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的类型折返与现实互涉
2022-11-01王思佳
徐 宁 王思佳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
《门锁》是由别克导演,白百何、白客等人共同主演的犯罪悬疑片,影片关注到了独居女性安全这个现实话题,在此基础之上融合了多种类型特质进行改编尝试。《门锁》的初始文本来自西班牙导演豪梅·巴拉格罗于2011年执导的电影《当你熟睡》,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悬疑惊悚影片。这版故事的主角是公寓管理员塞萨尔,他深陷抑郁,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别人不快乐,整个故事的叙事动机都基于塞萨尔的变态心理,可以说毫无来由的恶意便是他的作案动机,他每天晚上偷偷溜进女住户克拉拉的房间,以悄无声息的方式逐渐毁了她的生活。《当你熟睡》最后的落脚点是在惊悚外衣下铺就了一条温情的路,塞萨尔“我无法快乐,从来没有过”的陈述能够激起观众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2018年,韩国导演李权对此文本进行了第一次跨语境改编,更名为《门锁》,类型依然是悬疑惊悚。此时的叙述视角由加害人视角转变为被害人视角,叙事主角已经转变为在大城市打拼的独居年轻女子,剧情脱离了《当你熟睡》的内核,着力于打造贴合现实的惊悚氛围,加入了正邪对立下的动作戏份。中国版《门锁》已经是第三次文本加工了,本次改编整体上更加贴近韩版的剧情架构,进行了不同语境下的现实改编。国内版《门锁》的类型定位是悬疑犯罪,在本土化过程中试图平衡类型因子,将社会热点与类型片做结合,以惊悚氛围突出女性独居问题的社会严重性。但在类型融合的过程中,影片的叙事略有割裂,在真凶揭露后,影片迅速从前半部分的悬疑惊悚滑向了犯罪警匪类型,使影片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在类型折返的过程中模糊了边界的现状。
一、类型折返:类型融合的叙事困境
类型电影起初是为了满足好莱坞电影观众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审美需求的变化而诞生的。西部片、犯罪片、悬疑片、惊悚片、爱情片、动作片……不同的类型有着各自相对固定的叙事策略和审美旨趣,在各自所构建的类型空间内,根据逐渐建立的类型话语规则进行题材选择、人物建构与审美表达。类型化叙事通常被理解为“具有联想关系的公认套路”,也便是该类型的基本句法,或者说“形式元素和道德情感、社会观念形成较为固定的构成模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评价体系,当人们评价一部电影时,通常会把它放进类型的版图中进行讨论,从而看清该片对于类型发展的继承与鼎新。另一个现象是,在当下的电影创作中,创作者更热衷于将不同类型的叙事版图进行交叉,构建能包容更多形式元素的叙事空间,从而使影片能够涵盖更大的受众群体。西班牙版《当你熟睡》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悬疑惊悚片,但片中的惊悚感并不是通过具有冲击力的视听画面来营造的,而是通过人性里隐藏的无限幽暗与令人恐怖的特质所造就的整体阴郁的氛围。该片对于“凶手是谁”并不设悬念,推动剧情发展的悬念是剧情下一步的走向。中版《门锁》则大幅改动了剧情架构,尽管上映时影片并不被归类为“悬疑惊悚”类型而将“悬疑”作为主要宣传点,但不可否认的是,《门锁》走的也是一条类型融合的叙事道路,只是在类型融合的过程中,类型特征出现了明显的折返与转向。
《门锁》中,白百何饰演单身貌美的都市白领方卉,一个人住的她有着较强的防范意识,会在阳台上挂男性的衣服以营造并非独居的假象。但最近,方卉在睡梦中总是隐隐觉得有人进了自己的房间,家里的物品摆放位置似乎也不对了。出现在方卉周围的男人:阴沉的保安小吴、猥琐的房产中介、贪婪的男上司、难以捉摸的兽医、站在对面窗台上偷窥的老人,似乎都可能是悄悄潜入室内的黑影,方卉陷入了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影片前半部分的重点在于突出刻画独居女性一个人在家时忐忑不安的精神状态,阴暗环境下大量带有惊悚元素的背景音乐的使用,强烈地渲染了方卉的恐惧情绪。这些极具代入感的女性犹疑心理表现,能够形成与女性群体的情感共鸣。