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式、方法与启示*

2022-11-01河南工业大学刘希瑞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志批判性范式

河南工业大学 刘希瑞

提 要: 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多数研究缺乏科学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应用,而且关于研究范式与方法本身的探讨极少。文章首先综述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范式与方法。主要研究范式有: 实证主义范式、释义主义范式和批判性范式。其后,从定义、特点、研究议题、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讨论了三种范式下的六种具体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近四十年来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国外主要范式与方法的引入与内化,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科学化与全球本土化具有重要启示。

1. 引言

一般认为,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IC)研究肇源于美国人类学家Hall(1959)《无声的语言》()中有关语言概念泛化、文化系统时空观念的研究及文化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的提出。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属性。早期研究侧重对比分析不同文化间交际的差异,随后转向IC的动态过程及理论建构(Gudykunst,2005)和应用领域(如: 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商务沟通、跨国企业管理、跨文化教育/培训、跨国移民和留学等)的实证研究。

我国的IC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外交流的日渐增多而起步,近二十年来发展尤为迅猛,相关研究成果盈千累万,但重复性、低层次研究成果充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 一 般论述与现象描写文章居多,实证研究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缺乏(胡文仲,2005、2006、2010;彭世勇,2005;史兴松、朱小玢,2015);(2) 理论探讨薄弱,理论反思类文章多是“理论或观点+例证+结论”,研究结论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胡文仲,2005、2006);(3) 相关研究涉及的范围与话题狭窄,且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彭世勇,2011;史兴松、单晓晖,2016);(4) IC研究方法的专论极少(高永晨,1998;张红玲,2007;孙英春,2015),且未见专门针对IC议题并结合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系统论述。简言之,研究方法问题是制约我国IC研究破解困局、提升质量的主要羁绊。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4.0时代的到来,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各国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全面加强合作,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间能否有效交际也显得愈加重要,给IC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范式及相应研究方法的确定是进行IC研究的起点,也是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保障,关于IC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本文拟在概述国外三种主要IC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着重论述IC研究中调查法、配对变语法、话语完型法、访谈法、民族志法、批判性话语分析等方法的具体应用,并结合我国IC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其启示意义。

2. 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范式

关于“范式”(paradigm)最早的系统论述见于《科学革命之结构》()(Kuhn,1962: 43)一书,指的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遵从的一系列规范的结构性组合,是一个中观概念,区别于微观层面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宏观层面的方法论。研究方法通常指为解决某个研究问题而采用的工具、技术、手段等。研究范式指一项研究的总框架和背后的元思维,是关于所做研究本质的总体哲学取向。长久以来,研究范式常被视为研究方法讨论中一个“附属性”而非“必要性”的概念,这是一个极大误区。事实上,研究范式通常决定着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而非逆向过程(Zhu,2016)。因此,开展IC研究之前宜先厘清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范式。IC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使其研究对象复杂化,因而其研究范式也日趋呈现多元化态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Martin & Nakayama, 2018: 50),本文分别从主要观点、基本主张、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四个方面进行概述。

1) 实证主义范式

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m paradigm)通常基于测量数据,分析文化对交际或传播的影响,自20世纪70、80年代在IC研究中兴起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基本主张包括: 文化价值观决定着交际行为;IC中误解的产生是由文化价值观差异造成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规范及交际行为可通过一系列测量数据来归纳和确定(Zhu, 2016;黄文红,2017)。这类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等量化为主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范式在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传播学、跨文化语用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2) 释义主义范式

释义主义范式(interpretivism paradigm)旨通过对IC发生环境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来揭示和阐释文化现象。其基本主张是: 文化不可被简单地视为一种抽象实体,须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描写来捕捉;交际行为及其意义构成文化,同时也被文化滋养;研究者的任务不是探究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试图阐释文化现象的全貌(Zhu,2016)。这类研究通常采用访谈(interviews)等质性为主的研究方法。释义主义范式在文化民族志研究、交际民族志研究、机构话语分析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亦有学者认为释义主义范式涵盖建构主义范式(constructivism paradigm)(Creswell, 2014: 8),是一种反传统实证主义的新范式,其基本主张是: 文化和跨文化差异是社会性地建构而成的。

