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传承与城乡文明互鉴研究

2022-10-29于洋北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摘 要: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明体系。中华文明根源于乡村,几千年来,乡村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仅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孕育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文明兴起并兴盛,而农耕文明有萎缩之势。在新时代,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因此,从保护传统村落、重塑耕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的传承,同时对城乡文明互鉴的历史逻辑、时代意义、实践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乡融合;农耕文明;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1]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会议,并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农耕文明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还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传承农耕文明,促进城乡文明互鉴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耕文明的概念及特征

(一)农耕文明的概念

农耕,即耕种土地,《管子·乘马》中言:“正月,令农始作,服于公田农耕,及雪释,耕始焉。”广义的农耕文明是指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农耕文明则是指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信念的综合,不仅包括农学思想、耕作文化、农业信仰、农具文化、治水文化、农业生态文化、饮食文化等,还包括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生生不息的宝贵财富,至今仍然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农耕文明的特征

第一,文化思想性。农耕文明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我国乡村礼仪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乡村社会治理的理念、方式。第二,地域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农业生产类型因地域、气候的不同而不同,故而形成的农耕文明也有所不同。中国有句俗语:“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经常还会听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这都说明了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第三,民间乡土性。农耕文明产生于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于乡村乡土,与乡村土地紧密相连,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与农民共生共存。第四,历史传承性。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在历代朝代更替中,在无数次战乱的冲击下,根源于乡土乡村的中国农耕文明虽历经磨难,但生生不息,没有中断过,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二、城乡融合背景下传承农耕文明的时代意义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3]“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因此,新时代,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传承农耕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承农耕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体现”[5]。由此可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并且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精神指引和灵魂归宿。而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能为乡村振兴铸魂凝力,唤起人们的乡愁,滋养人们的灵魂,筑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农耕文明具有显著的地域多样性特点,可以为当地的农产品打上深刻的地域文化烙印,从而获得文化价值,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因此,要传承农耕文明,推动文化振兴,增强文化软实力。

(二)传承农耕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农耕文明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都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理念一脉相承,天然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讲的也是在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发展要重塑和传承农耕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张孝德在为温铁军等人著作的《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一书作序时所说:“生态文明和回归可持续的农业文明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6]主张效率优先的工业文明,是对主张道法自然的农耕文明的扬弃,而主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主张生态文明则是对农耕文明的否定之否定,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唯物辩证法。农耕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历史母版,将其传承好、发扬好,对于新时代促进生态文明持久、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传承农耕文明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7]农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根脉所在,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和基因里,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史上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精神力量,是推动乡村振兴、激发文化认同的内生动力。中华儿女应树立自豪感,同时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把农耕文明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的传承路径

(一)传承农耕文明要以保护传统村落为前提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农耕文明的起源地和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离开乡村,农耕文明便无从谈起。然而,在城镇化、工业化的浪潮中,我国的乡村正在呈日益凋敝并有逐渐减少、消失之势,要想传承农耕文明,首先要从保护传统村落开始,遏制村落进一步遭到破坏,禁止人为损坏村落。以前许多地区在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过程中,不加区分地大规模撤村并居,让农民上楼。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有些地区则在尊重原有村落的地形风貌,保护原有村落的古房、古物、古河、古桥、古树等基础上加大道路、桥涵、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允许人民群众适当进行插建改建,着力打造美丽村庄、田园村庄、特色村庄,让村庄真正成为容得下居所、留得住乡愁、涵养好生态、延续了文明的多功能生存空间,走的是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一条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建设之路和一条推动农耕文明的复兴之路。

(二)传承农耕文明要重塑耕读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高度重视教育治国的民族,古代读书人都有“学而优则仕”的治学理想,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而这一切都与根源于农耕文明的耕读文化息息相关。“耕”即从事农业劳动,不仅能生产粮食,而且还能通过劳动滋养心灵,开启智慧。“读”即读书,通过读诗书,长学识、达礼义、修其身、养其性、立高德。根据这个传统,中国古人将改造物质世界与改造精神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段段晴耕雨读、昼耕夜诵的耕读佳话。然而,在工业文明的今天,很多人已似乎忘记或者认为不再需要耕读文化了,其实不然。正如张孝德在《乡村振兴专家深度解读》中所说:“耕读教育是乡村振兴的灵魂。”[8]重塑耕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与乡村相结合,让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从而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接地气”“一懂两爱”的乡土人才,让古老的农耕文明焕发活力。

(三)传承农耕文明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如前文所述,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态文明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的内涵和倡导的精神都是高度契合的。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陷入困境之后孕育而生的,它是人类文明新的出路,也是传统优秀的农耕文明复兴之路。党的十八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全局的宏观层面去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具体到农业领域,就是要传承农耕文明,借鉴传统农耕的生产方式,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打造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刘凝霜在《对我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三者的平衡,从而从根本上消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9]。由此可见,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系更加紧密,节省了流通环节,避免了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和能源节约,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农业的发展,便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再复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城乡文明互鉴

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规划,是我国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为解决城乡“二元”对立和“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提出来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及促进城乡融合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战略任务。城乡融合是重塑城乡关系的最终目标,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促进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相互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文明融合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关系理论中梳理了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趋势:城乡一体—城乡分离与对立—城乡融合。中国的城市是在乡村社会中孕育而出的,不同于西方从城邦發展起来的城市。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城市是乡村商品经济的市场形态和交易场所,城乡一体化是常态。即使进入现代,中国城市文明仍保留有农耕文明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同根同源,同属于我国的农耕文明,具有相同的逻辑起点,故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文明互鉴也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是同源文化的再汇合。

(二)城乡文明融合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到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时指出:“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0]一方面,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文明,以其先进生产力为促进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式,为我国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得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生产力的不断跨越,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些都是仅靠农耕文明无法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严峻问题,而这恰恰是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农耕文明的优势所在。由此可见,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文明互鉴、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

(三)城乡文明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方面,城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可以破解农耕文明无法解决的发展因境,推动代表城市文明的资本、人才、公共服务下乡,治理乡村的衰落,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传承农耕文明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发展方式,可破解城市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能源、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传承农耕文明,推进城乡相向而行,彼此吸引,促进城乡文明互鉴,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3][10]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022:242,95,242.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0,259.

[4][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312.

[6]温铁军,唐正花,刘亚慧.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17.

[8]张孝德.乡村振兴专家深度解读[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187.

[9]刘凝霜.对我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11-13.

作者简介:

于洋北,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