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弓道从修身到休闲的嬗变研究

2022-10-31牟若群路丁罗兴宇杨雪芹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习练射箭礼仪

牟若群 路丁 罗兴宇 杨雪芹

(1.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云南昆明 650500;2.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 云南蒙自 661199)

“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在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工作不仅包括中华民族未来走什么样的路,而且涉及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弓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为以生产、狩猎为主要目的的原始生产、生活工具阶段;以国家统治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儒家修身阶段;以大众休闲和实现自我价值为主要目的的休闲阶段。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同文化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外界和内在自我认识的加深都在中国传统弓道的内涵和外在呈现方式中打下烙印。

1 中国传统弓道发展的3个阶段及其特征

中国传统弓道发展的3个阶段是根据弓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社会结构对于弓道的不同需求和不同习练目的进行划分的,可分为以生产、生活为目的的原始射箭活动;以国家统治教育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弓道;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中国弓道。其中,原始射箭活动是中国传统弓道形成的土壤,中国传统弓道则为中国弓道提供了重要的联系内容和丰富的外在表达形式。中国弓道在需求和内涵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弓道,其价值也从单一转化到多重。

1.1 以生产生活为目的的原始射箭活动

原始射箭活动是指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利用弓的弹力将箭弹出射伤或射死猎物、敌人,以满足个人和部族生存需要的行为。在这个时期,射箭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是所有以狩猎为生部族所共有的一项生存工具,在人类群体中的普及程度非常高。这一时期,生存环境恶劣,参与射箭活动的目标是获得生存资源,以及外在的、真实可见的、鲜活的生命体,射箭的实用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这一时期生产率极低,生产发展异常缓慢,射箭活动未脱离生产生活独立存在,未形成弓道,但弓箭所具备的强大力量和实用性为后期弓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2 以国家统治教育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弓道

中国传统弓道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及以上阶级为体现身份,完成儒家修身、格物的目标而采用中国传统弓和中国传统射箭方式,完成将箭射中箭靶特定位置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弓箭在战争中的致命性和常用性逐渐成为衡量一个部族、国家实力的重要武力装备,进而成为统治阶层重要的教育内容和统治者的必备工具。“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体现出弓箭成为统治阶层每一个成员必需的装备和技能。

1.3 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中国弓道

中国弓道是指习练者在一定距离内,采用中国传统弓和射箭方式完成持弓,并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以实现习练者某种目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习练者完成了自我实现,弓道成为一种认识生命、社会和生活的方式。现代人的休闲需要是多元的,中国弓道从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方式上都契合于现代人的休闲需求。2006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弓道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并在高校、民间出现对于中国弓道的习练热潮。中国弓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现代休闲体育。中国弓道满弓时候的身体的紧绷感,撒放时力量的释放感,箭飞出时的速度感让承担巨大压力的现代人感受到力量释放后的身体松弛感,进而让自己内心的心理压力得以抒发。弓道所强调的安静、内观,为现代人提供了远离喧嚣的平静世界,满足了人们对于自我内心的关注,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弓箭的极强目标性强化了现代人提升自己定位意识的能力。弓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成为习练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弓道中儒家礼仪的要求和流程,为人们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载体。中国弓道对于上身,特别是背部肌群的锻炼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具有身体锻炼需求的人群。在弓道中,习练者通过控制器械来实现对肢体和心理的完全控制,认识自己,完成对内的探究。

2 中国传统弓道习练主体的嬗变

中国传统弓道的习练者主体是指采用中国传统弓道的器械、礼仪和方法以达到自己特定目的的人群。

2.1 统治阶级士大夫的专属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和儒家士大夫具备习练弓道的资格,弓道对于统治阶级是一种身份和等级的象征,而对于儒家士大夫而言是格物和修身的过程,从弓道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让自己的内、外体现儒家的知行合一以及中、正、静,进而达到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正身正己的目的。而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儒家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治国思想,在中国传统弓道的习练主体中则表现为统治阶层和儒家士大夫。

2.2 从统治阶级回归大众

现代,大众成为中国传统弓道的习练主体。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结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了巨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弓道原有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习练门槛随之消失;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复兴,带来的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项目的重新认识,弓道作为传统文化的外显型代表,成为人们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之一。此外,现代人为更好地应对巨大的生存和生活压力,需要寻找可以宣泄压力,调整心理的途径,使得射箭成为现代人放松、娱乐、休闲的体育项目之一。