3) 批判性范式

上世纪80、90年代,IC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和释义主义,缺乏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更高结构层次语境对交际行为影响的考察。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批判性范式(critical paradigm)应运而生,关注上述宏观语境(macro contexts)对IC的影响。因此,批判性范式的研究又被称作“意识形态导向的研究”(范明林等,2018: 52)。其基本主张是: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研究避不开这些宏观语境的影响;研究者应致力于揭示文化、身份、权力和交际之间的交织关系,激发被压迫群体的意识觉醒,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Halualani & Nakayama, 2010: 2)。这类研究通常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等质性为主的研究方法。批判性范式在当代IC研究中呈日益增长趋势,涉及性别、身份、教育、种族、社会阶层等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均倾向于采用这一研究范式。

3. 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方法

如前所述,研究范式往往决定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介绍国外IC研究主要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本部分转向具体研究方法的论述。以下将从定义、特点、IC研究议题、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分别介绍这三种研究范式下的具体研究方法。然而,囿于学术研究的跨学科性和混合性研究方法取向的盛行,以下各研究范式下所列的方法,并非绝对专属某一范式。

1) 实证主义范式下的主要研究方法

IC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调查法(surveys)、配对变语法(matched-guise technique)、话语完型法(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s)、多模态分析法(multimodal analysis)、语料库分析法(corpus analysis)等,这里着重讨论IC研究中最为典型的前三种方法。

调查法旨通过对某一总体中样本的考察来推知总体的情况,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两种形式,前者最为常见。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基于文本的数据收集工具,要求被试就某一研究主题的系列问题做出回应,常见的形式有表示程度变化的里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和是非判断(true-false items)两类。在IC研究中,被试背景知识和人口学信息的收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行为、态度、观点的研究等多采用问卷调查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如: 文化价值取向研究、多元文化人格问卷(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及其应用(Van der Zee & Van Oudenhoven, 2001)。问卷调查的数据可以录入Excel或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和推理性统计分析。

配对变语法是一种让被试感知配对变语而间接诱导出其语言态度的实验方法,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ambert et al.(1960)共同提出,其中的“配对变语”作为实验刺激物是由同一双语或多语发音人录制包含不同语音变体、语义相同的几段话,“配对”的含义是将不同语音变体的几段话与同一语义相配,“变语”指不同的语音变体。该方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设计用于语言态度评估的语义区分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其两端分别是描述地位维度(status dimension)或亲和力维度(solidarity dimension)语义特征的词,前者如智力、教育、志向等,后者如友善、可爱、幽默等(Kircher,2016)。除使用语义区分量表外,还可附加开放性问题(open-ended question)补充搜集被试语言态度的质性数据。在IC研究中,这一方法可用于调查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强势/弱势语言的态度。通过语义区分量表得到的数据,可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进行处理。

“话语完型法”也称“话语填充任务”,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类型,采用产出性问卷(production questionnaire)形式诱导被试根据情景提示补全话语或做出反应。这一方法最早见于Blum-Kulka(1982)关于跨文化言语行为实现类型(CCSARP)的研究,后被广泛应用于跨文化语用学领域,亦可用于考察自然话语言语行为实现的跨文化变异,在IC研究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关于数据分析方法,话语数据通常采用5级整体评分法(holistic scoring)确定级别,话语情景反应数据通常使用里克特量表,所得结果可使用t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

2) 释义主义范式下的主要研究方法

IC研究中释义主义范式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访谈法、民族志法(ethnography)、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会话分析法(conversation analysis)、叙事分析法(narrative analysis)等,本文着重讨论IC研究中最为典型的前两种方法。

