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6-20吴建章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师范师范生

[摘 要] 地方高校师范生是地方中小学校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对于地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临沂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对2012-2015年四届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状况和在校生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问题,从高校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培养的策略措施,高校要加强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个人要树立教师职业价值观和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地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4-0008-03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既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主观认知,也是外部环境对于所个体从事职业不断反馈作用的结果[1]。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是指师范生对即将或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体从心理上内化和行为上认可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职业认同有利于师范生驱动教师职业发展,增强教师职业归属感。

一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状况分析

对地理科学专业2012~2015年四届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梳理和统计(主要指通过教育部门考录进入教师队伍的毕业生,不包含在各类辅导机构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数据),为增强问题研究的透析度,在统计时增加了地理科学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情况。

从总体上看,临沂大学2012~2015四届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教师的比例超过了30%,为34.2%。随着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调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并非一味“专业对口”的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进行职业选择,而是趋同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师范生毕业后并不是一定从事教师行业,非师范生也会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跻身于教师行业。排除三分之一的考取研究生比例(由于师范专业等缘故,这些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也会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相关数据可参考表二),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从事教师职业,并且比例会随着毕业年度的增加和研究生的相继毕业而上升(相关数据可参考表三),证明了地理科学专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较高。

从趋势上看,地理科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随着毕业年度的增加和研究生的相继毕业而上升。从表三中看出,2012-2014三届毕业生毕业年度从事教师的比例为16.1%,而经过一到三年的考试,从事教师的比例上升为37.5%,超过了一半,而且时间越长,比例越高,如2014级经过两年的考试,比例为30.4%,而2012级则经过了四年的考试,比例直线上升为67.4%,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同学从事了教师职业。通过对部分同学的接触和采访,一些地理科学毕业生为了达到考取教师的目的,有的会连续三四年备考教师考试,甚至5年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通过以上表一、表二、表三数据得出: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对教师职业认同度较高,无论是毕业年度,还是经过几年的社会磨练,抑或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超过一半的同学都会把教师职业作为重要选项。本数据基于从2012年到现在的数据,这一数据将会随着2013~2015届研究生的相继毕业和持续的教师考试越来越高。

二 地理科学专业在校生教师职业意向分析

为全面了解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在对地理科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状况分析基础上,另对地理科学在校生教师职业意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大一59人,大二52人,大三55人,大四28人,男生60人,女生134人,共计194人。本部分对其中的个别选题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

表四高考填报志愿时,是否选择了师范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的选择,能够反映大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基本意向。从表四中看出,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第一志愿选择师范专业的为57.2%,其他志愿选择师范专业的为23.7%,两项加在一起共计80.9%,说明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倾向于未来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当然,从表四数据中可以看出有接近20%的学生是从非师范专业调剂到地理科学专业,这里面包含了为了能够上大学而不得不选择服从调剂的意愿,也说明了部分同学最初的职业选择意愿是非师范专业。另外,专业调剂情况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地方高校的个别师范专业,特别是在中小学中沦为小学科的师范专业(如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存在招生报考缺额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社会对这些专业的认同度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另一方面专业调剂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范个别专业招生的不足,扩大了师范生的数量。

表五毕业后是否会选择教师职业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等因素自由选择未来的职业,师范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出口虽然面向的是教师,但也可以选择其他职业,因此,在表五问卷调查中,8.2%的学生没有选择教师职业。22.7%的学生非常坚决的选择了教师职业,表明了这部分同学坚定的职业向往,立志从事教师职业。面对未知的世界,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69.1%的学生并不确定是否会从事教师职业,证明了他们对于未来职业的迷惘,缺失职业生涯规划。当然,由于没有踏入工作岗位或者离毕业尚早(特别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可能正在构想中,只有面临毕业或者业已毕业,面临就业问题时,他们才可能反思,才能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職业进行思考。

表六如果您选择教师职业,可能原因是

从目前师范生就业的总体情况看,教师职业是师范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之所以选择教师职业,在对地理科学专业在校生进行调查问卷中,5%的师范生认为是“社会地位高”,13.5%师范生是基于“待遇好”,19.1%的师范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职业”,62.4%的师范生则是基于“稳定”而选择教师职业。由于“稳定”,不仅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度高,非师范生也基于这个原因,纷纷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来涉足教师职业。

