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创产品设计元素的获取途径与创新

2022-11-01王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文化

王静

(海阳市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山东 海阳 265100)

0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贸易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于是文化创意产品应运而生,文化创意产品由文化、创意和产品三部分组成。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的浪潮迅速蔓延全球,逐渐形成了新型产业。比如日本的动漫产业及其周边产品,日本由于独特的文化因素与民族特点,动漫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逐渐蔓延整个亚洲,也催生了日本动漫衍生产品产业的迅速崛起,常见的如哆啦A梦及奥特曼周边产品在各国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这也奠定了日本在文化创意产品产业的领先地位。

我国文创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指导,导致发展的方向并不明确。一方面,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悠久的历史背景下,各族文化不断交流融汇,慢慢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域文化,而不同的地域文化恰恰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可以在文创产品中体现古人的思想,比如将古代的文字、画作、建筑等运用到文创产品中,不仅能够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也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有人认为纯粹传统的中华文化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应该被新时代重现定义,将古代的亭台楼阁与如今的钢筋混凝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既能体现传统又能体现现代的趣味产品。

我国文创产业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及潜能,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刺激文创产业的发展。比如我国的故宫博物院,意识到文化创意产品自身的观赏性和美观性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自2013年开始积极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开设了故宫文创体验馆及淘宝天猫网店,游客可以在故宫商城及微店选购自己喜欢的产品,如故宫笔记、紫禁服饰等。此外,故宫博物院还开展了“紫禁城里面过大年”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故宫中的生活方式,感受明清时期的风俗习惯。

1 文创产品设计元素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近几年,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不断高涨,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感也不断提升,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随着国人的不断创造、传承,逐渐形成了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中国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元素往往是多元的,能够将有形的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有机结合,不同元素之间的随机组合也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赋予传统元素时代性,传统习俗、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都可以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

1.1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一种起源于民间,并且在民间经过不断发展形成的特定的习惯。“下之所化为俗”,下层人民用以自我教化的东西,它在民间为人人所习,所以叫“俗”。经过漫长的演变,传统习俗逐步形成了民族性、多元性、阶级性、地域性四个特点。因此文创产品可以围绕传统习俗进行产品研发、产业推广,形成品牌效应,不仅能够使人们在生活中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能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传统习俗贯穿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比如穿着方面的马褂、长衫、旗袍、中山装等,每种服饰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体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马褂是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外套,满族入关之后,马褂逐渐成为汉族男性的日常服饰。为了方便狩猎,马褂衣长及脐,四面开叉,一般搭配长袍一起穿搭。尽管我国在保护传统习俗方面一直在积极作为,但还是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有很多习俗被年轻人逐步忘却。将传统习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不能只注重短期效益,要真正地去考察市场,了解当代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1.2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红色文化元素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起源于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孕育的先进传统文化,熔铸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创造的革命故事与社会主义先进理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对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维持文化自信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潮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关于红色文化的文创产品虽然不少,但不能真正体现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其一,目前红色文创产品大多注重形式,缺乏实际效用,比如大部分纪念品、挂件等大多属于装饰品,实用性不强,并不能产生十分深远的意义。其二,红色文创产品的创新性不强,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一些红色文创产品体现特定的实用功能,但产品设计的结构、视觉效果仍有欠缺,导致产品缺乏美感和特定背景下的感染力。比如“红色经典”系列文具,虽然产品本身简洁大方,实用性较强,但是缺乏新颖性与创新感,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不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其三,受众划分不清晰,不能针对特定消费者设计相应的产品,一些产品具备了美感和实用性,但是由于产品种类的单一,只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的兴趣,其他消费者在接触到产品时难以产生共鸣。比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她在丛中笑”系列文创产品,以毛主席的《咏梅》为参考,借用了梅花元素,但产品搭配的整体设计纹饰,使受众人群偏向于中年女性,并不能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要。因此在红色文创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要兼顾考虑不同消费人群的审美差异,区分不同的消费群体,尽可能地多设计系列产品,在结构形式和色彩搭配上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1.3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气候、人文等各种因素,赋予了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包括不同地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地域文化蕴含着思想、观念、民俗、建筑等文化特征,也包含文学、戏曲、哲学、绘画等人文特征。正是众多的地域文化特征,汇聚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成为最璀璨的文明。

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最早的文明也起源于两河流域。由于南北方地理位置的差异,两河流域产生了不同文明,比如长江流域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捕鱼文化,黄河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两种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铸就了绚烂的中华文化。

地域文化具有文化性、故事性、实用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文创产品,既满足游客对旅游纪念品的要求,也能推进地方文化的宣传工作。众所周知,蒙古族长期生活在草原,有悠久的祭祀文化,自成吉思汗建立元朝之后,游牧民族正式在中华文化中谱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每年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祭祀、体育、娱乐等活动,更是蒙古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在那达慕大会召开的时候,会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游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那达慕大会都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运用创意理论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比如一款马头琴U盘文创产品,将蒙古族独特的乐器马头琴的造型运用在U盘的设计上,产品不仅美观,更具备实用性。由此可见,将地域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在文创产品中融入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不仅能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而且也是弘扬地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1.4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宗教信仰元素

