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浪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赏析

2022-11-01景泽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9期
关键词:水陆童子长裙

景泽时

(古浪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甘肃 古浪 733100)

0 前言

古浪县博物馆馆藏水陆画共42幅,除中央的3幅大佛像外,其余均高约260厘米、宽约110厘米,以细绢为底,用藏蓝和黄色团花花绫装裱,绘制精美,装帧考究,对明清时期河西地区宗教、美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基本情况

水陆画按照人物、神祇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关佛教派系的佛、菩萨、明王、罗汉和护法神;二是道教派系的有关神祇,还有中国民间神祇,如三清四御、十二真君、二十八宿、十二宫、十一曜等;三是佛教和民间信仰并已汉化的各种龙王众、十大阎王、阿修罗等;四是儒家代表人物,如玉皇大帝、孝子顺孙、忠贞烈女等。

现选其中几幅有代表性的水陆画略做介绍:

1.1 释迦牟尼佛

佛绀色螺发,有顶严,面相圆满,细眉长鼻,慈目下视,双耳下垂,袒胸,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搭腿下垂,跏趺坐于宝莲之上。宝莲之下为六面束腰金刚宝座,座腰处有两身金刚力士坐于阶沿。佛内着镶边白色长裙,腰束绿帛带;身着镶莲锦边绿大衣;外披右肩半披式红色田相袈裟,袈裟覆及腿面。佛身后有圆形火焰缘头光、身光,佛顶之上垂流苏华盖,周边布满祥云。画面采用红、绿、黄、蓝、白诸色,艳丽繁富,搭配自然生动,装饰效果很强。

1.2 多宝佛

佛绀色螺发,有顶严,面相圆润,细眉长鼻,慈目下视,双耳下垂,袒胸;左臂下垂,左手撒下珊瑚枝、珍珠、金银锭等财宝;右臂曲折上扬,右手倒持镶金蓝色琉璃长颈宝瓶,赐下琼浆甘露及食粒;右足踩粉莲,左足踩白莲,立于祥云之上。佛内着镶边蓝色长裙,腰束白色帛带,帛带下垂至足;身着镶边绿大衣;外披右肩半披式红色田相袈裟。佛身后有圆形头光,头光两侧各有三尊双手禅定印、交跏趺坐佛,佛所着大衣有深绿、蓝、浅绿之差异,周边布满祥云。左下是地狱饿鬼雀跃接食,右下是世间人民欢欣接食。左下榜书“信士党九畴”。

1.3 十方佛

两幅,左右对称,每幅画面均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为主,各有五身立佛,合为十方佛。佛绀色螺发,有顶严,面相圆满,细眉长鼻,慈目下视,双耳下垂,袒胸。双手施各类不同法印,双脚踩宝莲,呈站立姿势。佛内着镶边蓝、绿裙,身着镶莲锦边绿、蓝大衣;外披右肩半披式红、褐色袈裟。佛身后有圆形头光。两幅图中最前面的佛身后,各有一位执持锦幡、身穿蓝衣或红衣的童子。

佛后即上层有列队站立的11身菩萨,合为22身。诸菩萨均绀发,头戴宝冠,面相圆满,额中白毫相,白眉长鼻,面容慈爱,双手合十,脚踩莲花,服饰华美。除左幅中间一菩萨袒胸、饰璎珞、着长裙外,其余21位菩萨均上着右衽阔袖裳、下着长裙,腰束帛带,肩披帛巾,上裳有红、蓝、黄、绿、粉五色,长裙有粉黄、浅绿、浅紫等色,或有云朵、团花、菱格等花纹;帛巾有红、绿、蓝三色。菩萨身后左右各有执持锦幡的二童子,此四童子三人着蓝边红衣,一人红边绿衣。

佛前即下层有列队站立的11身天帝,合为22身。诸天帝均束发戴冠,细眉长鼻,慈目下视,有的蓄须,有的白净,面容慈爱,手持圭形笏板;身着右衽袍,外披双领下垂式大衣。袍有绿、白、粉、黄、蓝、红六色,大衣有绿、褐、红、蓝四色。星君身后左右各有执持锦幡的二童子,此四童子或着红衣,或着青衣。在上中下三组人物间,点缀散落的天花。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十方世界诸化及其菩萨、天帝俱来赴会的场面。

1.4 明王

两幅,左右对称。每幅各绘制五尊三头六臂的明王,最上处有三身,中部明王两侧有两身佛或菩萨(左幅身旁分别榜题为“华光菩萨”“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右幅身旁分别榜题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意为明王为佛或菩萨的化身。这是典型的藏传密宗佛、菩萨的正法轮身和教令轮身形象。