3 中国传统弓道的装备、礼仪和技术的嬗变

3.1 中国传统弓道装备的嬗变

中国传统弓道装备是指习练中国传统弓道时所配备的一切与弓道运动相关的设备,包括传统弓、箭、扳指、弓涛、箭靶、靶纸等。

3.1.1 装备的材质和制作工艺

蒙古铁骑的征战几乎覆盖整个欧亚大陆,并把中国古代的制弓术传到了世界各地。尽管中国传统射箭器材经历了多年发展,但由于传统制弓工艺传承的中断,造成了制作商的不专业,导致现代中国传统弓的制作工艺较为不理想。

弓和箭是弓道的重要器材,虽然在弓的形制上古代和现代没有太大差异,都采用的是层压弓和竹木箭,但在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古代,弓主要是以竹子、木头、牛角、牛筋、鱼胶等自然生物材料为主,但现代制的中国弓主要采用玻片、环氧树脂、化学胶等现代化学材料制成。弓材质的改变带来的是射程的增加。箭的主体还是竹和木,但箭头的材质从骨、石发展到青铜,再到现在的铁。箭羽从原来猛禽的羽毛发展到现在火鸡的羽毛。器材材质的改变加大了射程距离,为进一步拓展中国传统弓奠定物质基础;新型的材质大大降低了传统弓的重量,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弓的习练人群提供空间;火鸡羽毛量大且价格便宜,降低了制作成本,加大弓道的普及力度。

3.1.2 器材的等级变化

在我国古代社会,弓道作为一种等级的象征,从装备上就将习练者约束于等级观念中,目前虽尚没有对弓道等级装备的研究,但可以从射礼中窥见一二。例如,在西周举行大射礼时,对箭靶的选用十分讲究,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要分别选用不同的侯(即箭靶),内中为鹊,占中间的1/3 面积,主要有虎侯、熊侯和豹侯3种。天子可选用任意一种,一般情况下,天子选用虎侯,诸侯选用熊侯,卿大夫用豹侯,而诸侯举行大射时只能选用两种侯,即熊侯和豹侯。由此可见,古时对于射所用的装备有明确规范。现代中国传统弓道由于等级的取消,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中,弓道装备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装备和物质水平挂钩,出价越高则装备的材质越贵重,工艺越精致,装饰程度越高。第二,个性的张扬,现代习练者对于装备的选择自由度非常大,并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选择喜欢的装备,极大凸显了现代人对于自己内心的追求。

3.2 中国传统弓道礼仪的嬗变

中国传统弓道礼仪可以分为比赛礼节和个人习练时的礼节两类。

比赛礼仪是指在射箭比赛或射箭展示活动时,参赛者、组织者和观众根据不同身份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对手、观众、组织者以及射箭过程参赛者的准备射箭、射箭动作和射毕后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状态。古代社会中通过对比赛礼仪步骤、参赛人员的服饰、现场配乐等一系列与比赛有关事宜进行严格的规定,来展现射箭项目中的等级观和相关人员的贵族交往礼仪。现代中国传统弓道虽通过各种途径恢复古代的比赛礼仪,但现代比赛更多集中于对射准关注,简化了礼节步骤,取消了对参赛人员服饰的限定,并针对现代比赛的需要对原有的比赛流程进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弱化繁琐的礼节和程序带来的对于个体本身的约束和对个体个性的压制,参赛者、组织者和观众更关注于比赛者的精准度和技法,而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弓的理解和喜好在不违规的情况下自由展示。现代的弓道展示活动在研究者的不断研究下进行对展示顺序的复原,在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中,带有浓厚文化和教育色彩的展示活动成为学校传统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习练时的礼仪是指传统弓道习练者完成弓道练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状态。作为儒家正身正己的重要方法,弓道对于个人习练时的礼仪要求并不低于比赛时的礼仪。个人练习是一种常态练习,是培养人内在仪态和气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在长年的练习中将儒家文化烙印到行为举止和思想中,才能在身体上体现出儒家的知行合一。“始于礼,终于礼”,这是中华民族礼仪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紧密结合的证明。准备姿势(搭箭、勾弦)、举弓、开弓、瞄准、撒放,每一步都是在进行基本规范的学习,学习谦让、虚心与尊重。古代社会传统弓道个人习练礼节体现着强烈的等级观和儒家礼制思想,对器材规格、使用顺序和动作顺序有着严格的规范,对装备、对自己和外界事物要表现出巨大的敬畏之心,强调动作和身体的工整,关注内心。从取装备到射箭步骤,从外形动作到内在精神都充分体现着一种超脱感,呈现出节制、含蓄的特点。现代弓道虽注重传统文化的传递,但由于其传承的中断、现代人对于自己的认知以及多元文化的特点,弱化了对于流程的关注度,拓展了儒家礼仪,并在礼仪中加入了自己对于礼的认识和宽容度,呈现突出个性、强调自我张扬的特点。

