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关系研究

2022-11-03崔晓东李秀兰

当代旅游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民旅游农村

孙 杰 崔晓东 李秀兰

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引言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大分支,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能够拉动内需,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以游助农”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农村产业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的农业地区面积广袤,有充满田园风格的生活气息和淳朴的乡土文化,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能。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主题,也是建设农村产业的重要途径。

一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形成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主要包括了解农村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化遗迹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等,能够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体验观光等多种需求。国内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界定尚未统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其定义为:旅游者在乡村旅游或在其附近逗留,学习以及体验乡村生活的活动。我国学者则认为:乡村旅游即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课题为旅游吸引载体的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的形成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外出旅游。城市繁忙的生活和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借用旅游的机会放松疲惫的身心,去寻找不同于城市生活的“新环境”。乡村地区充满宁静和自然气息的生活方式,阡陌纵横、山川林立的田园风光,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情调,恰好能够满足旅游人士的精神需求。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新西兰和法国等国家将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人口、避免农村人口流失的手段,在经济上也予以乡村旅游大力支持,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就有章可循,并且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已建成的20000个旅游景点中有超过一半属于农村地区,更有多达300多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覆盖范围广且涵盖了多种农村业态。每到旅游黄金周时期,有将近70%的旅游者(约6000万人次)选择乡村旅游,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

二 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阔,在传统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和社会现实的影响下,农村的精神文明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农民知识水平受限,科学文化素养较低

相比于城市中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一方面,老一代的农村劳动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较少,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人才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发展,大学生鲜少有人愿意走进农村,导致农村地区文化“荒漠化”,甚至有一些地区还未摒弃旧时代的封建迷信思想,与现代生活有所脱节,严重束缚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二)个人主义盛行,缺乏集体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原本淳朴的乡土人情被破坏,邻里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部分农民为了个人利益,以损害当地动植物资源为代价赚取大量经济收入。此外,有些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家庭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对于国家政策漠不关心,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政策进一步落实。

(三)流动人口增加,劳动力大量流失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年轻劳动力的就业需求,而且人文环境的“脏,乱,差”现象使得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去大城市追求生计,对于农村的建设前景也失去了信心,这种趋势也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三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

乡村旅游以其灵活且多元化的优势,能够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产品的加工和商品化,扩大交通运输规模。例如,云南的腾冲镇通过乡村旅游的建设,不但拉动了当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化。当地居民的收入在2000—2005年之间增长了147%。

(二)能够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们可以开设民宿、出租房屋、加工纪念品等,也可以参加当地举办的旅游项目实现入股分红。这些方式不但能够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也可以推动土地流转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一方面,旅游业为农村地区的物流、信息和资金提供了渠道,将部分城市资源转移到农村,加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创造了大量的就业窗口,为农民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农村地区就业多元化,也为农村家庭的经济实力带来新的转变。这种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农村地区的旅游特色化和社会面貌的改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乡村旅游业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稳定的社会资源。

(三)能够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乡村旅游能够将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信息传递到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乡土人情,有更多农民能够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比如外语或电脑等,这对于促进农民的整体精神面貌,加快农村产业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一些农村地区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将教育和医疗纳入发展规划中,儿童入学率得到普遍提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另外,旅游业也为农村地区激发了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农民们不但能够领取到月度保障金,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医疗和教育保障。此外,旅游业使得农村地区的人民有更多机会对城市文化进行了解,增长了眼界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民与农民、旅游者与当地农民之间的了解。

(四)能够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

虽然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环境问题,比如自然景点的垃圾清理等,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改革,各乡镇在开发景区时,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着重强调对当地生态资源及文化遗产的保护。除此之外,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农村地区能够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消耗小、成本低的优势,减弱旅游开发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调整商贸、运输和手工业等产业结构,尽可能地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五)能够推动农村基层管理民主化

