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花趣事多
2022-11-02王荣华
王荣华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在注重色香味形的基础上,也注重养生,有“药膳”之称。中国人会吃,什么食材都能调配成鲜美的食物。被世界很多国家用来欣赏装饰的鲜花,中国人却能吃出各种形式和文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会吃花了,如诗人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晚餐以秋菊为食物,菊花香味淡雅清幽,有清热降火之功效,食菊既可享受食物香味,秋天干燥还能降火,菊之高洁也如诗人一般。
百花糕
唐代武则天于花朝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糯米一起捣碎蒸熟,名叫“百花糕”,赏赐给文武百官品尝。她还特别爱吃一种用松花粉制成的“小精糕”,因为松花粉有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在唐代,官家、民间春天采花做花糕也很普遍。
梅花粥
宋代人与唐代人对花的吃法不一样,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将梅花瓣洗净,用雪水煮;待白粥熟时同煮。”这种方法是用花煮粥,是为花粥,可以美容养颜,又是一种怡情养性的生活方法。
玉兰花馔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写道:“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这是用油煎的方法吃玉兰花,油香混合花香更加引起食欲。同时,花又能降低油脂,清香美味又不发胖,现代爱美女孩可以试试。清代顾仲在《养小灵·餐芳谱》中写道:“(迎春花)热水一过,酱、醋拌供”,就做成了“迎春花馔”,也就是现代的凉拌,现代人经常这样吃蔬菜,但是很少吃花的,其实凉拌更能保留花的原汁原味,更加有益于养生。
花茶
除了上面各种直接吃的方法,古人还会用花泡茶酿酒。文人雅士爱风流,吃也是吃得诗情画意,常说君子以茶代酒,禅茶一味,花为茶更有风韵。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梅花点茶。梅将开时,摘半开之花,带蒂置于瓶,每重一两,用炒盐一两洒之,勿用手触,必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然后取茶二三朵,沸水泡之,花头自开而香美。”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金雀花,花生叶傍,色黄形尖,势如飞雀,甚可爱。春初开即采之,滚汤,入少盐微焯,可作茶品清供。”方法都是用盐腌制新鲜花朵密封,来年取出泡茶喝,一股清气入喉,瞬间使人神清气爽。
桂花酿
至于花酒,最著名的是秋天的桂花酿,常饮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气,并且老少皆宜。相传太白饮此酒,成诗百篇。故历来文人来到长安,专饮桂花酿。
花宴
《景龙文馆记》记载:“景龙四年春,上宴于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峤等各献桃花诗,上令宫女歌之。”说的就是唐中宗景龙年间,春季在桃花园举办花宴,群臣都参与,宴时咏诗歌唱等。唐代的花宴,是官方的喜庆活动。唐朝时期,放榜后新进士都要参加朝廷举办的花宴等活动,比如樱桃宴与曲江游宴。不少登科才子在花宴中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篇。诗人孟郊中进士后,写了名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士刘沧在《及第后宴曲江》中曰:“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不流。”进士翁承赞在《擢探花使二首》中曰:“洪崖差遣探花使,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在官方的花宴中,最值得一说的是万花会。据《墨庄漫录》记载:“西京(今洛阳)牡丹甲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屏障,至于梁栋柱拱,悉心竹筒贮水,插花钉挂,举目皆花,香气袭人。”花宴是优雅的事。《诚斋杂记》中记载的“飞英会”,就是雅韵至极。范蜀公居许下,造了一大堂,题额为“长啸”。堂前有花架,可容纳10 多位客人。春季花开时,宴客其下。赴花宴的人互相约定,如果有飞花坠落在谁的酒杯中,谁就要自罚一杯。正当大家笑语时,一阵微风拂来,花瓣纷纷落下,满堂座客杯中都飞入了花瓣。结果,众人人人自罚。可见当时的花事繁盛。此事后来被人称为“飞英会”。在花宴当中,有趣的还有苏东坡补宴“重九会”(赏菊之宴)。苏东坡晚年时,被贬谪海南岛,他在儋州定居后,种下菊花,本想在重九节时设菊花宴与友同赏菊花。可是,海南秋季的气候不像中原那样冷,重九时,菊花并不盛开。到了冬季,菊花才绽开,他只好在十一月十五置酒宴客,补作“重九会”。后被人称为“冬季重九会”。
古人爱花吃花出了名的还有清代文人袁枚,他“春天食玉兰,夏天食荷花,秋天食菊花,冬天食腊梅”。由于他是有名的大才子,民间也纷纷效仿他吃花,使得花朵不再是供人们欣赏的植物,而成为可以烹饪的食材,玫瑰、杜鹃等花朵,都可成为餐桌上的清新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