在世界范围内,因各地生活习俗、社会背景的差异,人们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形式,因此也就造成了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比如佛教、伊斯兰教等,都是在满足当地民众精神需求的条件下产生的信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要切实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巩固,我国进一步明确了宗教管理事务的法制,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宗教的发展,强调宗教事务的合理性与民主性。

宗教信仰往往伴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融入宗教信仰因素,将宗教文化中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同现代审美紧密结合,设计出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创产品。比如佛家香炉文创产品,将庄重的佛像卡通化,塑造成一个可爱的玩偶造型,再将玩偶的外貌与古代大侠盘腿打坐的动作相结合,形成头顶冒烟的特征,将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有趣的佛陀形象。该产品一经推出,迅速在青年人群中掀起了抢购的热潮,口碑与销量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我国的宗教场所众多,并且基本超过半数的旅游古迹中有宗教文化的踪迹,如布达拉宫、龙门石窟、武当山古建筑群等。旅游景点中包含如此之多的宗教场所,旅游纪念品中的宗教文创产品就将有较多的销售量,这也奠定了我国宗教文创产业发展的基础。

2 文创产品创新开发与推广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文创产品可以汲取中国文化因素作为设计理念,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与文创产品产生共鸣,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创新力度。

2.1 注重结合传统文化,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意义

对于我国的文创产品来说,必须牢牢把握大众的消费心理,要想做大众认可的产品,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产品的社会意义和内涵。设计文创产品不能一味地引用传统抽象的图形、符号等,更主要的是赋予传统图形、图像新时代的内涵,将复杂的故事清晰化,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和美学特点。文创产品不仅要有巧妙的创意和精美的外包装,实用性和新颖性也是关键之处,不仅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更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2.2 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打造品牌效应

每一款文创产品都具有特有的时代烙印和文化意义,文创产品的独特性发展需要依赖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粗制滥造的文创产品在市面上流通,不仅是对产品背后文化内涵的亵渎,也是对产品设计者的不尊重。近几年,不断有知识产权问题纠纷出现,我国陆续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款支持和保护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创作者也要牢牢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质量过硬、口碑信誉良好的文创产品。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品牌效应,打造特有品牌的文创产品刻不容缓,在推动消费的同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3 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做好现代化营销方案

文创产品的销售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命脉,文创产品有良好的销量,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创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当中。“互联网+”是利用网络平台,将虚拟网络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法,不少行业在“互联网+”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创产品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浪潮,开拓网络市场。并且,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通过互联网收集网友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了解大众的消费习惯及兴趣爱好,了解文创产品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既方便又省时。当然,其他的一些途径如公交、地铁的广告投放,也能实现营销方法的多样性。

2.4 做好产品定位,明确产品受众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当今社会的风向标,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产品,注重实效性。比如现在设计一款20世纪70年代的含有红色文化内容的笔记本,可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大众的怀旧感,但产品在市场上畅销的可能性较小。在文创产品进入市场之前,要明确文创产品的受众人群,考虑文创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低廉的价格更容易畅销,降低了消费的门槛,受众就会广很多,中等价格及高价的受众人群明显偏低。并且在宣传方面也要符合受众人群,不能面向中老年群体的文创产品,反而宣传的对象是青少年,这样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3 讨论

文创产品设计元素的汲取和创新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较为畅销,中国巨大的市场让很多人关注。但是,目前文创产品形式过于单一,产品的造型较为俗套,缺乏美感,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并且产品的质量问题令人担忧,创新的优势丝毫没有体现。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兼具地理地方性和多元多样性。不同地域的设计者所接触到的文化底蕴是不同的,因此文创产品也就多种多样。但针对地方地域的设计往往并不符合其他地域的审美,比如南方的文创产品油纸伞等并不能引起北方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他们眼中,往往觉得文创产品新颖好看,但并不具备实用性。因此好的文创产品在兼顾美观的同时必须具有实用性。另外,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审美,是设计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设计的文创产品包含二者的全部内涵,或者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实现将二者甚至多种文化融合,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关产品,也是解决该问题的另一种途径。

传统文化作为时光遗存给世人的美好事物,是现代大众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是沟通人们想象中的历史和实际历史的途径。文创产品创新是首要,将文化作为灵魂注入,佐以当今的先进文化,才能设计出能够流通的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这也必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文创产品的品牌效应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注入独特的文化气息,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意义。个性品牌的创立,能够借助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与历史沉淀,能够刺激文创产业的发展,更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文化
陶溪川文创街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刘力萍文创作品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谁远谁近?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