同时,影片在韩版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制造“人人皆凶手”的悬疑氛围感。这也是悬疑片的惯用手法之一,即制造真相的“烟幕弹”,在韩版《门锁》中,这个“烟幕弹”是银行的客人,他是与女主角有明显矛盾冲突的人。国内版则塑造了经常浑身是伤的保安、想将方卉赶出公寓的中介、企图强暴方卉的男上司多个男性角色,被网友戏称为“可怕的男子图鉴”。所以方卉几乎时刻笼罩在惊恐的情绪之中,看每一个男性时都戴上了“凶手滤镜”。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悬念的制造,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呈现出了悬疑惊悚片的类型融合特征。然而当真凶揭露之后,悬念被揭晓,影片又转向了犯罪片的叙事模式。
我们先来看《门锁》在类型融合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首先是悬念设置的困境。“悬疑片的成长是中国电影迈向好莱坞式的主流电影模式的重要一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黄金时代,他创作了《迷魂记》《惊魂记》等经典悬疑片。希区柯克常用麦克芬手法来进行悬念设置,在他的作品中,悬念常常来自一个虚无的、精神化的东西,也就是说,某人或某物并不存在但却是推动叙事的重要线索。反过来说,在写实的背景下,当麦克芬手法失效时,观众会对角色的行为逻辑及动机的合理性产生更高的要求。纵观三个版本《门锁》中的闯入者角色,他们都选择在白天偷偷潜入女孩家中,藏在床下。夜里当女孩睡着后将她迷晕,而后在她家中洗澡、抱着她睡觉,在女孩醒来前再偷偷离开。如此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是十分具象的,让人困惑的同时也会让人自然产生探究行为背后深层动机的强烈心理。西班牙版《当你熟睡》从闯入者本人塞萨尔的角度出发去讲述他对于生活的厌倦甚至是厌恶。他的行为动机从起初就是十分清晰的:自己无法快乐便想要剥夺他人的快乐,在极度空虚的灵魂下释放出了纯粹的人性之恶。当他看到女孩克拉拉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时,“让那笑容消失”便成为塞萨尔人生的意义和找寻快乐的途径。由此,影片最终呈现的是对于人性的探讨和美学意义上的性格悲剧。
中韩两版影片将叙事视角转换为被害人后,闯入者的身份和动机成为最重要的叙事性悬念,韩版《门锁》的闯入者被改编成了具有变态占有欲的杀人狂角色。中版《门锁》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为人物加入更为立体的弧度,给闯入者的行为动机加入了心理学维度上的解释。兽医郑飞在人前看似阳光开朗,实际上由于童年的阴影,内心留下的难以愈合的创伤,继而形成了扭曲的变态心理。精神创伤是悬疑惊悚电影中的一种常用叙事策略,指向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精神或情感上的创伤,如背叛、欺骗等,对个体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从而展现人类复杂情感的内部冲突。但《门锁》的问题在于,对于郑飞精神世界的探讨是浅尝辄止的,影片给出的“童年时爷爷杀死了自己最爱的小狗”的行为动机也并不具有说服力,从而使影片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虎头蛇尾”之感,难以让观众理解郑飞的行为逻辑,继而影响了对人物的共情。这或许是由于影片尝试进行更多的现实性表达,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女性人物身上所造成的,这也是类型融合下的困境之一——悬念性人物的功能性表达,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悬念叙事、人物形象塑造和其他影片所想要表达的类型元素(如本片中的现实元素)融合在一起。
