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

2022-11-01周佳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周佳雯

(阿坝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阿坝 623002)

1 跨文化交际研究概述

“跨文化交际是文化间的互动、交流、冲突和融合,已成为地球村时代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体现语言和文化、文化知识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结合。”[1]

国内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数不胜数,笔者在知网(CNKI) 以SCI、EI、核心期刊和CSSCI 为期刊源,分别以主题名为“民族地区跨文化交际”“民族高校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对近10年(2010—2020年)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的期刊数量分别为7 篇、4 篇和843 篇。由此可见,近十年跨文化交际研究仍然是研究热点。而有关民族地区或民族高校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却少之又少,仅有7 篇论文。

在7 篇有关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中,李光莉、赵兴宏提出利用跨文化交际实践建立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提高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2];胡娅梅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习时的文化适应期分为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适应期四阶段,教师、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适时地帮助[3];张杏玲、张健提出少数民族作品走出去的困境与少数民族作家跨文化交流的限制有关[4];而康华表示民族性格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能力、移情能力、建立关系能力、情节协调能力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表征[5];毛菊和刘河燕、郭平均对民族地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探索,但是研究对象都不是高校教师,前者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阶段民族地区的教师,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幼儿教师[6-7];但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学前教育阶段民族地区的教师,这两篇论文均阐释了民族地区的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且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路径;而刘懋琼认为有必要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外语分级教学并配以相应的评价模式[8]。

纵观这7 篇有关民族地区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文献,其涉及的研究面并不单一,其中既有教学实践研究、少数民族作品翻译探析及民族地区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等。但研究对象多是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族学生到民族地区高校读书的研究几乎没有。同时正如康华所说:“跨文化具体到民族地区,那便是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种族文化、国际文化及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这也确实是民族高校学生所面临的文化环境。”

因此,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汉族学生亦是如此。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国际文化输入的重要路径之一,其有义务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据此,该文对阿坝师范学院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以研究民族地区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2 民族地区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为阿坝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财会教育专业、历史专业)本科大二学生,共计99 人,其中男生23 人,女生76 人。四级通过率为16.16%。

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发放问卷99份,收回有效问卷99 份。问卷借鉴王艳萍和陈桂琴的问卷,共计40 题,包括4 个维度,分别为跨文化知识(1~10)、跨文化技能(11~20)、跨文化态度(21~30)和跨文化意识(31~40);其信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8,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 值为0.921,接近于1,Bartlett 球形度检验中的Sig 值为0.000,小于0.05。也就是说,这份数据是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的。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

2.2 研究问题

该文旨在研究3 个问题:(1)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如何;(2)民族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如何;(3)根据数据结果,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建议。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利用SPSS.25.0 对整个问卷进行描述分析得到结果(见表1),整个问卷最小值为1.35,最大值为5.00,而均值约为3.35,由此可知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中等。

表1 跨文化交际能力描述分析

对问卷的4 个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见表2),数据结果显示跨文化知识均值最低,仅有2.989 9,而跨文化意识均值最高,有3.532 3。因此,根据数据可知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为中等,跨文化知识最为薄弱,跨文化意识均值分最高。屈妮妮、窦琴研究也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方面较薄弱,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9]。同时跨文化意识其实是一种理解能力,具有高度文化理解能力的学习者对新文化具有理性的分析能力和较强的迁移能力[10]。但跨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跨文化意识有效转化为跨文化行为的重要制约因素。

表2 4 个维度描述性分析

民族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知识方面之所以薄弱,与其综合知识储存有限和对英美文化接触太少有紧密的联系。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强与学生身处民族地区高校有关,因为在民族地区高校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学生都会接触非本民族文化,而在与非本民族学生和文化接触时,已然是一种现实性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其潜移默化触发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但是针对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学生缺少现实交流情景,再加上英语教学多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对于文化的渗入多是随意且非系统化的,这使学生对英美文化及中西文化对比缺少知识储备。

3.2 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维度间的相关性

最后利用SPSS.25.0 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跨文化交际能力4 个维度间的相关性。如表3显示4 个变量间在0.01 级别,相关性显著,因为跨文化知识的Sig 值均为0.000,小于0.05,表明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技能、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意识均有相关性,而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均大于零,所以跨文化知识和其他三个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且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相关性最高,相关值为0.644**。而跨文化技能与跨文化意识呈显著正相关且两变量间相关性最强,相关性值为0.779**。同样跨文化态度与跨文化意识相关性最高,相关值为0.886**。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态度的相关性最强,相关性值为0.886**。这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意识相互影响。但是根据4 组相关性数据可知,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除跨文化知识以外,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技能均和跨文化意识相关性最强。

表3 4 个维度间相关性分析

5 对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建议

5.1 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知识渗透

根据数据显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得分最低,一定程度上显示其跨文化知识储备欠缺。民族地区高校汇集主流文化、民族文化、国际文化。加之学校缺少母语为英语的外教,大学英语课堂跨文化知识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多元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共生于英语教师知识系统、教学系统以促进学生多元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5.2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课程思政

跨文化交际并非单向的文化输入或输出,而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如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当代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并非一味地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更重要的是利用英语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带到世界的舞台。

当今时代的跨文化交际更多的是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以期形成中国文化“走出去”,他国优秀文化“走进来”的良性文化互动态势。同理可得,利用在线支持的大学生网络跨文化交际教学是否也能加强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理念相契合。

5.3 利用新媒体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有关将新媒体等新兴技术运用到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网络等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1-14]。特别是针对教育资源失衡地区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如阿坝师范学院这一类身处民族地区的高校。利用网络建立英语跨文化交际线上课程平台不失为一计良策,该校引进的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就是线上课程建设的空中基地,但教师对于此教学平台的利用率不够高效。

新媒体的介入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多维度渠道,也为文化共生提供多层次的生长点。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教育中新媒体的使用无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6 结语

该文利用问卷调查发现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等,跨文化知识最为薄弱,跨文化意识最强。这表明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多元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强,但跨文化知识是阻碍其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阻碍之一。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不同文化知识渗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该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如调查样本数量不够,仅仅是量性研究,缺少质性研究。未来有关民族高校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可以结合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也可以探究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在民族高校中的共生路径等。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