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和加强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探究

2022-10-29王海霞

考试周刊 2022年37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法律

王海霞

一、 引言

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的法治意识、认知水平高低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对于初中政治教师来说,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深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法治意识,让学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的良好公民。自我国在积极进行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使得国家对公民的法治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从教育层面入手,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因此,针对培养与加强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法治意识的内涵

(一)法治意识的含义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明确了要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针对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义务相统一等理念的基础上,让尊法、学法、守法与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与自觉行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宪法法律之上。要求学生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任何人与组织都需要尊重、遵守宪法与法律。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学生明确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且受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需要依法进行追究。③权利义务相等。让学生了解所有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需要履行宪法与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④守法与用法的意识和行为。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与行为习惯。⑤生命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并学会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方法,学会预防和远离危险。可以预见的是,在新修订课程标准中,法治意识将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将成为学生认识与认可宪法与法律的一种行为表现,体现在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尊法、学法、守法和用法,让学生在未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

(二)法治意识的构成

法治意识的构成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权利与义务意识、平等与公正意识、程序与规则意识等。其中,权利与义务意识主要是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相关权利与义务,在当前的初中政治教材中就有专门围绕“权利与义务”的内容。程序与规则意识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应该遵守的程度与规则,以此对社会的正常秩序进行维护,同时也可以在相应的程序与规则下指导自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平等与公正意识属于上述两种意识的延伸与升华,上述两种意识属于平等与公正意识的基础和前提。三种意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一方面可以将这一意识转化为个人或组织需要将宪法与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体现,能够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遵守法律,倘若违反发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 初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加大法律与制度的约束力度,主动维护社会发展规律,加强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国民法治意识的提升,让社会始终维持在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通常对世界已经有清楚的认知,在生活与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的意识体系与“三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并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初中政治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基本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强化学生对法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履行作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初中生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独立意识将不断增强,可能会产生叛逆心理,许多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非常重视个人形象以及他人的评价。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三观”,让学生明确为人处世的道路。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面临转型的过程中,学生传统的观念正在受多元思想的挑战,民主与法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法治观念整体偏低,还未能完全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并非单纯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且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教育理念,让学生逐步树立良好法治观念,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以及自身拥有的义务和权利,并在具体实践中养成规则意识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以此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初中政治教学中逐渐融入一些新的理念,如教育生活化、以人为本等。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的传统授课方法,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政治教学变得十分枯燥,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法治观念是其未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规则意识,是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中重要的行为标准。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制度主要是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是保证社会和谐问题发展的基础。初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学生缺少法治意识的情况下,可能会给国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开展政治教学加强对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初中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不足

(一)认识存在较大偏差

尽管部分学校对法治意识培育的认识已上升到一定高度,不过对法治意识培育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一偏差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在学校层面,学校普法教育存在形式化的问题,还有部分学校针对初中政治教学还未真正深入法治实践,导致初中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部分学校仍然重视学生的成绩,在培育学生法治意识后不注重开展相应的考查工作。在学生层面,许多学生对宪法与法律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教材层面,局限于集中简单的权利与义务的认识,还有许多学生不具备知法、用法的能力。在教师层面,目前有部分学校的教师将法治意识培育看作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实际上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别。还有部分教师将法治教育看作政府或社会的责任,部分教师仍未通过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各种观念认识都是教师忽略法治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实质价值的直接体现。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我国还有部分初中学校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初中生法治教育现状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法治教育教学模式滞后

从初中学校开展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的模式的影响,采取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滞后性,将课堂当成传授知识和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发展,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围绕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学生主要通过背诵的方式记忆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中缺少对教材知识的延伸,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存在一定片面性,容易对法治教育的有效性造成限制,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还有待完善,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未结合法律知识展开系统性的学习与研究,教师现行知识体系较为滞后,难以在后续教学中巧妙地将法治教育渗透,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甚至会给政治教育的效果造成影响。初中政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相关知识主要蕴含教材中,目前几乎没有学校专门开设法治教育课,使得学校缺少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再加上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灌输的层面,现行法治教育局限于普法层面,落实程度不足,学生在法治教育中的参与程度有待提升,导致许多学生还不会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现有教材中有关法律知识的内容比较零散,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有效将课堂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

(三)社会环境对法治教育的影响

当前,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局,社会内部文化碰撞愈发激烈,社会思想体系也随之发生转变,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领域还存在许多不良的思想。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外界环境对学生意识、观念的影响十分深刻,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落实法治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使得法治教育的落实受到严重的阻碍,要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规避社会不良影响的方法。学生除了要在学校接受学习外,还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社会这一大环境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另外,学校周边存在的安全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保障,学校内部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完善,也会影响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诸如社会暴力、盗窃以及校园斗殴、踩踏等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学生的养成法治意识造成严重制约。

