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2022-10-31刘楠
刘 楠
(萧县龙城镇郝店小学 安徽宿州 235200)
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最容易被忽略。很多教师总是将美育与其他学科相割裂,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都蕴含着审美元素,教师需要利用好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借助古诗词挖掘审美元素
古诗词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元素,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从诗词的韵律美入手,古诗词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让小学生在朗读中发现诗词的美。比如,笔者在教古诗《暮江吟》时,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再读出节奏感。然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比赛前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评选,然后再派代表进行小组比赛。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多次朗读同一首诗词可以让小学生发现诗词与白话文的区别,激发小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韵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从诗词的意境美入手,教学生如何鉴赏古诗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鉴赏诗词发现诗词的美感。如,笔者在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出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天门”“碧水”“青山”“孤帆”,然后分组合作解析古诗的意思,并且让学生将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或者风景画出来,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画作的机会,教师再加以总结,将意境美充分向学生展示。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的美。
二、结合阅读内容挖掘人性美
语文教学重在阅读感悟,而阅读内容自然是充满审美元素的教育内容,既然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自然需要充分结合阅读内容寻找其中蕴含的审美元素。
教师应在教学时结合阅读内容挖掘文中的人性美,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人性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意识就会得到提升。以《掌声》的教学为例,此篇课文主要讲述主人公英子因为生病导致身体残疾,这也使得英子变得自卑怯懦,之后因为一次偶然机会英子需要上讲台朗读课文,此时的英子恐惧而慌张,而班级同学并没有因为其残疾笑话她,反而给予其热烈的掌声,正是因为如此,英子变得乐观开朗。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同学们的善良举动,让学生懂得尊重与关心,使得学生可以发现人性的美好,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站在主人公英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对于其中蕴含的情感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对于人性的美好的理解自然也会变得更为直观。学生受到人文教育,发现人性的美好,才会感恩他人,帮助别人。同时,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遇到困难、挫折才能勇敢地去面对。只有这样,学生看待世界的眼光才会更加柔和,其审美意识自然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通常情况下,美育是通过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学科展开的。小学语文教师若是想要在教学中充分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得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将语文教学与美术、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插入一些图片、动画以及音乐。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学习情境,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发现美。
首先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课文中描写的场景或者事物,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将课文与现实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这样学生的感知美丽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比如,笔者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描述的西沙群岛的美景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直接看到这样的美景,必然会对课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笔者让学生先试着背诵,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这种拓展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迅速提升。
其次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了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学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进行朗读。通过音乐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发现其中蕴含的美,这也是一种提升小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方法。比如,《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作者回忆几个有关父亲的生活场景,来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教学时,笔者插入了符合这一主题的轻音乐,将课文中情感最为明显的一段内容作为集体朗读片段,让学生跟随音乐朗读。这样做对于小学生而言情感体验也会更加明显,也更容易发现文字之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通过作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如果说阅读是品读他人的人生,那么写作就是描写作者自己的人生。给一个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写出一篇作文,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习作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学着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通过习作表达出来,促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迅速提升。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体裁一般就是说明文和记叙文,要想让学生有东西可以写,教师需要通过作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在教学外貌描写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父母,并且让学生在正式写作前将父母的样子,特别是一些细节画下来,写作时根据自己画的内容进行描写,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写作的内容,并且说一说自己观察的结果。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发现父母为自己做饭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自己忽略的行为,学生就会更加理解父母。最后让学生把内容与图画结合起来,配上插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这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众多的审美元素,小学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关键期,教师应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健康乐观的品性,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