左幅:中央为马头明王,绿面瞋目,红发上冲,两臂上举持日、月,两臂合十于腹前,两臂持宝剑、三叉戟,骑白马,追逐恶鬼。外绘白、红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红色帛巾绕身飘扬。左上骑金龙明王,青面瞋目,褐发上冲,六臂分别执持金刚杵、金钵、幡、弓、箭、鬼头。身骑一条金龙,右脚下有一恶鬼跪地求饶。外绘黄、青、红三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红色帛巾绕身飘扬。右上为骑赤蛇明王,黄面瞋目,黑发上冲,四手分别持降魔杵、螺号、宝轮、宝瓶,两手执斧钺。身骑赤蛇,脚踩恶鬼。外绘黄、红双色火焰状椭圆边框,蓝色帛巾绕身飘扬。左下为焰鬘明王,红色瞋目,褐发上冲,四手分别执持戟、斧、如意宝、金刚索,两手抓握白兽、青蛇,骑青狮,脚踩恶鬼。外绘黄色椭圆状边框,绿色帛巾绕身飘扬。右下大威德明王,青面瞋目,褐发上冲,六手分别执持宝箧、军持、印、盾牌、金刚索、智慧剑。骑金牛,脚踩恶鬼。外绘黄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红色帛巾绕身飘扬。

右幅:中央为骑青龙明王,黄面瞋目,黑发上冲,五手分别执持金锭、莲枝、宝珠、宝剑等法器,一手按于左腿面。身骑一条青龙,脚踩恶鬼,周身绘白、蓝、红三色火焰状椭圆边框,蓝色帛巾绕身飘扬。左上为无能胜明王,绿面瞋目,红发上冲,六手分别执持智慧剑、钺刀、矩尺、宝剑等法器。骑谛听兽,脚踩恶鬼。外绘黄、绿、红三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红色帛巾绕身飘扬。右上为骑黄狮明王,黄面瞋目,黑发上冲,四手分别执持玉钺、钹、弓、箭,一手上扬,一手下指,骑黄狮,脚踩恶鬼。外绘黄、红双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红色帛巾绕身飘扬。右上为骑黄狮明王,黄面瞋目,黑发上冲,四手分别执持玉钺、钹、弓、箭,一手上扬,一手下指,骑黄狮,脚踩恶鬼。外绘黄、红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绿色帛巾绕身飘扬。左下为骑虎明王,红面瞋目,黑发上冲,三手分别执持双剑、白螺,两手合十,一手下按,骑猛虎,脚踩恶鬼。外绘黄、橙、红三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绿色帛巾绕身飘扬。右下步掷明王,青面瞋目,红发上冲,系红色飘带,三手分别执持智慧剑、宝锏、绢索,一手握象鼻,一手向上半握,一手向左掌击,骑白象,脚踩恶鬼。外绘黄、绿、红三色火焰状椭圆边框,红色帛巾绕身飘扬。

1.5 玉皇大帝等

一幅,画面分三层:上层初禅、三禅天众八身,均菩萨装束,头戴蓝色冠,饰各类璎珞,面相圆润,细眉长鼻,慈目下视,面容慈爱。双手合十,站立姿态。上身有的袒胸,有的着蓝、红色大衣,下身着粉、黄色长裙。披绿、红、蓝三色飘带。身后有二着青、红色衣的持幡童子持立。中层玉皇等五帝,束发,戴各类冠冕,面相圆满,细眉长鼻,慈目下视,有的蓄须,有的白净,面容慈爱。手持笏板,站立姿态。上身着黄红青褐各色大衣,下身着蓝、绿、粉色长裙。身后有一着蓝衣持幡童子持立。下层天仙、五谷、天曹诸神九神,束发,戴各类冠冕,面相圆满,有的白净,面容慈爱,有的红脸蓄须,双目圆瞪。手持各类器物,站立姿态。上身着蓝、红、青褐各色大衣,下身着蓝绿粉色长裙。身后有二着红衣持幡童子持立。

