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提升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素养的途径

2022-11-01唐鑫鑫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4期
关键词:讲解员博物馆文化

唐鑫鑫

(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辽宁 大连 116000)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专题性博物馆的建设与展示体现出愈发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地方特色。区别于综合博物馆的包罗万象,专题性博物馆更聚焦于某一题材,引领观众进行深度拓展,从而对其展示的文化产生兴趣甚至热爱,自觉加入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队伍中。讲解员作为专题性博物馆文化输出的窗口,担负着联结展览和观众的重要作用,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文化,讲解服务即为观众对此领域的最初印象。因此,讲解员素养应得到专题性博物馆的重点关注,探析提升讲解员素养的途径能够更好地发挥专题性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和宣传教育职能。

1 掌握职业文化,提升讲解内容专业性

1.1 自主学习

专题性博物馆的兴起是博物馆多样化发展的显著表现。中国的实践表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向“由政府引导、动员行业和公众参与”方向发展,博物馆的类型也从传统的历史、艺术等综合类型向科技、自然、民族、民俗、生态、遗址等各行各业的专题性博物馆方向发展。专题性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往往具有主题鲜明、脉络清晰的特点,展览内容更加专业化和具象化,这就要求讲解员不能局限于标准讲解词的内容,而需要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多渠道的研习和积累充分了解展览主题文化,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才能做好专题性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以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为例,作为中华武术专题博物馆,讲解词能够提供的仅是展品的基本介绍,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百家争鸣的拳种流派、底蕴深厚的兵器甲胄,都需要讲解员通过大量的学习掌握其内涵。对展览的讲解不能是独立的、割裂的,而应该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认知,讲解员也需要掌握常见的武术套路,在习练的过程中深化对武德内涵的了解,唯有自身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系统,才能给观众展示出武术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1.2 集中培训

讲解是有生命力的工作,讲解员在集体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碰撞出创意的火花。现阶段博物馆讲解员的选拔普遍关注外形和声音的基础条件,通常在成为讲解员后才会进行业务培训,呈现出“先上岗、后入门”的状况,新手讲解员凭借“背诵式讲解”在实践中摸索历练,发展成为“经验式讲解”。随着博物馆行业的高速发展,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观众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需求不断叠加,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需要多种形式的集中教育机会,向专家型讲解员转化,才能更好地为专题文化代言。

岗位培训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成长的基石。在岗位培训中要使讲解员首先认识讲解岗位的任务和意义,继而发展为集接待、宣讲、教育、启迪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为展品的解说者,终将被自助语音导览所取代。讲解技巧的培训必不可少,标准的语音语调、优雅的仪态举止、规范准确的表达是前提,因人施讲、精准答疑,以及如何处理讲解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都是博物馆讲解员职业素养的必修课。岗位培训的“传—帮—带”能够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环。

行业联动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进阶的途径。专家讲习、经验交流、行业互动能够迅速高效地提升讲解员的业务能力。长期单一化工作难免形成思维定式,当馆内讲解员互相促进的效果达到瓶颈时,集体培训和馆际交流能够为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思想注入新活力:与同质性的博物馆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吸收先进经验;与综合性博物馆交流了解行业前沿信息,创新宣教模式。择善而从有助于讲解员打开视野,突破闭门造车的桎梏,显著提升专题博物馆讲解员的职业认知。

资源整合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拓展的契机。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资源整合不再局限于藏品本身,博物馆研学课程逐渐被认可,对专题博物馆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展览策划和研究、鼓励讲解员轮岗锻炼、增强与同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等实践行为都能升华讲解员对业务的理解,培养自身向专家型讲解员转变,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的职业发展目标。

2 增强职业认同,明确讲解责任重要性

2.1 历史文化认同

专题性博物馆专门呈现某一特定主题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培养讲解员职业认同感要基于对博物馆主题文化的历史认同之上。讲解员在充分掌握讲解词之外,辩证地认识博物馆专题文化的历史,了解专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站在历史的角度从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解读其内涵,才能够在准确把握理解展览课题的前提下正确把握讲解脉络,把散开的“珍宝”用一根红线串联起来,把鲜明的主题突出出来。