乡村旅游业具备着现代服务业的性质,因此,在管理观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对于旅游发展的政策和制度,需要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有很多的乡村地区成立各种旅游发展协会来管理和巩固当地旅游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基层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原则

(一)将乡村旅游全面纳入乡村产业振兴的整体蓝图

由于乡村旅游业所特有的产业化功能以及对于农村产业建设各方面带来的种种潜力,各级政府和管理阶层应该将其列入农村产业振兴的规划之中,做好整体统筹把握,不断协调各方资源,制定相关制度并依法管理,全方位调动社会成员的力量,引导乡村地区的农民组织顺应市场规则,建立良好的行业自律性,并且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各地方党委应该大力扶持乡村旅游,针对一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创业资金和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等方面入手,减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阻碍。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果要全面惠及农民

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给广大农民带来福利。因此,农民是乡村旅游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一方面,要从扩大就业面入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农村的产业结构参差不齐,就业的选择性较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流入到城市。要实现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就要为广大农民提供开展经营创造的良好环境,带动农民的就业积极性。另一方面,乡村旅游长期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辅助。在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农民生活境界的提升,加强对广大农民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型的人才和劳动力。

(三)发展乡村旅游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基于各地农村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乡村旅游的程度和方式也应符合不同农村地区的特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盲目“一刀切”。只有因地而宜,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旅游资源,才能突出乡村旅游的最大优势。

(四)处理好乡村旅游与农民新型化、农业城市化及农业生态保护的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农村产业结构的整体协调发展,培养出新型农民,全面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但是要着眼于保留当地农民特色,尽可能减少城市发展中的不良现象向乡村蔓延,比如工业垃圾无限制地排放堆积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将新农村的规划简单等同于乡村振兴,而是要以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和环境改善作为目标,打造有特色的新农村。除此之外,在农业城市化和旅游特色化的进程中,应当树立“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严格遵守生态化旅游的观念,避免资源的滥用和浪费现象,使乡村旅游成为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渠道。

(五)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命脉,也是乡村旅游的精华所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发掘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提升农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着眼于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乡村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输通道。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和形式的不断丰富,非乡村文化也有机可乘,给传统的乡村文化带来一定威胁。因此,农民对于当地风土人情、古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层管理机构也应该加强对于农民保护历史文物意识的培训,让古老的文化和濒临流失的民间文化素材得以保留,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能量和生机。

五 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具体措施

(一)以人为本,保护生态资源

对于游客来讲,乡村旅游丰富充实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给他们带来了短暂的愉悦感,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讲,乡村的寸土寸地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场所。因此,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保护居民的居住场所,避免由于大面积开发而损害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或生活利益。应当以农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点,在开发过程中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利益,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二)打造特色精品旅游品牌,传承本土文化

旅游业的特点在于吸引力,有特色,有质量的旅游文化才能使游客产生兴趣,实现旅游活动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避免标准化的状况,政府在规划旅游项目时,要认真分析当地文化发展历史、生活习惯以及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风土民情,挖掘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在保护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旅游产品。

(三)定位客源画像,培养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各项旅游产品应该聚焦不同的旅游群体,对不同客源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准目标进行旅游产品定位,形成具有稳定客源的旅游市场。

(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人员培训

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类资源和分工的合理配置,为了避免出现效率低下、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各基层在管理和规划发展路线的同时,要针对信息服务、宣传促销和劳动力培训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明确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突出当地特色。例如,各地“农家乐”的兴起,要倡导健康向上、文明高尚的氛围,不但要突出服务的规范化,也要融合各地的文化特色。对于自然景观丰富的农村地区,则要引进更多的景区管理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管理有据可依。此外,要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服务方面进行重点培训,比如,餐饮业的食品卫生和环境条件,以及本族民风文化的相关培训等。

六 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不仅能够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收益,也能提高乡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保护传统文化和当地生态环境。因此,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资源可持续化发展的桥梁,是弘扬优秀传统农村文化的新方式,也是我国农村产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农民旅游农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农民
旅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