五、 初中政治教学培养和较强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法律知识教育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学生个人认知水平还有待提升,要想对初中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培养,需要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入手,逐渐向学生普及和传授基础的法律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这也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基础。学校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有较强约束作用。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逐渐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初中政治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特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导入真实案例,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不断与知识进行接触的时候,认识到法治意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尽量避免采取灌输式的授课方式,避免给学生学习带来枯燥感,可以结合真实案例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强化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比如,在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真实案例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导入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引以为戒,并在案例分析中学习相应知识。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法律知识外,还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维权。比如,学校周边分布着许多娱乐场所,如网吧的存在让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对社会和谐稳定进行维护。针对学校周边存在的非法经营网吧的现象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

(二)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指明方向,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培养和加强学生法治意识的关键,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是最基础、关键的环节。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目标之前,需要科学建构教学目标,为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定位。在建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强化时政热点新闻和课程内容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逐步纠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生活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的时候,需要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时政热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归纳,把握好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逐步树立教学目标,便于学生更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学科知识的记忆,充分认识到法治意识的重要性,以便学生更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广大学者的智慧,其中囊括的许多内容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知识进行简单讲解,还需要更加深入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并从网络、期刊、报纸等渠道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案例,在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培养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未来更好地履行自身社会责任。

(三)采取多样化教育手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教师注重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法治教育需要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传授学生法律知识的局限,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始终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的原则,不断强化学生的法治理念,让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始终坚定法治信仰,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法律的规范效果,还可以以法律促进道德教育,更好地发挥道德教育在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法治教育的作用发挥,还需要在道德教育中始终贯穿法治要素,注重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在法治教育中体现出道德精神。法治教育还可以有效与心理教育进行结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思想与心理辅导,强化学生在思想、心理等层面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充分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得到成长。教师要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课堂的主角,带领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部分真实案例通过视频播放、剧情演绎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密切讨论的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完善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情境的帮助下,法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才可以相互渗透,才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进行评价,方便在后续教学中结合评价结果,适当调整教学方案。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逐步升华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断丰富法律知识传播载体,深化法治教育内容,真正让学生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达到新课标下培育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目标,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大量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的法治教育相关资源也十分丰富,不仅可以拓宽教学素材来源,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法治教育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设备,实现现代科技与情感体验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完成道德与法治学习,让学生多合作、探究,采用实践与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在不断合作、探究和沟通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认识,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志愿者服务等,有效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堂学习进行延伸,通过导入案例、设置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有主动寻找问题答案的意识,并在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精神、法治意识的有效培养。在理论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开设模拟法庭,组织学生开展法治辩论比赛,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上一节课安排活动具体事项,在确定活动主题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在下一节课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较强体验感,逐步提高学生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更加深入、便捷地对学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所学知识播放一些令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法律知识的应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在线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法治教育国防基地、法治历史展览馆等,通过引导学生在线观看,让学生走进法治现场,在线感受法律知识的运用,让学生逐步将所学法律知识内化于自身知识体系。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方便教师随时组织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让初中政治课程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灌输,切实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时,教材中蕴含许多具有较高难度的法律知识,如违法行为分类。由于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时间较短,对刑事、民事、行政等概念的认识不足,为方便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概念,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如欠钱不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谎报险情导致严重危害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等,通过导入案例的方式实现抽象法律概念具体化,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接受程度。

(五)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治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入适量生活元素,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感,让学生站在自我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强化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主动转变传统单一的“说教”形式,适当导入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教师需要认识到单纯通过课堂这条途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能够起到的效果有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将生活作为法治教育的落脚点。同时,考虑到法律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转化为基于法律认知的实际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要想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提升。首先,教师需要从思想高度改变学生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法治教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才可以打开国家的法治未来,才可以在未来成长为建设法治国家的人才。其次,教师要注重改变课堂形式,引导学生从思维、行动等层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对重难点部分进行大胆质疑和深度分析。

比如,在学习《认识人生的意义》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后,思考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命的独特表现等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属于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其中教师是实施法治教育的核心,因此有必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提高教师个人的法治素养的基础上,带动学生良好法治意识的养成。对此,需要各学校制定完善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格把控好教师入职的关卡,在考核过程中添加一些有关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已入职教师,需要各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明确培育教师法治素养的目标,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相关的交流活动,尽可能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鼓励教师深入对法治教育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法治素养,运用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逐步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学校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通过不定期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法治素养的养成情况。对已入职教师通过定期开展法治培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逐步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对于初中政治教师来说,要主动学习国内有关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主动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拓宽初中政治教学的路径,在新路径、新方法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法治意识。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要想让学生在形成正确“三观”的同时,养成较强的法治意识,需要教师主动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强化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的联系,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应用知识、总结经验,让学生逐渐形成与社会价值观相统一的意识体系,自觉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在后续生活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约束自己、监督他人,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法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