1.6 天龙八部等

两幅,画面分上、中、下三层。

左幅:上层左上五身,束发,戴冠冕,面相圆满,三人白净,二人面色较黑。手持笏板,站立姿势。上身着蓝、黄、红、青、褐五色大衣,下身着黄、绿、粉色长裙。身后有一着青衣持幡童子侍立。右上四身,一身青面獠牙,褐发冲天,系蓝色披肩与红色飘带,袒胸,右手持一条褐色花蛇。其余三身戴帽冠,蓄须,站立姿态,一位持笏板、着黄色大衣,两位双手合十,着甲胄,系绿、蓝色飘带。身后有一着红衣持幡童子侍立。中层婆罗门众五人,胡人胡帽,头戴发饰。四人袒胸赤足,佩璎珞,披红、绿、蓝色飘带。下身穿红粉黄长裙,腰系蓝、绿二色腰带。中间一人戴冠披发,披黄色绘彩大衣,双手持宝物。身后有一着蓝衣持幡童子持立。下层左下士农工商十人,皆为世俗人物形象,有儒生、农民、商贩、僧人等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右下大仙八人,面色白净,面相圆满,二人面色较黑,瞠目,皆蓄须,双手合十,站立姿态。上身着青、黄、红、白蓝各色大衣,下身着粉白红黄各色长裙。身后有二着红青衣持幡童子持立。

右幅:上层左上四身,一人青面獠牙,红发冲天,发中有人面。六臂举日、月、弓、箭等。系红色飘带,袒胸,下身着粉色长裙,系蓝色腰带。其余三人戴帽冠,两人面白,一人面较黑,两人蓄须,站立姿态。一人手持蛇,着彩色飘带。两人双手合十,一人着甲胄,系绿色飘带,一人着彩色衣衫。身后有一着青衣持幡童子持立。右上五岳圣帝,束发戴冠,面色圆满,面容白净,皆蓄须。身着黄、绿、红、褐四色衣裙,系腰带。身后有一着红衣持幡童子持立。中层诸天药叉五身,胡人胡貌,武将形象,头戴顶冠,面色较黑。手持剑、斧、㦸等兵器,站立姿态。着红、蓝、绿各色甲胄,系红、绿色飘带。身后有一着蓝衣持幡童子持立。右下嗣山五贤、关公二郎等八人。下方一人面黑蓄须,双目圆瞪。戴冠,上身着粉色大衣,披蓝色长袍,下身着绿色长裙。中间五人面相圆满祥和,皆戴冠,着红色长袍,配蓝色腰带。上方两人,一人面色白净,戴冠,着黄色长袍,系红色腰带。一人面黑蓄须,戴蓝帽,着绿色长袍,系红色腰带。身后有一着持幡童子持立。

两幅,画面分上、中、下三层。

左幅:上层地府六司十二身,均束发戴冠,手持笏板,站立姿态。身着蓝、绿、红三色衣裙,系腰带。身后有二持幡红、青童子持立。中层十王五身,束发戴冠面,手持笏板,站立姿态。上身着黄、蓝、绿、红四色大衣,下身着蓝、黄、绿三色长裙。身后有一着青衣持幡童子持立。下层左下地府崔公、六曹七身,均头戴或黑或灰的纱帽,身着或绿或红的长袍,或手持笏板或抱棒簿籍,呈站立姿势。身后有一着红衣持幡童子持立。右下地府狱主九身,皆形象奇怪,青面獠牙,袒胸,骨瘦如柴,手持剑、斧、戟等兵器,下身穿蓝、红、绿色短裙。身后有一着红衣持幡童子持立。

右幅:上层地府六司十二身,束发戴冠,十位面色白净,两位面色较黑,手持笏板,站立姿态。身着黄、蓝、绿、红四色衣裙,系腰带。身后有二着蓝青衣持幡童子持立。中层地府十王五身,束发戴冠冕,四位面色白净圆满,一位面色较黑,皆蓄须。手持笏板,站立姿态。上身着黄、褐、绿、红四色大衣,下身着蓝、粉、红三色长裙。身后有一着蓝衣持幡童子持立。下层左下地府裴公、六曹七身。一身青面红须,双目圆瞪,手持簸箕,着红色长袍,戴灰色帽子。两人面色较黑,蓄须着绿、红色长袍。其余四人面色白净,三人蓄须。手持笏板等物,呈站立姿势。着蓝、绿、红、褐色长袍。身后有一着青衣持幡童子持立。右下地府十八狱主九人。皆为怪物形象,青面獠牙,袒胸,骨瘦如柴。手持剑、斧、㦸等兵器。下身穿蓝、红、绿色短裙。给人一种地狱饿鬼可怕之感。身后有一红衣持幡童子侍立。

1.7 黑虎灵官

一幅。为赵公明形象,面色黝黑,怒目狰狞,蓄须,头戴白冠,身着红色镶花上衣,外披黑色印花大衣,穿彩色裙裤,腰系粉色腰带,披蓝色印花飘带,武将装扮。胯下黑虎,左手执锁,右手执鞭。身后饰祥云纹饰。

