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看《古文观止》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翻译
2022-11-01薛冰琦
◎薛冰琦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一、引言
近年来,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各国文化不断碰撞,互相交融。中国不断努力融入世界,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战略计划都促使中国前进,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在中国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人始终没有忘记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仍流淌在人民的血液之中,生生不息。《古文观止》这部集中国古代智者佳作于一身,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罗经国先生从其中选取数篇,加以翻译,成书《古文观止精选》英译本。这部著作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言文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而翻译研究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学者苏珊·巴斯奈特提出著名的文化翻译观,为翻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拓宽了新领域。
因此,本文以文化翻译观理论为框架,主要从文化负载词方面分析罗先生的《古文观止精选》英译本。虽说文化翻译观具有普适性,但它是如何在实践中指导罗先生的?为实现文化对等,罗先生又采取了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本文将通过文化负载词这种典型的例证研究回答上述主要的两个问题。
二、文献综述
纵观翻译研究领域,许多学者针对文化翻译观和罗经国先生的《古文观止精选》做了各方面的研究。
首先是关于文化翻译观理论方面的研究,比如,近年来,路立欢(2021)利用文化翻译理论研究了《蜀道难》中典故的翻译,通过对比分析四个译本,提出了利用“重写”策略来翻译典故,虽在翻译典故方面有所成果,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明选择四个译本的缘由。
左慧芬和龙晓明(2021)则利用文化翻译观研究了广西文场的翻译方法,该研究重点研究了这种特殊广西民间曲艺的翻译方法,但对于其他类似文本应如何翻译,具体翻译方法却没能提及。
针对《古文观止精选》的研究,曹万忠(2020)是通过以罗译《古文观止精选》为例,深入中国典籍英译,提出中国典籍英译中的四点启示,即强化译者责任、重视读者反馈、接受社会的选择和仲裁、突显“译有所为”的理念,却缺乏各理论层面的分析。
郭晨曦(2018)以罗译《古文观止》为例,浅谈古文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试图回答一系列关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帮助译者在古文翻译中更好地实现文化平衡。该研究的确多方面强调分析了文化,但是具体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法却未能提及。
虽有众多学者对文化翻译观和罗译《古文观止精选》都有研究,但是鲜有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本文将文化翻译观与《古文观止精选》结合,一是让更多人认识文化翻译观在罗译《古文观止》时的作用;二是通过这样分析,为日后其他译者翻译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文文本提供可借鉴的翻译方法。
三、苏珊· 巴斯奈特及其文化翻译观
纵观翻译史,翻译研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语言学的庇佑之下。但自翻译研究领域出现“文化转向”后,翻译就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一种语言学行为,而被看作是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文化行为。著名翻译家,学者苏珊·巴斯奈特著书《翻译研究》,在该书中提出了文化翻译观的理论。虽成书早,但即便是今天,文化翻译观仍然是翻译研究者和翻译爱好者的必读。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可谓是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哈里斯(Harris)认为:“文化概念可以归结为与特定民族集团共有的行为模式,即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生活方式’。”(杨蔚君,11)
语言是由文化所塑造,肩负着传递文化的使命。在《翻译研究》中,巴斯奈特引用了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pair),即“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Bassnett 21)。她认为翻译在转化不同语言文字的时候应以文化为基本单元,而不是再以词句为单元,这就为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开启一个新的角度。
(二)文化对等
巴斯奈特讲述对等概念,对等是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也是翻译所要实现的目标。她主张文化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强调单词,句法上的对等,更应是实现文化上的对等。翻译的最终目的不应仅是传递原文的信息这么简单,更应是实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实现文化的传播。
为实现文化对等,巴斯奈特认为,译者本身应先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了解原语文章和译语文章在文化上应有什么样的差别,从而译出符合译语文化标准的文,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的传播。
(三)得与失
在实现文化对等的过程中,译者应去努力平衡翻译的得与失。巴斯奈特认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与语言具有差异性,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翻译过程中得与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最大限度实现文化对等,译者要明确翻译后译文将舍弃原文的哪些部分,又增添了哪些部分,这样的得失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译语文化习惯。
总而言之,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原则,即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Bassnett & Lefevere, 8)。 翻译对等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为实现文化对等,常会选择舍弃语言所呈现的形式或篇章结构。抛弃表层的形式,保留深层的文化内涵,从而得到更容易被译语读者理论的译文。
四、文化翻译观角度下对《古文观止精选》的分析
在对理论进行了介绍之后,本文将利用文化翻译观理论,主要从文化负载词方面对罗经国的《古文观止精选》英译本进行全面分析。
(一)文化负载词定义与分类
文化负载词是指“与特定语言和文化相关的术语概念或要素”(Palumbo, 39)。在文化翻译观的研究中,对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文化负载词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种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社会生活,对促进文化传播有巨大作用。
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翻译角度而言,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汉语文化中有而英语文化中没有的,或是英语文化中有而汉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第二类是英汉词汇均有的词语,但是在两种文化中却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联想意义。
(二)从文化翻译观角度分析罗译文化负载词
罗译《古文观止》是汉译英译本,所以本文重点分析第一类中汉语文化中有而英语文化中没有的文化负载词这一小点。
在这类中,主要从汉语文化中特有的年份名、官职、四字格和中国典故进行详细分析。
1.年份名
例1:晋太元中
In the year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Annotation: Taiyuan was the title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Xiaowu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人常用年号来纪年,一般由皇帝发起。上例中,罗经国先生为保留并传递这种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将特殊年号进行音译,之后将具体的时间补出,并且在最后加注释来进一步补充说明原文。通过这样的解码与编码步骤,在译文中补充出英语文化中没有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实现文化对等。这样的译文虽不是英文地道表达,也失了汉语文言文的简洁性,却得到了传递中国特有文化的译文。
2.官职
例2:侍中 Shizhong
Annotation:
Shizhong was an official at court, serving as the king’s consultant.