访谈法指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通过与受访者交谈获取其关于某一主题观点的数据收集方法。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访谈可以有多种类型。根据严谨程度,可分为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和非结构化访谈(non-structured interview),质性研究通常使用后两种形式,结构化访谈则多用于量化研究。根据参与人数多少,可分为双人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杨延宁,2014: 124)。研究者通常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来了解一个新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实施后续访谈计划或设计问卷等数据收集方法。访谈法适用于IC中涉及文化差异的探索性、解释性和层创性(emergent)研究。访谈数据通常采用主题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等质性方法来分析,可借助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CAQDAS)中的Nvivo、CATPAC、Profiler Plus等提高分析质量和效率。

民族志最早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人类学研究,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领域,因而种类繁多,常见的有: 批判性民族志(critical ethnography)、女性民族志(feminist ethnography)、多模态民族志(multimodal ethnography)、虚拟民族志(virtual/online ethnography)、自传民族志(autoethnography)等。关于民族志的定义,最为广泛引用的是:“研究者到自然发生场景或‘田野’,直接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通过一系列方法悄无声息地深入了解其日常活动的社会文化意义”(Brewer,2000: 10)。民族志法首要关注某一特定群体的行为、信念、价值观如何体现其文化特征,“文化”是民族志研究的核心要素,因此与IC研究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民族志法的数据收集方法涵盖质性研究的所有方法,如: 参与式观察、访谈(包括正式、非正式、焦点小组等)、文件分析(document analysis)(包括: 日记、日志、政策文件等),其中详细的田调笔记(field notes)至关重要,以上数据通常使用CAQDAS中的NUDIST、NVivo、Ethnograph等进行分析。

3) 批判性范式下的主要研究方法

前述释义主义范式下的研究方法大多亦适用于批判性范式研究,如: 民族志法中的批判性民族志、会话分析中的宏观会话研究等。然而,IC研究中批判性范式也有其特有的研究方法: 批判性话语分析。

批判性话语分析指从社会理论(socio-theoretical)角度采用一系列方法(如: 辩证-关系法(dialectical-relational approach)、社会-认知法、话语-历史法、多模态法等)对社会中的话语进行分析,尤其关注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期促进社会公平和交际自由。在IC研究中,多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辩证-关系法对多元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这一分析方法包括社会事件(social events)、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s)和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s)等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及其相应的符号学领域(semiotic fields)和符号学编码(semiotic codes)。使用这一方法时通常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确定欲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符号学特征;第二,根据研究目标选定分析文本,并在一定分析框架下对其特征进行分类和阐释;第三,探究文本的语言学分析和话语间性分析(interdiscursive analysis)及社会分析之间的联系;第四,以特定的社会秩序为参照,考察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否与之符合,并提出相应对策。

表1. IC研究三种主要范式与方法比较表

以上对国外IC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及相应方法进行了梳理和综述,表1是对其主要特点及方法、研究优势、研究弊端的简要总结。可以看出,不同范式类型拥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及研究利弊,各种范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并在IC研究中动态相融,交叉互应。比如单一层面的释义主义范式与多层面的批判性范式有机结合,可以在保持精细观察与深描的同时,有效兼顾宏观语境的理论地位,做到宏观视角与微观描写并行,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并重,共同促进IC研究的开展。

4. 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反思与改进建议

1) 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反思

我国的IC研究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关世杰,2006;池舒文、林大津,2014): (1) 借鉴与初创期(1983年—1995年): 上世纪80年代初,IC这一学科几乎同时由四川外国语学院何道宽(1983)和北京外国语学院胡文仲(1985)引入国内,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引进和介绍,也有一些零星研究;(2) 提升与拓展期(1996年—2000年): 标志是1995年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成立,一些普及性读物和初步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学术交流日渐增多;(3) 高潮与深化期(2001年至今): 学术研究不断加强,立足中国实际的新著不断推出,专业期刊《跨文化交际研究》《跨文研究论丛》《跨文化传播研究》等相继创立,学术交流更加深入和频繁。