1.8 三皇天妃圣母等

一幅。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四空天众、二禅天众八身。面相圆满,细眉长鼻,慈目下视,双耳下垂,双手合十,呈站立姿态。皆束发戴冠,饰有璎珞。上身着黄、蓝、绿、红等色印花大衣,披白、绿、红、蓝等色印花大衣,披白、绿、红、蓝等色飘带,下身着粉、黄、白等色长裙。一人上身着红色大衣,披绿色长袍与红、绿色飘带,下身着白色长裙。一人上身着红色大衣,披绿色长袍与红、蓝色飘带,下身着黄色长裙。侍从手持羽扇、如意等物,侍立一旁。下层药病林野、三皇上圣八身。四人袒胸披蓑,二人面色较黑,手持罗盘或药草。四人面相圆满,皆束发戴冠,蓄须。身着红、褐、黄、蓝等色大衣,有人手持笏板、宝葫芦,一人身侧站一猛虎。身后有二着红衣持幡童子持立。

1.9 水陆缘起

一幅。该幅画画面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画的是梁武帝在法华殿邀请智公禅师解梦,答疑所惑。画面中智公禅师被请到宝座上,椅子的两旁有两位陪同的弟子,双手合十,作揖状,梁武帝身着龙袍虔诚地坐在宝座下面聆听大师教诲,身后有两名掌扇,掌扇后面五名大臣双手合十作揖状,前面一位大臣向旁边大臣作交流状。此画中人物服饰取材明代帝王、大臣、禅师,造型别致、灵动,设色艳丽、明净。画面的下面部分墨书题记,重修水陆功德记。

2 水陆画起源、发展和功能、价值

2.1 水陆画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水陆画是举办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其形式与中国佛道两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水陆画涵盖了天、地、人、鬼诸神的水陆壁画,起源于纸本(绢本)供张挂的佛教卷轴画,反映了佛、道、儒家思想。在史料中最早著述的就是敦煌遗书中记载《结坛文》《转经文》和《树幡文》等仪文,都有大量的关于水陆法会仪轨里悬挂水陆画像的表述。水陆画起源于何时,目前无定论,但学界认为应不早于唐代,据文献记载水陆法会的图像始见于晚唐、五代,并逐渐形成体系。北宋天佑八年(1093),苏轼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制作了16幅画像,分上、下堂两堂,这应该就是水陆图像最早的图形了。

至明清时期水陆法会已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民间色彩愈益浓厚,它是根据水陆法会奉请的神祇名目及水陆仪轨进行绘制的,所以它负载了一定的宗教意义与社会功能,它们的制作总体是把宗教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悬挂水陆画,让人们置身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洗涤心灵,教化众生,超度已故忠臣烈士,亲人以此告慰死去的亡灵。

2.2 功能与价值

在许多民间画工笔下,水陆画以贴近市民的生活化描绘,神话被世俗化,历史被现实化,所反映内容更加接近当代尘世芸芸众生的世俗生活,通过其所创造的丰富独特形象,来激起观众的精神共鸣,使其中的艺术形象情感变得更具感染力与震撼性,反映了艺术的传统人文主义的精神超越。水陆道场活动在古代辐射面大、受众面广,影响力深,震撼性极强,透过仪轨的一一展示,亲人可表达追思、传递感恩,祈愿在不同的生命空间中过得平安、快乐,祈佑自己现世的家庭、事业一切安康。通过水陆法会的举行,使得已故宗亲成员得以超度,对死者的追忆,给生者以慰藉,从而缓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积怨,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通过画面折射出浓郁的孝亲理念与深厚的伦理价值,给当代人不无许多启迪与思考。其中蕴藏着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贯穿着对现实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到了对人生善恶因果的警示。儒家文化本质上就是道德文化,孝亲则是基于血缘的孝养、孝敬、孝顺父母的家庭伦理道德。我们今天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体现。

3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古浪县博物馆珍藏的明代水陆画,由举行水陆法会的目的意义,以及悬挂水陆画希冀“追冥福”来渴盼得到神灵保佑与庇护,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和祖先信仰,通过举办水陆法会,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寄托和缅怀先祖亡魂的最好表达方式,它是中华文化绵长悠远的历史见证之一,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①苏金成.两宋时期水陆画研究[J].书画艺术,2011(6):50-55.

猜你喜欢

水陆童子长裙
庄严万象
——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拥抱
小白菜
我为小丽绘长裙
我为小丽绘长裙
故事里的狼
水陆两栖巴士
长裙,和它的零件们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