通过对地理科学专业在校生教师职业意向分析得出:虽然大部分师范在校生高考志愿填报为师范专业,但由于他们尚未经过系统的就业指导,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虽经过多年教育熏陶有所了解,但对于自己是否从事该职业尚处于迷惘状态,证明了他们职业规划的缺失,这不仅仅是师范生个人的事情,也是高校就业指导或职业规划课程亟待完善的方向。

三 地理科学专业教师职业认同培养路径分析

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虽然众多,但可归结为外在驱动和内在动力两个方面,外在驱动离不开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和实施教育主体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内在动力则在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涯规划。本文仅从高校和个人两方面探讨培养和增强地理科学专业教师职业认同的实施路径。

(一)高校: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师范生就业指导力度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增加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地方师范院校纷纷改旗易帜,把学校校名改成XX大学,办成了综合性大学。在“去师范化”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办学特色越来越不鲜明,职前教师培养越来越被弱化。表现在学科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高端大气上档次”,缺乏与中小学教学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不接地气,即使有零星的教学法课程,也不受重视;在教学素养上,忽略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与培养,导致师范生在找工作面试环节出现教学组织无序、语言表达生涩、板面设计混乱等情形;在教育实习上,时间短,上讲台锻炼机会少,效果差。师范教育培养的缺失,造成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无法感受到教师职业的魅力。为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高校在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大师范生的就业指导力度。

1 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

师范教育是师范生教师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师范生职业认同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業认同至关重要。

一是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构建和整合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及其之间的关系链,要在师德教育、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机制四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尤其要注重师范生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情景、教学设计、教学监控、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育技术等方面与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对接,以此强化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学素养和基本技能。为此,高校要注重从中小学一线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大学进行授课,不仅把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传授给师范生,也把中小学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思路和方向等带入大学讲堂,以使师范生对教师职业产生直观印象,进而促使师范生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

二是强化师范生教育实习力度。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师范生角色转换和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阶段。“职业认同与文化环境、职业环境等有关,是由主体在经历生活事件中一系列竞争和某些矛盾的价值、行为和态度所设定的。[2]”教育实习能够促进师范生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使他们对教师职业在直观感受基础上形成全面认知。因此,一个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至关重要。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在时间安排、实习形式、考核机制、基地开发、平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保证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质量,提升教育实习效果。

2 加大师范生就业指导力度

一是要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3]。基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但都用统一的方式和模板对大学生进行授课,而不能有针对性的依据专业进行开设,如鲜见于对师范生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教育。师范生培养的目标是中小学教师,教师有其独特的职业特征,高校有必要对师范生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教育。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让师范生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坚定其从事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

二是要开展师范生就业指导帮扶。对师范生开展就业指导帮扶,不仅能够促进和提高师范生在教育领域的顺利就业,而且能够使其感受到帮扶力量,坚定其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是促进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举措。为此,地方高校要在考前辅导和面试指导两方面展开帮扶,在考前辅导上,地方高校要调动全校的师资力量,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专业课上开设专门的课程辅导,促进师范生对这些教师笔试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使师范生在考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在笔试过程中通过的师范生,学校要在面试环节要进行必要地指导,必要时要邀请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指导。

(二)个人:树立教师职业价值观,重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认同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积极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个体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在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认可和接纳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从中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对该职业的归属感;继而在认知和积极情感的影响下,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倾向[4]。对于师范生而言,个人必须通过树立教师职业价值观和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两方面增强教师职业认同。

1 树立教师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职业认同是个体与职业之间的融合,个体只有喜欢、热爱某种职业,并且认为自己适合从事该职业,才能对该职业产生稳定和持久的认同感。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加强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2 重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师范生树立明确的教师职业发展目标,是师范生增强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教书育人”的环境衬托下实现的,其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有其独特的模式。师范生作为教师职前培训期,是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时期。师范生要重视教师职业规划设计,要明晰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评估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不足,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增强教师素养和教学技能,在发展中厘清自己的教师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树立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理念,力求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吴建章,徐娅囡.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析[J].高教学刊,2015(11):103-105.

[2]薄艳玲.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3):51-54.

[3]孟万金.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M].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9.

[4]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J].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7.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师范师范生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