其次是类型符号表达的困境。整部影片惊悚感的营造遵循了国产惊悚片传统的密室叙事的路径,封闭的空间配合阴暗的色调,正是观众司空见惯的“古宅、鬼屋”一类的戏码。不同的是,电影中的封闭空间是自己的家,是一个让人感到熟悉与放松的地方,消除了陌生感后,为了表现出隐藏的危险与未知性,影片依旧选择用暗色调将日常环境异化为具有惊悚氛围的幽闭空间。显然,这样的设计在《门锁》中稍显不合理:方卉在回家并感知到危险后,并没有选择开灯,而是在黑暗中摸索。这样符号化的惊悚氛围营造显得有些刻意和生硬,“过度消费和同质化严重使这些符号也就失去了原本‘惊悚’的含金量”,而结合本片的剧情,会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人为设计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影片在类型融合困境之下的类型转向。《门锁》的后半段在方卉发现郑飞的真实身份后转向了犯罪片以寻求叙事策略上的庇护。前半部分所费力营造的惊悚氛围被收束起来,郑飞自我倾诉式的狂热独白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影片的惊悚元素,“身份与动机”的悬疑性得到了解答后,影片依赖着正邪二元对立下的叙事走向,回归了对“悬疑”类型的基础建构,之后所呈现的逃脱与追逐、绑架与营救等情节,则转向了犯罪类型的常规叙事路径,与前半部分呈现出较为割裂的审美特征。《门锁》在叙事过程中的类型折返与转向,代表了国内悬疑惊悚片目前的叙事自我建构与努力探索。
二、现实互涉:城市空间中的独居女性
《门锁》在上映之初最为人所关注的点是影片对大城市中女子独居的安全问题的关注,这也是该片在韩国文本上所进行的最大改编,抓住了现实的痛点,以寻求特定社会群体的共鸣,引起人们对于该群体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打拼,租房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影片从多个细节对单身女性的生活环境与心理状态进行了刻画,因为资金有限,方卉不得不选择老旧的、管理松散的小区群租房,监控摄像只是摆设,走夜路回家时总是紧张不安。她会对他人假称自己与男友合租,在阳台挂男性的衣物,和闺密约定了遇到危险时的“互救”暗号。同时,影片也从多个侧面展示了独居女性在现实中可能遭遇的安全困境:快递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被暗中安装的偷拍摄像头、上司的职场性骚扰、黑心中介的纠缠……这些情节都取材自现实生活中曾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与现实社会的环境文本形成了互文性表达。
法国哲学家茱莉亚·克里斯托娃认为,文本和文本之间可以有所关涉,这里所指的文本不仅是语言文本,还包括过去与当下的社会与历史环境,在符号学的意义上,文本具有历时性与过程性。克里斯托娃还认为,文本不会孤立存在,“任何文本也都是作为形形色色的引用和镶嵌图而形成的,所有的文本,无非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变形”。电影作为一种受众群体广、传播力强的艺术形式,当在题材选择上与社会现实形成互文时,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电影文本是大众文化文本的构成部分,体现了当下社会亟待解决或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心理的流变。所以当《门锁》将主要宣传点集中在大城市、独居、女性这样几个关键词上时,它所承担起的必然是观众对于其社会意义上的考量和对其社会批判性的审视。
当“城市”与“女性”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城市空间的性别属性进行讨论。城市空间是一个供不同群体生产、生活的公共空间,但我们不时会看到女性在街上被骚扰、被跟踪,甚至产生严重人身安全事件的社会新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女性出门穿着暴露度”的讨论。当“穿着”与“安全”挂钩时,无疑代表着不同性别之间的观看与被观看、凝视与被凝视地位。行走在公共空间内的女性承担着同时恐惧着男性的目光。正如《门锁》中被悄悄安置在方卉家中的摄像头,恰似一只凝视的眼睛,了解方卉的一举一动。方卉所生活的现代都市更是混杂了各类人群的开放空间,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陌生化,加重了女性在城市空间中的不安感。影片试图在这个宏大且宽泛的命题下进行群体性的解读,并以“独居”作为切入口,去构建女性社会话题片的底色。
