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供给侧改革基本理论研究
2022-11-01王念
王念
(四川博物院,四川 成都 610000)
2021年5月28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主持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其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提出了中国博物馆的供给侧改革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博物馆从20余座发展到5000多座,较好地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从“有”到“好”的跨越就需要通过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特别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中国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理论既是博物馆与现代化的基本关系在实践中的运用,也一脉相承于中国博物馆百余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提出这一理论既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现实,更是基于我国博物馆在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中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本文拟从基本概念与逻辑、历史与背景、研究方向与内容等方面,对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理论做一梳理。
首先,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基础是现代社会中的文化消费与供给关系,以及文化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程度之间的矛盾运动。消费与供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也是人类生存发展、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的重要驱动力。文化消费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基于一定物质消费水平的社会行为,是对精神文化类供给产品和服务的占有、享受和使用。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和物质供给水平有限,文化生产与消费只能占据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一小部分,也只能满足特殊阶级和阶层的需要,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近代以来,由欧美新兴市民阶级以新航路开辟和殖民运动为代表主导的全球化,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主导的工业化,以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为代表主导的资产阶级民主化,共同形成了由资本主义文明主导的人类现代化进程,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性社会。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一跃而至工业文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化大生产使物质供给极大丰富。在这个基础上,文化消费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必要社会活动。因此,现代社会文化消费和供给关系有三个特点:一是由资本和市场经济全球化所决定的市场性消费、商品化供给。二是由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高度发达带来的物质消费极大丰富所决定的全民性消费、产业化供给。三是由(西方文化政治主体意识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性消费、基于现代性审美范式的多元化供给。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生产和消费早已成为全球市场经济生产和消费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经济是文化、文化是经济”。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物质供给的极大丰富为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需求的增长对文化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供给的提升则取决于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的生产效率,这就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既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也能和其他生产力要素结合,提升其生产率;还能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对社会稳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深远影响。因此,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必然会不断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努力造就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高度发达的现代性在文化层面上的体现,不会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自动出现,必须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来一步一步实现。历史上,英、法、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均一度拥有足以代表世界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强大文化软实力,成为黑格尔口中“世界历史的道路”的主导者。这就是高度发达的文化生产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体现。
其次,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合理性在于博物馆始终是现代文化消费的重要供给方。博物馆诞生于由西方主导的人类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是该进程的重要建构者和参与者。1683年,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对外开放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使博物馆经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40年代、二战后至今的三轮扩散,以欧美为中心传播到了全世界,并通过对人类在全球化中不断开拓的新疆域、接触的新事物的有序收藏、研究和展示,成为建构人们对世界认知秩序的重要平台,这在本质上就是为现代社会提供以馆藏物为基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由三轮工业革命所代表的工业化使博物馆成了记录和展示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这一“进步的飞跃”,以“博物馆物”这种“历史的物化”保存文化遗产、延续历史和文明多元化的重要机构,并在18世纪之后大体形成了历史文化类、艺术类、自然历史和工业科学类的博物馆类别体系。各类别的博物馆大多在欧洲各国兴起,并在全球化和工业化中,特别是二战后的几十年间得到快速发展。此外,由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代表的民主化运动使博物馆逐渐融入了现代主权国家的教育系统中。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世界各国所拥有的历史与文化类、艺术类、自然历史和工业科学类博物馆的文化供给能力远不止提供一般性公共文化服务,而是需要满足现代化国家的国民有序认知现代社会、学习知识、欣赏艺术、科学研究、文明教化、价值观和共同意识塑造、休闲娱乐等多种文化消费需求,博物馆的发展程度也成了国家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二战后,博物馆随着第三轮工业革命和当代国际秩序的形成快速发展;同时以苏联为代表形成了与欧美不同的社会主义博物馆体系,对“另一条现代化道路的博物馆事业”进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博物馆道路的实践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在总体上中止,只有中国博物馆还在进行具有新的普遍意义的探索和实践。这个深刻的教训再次表明,一个国家的先进文化并不能自发地随着工业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发展而产生,必须通过长期不懈的实践活动,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造就。冷战结束后,随着以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博物馆文化供给的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等趋势日益明显;由全球数万个博物馆组成的“网络”深深地嵌入当代社会中,成为现代文明重要的文化脉络之一。可以说,“现代性”是博物馆的天然属性,其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职能有机统一于为社会提供以“博物馆物”为基础的多元文化产品,即博物馆文化供给。这就是博物馆与现代化的基本关系。
博物馆与现代化的关系同样适用于中国博物馆自诞生以来的历史经验总结。如果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开端,那么1905年南通博物苑的成立就意味着中国博物馆第一次作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登上历史舞台。从南通博物苑到故宫博物院、瑞金中央革命博物馆,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各类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始终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斗争、和平建设、改革发展等各个时期为救亡图存、自主图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百多年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由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为代表的综合地志博物馆,以故宫博物院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以中国美术馆等为代表的艺术博物馆,以中国科学技术馆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加上各种专门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所组成的、总数超过5000座的博物馆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