上述前两个阶段相关研究多是对国外文化比较、文化适应、文化价值观、交际能力、非言语交际等内容和现象的引介与一般性讨论,多采用哲学思辨、理论臆想、现象分析、策略拟定、政策解读等方法,这些方法可统称为“一般定性研究法”(关世杰,2006),其研究结果随意性强,几乎未有研究范式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鉴于此,以下仅讨论新世纪以来第三阶段我国IC研究范式与方法的问题及其与国际IC主流研究接轨的方略。为保证研究结论的相对客观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结合国内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选取2001年至2020年来中国知网(CNKI)上外国语言学与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及博士论文库中“主题”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的文献共426篇,期刊论文和博士论文分别为335篇和91篇(表2中分别用A和D表示),作为下文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的对象,这些论文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整体上可以反映我国主流IC研究的基本态势。

表2. 2001—2020年我国IC研究论文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鉴于有些论文使用不止一种方法,故表1中研究方法总数与论文总篇数并不一致。由表2可知,2001年至2020年间,我国IC研究范式的基本情况是: 实证主义范式和释义主义范式占比较低(分别为27.8%和21%),批判性范式更为罕见(0.8%),无研究范式归属的一般定性研究占比依然较大(50.8%)。与第一、二阶段的研究相比,这一阶段的研究范式意识逐渐觉醒,研究的科学性也相应地逐步提高。就研究方法而言,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是实证主义范式和释义主义范式中采用比重最大的两种方法(分别为21.85%和11.65%),且多数研究同时混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多见于IC能力、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敏感度、文化认同等话题的研究。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研究方法也有零星应用。量化方法如: 采用配对变语法考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态度和语义比较问题,采用话语完型法分析留学生的请求、道歉、命令等话语策略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以及跨文化心理学中的准实验法、跨文化翻译研究中的语料库法等;质性方法如民族志和扎根理论在跨文化教育及纪录片、文化遗产、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等;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多用于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文化差异、文化身份等话题的研究中,这类研究也极为少见。简言之,我国IC研究在研究范式上界限模糊,而且长期不受重视;在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以质性方法为主,量化方法匮乏,定性与量化方法比例严重失衡。

2) 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式与方法改进的建议

以上这些范式与方法上的不足是阻碍我国IC研究向前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早为国内一些IC研究的学者所察觉,近年来一些具有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学者在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应用方面有了一定改进,然而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以下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

第一,加强IC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系统训练。我国IC研究队伍中有一支庞大的力量是高校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应让他们系统地掌握IC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系统和理论体系,学习IC研究的科学方法,包括源于人类学和语言学的描写主义方法、心理学研究的社会科学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评论法等。

第二,深入了解国际IC研究的学科领域及多元化议题。IC研究自出现之时起便与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密不可分,当前研究更是在多学科交融中协同发展,要紧密关注国际IC学术组织及国际期刊的学术动态、研究方向和主要议题。

第三,注重开展全球本土化(glocal)IC研究。借鉴和吸收国外主流IC研究范式与方法,以中国企业、文化、品牌等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跨文化问题为导向,开展全球本土化IC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在推进国家重要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挑战。

5. 结语

人类社会的IC活动早已有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受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互联网普及、交际手段更迭及全球移民和留学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IC研究也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而被赋予新的内容,学科疆域持续拓展,需要采用不同范式与方法进行探究。本文对国外IC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及相关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的IC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发现当前研究中范式意识薄弱,研究方法单一,实证方法匮乏。在此情况下,加强IC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深入了解国际IC的研究前沿,注重开展全球本土化跨文化研究,解决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中的跨文化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本土IC理论,无疑是中国IC研究学者实现学术自强和学术独立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民族志批判性范式
溯源灵性与超越的神话诗学:厄休拉·勒古恩的民族志科幻书写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学科融合创新实践范式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中国山水摄影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归附和偏离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