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初探

2022-10-29刘冰莹胡新宇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室指标体系医学

刘冰莹,胡新宇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近年来,随着医学人文建设的制度化、体系化,逐步催生了对医学人文评估的系统研究和要素分析[1]。早在2016年,韩鹏将住院、门诊的人文关怀指标即概括了医学人文关怀的一、二、三级指标,涵盖环境、沟通、服务、素养[2]。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曾委托省健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牵头构建了环境与设施、流程优化、诊疗服务、沟通协调、制度保障5个维度的公立医院人文关怀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一二级指标进行了定义[3]。医学人文评价还有学者追根溯源到医学生阶段,提出了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评价体系[4]。但纵观国内的医学人文评价体系,围绕临床一线建构的人文科室评估指标较为鲜见。人文爱心医院、人文爱心科室的建设在中国医师协会的大力倡导下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尚缺乏具有标准化、实操性的,能够反映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水平,全过程提升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以解决临床实际存在的医学人文问题为指导,探索建立起临床科室的医学人文建设评估指标,并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拟合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知网等数据库,搜索关于医院人文关怀评价、人文科室建设等的论文与专著,发现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学人文建设从理念的倡导和经验的介绍,逐步走向系统化、序列化,步入可定义、可评估的阶段。技术可以量化(绝对客观)测评,人文主要靠质性(相对客观,无法排除主观因素)测评[5],日趋成为当前医院管理领域对医学人文进行测评的共识。人文医院建设的主体是医务人员, 人文医院建设的基石是科室。作为人文医院建设的具体化, 人文科室建设尚没有具体的、统一的模式可以借鉴[6]。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专家咨询、半结构式访谈、层次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医院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理论框架和指标池;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对指标池进行删减、修改,逐步明确医院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并经文献搜索和专家咨询确定各指标内涵以及界定标准。最后在指标的拟合实证研究中,在笔者所在医院运用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开展了首届人文科室评选,评选结果通过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整理,以便进一步完善本评价指标体系。

1.2.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是一种定性研究范式, 主要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笔者以问题导向为牵引,在确定研究分析之前,从临床一线调研搜集一手原始资料,根据临床科室的现实需要和经验总结作为基础,形成医院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指标池。

1.2.2 德尔菲专家咨询

本研究遵循德尔菲法专家选择原则,在某医学院校及三级公立医院中选择了行政、临床、管理专家25名,专家平均工作年限均在10年及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经验,并同意支持完成咨询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在评价指标设置阶段、拟合实证研究等各阶段,通过头脑风暴、背对背征求等多种形式激发专家为构建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1.2.3 半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式访谈是较为开放的访谈形式,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所得的访谈资料基本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一手资料。本次研究为了访谈的流畅性和可及性,笔者借助了前期经验资料搜集形成的指标池,邀请被访谈者围绕指标池设置展开交流,以保证访谈的合理范围。通过访谈逐步调试完善指标体系框架。

1.2.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将针对的问题分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几个层次[7]。在文献搜索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医院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作为目标层,将典型事迹、患者安全、医患沟通、诊疗服务、服务流程、人文素养、目标任务、成果荣誉7个维度的一级指标作为准则层,细分操作性得分的二级指标作为方案层,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并进行了权重赋分。

1.2.5 拟合实证研究

以笔者所在医院作为拟合实证研究对象,得到了医院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医院出台了《关于开展人文科室、人文医生、人文护士评选工作的通知》,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创建人文科室,评选人文医生和人文护士的活动。人文科室评选首次采用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专家通过现场查看、资料审阅、科室汇报等方式计分。本研究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经编码整理录入Excel,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德尔菲咨询的专家共25人,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专家一般资料

2.2 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

两轮专家咨询,每轮发放问卷25份,均全部收回且有效,专家积极系数为100%,说明其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关注度高。本次专家权威系数(Cr)高于0.8,一般认为Cr≥0.7为较好的信效度,说明专家意见的价值性及可靠性权威程度较高,结果较为可靠,见表2。

表2 咨询专家相关指标情况

2.3 专家的协调系数

本研究第一轮咨询时专家分歧较大,协调系数较低。第二轮咨询时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W值均大于0.5,详见表3,表明此时专家已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协调程度较好,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表3 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

2.4 各级指标权重计算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8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的各级权重,见表4、表5。其中变异系数是该指标的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反映了专家组对各指标权重赋值的波动程度,值越小,说明专家预测或评估意见协调性越好,一般变异系数要求在0.3以下。

表4 一级指标评价体系权重

表5 二级指标评价体系权重

3 讨论

3.1 构建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医学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渗透交织的,庞杂的,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群,医学无法脱离科学性和人文性而独立存在。医学人文精神可以充分体现在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包括对疾病的关注、思考、理解、和解决策略、语言运用等方面。我们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才能使医学真正成为人类医学[8]。相关文献资料显示, 目前对临床医生人文素质评价的研究较少, 其评价指标也尚无金标准。因此, 我们亟需建立一个科学的临床医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9]。医院人文关怀作为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在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被不断关注,但却长时间停留于宣传和倡导层面,缺乏落地的抓手。因而很多学者开始尝试构建医学人文评价指标,这对于医院医学人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医院层面的人文评价指标更多具有行政决策的意涵和品牌塑造的目的,个人层面的人文评价指标更多体现医学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需要,对于契合“以患者为中心”的实践仍有一定距离,因此本研究从临床科室层面出发,充分体现临床科室作为医院的核心主体,构建临床科室层面的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涵盖8个一级指标下的25个二级指标,为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明确了指导方向。

3.2 指标筛选过程体现了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的现实要求

场所精神建构理论指出,科室文化氛围是主要的管理支撑和发力点,是医院场所精神提升与改进的冰山底座[10]。建构有人性光辉的科室文化与场所文化,营造庄严、神圣的境遇,将环境气场与人格气场、道德气场相统一,让患者获得三重信任(技术信任、道德信任、人格信任)。本研究充分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初步制定了评价指标。在Delphi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咨询,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后,确定了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调研过程中发现,普遍认为医学人文建设标准众说纷纭,医院有一套内容包罗广泛的人文关怀评价指标,岗位或个人的人文素养及能力评价量表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实际操作性较低,不能切合临床科室对医学人文建设评价的需要,缺乏针对性,使得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而针对临床科室的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当前医学人文建设落地的有益探索,该尝试将原本虚化、软化的指标赋予权重,将与患者息息相关的诊疗、沟通、服务、安全等指标进一步亮化、细化,通过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评价的改进作用,系统构建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为管理和决策者提供依据,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岗位胜任力。

3.3 持续改进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在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从表4可以看出,一级指标中的各级权重在0.1-0.3上下波动,均占重要作用,二级指标权重之间也相差不多,说明现在临床科室已经越来越重视各方面能力的平衡,单一化的强项已明显不能满足日前高标准的患者就医体验。人文科室的建设要从整体入手,包括科室文化、氛围等软指标也至关重要,这对今后的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基于扎根理论的临床科室医学人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在汲取现有人文科室创建的要点,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起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因本研究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缺乏严谨的评价程序,且研究样本量较少,拟合实证研究仅局限于笔者所在的附属医院,代表性不够,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持续改进,同时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医院临床各科室中开展验证性应用。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科室指标体系医学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最难办事科室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