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嵌入式“导游语言讲解艺术”教学改革路径
2022-11-03吕利云
吕利云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引言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十四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文旅融合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思想文化素养和旅游技能的同步提升。课程思政是推进“三全育人”的主战场之一,是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具体回答,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引领学生价值观、培育学生人格、滋养学生品格的有效切入点。文旅融合的行业发展背景与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如何适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培养出更多专业知识全、文化底蕴深、政治觉悟高的高质量旅游人才是旅游行业发展人才需求重点。
《导游语言讲解艺术》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其内涵丰富的思政文化元素,是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典型课程。本文立足于让学生掌握自然、人文景观、红色景点等鉴赏技巧,以及民俗、古代建筑、古典园林等中国传统文化旅游讲解艺术,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元素嵌入式融入《导游语言讲解艺术》的方法和路径。
一 文旅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管理课程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文旅相通相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人员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声筒,肩负着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是我国文化繁荣兴盛的助推器。旅游行业的发展急需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即专业素质硬、文化素养高、政治素养优。将课程思政融入导游语言讲解艺术等专业课程中,有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培养国际化的视野和大格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
(二)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凸显,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是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结合文旅融合时代要求,通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寻找,将价值观的引导融入《导游语言讲解艺术》知识点传授和能力点的培养中,实现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方面的精神引领,满足文旅融合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本,拥有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明、中华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并十分重视文化自信工作的开展,强调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文化内涵,是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生动教材。文旅融合背景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动人心魄的革命文化、先进的现代文化等更全面地融入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思政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即导游作为我国文化使者的使命意识,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二 《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目标的嵌入对接
“嵌入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指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从而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思政嵌入式教学既要重视导游讲解专业知识教学,也要注重文化素养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挖掘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各模块蕴含的文化内涵,探索背后的思政点,将挖掘的文化思政元素“嵌入”各教学章节的课程内容中,提升该课程文化协同育人浸润力。
(一)导游语言讲解基础技巧模块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嵌入
针对导游和导游语言概述教学内容,通过问题教学法让学生思考导游词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导游作为文化传播者、美的分享者、精神文明塑造者的使命感、责任感。结合导游工作的特点,依照导游职业道德规范或标准,着重分析导游员讲解时“政治性、思想性强”的特点,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学生对本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党为国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性、思想性”的导游职业素养。
在导游讲解语音训练中,通过对标分析金牌导游讲解和学生自身讲解之间的差距,分析导游发声要求,强化在讲解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古典诗词、绕口令等进行普通话的语音训练,浸润古典文化熏陶,体会中国语言之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通过导游词经典案例普通话讲解PK,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克服怯场心理,主动积极练习普通话,通过发音训练改善普通话的语音语貌,勇敢表述自我心声,树立文化自信心。
在导游讲解技巧表达训练中,在主题讲解的要点解析中,以红色摇篮江西、红色之源上海等导游词为例,通过让学生提炼其主题,分析要点,加深学生对红色历史的了解。在主题层次分明的解析中,让学生以滕王阁或自己的家乡为例,现场撰写一段讲解词,增加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感。在制造悬念法、突出重点法、虚实结合法、类比法、画龙点睛法等讲解技巧的学习中,通过真实景点导游词写作、讲解方法和技巧训练,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旅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加强学生对文化积累的乐趣性和紧迫性,提升交流和讲解能力。
(二)导游语言讲解实训模块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嵌入
在自然景观的讲解实训中,通过欣赏祖国名山大川等多样化自然资源的视频、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让学生自学并解析自然山水成因原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学生树立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在导游词写作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并欣赏描写景观的古诗词名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导游词创作文采。在自然景观的分组讲解PK中,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自然景观文化内涵的挖掘作为重要考核点。在思政目标上,推动学生掌握自然景观成因知识、提升自然景观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学生自然景观讲解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在人文景观的讲解实训中,通过中国各朝代建筑风格辨析、中西方园林对比及历史遗迹、园林、古建相关旅游资源的赏析,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文化探研中,通过“故宫屋顶大搜寻”“不同朝代建筑风格”“各族民俗猜猜猜”等分组任务,引导学生领略劳动人民的智慧,探寻人文景观之美,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分组分段式讲解以外,加试“应县木塔为何千年不倒”“兵马俑发型中的秘密”“龙虎山悬棺之谜”等微讲解PK课堂任务,强化学生对人文景观的审美能力和讲解能力。
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人文景观讲解教学,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重塑文化强国、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从而激发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信仰的决心,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之中。
在红色景点的讲解实训中,对标全国百强红色讲解员,探讨红色讲解员需要具备的“五好”素养。并以井冈山、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为载体进行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模拟练习,通过育红心、品红魂、演红情、写圣地、讲红景五步融入红色旅游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革命历史知识、主要景点及革命精神,提升红色文化挖掘能力和景点导游词的创作及讲解水平,并以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强化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提升对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意识。
三 《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思政嵌入式融入的策略
基于以上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的映射和嵌入点,将文化素养教育与导游语言教学密切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评体系上使两者相互交织、彼此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对导游专业讲解实践的指导作用。具体策略和实施路径如下。
(一)更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在嵌入式课程思政模式实施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目标,用“思政思维”审视专业课程,把握专业课程整体的思政方向。《导游语言讲解艺术》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立足于让学生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讲解技巧,能够艺术性地讲解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红色旅游景点,并对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推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导游员需要具备更深的文化素养,树立更高的服务意识。为顺应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将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审美能力、职业操守、科学发展观等育人目标融入课程教学目标中,确立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发挥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功能,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进行有机统一。
(二)重构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围绕着培养“德技双修、知行合一”旅游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导游语言讲解技巧按导游职业语言能力要求划分为导游讲解语言训练、导游态势语言训练、导游口语和讲解方法技巧、不同场景口语运用技巧、自然景观讲解技巧、人文景观讲解技巧、红色景点讲解技巧、风物特产营销技巧等系列模块。充分挖掘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当中的“思政文化元素”,将文化教育“嵌入”到导游语言讲解基本技巧和实训各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和热情。
(三)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
旅游和中华优秀文化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良好的融合性,在深入挖掘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思政元素基础上,整合梳理课程育人文化素材,通过互联网智慧教学平台,比如MOOC、超星学习通等,利用文字资料、视频等方式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线上设计导游语言讲解艺术课程思政的微课分享给学生,并开展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之心。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二维教学空间,不断激励学生“发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
(四)创新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思政形式
在线上课程中,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完善,让学生在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线下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小组讨论、导游服务情景模拟、讲解技能比赛等方式,来创新课程思政的形式。通过反复创设岗位和情景模拟的形式,引领学生去体会真实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如在不同场景导游词运用技巧中,设计一系列的突发状况情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总结出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的最佳语言策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在课堂开展讲解技能微比赛,让学生对“抗疫”精神、井冈山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行讲解PK,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加强思政考核,健全课程的评价体系
对课程考核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加强文旅融合背景下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核,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中,注重学生的文化养成性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设置相关思政内容学习任务点、讨论点、测验题,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动态。二是在实训过程中,加大文化思政点的考核力度,如模拟导游过程中,学生导游词的创作及讲解是否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将作为重要考评依据。三是在期末考试中,增加蕴含思政元素的题型,对其深层价值理念进行考核。在考评主体上,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生生互评、企业专家点评等多主体评价形式。
四 结语
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导游员讲解工作的文化性要求进一步凸显。本课程思政改革,从导游职业能力提升入手,深入挖掘课程各模块思政文化元素,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完善,打造嵌入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价值情怀,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胜任力,推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