3.3 中国传统弓道技术的嬗变

中国传统弓道技术是指习练者通过控制弓完成将箭弹出击中目标所需具备的身体动作和身体素质。古代弓道和现代的传统弓道虽在身体呈现方式上没有明显区别,但古代弓道更强调的是内在心理状态和身体的统一,而现代传统弓道更强调的是外在身体感。故古代弓道更关注的是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统一,而现代的弓道更追求于精准性,强调身体的控制技术。古代的传统弓道包含13 个弓道技术的环节,分别为履物、形端、志正、审固、持弓、挟矢、认弦、勾弦、控弦、举弓、引弓、入彀、撒放。现代传统弓道有6 个技术环节,即站位、上箭、举弓、开弓靠位、稳控、撒放。对每一种技术进行梳理可发现,古代弓道技术更强调从内而外的习练技术,如在瞄准时,古人是通过履物、形端、志正、审固来完成的,在这个阶段,古人将目标物从外部目标转化为内部目标,在之后的过程中只是身体完成内在目标,而关注的是身体内部是否达到和实现了自己的内部目标。撒放只是验证自己内在目标是否达成。但现代传统弓道则用举弓、开弓靠位和稳控技术来完成瞄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强控制来减少身体对弓、箭和弦的影响,进而完成对于目标的精准射击。

4 中国传统弓道功能的嬗变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增加了现代人的生活压力。社会对于弓道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特征。弓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满足于身体锻炼、礼仪培育、文化修养和内心放松的休闲体育。现代人注重个人道德品质、身体健康、技能体魄的全面发展,与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切合。古代传统弓道中的射礼文化作为一种立德正己健康道德的培养方式,将成为引导民众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化工具,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当今社会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下,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自信为基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传统弓道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时代意义,激活传统弓道文化的生命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加快推动传统弓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1 重实用转变为重教化

追溯中国弓道的形成,可以得出中国弓道在弓箭运动发展成为弓道的过程中完成从对武力战争的需求到主流儒家修身教化需求的转变,这是由当时社会发展力,弓箭自身的特性,统治阶级对于弓箭以及主流文化的不同需求决定的。主要职能是宣传社会的阶层感、强化等级概念,维护统治秩序,也因此具有德育教化的色彩。而发展到现代弓道,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观和其过程的仪式性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有明显的作用。

4.2 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目标

弓道与涉猎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射击的目标不同,虽然都采用的是弓,但涉猎更关注是否射中目标,而弓道关注的是习练者完成从持弓到箭射击,再到目标整个过程的内心感受。完成自我实现正是休闲体育的特征之一,可以说弓道形成之时就是统治阶层的休闲体育。

4.3 政治功能到娱乐功能的转化

在传统社会中,弓道主要在皇家、士大夫中流行,是通过学堂进行培训,射礼进行宣传展示的社会活动。更重要的是统治者通过弓道让主流社会形成教民礼让、敦化成俗,引导社会走向平和,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随着弓箭军事实用性的下降,中国在社会变革中,对于传统文化不同阶段的反思,弱化了弓道的政治功能,强化了弓道的娱乐功能。

5 结语

5.1 从约束到张扬

中国传统弓道在其产生之时就带有儒家的烙印,并成为儒家重要的修身方式之一。从动作到射箭步骤都有明确的要求,着重体现着礼仪、规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弓道表现出来的是对于习练者行为、思想和动作的约束。而随着社会的需求和习练者自我意识的觉醒,目前现代弓道呈现的是多元化,如个性的宣泄在弓道上表现为改变弓道中对于习练者服装的要求,对于新动作技术的尝试,和对于内心体验的不同追求。

5.2 文化教育到自我实现的转变

弓道是儒家用以规范人行为和思想的工具,强调的是阶级感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追求。但今天的中国传统弓道的休闲价值,关注的是人对于外界和自己内心的征服和实现。例如,现代弓道更加追求的是在完成弓道时内心的平静状态,以及对于自身专注力提升程度和对自己身体控制的追求。

猜你喜欢

习练射箭礼仪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两支箭
学射箭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射箭游戏
筷子礼仪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礼仪篇(下)
跳跳龙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