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2-10-31邱吉成
邱吉成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校区 江苏南京 210000)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复杂的课程,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若教师单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这不仅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感,还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进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为学生开展利于培养其各项能力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其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融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目前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创设情境,但往往误认为创设情境就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包装,创设情境应重在为学生营造富有感情色彩的心理氛围,同时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对数学的喜爱,并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与交流,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例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组4分,2人扮演顾客,另外2人扮演收银员,注意让学生轮流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并为学生提供常见的超市物品,如饮料、薯片等,模拟超市结算情境。在情景模拟中,小学生能认识1元、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等生活中常见面额的纸币,同时在找补中巩固计算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小学生置身于创设的相关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其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继而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超市购物结算情境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境,能唤醒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融入课堂,为打造高质量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二、巧设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认知水平尚未发展成熟,还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就有许多教师为了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频繁地提问题,甚至提出一些毫无指向性与探索性的问题,而学生只会随声附和,这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产生疲倦感,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是让学生探索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使其思维在问题的探索与验证中得到促进与发展。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以此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教师提出问题(1):“把12个苹果平均分到4个水果盘里,应该怎么分?”(学生借助道具演示得出结论,并汇报)问题(2):“把12个苹果平均分到5个水果盘里,这时又应该怎么分?”(学生相互讨论)问题(3):“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第二次分时会有多余的苹果?这多余的2个苹果应该怎么放?”(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4):“如果每个水果盘放5个苹果,那这12个苹果可以放到几个水果盘里?如何用算式表示?”问题(5):“为什么还会有多余?第二、三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像这种多余的数应该称为什么?”在上述问题的设计上,教师通过阶梯式的方式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出余数的概念,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使其经历从模糊到清晰、正确到错误的过程,有利于其发散思维,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优化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以及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以及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课堂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缺乏对其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师评价方式单一,仅是简单的判断是非,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以及发展性意见的重视不够。在这种弊端的影响下,评价的激励作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难以满足现实教学需求。教学评价的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一切为了学生整体发展”的理念,积极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引导和激励,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特长得到发挥。以“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为例,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学校要铺设草坪,请同学们帮助工作人员计算草坪面积。学生会在道具演示、图纸拼剪的操作中思考,将组合图形转化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基本图像。然后教师请学生想办法求出草坪的面积,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以及灵活选择数学方法。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草坪面积后,同桌之间互评,及时提升课堂评价的效能。课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重点、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等,从这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等方面进行初学评价,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多角度对本节课所用的数学方法进行点评。这种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充分实现了教学评价的转型,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