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中红十字精神的价值与应用*

2022-10-31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7期
关键词:红十字博爱学校德育

洪 梅 吴 乐

(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 安徽合肥 2316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5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发言中,指出“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他的发言肯定了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的红十字精神的价值。将红十字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并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做出新贡献。

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将红十字精神融入教育的价值已经赢得了广泛认可。例如,张怡认为红十字精神对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涉及红十字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却引人深思。例如,姚春雷和侯蔚以南通地区为例对红十字精神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调研,发现高校红十字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者邢露和彭本遵则在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同时,借助跟进式教育理念对发展医学生红十字精神教育提出建议。就已掌握的资料而言,相较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尤其是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中红十字精神价值和应用途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探究有关红十字精神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应贯穿所有教育领域而非偏重于高等教育。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中职学校学生而言,尤其是对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红十字精神的影响不可估量,其应用途径更应深入探究。然而,由于较少受到学者的关注,社会、家庭和学校对这一方面也并未予以重视,所以红十字精神在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中的价值和应用途径尚有待探索。

一、红十字精神与中国精神文明的价值关联

红十字会创立于1863年。商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在他的著作《索尔费里诺回忆录》()中,主张建立全国性救济组织。该组织即如今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它采用了白色背景上的红十字,作为识别战场上医务人员的一种标志。历经150多年的发展,红十字会业已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最受认可的国际性组织。至此,红十字已不仅仅是与瑞士国旗设计相反的标志,还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精神——红十字精神的标志。

所谓红十字精神,就是以“人道(Humanity)、博爱(Love)、奉献(Dedication)”为核心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历久弥新,不属于任何国家、民族,也不局限于特定时期,更不存在于特定的信仰或哲学。直到1863年,这种精神因为商人亨利·杜南而获得实体支撑,得以借红十字之名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为世人所接受。纵观红十字精神的核心内容,可以发现,它与中国精神文明之间并非毫无相同之处。

“人道”指对他人的善意和理解。它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神诉求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战争时期成型的红十字会组织主张对战争中受伤的士兵以及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援助。卡尔·J·布尔克哈特(Carl J Burckhardt)认为这一精神源于古老的东方,《摩诃婆罗多》以及中国的老子和庄子都主张发扬这一精神。张立明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人道精神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与孔子同时代的墨子提出的‘非攻’和‘兼爱’,就是反对战争、爱护人类的观点,而且明确提出对俘虏要保护(华建敏会长称之是最早的红十字原则)”。“人道”精神体现了人们对和谐友爱的美好社会的向往,与五千年来中华子女对世界的期待相符,也对培养拥有心怀天下的胸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博爱”意为平等遍及众人的爱心。和人道一样,博爱具有一种利他性。不同的是,博爱强调平等。若非平等地对待众人,恐难实现真正的人道。此外,博爱更突出一种对大众的同情和怜爱,这种精神易于让所有受助者感受到世间温暖。博爱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我国历史中屡见不鲜,早在春秋时期范蠡的“三聚三散”,到宋代苏轼捐助开办免费诊所“安济坊”,再到近代的孙中山从博爱精神出发进行革命事业,无一不点燃深受苦难的人民内心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引领他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最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有利于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好的环境。

“奉献”指的是“恭敬地交付、呈献,不求回报”,是为重要的人或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默默地为建设更美好的中国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奉献精神受到了文人的赞扬,并被写入古诗词中。这种对奉献精神的推崇也给历代学生以启示,助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由此可见,红十字精神与中国精神文明之间颇有相通之处,都对学生的精神教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这也解释了红十字会组织成为在中国拥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缘由。红十字精神在学生群体中的弘扬对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因为学生群体将成为未来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将承担起推动中国的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任务,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有益贡献。

二、红十字精神融入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中的现代价值

与中国精神文明一样,红十字精神因其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中职学生思想培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比其他类型的中职学校,红十字精神在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影响最为深远。红十字精神符合当今时代的精神期待,也符合当代卫生类中职学生的价值追求。

红十字精神首先对当代中职学生尤其是卫生类中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当代中职学生的身体、心理和认知能力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主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有助于使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也有助于他们在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一点刚好符合当代全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建设的基本要求。

其次,红十字精神对当代卫生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大有裨益。卫生类中职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针对医院或其他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培育契合医护职业培养要求的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如此说来,当代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技能方面,还要兼顾职业素养。与其他类中职学生不同,卫生类中职学生的就业方向多为医护人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能关乎他人的生命健康。将红十字精神融入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德育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更有助于学生继承先辈们悬壶济世的精神。这种职业道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十分珍贵。

最后,红十字精神可以培养当代卫生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今正处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需要在关键时刻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医护为职业目标的当代卫生类中职学生在红十字精神的滋养下,更愿意承担自己的医护责任。即便没有抗疫的号召,他们也会积极投身志愿事业,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随时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们会始终坚守医护人员的使命,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红十字精神指引着当代卫生类中职学生成为以“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心系天下、关怀苍生的骨干人才。卫生类中职学生的优势在于其更加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红十字精神,能更直观地了解红十字事业在中职教育中的发展情况。因此,红十字精神的现代价值在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德育中展现得最为明显。同时,红十字精神融入卫生类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为其他类中职学校以及高等学校的思政工作提供了方向。

三、红十字精神在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中的应用途径

将红十字精神应用到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学校从施教者、受教者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从中寻求突破。施教者方面,学校需要考虑施教者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等因素。受教者方面,学校需要注意受教者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意愿等因素。教学模式方面,学校需要综合施教者和受教者等因素,优化已有的教学模式,适当融合新的教学形式。

作为红十字精神与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相结合的主要执行人,施教者,即德育工作者将在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是职业道德的培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德育工作者层面,学校首先要对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提升德育工作者的热情。其次,学校需要健全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的教学培训体系,系统强化德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灵活应用红十字精神相关知识的能力。再次,学校要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以便其不断地更新关于红十字精神的知识储备,形成与时代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案。最后,学校有必要为德育工作者提供学习平台,鼓励德育工作者之间互相交换心得,以此来推动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的发展。

与普通高中生及其他类中职学生一样,卫生类中职学生对未来的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甚至国家建设都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作为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的受教者,他们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鉴于此,学校须从学生自身的能力出发,引导学生各施所长,定期举行有关红十字精神的文化宣传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此外,学校可以通过社区志愿活动等实践性活动来强化学生对红十字精神的应用,培养他们无私奉献、关心社会的良好品质。学校还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红十字精神的兴趣,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并开展红十字工作相关的社团活动,以提升学生对红十字精神的应用能力。

在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融入红十字精神,学校还需对已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学校需要在充分考虑施教者和受教者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教学形式,以更受当代学生欢迎的方式来开展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工作,比如拍摄公益教学视频、组织学生编排应急培训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更加科学地进行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也会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有所助益。

红十字精神与卫生类中职学校德育相结合不是简单地把红十字精神的概念融入德育工作中,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笔者认为,从施教者、受教者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二者的结合途径,可以更好地突出二者的优势,因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结语

疫情时代,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技能方面,还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无私奉献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红十字精神的核心内容“人道、博爱、奉献”一方面为这种特殊时期的精神诉求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另一方面与中国精神文明以及现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谋而合之处。同时,对于尚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卫生类中职学生来说,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将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有助于养成团结友爱、关怀别人的品质,具有显著的现代价值。为了充分实现这一价值,卫生类中职学校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红十字精神的应用途径,以更好地开展以红十字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工作。这不仅关乎当代卫生类中职学生的人生发展,更关乎中国精神文明的传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猜你喜欢

红十字博爱学校德育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心肺复苏将被纳入教育内容
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