而旅行侧重是带着目的考察游玩的。而我们的研学旅行其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
第三,公益性原则。“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都属于国家承担主要费用的公共事业,研学旅行是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研学旅行活动具有公益性质。”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是不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国家大力扶持并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费用减免。致力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均衡性发展。
(二)研学旅行的意义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家旅游休闲纲要(2013年—2020年)》,提出“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稳步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免费开放,逐步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相关政策中提出“研学旅行”的说法。自此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实施研学旅行。
首先,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自身方面来看,学生可以学会独立、自信;从对他人方面来看,通过集体食宿,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社会方面来看,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大自然、社会、国家、民族负责任的意识,即先有国再有家。
其次,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创新精神。学生们通过在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出真知,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精神和思维。
最后,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实践能力。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也是我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举措,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二 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一)准入门槛低,行业乱象丛生
就目前而言,研学旅行行业存在一部分企业原本从事旅游行业发展,或由其他行业改行。由于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年份较短,整体行业发展并不十分完善,因此并未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导致行业内部存在“谁都想分一杯羹”的不良情况。
但研学旅行被认为是一项具有教育性、公益性的实践活动,该活动不应以盈利为目的。现存情况是,研学旅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将其作为一个营利性事业,市场有利可图,竞争者也就随之不断地增加。大量涌入市场的研学旅行企业,其发展资历尚浅,且同时缺乏专业性,其所推出的研学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由于研学旅行发展时间较短,处于初级摸索阶段,“重游轻学”是研学旅行的常态化。开展研学旅行的相关企业,对研学旅行本身的理解并不是十分到位,和传统旅游发展本质区别不大。同时对研学旅行行业的市场监管也并未实现统一,由谁监管?如何监管?都是研学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单一,缺乏系统课程及课程标准
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应该都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内容等相关内容。研学课程目标应该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角度来制定,具体可以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就目前情况而言,研学旅行所呈现研学产品,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和传统旅游线路的设定并无很大异处,只是在课程主题设定原基础上,加入相应活动课程,并未实地落实贯彻其中的核心素养。
以井冈山为例,其发展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来说,其红色旅游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接待经验是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一提到井冈山,想到的是“南瓜汤,红米饭,编草鞋”等。而研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在原来传统旅游线路基础之上,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形式老旧,缺乏新意,对特色红色资源的利用并未做到发挥其最大价值。
在原旅游线路基础上,将其嵌入研学课程主题,适当安排主题内容进行使用,产生了大量低质量研学旅行产品,其课程目标未得到很好的实现,同时研学未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研学产品的开发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堪忧。
(三)研学基地营地的设置标准未规范
研学旅行营地和研学旅行基地是研学旅行的重要载体,同时研学旅行近年发展的路径表明,研学旅行基地和研学旅行营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接待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接待数量越多,基地营地的容纳程度也就相应的需要随之改变,同时其需要对基地营地的设立相应标准。
研学旅行近年发展表明,以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作为研学旅行主要基地营地开展活动,活动项目以参观游览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来说,形式过于单一,许多研学基地营地只是拥有这样一个头衔,但并未实际开发出与研学旅行深度契合的相应产品。同时一些基地营地,经过一定审核,即可设立,基地营地的设立标准并未规范。
此外,旅行社、基地营地、企业等多个主体,在研学旅行活动开展过程中,谁应该作为承办机构,明确职责又是什么并未规范,各个主体交杂在一起,相对来说较为混乱,未能做到各司其职。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在全国范围内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许多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在空间布局、硬件配备、课程设置等很多方面都存在雷同情况,其同质化情况明显,整体上大大提高同行之间的竞争。
(四)复合型师资匮乏
研学旅行的师资具有特殊性,不同于学科类课程老师,研学旅行的师资构成较为复杂。研学旅行的师资可以分为专业教师和支持教师两大类。专业教师负责学生专业活动的知识讲解、活动安排、课题指导等工作,而支持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安全健康保障等。
作为研学导师,不仅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深厚的知识储备、专业的教育学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需要具有相应的导游讲解技巧、与人相处技能等。就目前而言,研学旅行带队老师以导游员为主,其拥有丰富的导游讲解及带队经验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研学旅行不同于单纯的外出游玩,其最终要实现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因此将导游员等同于研学导师是不太合理的。
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以及长远发展有着一定意义,而就目前而言是研学导师从业标准未规范,缺乏健全监管制度,市场培育力度不足,复合型研学师资力量匮乏。
三 研学旅行优化策略
(一)教育部门牵头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针对大规模企业涌入研学旅行行业现状,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牵头,设立研学旅行行业规范,对于一些企业的进入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把关企业质量,其是否符合行业标准,设施设备是否完善,相应的人员是否专业,是否具备开发研学旅行产品条件等。
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企业进入研学旅行行业标准。同时针对研学导师素质参差不齐,准入门槛低问题,要有序组织相应的审核考试,只有审核通过的导师才可以进入行业。此外要加强宣传营销,大力宣传,开发精品课程线路作为示范教学,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参与的研学活动机制,充分发挥研学旅行教育功能。
(二)文广局规范化课程,建立相应课程标准
研学旅行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被称为“行走的教育”。
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应该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角度出发,制定主题清晰的研学旅行课程。研学课程的开发要始终坚持教育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根据其活动范围以及根据其学习难度,设计与其年级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内容。同时由于各学段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差异,要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活动课程。
建议以文广局为牵头部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规范,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就要将研学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到课程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
(三)推进基地营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
基地营地是开展研学旅行的主要场所,其对活动的开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对于申请成为研学基地营地,应该采取审核、遴选等方式,严格把关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可以对学生研学产生益处。同时还应该建立示范基地营地,将其作为行业发展标杆,逐步提高行业标准。针对研学基地营地同质化现象,各基地营地应该根据当地特色和自身优势,要因地制宜,结合企业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战略布局,进行特色基地营地的建设、开发和运营。
除了以上所述,基地营地还应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设备,随着研学旅行规模不断扩大,人数的不断增多,对基地营地承载力考验也就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地方,例如一些陈旧的博物馆,可以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工作,同时不断加入一些新的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做到与时俱进。
(四)加强专业人才储备,培养专门研学导师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研学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就目前专业人才缺失情况,应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给予更大的人才引进优惠。同时,逐步在中高职甚至是本科院校,开展研学旅行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研学行业输出更多相应人才。
此外,应当大力宣传营销,组织权威性研学证书考试,让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到研学行业当中来。对于一些有意向从事研学导师的导游员,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导游讲解经验,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也可以让他们当研学导师。要重视对研学导师本土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强研学导师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培养研学导师地方认同意识,涵养认同情感。研学导师在研学活动中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其丰富的地方认同教育素养和经验是开展地方认同教学活动的前提。
四 结语
研学旅行的发展,也代表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改进。学生们通过一系列研学活动的开展,开始走出学校,深入实地,接近大自然。开展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寓教于乐,深入贯彻落实了我国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教育发展。
由于研学旅行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因此依旧存在着行业乱象存在,课程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基地营地为行业规范,缺乏复合型研学导师等一些问题,但有问题的存在,从问题中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研学旅行行业也正就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相信在不断遇到困难并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未来研学旅行行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学生从中也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