但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博物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角色和使命绝不仅仅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博物馆自诞生以来,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和责任始终如一,就是为在由西方主导的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延续中华历史文化、推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重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立主体地位做出应有贡献。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博物馆履行这一使命的具体实践各不相同。在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表现为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救亡图存、存物续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教育人民、服务科学、爱国图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主要表现为努力满足因国家经济社会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激增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博物馆发展最快的时期。一百多年来,中国博物馆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也有别于大多数非西方国家的道路,形成了四条基本经验:以“救亡图存”为使命宗旨,以“文明复兴”为价值导向,以文化遗产的“国有民享”为总体发展格局,以“执政党的长期统一领导”为根本保障。这四条基本经验决定了中国博物馆始终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进国家科学文明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主体地位的践行者,因此也毫无疑问是中国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积极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正因为中国博物馆自诞生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道路,以及在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以贯之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在以“博物馆物”为基础的文化供给实践中始终存在两种导向:既有需求导向,也有使命导向。需求导向可以说是客观导向,即为了满足因国家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在客观上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在文化领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文化作为要素的生产率。也即是通过供给侧改革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保持供需关系相适应。这是供给侧改革的客观驱动因素。使命导向可以说是主观和价值导向,即通过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以此来秉承和实现中国博物馆的历史和当代价值。这种价值不求诸由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及其普世观念,而是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完成对传统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现代化新范式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先进文化兴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而得到自我确证。也即是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和精神文化的共同富裕中得到价值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博物馆才能为世界博物馆事业展示一种新的积极的普遍性意义,更好地推动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观价值驱动因素。因此,中国博物馆的供给侧改革既是对新时代的主动回应,也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事业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如果对中国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那么其要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理论的现实基础是现代文明社会文化消费与供给关系,以及文化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程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不会随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地消失,必须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来造就先进文化的繁荣。
第二,博物馆诞生于人类现代化进程,始终是现代化的建构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文化消费的重要供给方。一个国家越发达、现代化程度越高,对文化供给水平也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产品供给方,必须不断满足这一要求。博物馆和现代化的基本关系是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所在。
第三,中国博物馆百余年来始终是推动现代中国对传统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践行者、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在实践中开拓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非西方国家博物馆发展道路。供给侧改革就是这种践行和参与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博物馆在新时代参与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满足社会文化消费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
第四,中国博物馆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中国博物馆事业本身就是这条道路的一部分,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第五,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定供是供需关系的基本逻辑,现代中国的文化消费主体是人民,中国博物馆的自我价值实现也必须求诸中国人民在追求现代化中对其的接受、认同、需要。
第六,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实践途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着力化解结构性矛盾、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和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实现供需关系平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有”到“好”的跨越。改革的关键是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共同扩大有效供给。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来看,这一实践是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博物馆行业的体现。
第七,供给侧改革理论是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理论博物馆学,即探讨博物馆与现代化、中国博物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身份和职能等战略问题;又涉及应用博物馆学理论,即研究博物馆管理、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融合发展等指导实践的具体问题。
第八,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对改革的必要性、中国博物馆目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供给有效性的判定和改革路径的探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再度审视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这一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国际博物馆协会特别全体大会于2019年对“新的博物馆定义”投票无果就是这样一个信号。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必然要求中国博物馆回答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如何定位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理论就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由“不足”转为“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成为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实践。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在建构起基本理论支撑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探讨中国博物馆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供给有效性的实现路径和改革的具体措施等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①高游.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EB/OL].(2021-05-29)[2021-11-24].http://www.ncha.gov.cn/art/2021/5/29/art_722_168247.html.
②《致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