但遗憾的是,《门锁》对于女性“独居”的概念以及必要性的定义是模糊的。从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出,方卉的父母总是催促她相亲,想要为她在大城市找个依靠,当夜里有人试图开锁的安全事件发生后,方卉的闺密小曼也邀她同住,但方卉都拒绝了。在安全已经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方卉对于独居的执着让人难以理解,继而影响了对于后续剧情合理性的构建。影片所塑造的环绕在方卉周围的男性角色身上都带着明显的脸谱化坏人特质,上司的油腻、中介的诡诈、保安的阴鸷,这些性格符号的特点更像是为了情节的发展而被强行赋值的。这样的戏剧性设定使影片偏离了现实表达,同时也拉远了与受众的距离。随着剧情的发展,方卉的危险处境逐渐与“独居”脱离了联系,影片的后半段已经脱离了“独居”的叙事语境,转入了开放式的社会语境中。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文本改编,西班牙版《当你熟睡》和韩版《门锁》中的凶手都是公寓的管理员,他们和女主构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关系,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公寓的住户服务的,他们能拿到钥匙进女主家、对女主的生活作息了如指掌是合乎逻辑的。但或许是为了避免剧情的雷同,中版《门锁》将凶手的身份改编为宠物医院的兽医,从空间上解除了受害者和凶手之间的基本联系,从而增加了影片的叙事难度:凶手在女主家、医院、郊外工厂等多地之间的时空无缝衔接,也成为影片的槽点之一。同时,影片将方卉这个女性角色的现实处境塑造成了一座孤岛,从而将“独居”的概念泛化为“没有依靠”,除了闺密乔小曼之外,方卉的周围几乎都是坏人,就连可以提供基础帮助的楼道监控也是坏的,而小曼也遭遇了不测。影片将方卉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中,使其变成了男性欲望投射的对象。上司不停地给方卉灌输“你要有靠山”的思想,实际上想满足自己婚内出轨的欲望;中介撬锁入门,只为了让方卉搬走,自己能收两份钱;保安小吴对方卉的关心因内心自卑而无法表达,选择对她进行监视……而方卉的冲动且无逻辑的自保方式塑造了一个善良软弱的受害者形象。对比中韩两版《门锁》,在第一次深夜听到有人试图开门的声音时,韩版女主京敏便选择了报警。但警方以没有发生实质伤害为由,没有对此事进行调查,进一步凸显了主角生活中安全感的缺失和寻求社会帮助、维权的途径之艰难。但在改编后,方卉不仅没有报警,在发现对面有人监视自己后,反而直接前去理论,主动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中。同理,在餐厅发现郑飞的真实身份后,方卉已经将定位发送给了警察,却自己乘坐偏僻的货梯逃走,甚至可以说给郑飞创造了行凶的客观环境。方卉的很多行为都强化了人物的自主选择所导致的后果,尽管在影片最后,方卉怒吼出“你以为我怕你吗”以试图表现人物性格的成长,但仍旧难以将女性人物形象拉回影片所想要表现的“上亿女性的缩影”的宏大叙事路径。纵观整部影片,以闺密小曼为代表的刚强的女性和以方卉为代表的柔弱的女性都难逃遭遇来自男性的伤害的命运。两性形象在影片中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性别间的力量差异也被放大了。最终,独居的社会现实问题被归咎为两性矛盾问题,使得影片在立意上没有达到观众所预期的高度。影片提炼与总结出了很多出自现实生活中的担忧与恐惧,却在现实性表达与戏剧化构建之间偏离了现实互涉中真实的基础。
“文本是来自文化的无数中心的引语构成的交织物。”在《门锁》问世之前,社会上已经有许多呼吁关注独居女性的声音,也产生了对于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的讨论。作为一部群体指向性明显的影片,《门锁》在映射现实的过程中,只是展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却没有提供合理的解决路径。同时,影片对于所指向群体的塑造也较为脸谱化,在以类型融合的叙事路径去呈现社会议题的过程中,过于戏剧性的情节消解了现实元素中的共情性。影片如果能加入更多对于独居女性真实生活状态的刻画,在类型融合的过程中避免过度类型化,或许会呈现出更具厚度与温度的社会批判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门锁》作为一个脱胎自现实生活的改编文本,在跨文化电影研究语境下,具有可供参考的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