讲解员对展览主题的历史文化认同还影响着个人观念在讲解表达中的呈现,尤其是民族类或抗战类专题性博物馆,涉及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物、事件,如果讲解员的历史认同断裂或偏差,造成错误的文化传播,会对博物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构建讲解员的历史认同感对专题性博物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2 情感认同

情感是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情感认同在讲解员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时将发挥重要作用。讲解是一座桥梁,引导观众走近展览主题文化,讲解员的情感倾向决定了其表达形式,从而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讲解员要认同专题性博物馆文化的积极意义,避免生搬硬套的说教式讲解,当讲解员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传播的文化时,通过情感交流可以消除观众的错误思想认知,有助于纠正观众的思想观念,打破观众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够在一系列的历史史实中深化观众的认知层次,从而形成观众对历史与文化的归属感。正向的情绪能够感染观众,才会令观众因为讲解员的魅力想要更多地了解专题性博物馆。

如果说历史文化认同是从学习到理解的内化过程,那么情感认同就是从认可到传播的外化过程,高度的情感认同会激发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内在驱动力,主动挖掘博物馆文化资源,自觉提升个人业务技能,进而愿意参与博物馆的研究和推广等更广泛的工作中。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该重视情感认同的不仅仅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群体,博物馆的从业者强化情感认同对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

2.3 角色认同

博物馆真正的社会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做了哪些重要的展览活动,收藏了那些文物珍品,获得了什么样的学术成果,还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引导了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和普通民众的艺术修养。专题性博物馆重视展览文化所传达的精神,讲解员的自我定位不能只是藏品的“解释者”,更应趋向文化“启发者”、精神“引导者”,增强角色认同使讲解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观众的作用,能够促进知行合一,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

在博物馆工作中,通常以从事文物研究和展陈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心,但这并不代表忽视讲解员的作用。一线工作与观众互动是本职,更是一种优势,讲解员比博物馆其他人员更直观、清晰地了解观众心理,把握观众动态,知道观众“想什么”“要什么”,并将观众需求反馈给策展人,换位思考使博物馆展览更具有生命力。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基于高度的角色认同方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方法,实现个人和岗位价值最大化。

3 锤炼职业技能,拓展讲解形式多样化

3.1 行为规范

举止优雅、言行得体是对博物馆讲解员的基本要求,众多博物馆宣教工作的论著中不乏对仪表、声音的教学和研讨,关于讲解姿态和讲解员的妆容也有论述,观众对仪态端庄的讲解员更容易产生好感是毋庸置疑的。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将面临更特殊的情况,因为部分展览主题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或有值得遵循的传统礼仪,如武术文化的抱拳礼、茶道文化的叩手礼、围棋文化的欠身礼等。讲解员掌握并运用这些优秀的传统礼仪,能够在第一时间拉近展览与观众的距离,观众的观展兴趣也会因独特的体验陡然提升,既达到传播展览文化的目的,也提升了讲解的观赏性。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行为规范贴合展览主题,讲解时可以配合展览内容实际演绎,比单纯的语言表述更能打动人。观众参观博物馆的时间是短暂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大量的知识,自然会产生筛选和遗忘,百闻不如一见,讲解员的动态演示显然更容易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博物馆讲解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原封不动地灌输,想要让专题性博物馆“活”起来,讲解员在行为规范方面仍将“上下而求索”。

3.2 因人施讲

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根据不同的受众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讲解计划是讲解前务必要做的功课。同一套讲解词和同一套讲解方案,往往会造成同质化竞争,这也会导致讲解队伍不稳定,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会对博物馆文化内涵的传播、博物馆形象的塑造、博物馆文化品牌造成不良影响。因人施讲能够避免讲解员原地踏步的现象。博物馆参观群体的年龄、学历、职业等特点都是因人施讲的依据,专题性博物馆还会接待展览文化的资深爱好者,讲解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与观众适配。因此,在为成年人和青少年提供讲解服务时讲解的深度不同,有针对性地编写讲解词是基础,灵活多变的讲解形式必不可少。面对成年观众要细致观察他们的反馈,抓住吸引观众的要点,详略得当地讲解;为儿童设置趣味互动,合理安排藏品的讲解时长,适当组织体验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面向展览文化的爱好者,考虑到观众本就对展览主题具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调整展览线路,讲解时既是引导者又是辅助者,推动讲解员和观众的双向输出,使自己的知识也得到拓展。讲解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因人施讲是博物馆工作从观众出发的具体表现,也是讲解员职业技能的重点与难点。

