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现状及群体差异研究*

2022-11-01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陈嫣戚正楠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年限教师职业职称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陈嫣 戚正楠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成长(Career Growth)是伴随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和多边形职业生涯理论提出的,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Argyris(1957)就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对职业成长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他认为职业成长是个体职业状况成熟的过程[1]。后续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职业成长的概念进行了探索研究,Whitely等(1991)从个体在组织内部发展角度认为,职业成长表现为个体在组织内的责任增加、职位晋升、薪酬增长、权威提升等方面[2]。Graen等的研究认为,职业成长是个体实现或提升个人价值的速度[3]。Weer(2006)等的研究表明,职业成长是个体在组织内获得提升工作经验、增加工作责任、更多工作挑战等的机会[4]。而国内学者翁清雄和席酉民根据实证研究表明,职业成长包含了个体在组织内外的发展速度与成长[5]。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对职业成长的测量也从先前的客观职业成长或主观职业成长单一维度测量向主客观职业成长综合测量发展。

相较于聚焦企业经理、企业员工等群体的职业成长研究而言,对教师群体的职业成长研究成果较少。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学者们开始涉及高校教师的职业成长研究,如周喜华(2016)编制了高校教师职业成长问卷[6],李从欣(2013)研究了高校教师职业成长驱动因素及关联效应[7]。

但是从已有的研究发现,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探讨该群体职业成长的现状及其差异,以期为政府及高职院校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平台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315份。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周喜华(2016)编制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量表测量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6]。该量表共分为4个维度,共计15题。量表全部为正向题目,采用李克特五分法计分,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5分表示“完全同意”。由填写教师自评,得分越高表明职业成长程度越高。此次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7,表明信度较好。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通过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总体水平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平均得分为3.804±0.482,高于临界状态值2.500,表明所调查的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水平较高。各职业成长维度的平均得分显示,职业目标平均得分最高(M=4.175±0.486),其次是职业素养(M=4.153±0.489),再次是职业发展(M=3.423±0.798),职业待遇平均得分最低(M=3.375±0.798)。

(二)不同人口特征高职院校教师之间职业成长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分别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只有在年龄、职称、月收入、工作年限、培训挂职情况、政治面貌等人口特征变量上,高职院校教师之间的职业成长及相关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

1.不同年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表1显示,不同年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体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30岁及以下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总体水平及职业素养水平均显著低于31—40岁高职院校教师。

表1 不同年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2.不同职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从表2可知,不同职称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体水平和职业待遇、职业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在职业成长总体水平和职业待遇方面,副高职称高职院校教师均要显著高于其他职称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目标方面,副高职称高职院校教师要显著高于初级及以下职称和正高职称高职院校教师。

表2 不同职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3.不同月收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表3可知,不同月收入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体水平、职业待遇、职业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体水平上显著低于月收入6000元以上高职院校教师,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待遇上显著低于月收入4001—5000元和月收入6000元以上高职院校教师,月收入6000元以上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发展上显著高于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和月收入5001—6000元高职院校教师。

表3 不同月收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4.不同工作年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表4显示,不同工作年限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水平、职业待遇、职业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工作年限4—6年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水平上显著低于工作年限7—9年、工作年限10—12年和工作年限13年及以上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年限3年及以下和工作年限4—6年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待遇上均显著低于工作年限10—12年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年限4—6年高职院校教师显著低于工作年限13年及以上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年限3年及以下和工作年限4—6年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分别显著低于工作年限7—9年和工作年限10—12年高职院校教师。

表4 不同工作年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5.不同培训挂职情况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表5显示,不同培训挂职情况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水平、职业素养、职业待遇、职业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一年内参加培训挂职2次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水平上显著低于一年内参加培训挂职3次的高职院校教师;一年内参加培训挂职4次及以上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素养上均显著高于一年内参加0次、1次、2次培训挂职高职院校教师;一年内参加培训挂职2次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待遇上分别显著低于一年内参加3次、4次及以上培训挂职高职院校教师;一年内参加培训挂职2次的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分别显著低于一年内参加3次高职院校教师。

表5 不同培训挂职情况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6.不同政治面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表6可知,不同政治面貌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水平、职业素养、职业待遇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群众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成长总水平、职业素养、职业待遇上均显著低于党员高职院校教师。

表6 不同政治面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水平差异比较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描述统计和均值差异比较,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成长的现状以及人口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以及各个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二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年龄、职称、月收入、工作年限、一年内培训挂职情况、政治面貌等人口特征变量对该群体的职业成长有显著影响。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成长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比如提高新进入高职院校教师、中初级职称高职院校教师、较低收入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年限较长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挂职次数少高职院校教师等具体群体的职业成长水平,将成为今后政府以及高职院校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人事管理工作中的着力点。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上述群体的特点,加强职业规划与引导,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予以适当扶持,将这类教师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去,创建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共赢平台,形成协调统一的职业成长体系,从而为高职教育师资建设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年限教师职业职称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高压锅最多用8年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