“侍中”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官职,罗先生在翻译时,为不破坏原文,保留原文表达,选择了音译,并了进一步解释这特殊官职,他在译文后面加上注释进行解释。从得失角度看,虽然没能实现一对一的汉英对应关系,但这样的翻译保留了汉语的特色,传递汉语文化,进而实现文化对等。不仅让译语读者看到了中国的拼音文化,又让译语读者了解到中国特有的官职文化,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3.汉语四字格
例3: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But my grandmother is at her last breath, and she is like the setting sun beyond the western hills. Her life is at stake and she may die at any moment.
汉语中,“日薄西山”表面看是指太阳落下的景色,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对于人即将去世的委婉表达。虽然西方国家有“pass away”,“kick the bucket”等委婉表达,但与之完全对应的恰当表达却没有。而译文中,罗先生将其译为“like the setting sun beyond the western hills”, 这样的翻译首先保留了原文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又借助后面的译文“she may die at any moment”,进一步解释了前面的这句译文,让译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了其指代的文化含义。该译文在得失层面虽失去了汉语四字格的简洁性,但却得到了较为贴切的译文。译文不仅在词汇层面上实现对等,更是实现文化对等。
例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They all, old and young, appeared happy.
“怡然自得”形容一种舒适快乐、高兴满足的样子。在翻译这个四字格的过程中,罗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虽简单翻译为“happy”失去了汉语四字格的形式,但更好地传递了内涵文化,帮助译语读者理解。
(4)汉语典故
例5: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I will do anything for Your Majesty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nd will repay your kindness by twisting grass for Your Majesty after my death.
Annotation: “Wei Ou, a prince of the Jin Dynast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s saved by the ghost of an old man whose daughter he had saved. The ghost plucked a handful grass and twisted it into a rope by which the opponent Wei Ou was fighting with during a battle was pulled down from his horse and was killed”.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包含了一个关于“结草”的中国典故,而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相似对应的典故。如果只是简单译为“twisting grass”虽做到了直译,但很容易让没有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误解,所以罗先生在直译后,采用了加注释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典故,实现了中英两种文化的交流。虽然这样的翻译略显冗余,没能实现汉语的含蓄美,但是却做到了真正的“翻译”。不仅努力在译文中保留原语形式,而且补充的注释进一步解释了汉语典故,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帮助译语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原文。
罗先生也大量采用加注释的方式来翻译典故,既极大程度上保留原语表达,又补充出原语暗含的中国文化,实现文化对等。
四、结论
经过分析研究,本文作者发现:即便英汉两种语言有巨大差异,罗译本中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作用处处可见。虽在翻译过程中无法避免得失问题的发生,但是罗译本中已最大限度,尽其所能将原语文化全部保留到译文之中。
不论是翻译中国特殊的年份名,还是中国特有的四字格,罗先生以文化为先。借罗译本,本文作者建议在翻译中国传统文言文作品时,译者可以考虑采用文化翻译观,以文化对等为翻译标准和翻译目的,实现文言文到英语的转化,促进英汉两种文化的交流,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译者也要努力理解学习各种翻译方法,学会不同翻译方法之间相结合。
但本文依旧有局限性。一、分析举例的材料并不够多,《古文观止精选》中有许多篇文章,但是本文只涵盖涉及了几篇。二、巴斯奈特在其著作《翻译研究》中并没有详细描述得失问题,比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如何选择得失的方面,所以对罗译本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三、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分析了文化负载词单一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