3.3 策划创新

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对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应用做出指导,拓展博物馆教育形式,推动馆校合作成为博物馆宣教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强化博物馆课程设计和社教活动策划能力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与时俱进的表现,与常规讲解不同,面向中小学生的博物馆课程在突出展览特色的同时要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相辅相成。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做课程或活动计划时,讲解员要了解学校教育的进度,把握共性、兼顾特性,使学生对博物馆课程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索取,扩大博物馆课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创新能力在博物馆研学、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结合线上教育的优越条件推陈出新,更易打造品牌效应。讲解员的策划和创新成果呈现在博物馆课程和社教活动中,也反映在博物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教育效果上,是对讲解员职业技能的实践检验。

4 恪守职业道德,推进讲解服务人性化

4.1 遵守行业规范

树立纪律意识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讲解行业也不例外。博物馆讲解员应学习和遵守《博物馆条例》《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讲解过程中既严格要求自己,也向观众普及博物馆行业的法律知识,使受众能够认识到博物馆文化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文物安全,构建良好的参观环境,形成自律的参观氛围。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还要掌握专题文化领域的特殊要求,如革命纪念类博物馆要求以史实为准,民族类博物馆要求尊重民族习俗等。

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在遵守普遍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还要遵循专题文化中更细致的要求和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和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既要坚持原则,也不斤斤计较,要学会从讲解工作中寻找乐趣、活得快乐。

4.2 传播正确文化

确保讲解内容正确,保持讲解严谨性是讲解员职业道德的立足点。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素质的提升,都将表现为讲解员的文化传播成果。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肩负着弘扬文化的重任,特别是推广小众文化时,微小的谬误都会干扰广大的受众群体对该文化的认知,造成文化传播的错误,而这种错误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修正。

互动问答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常见的教育形式,保证文化传播的正确性还需要讲解员在答疑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精准的回答。讲解员对专题文化也很难全知全能,个别讲解员在被观众的疑问难住时,采用含糊或无依据的自创答案去应对是不可取的行为,正视知识盲点的存在,坦率地表达尚未掌握这一问题,并在讲解之后认真研判,将正确的答案传达给观众,更能体现讲解员对职业道德的坚守。“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坚持传播正确文化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要始终秉承的理念,传承好文化脉络才能保护好文化遗产,延续和弘扬文化精神。

4.3 以观众为中心

高度重视观众的需求是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应尽之责。讲解员在进行讲解工作时需尽可能站在游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做好参观群众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出文物与游客之间的桥梁作用,这也是讲解员身为参观群众的服务者应尽的义务。讲解员在工作中应树立“主人翁”意识,做好观众的服务者,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一味地只顾输出自己的观念,忽视观众的感受。

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与观众有相互促进、补充的作用,讲解员向观众宣传专题文化,观众又将这种文化推广给身边的人,产生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示范效应。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只依靠一座博物馆、一群讲解员的力量,以观众为中心,可以通过收集观众意见、了解观众兴趣、邀约参与社教活动等方式,提高参观体验感和观众黏合度,能够吸引和留住观众,就能保持专题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博物馆讲解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素养能够推动专题性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尽管行业内对讲解员的考核与评定尚无标准化规定,专题性博物馆讲解员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任重道远,从职业文化、职业认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的提升讲解员素养,相信通过讲解员坚持不懈的自我提高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必将为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①单霁翔.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博物馆体系[J].中国博物馆,2014(2):35-42.

②张春雨.了解·理解·讲解——关于提高博物馆讲解水平的一点见解[J].中国博物馆,2009(1):82-86.

③王微微.刍议博物馆宣教讲解工作中的情感交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8):138-141.

④宋才发.民族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及规范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3-167.

⑤张胜芳.宣教视角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与培养发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4):143-145.

⑥王薇.论当代博物馆讲解员的修炼[J].中国博物馆,2007(2):59-64.

⑦李茜.新形势下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7):159-161.

猜你喜欢

讲解员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当讲解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博物馆
谁远谁近?
中国农业博物馆讲解员培养模式探索(英文)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