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
2022-10-29闵建中焦建利
闵建中,耿 铭,焦建利
(上海健康医学院 文理教学部,上海 浦东 200433)
课程思政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元素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普遍宣传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的进一步落实,越来越广泛得到了全国高校师生的重视,但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等为代表的数学类基础课程,如何在像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代表应用型医学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这是摆在广大公共基础课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作者的亲身教育教学的实践,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为例,把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做一个梳理,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
课程思政就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思政的就是指的通过专业的课程建设发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宏观来说课程思政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就是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引大道,启大智。具体来说主要培养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
党和国家的意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职业精神,专业认同,“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二)科学观:如何做事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钻研,毅力,勤奋,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学术诚信等。
(三)个人品格:如何做人
道德情操:社会道德,个人道德,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正确的三观等;健全人格:思想,情操,态度,行为心理,哲学,艺术,性格,体质等;智力:观察,想象,思考,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等。
二、数学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建设
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文)中明确规定“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这一文件为我们的理科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非常及时的指导。本文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结合实践,总结探索数学类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
(一)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在我校是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概率统计模型在日常生活和生物、医学、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建立概率统计模型的能力,利用随机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它的思政目标就是要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和数学文化的熏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就是回答如何学,学什么,效果如何评价的问题。教学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就是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引导,难点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核心就是和专业课程知识的融合。
我们结合超星尔雅学习平台及相配套的学习通App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平台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计成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启迪智慧于一体。我们对于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案例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的实施都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总结设计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特色。
1.紧扣上海健康医学院“厚德至善,健行康民”的校训。2019年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务处围绕我校的校训打造的具有健康文化氛围的通识教育体系,对全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核心模块设计,主要分为“厚德至善”“健行康民”两大模块。“厚德至善”模块下分为“德之本”“善之道”“美之至”三大子模块。即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目的是培养医学生恪守医德,仁爱奉献,救死扶伤,志存高远的品质。“健行康民”模块,下分为“思之敏”“识之博”“行之健”三大子模块。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倡导知行合一,勇于实践。
数学类的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就是传递数学的真善美。结合我校的校训和通识教育的目标,我们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课程的整个知识结构进行了总体框架设计(见表1)。
表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融入核心素养模块知识点
2.挖掘典型案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自然融入价值塑造。课程思政就是在基本层面和情感层面,体验层面提高课程的温度。建设好课程思政必须在课程的思政点上下功夫,按照理学类课程思政要求:典型案例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配套的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寓德于教、寓道于教的方式,让课程思政内容与知识融为一体,润物无声,如盐入水。以我们对所讲的前两章为例,我们课程组进行了案例发掘和整理(见表2)。
表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三)教学的组织实施
为了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要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线下线上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我们建设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总复习题,阶段测试,励志视频,等等,提供多次的测试练习,结合本科坐班答疑和晚自习辅导答疑,做好学生的助学者。为了突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我们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讨论区:讨论专业知识,读数学的故事,既拓展同学们的科学视野,又增加了学习兴趣,实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提升。
(四)科学全面的教学考核评价
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对参加课程学习的同学进行考核,我们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改革了考核的方式,注重考评方式多元化,注意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相对全面客观地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全面了解,及时提炼、修正、改进教学方法。适当的技巧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设置的每小节的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反复刷6次,每次从题库中随机抽题,最后每次成绩取最高分,这种方式给不同学生提供了自我选择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促进同学们的团结协助精神,我们特地提供了在线的讨论区的加分选项,讨论区同学们可以发帖求助,也可以主动解答同学们回答的问题,所有获得点赞的同学都获得相应的加分。
(五)做好教学资源建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资源建设是我们教学目标达成的保证,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我们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保障。首先,超星平台选用优秀的教学包、配套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满足同学们的基本学习要求;其次,超星平台提供丰富的拓展材料包括课程每一小节相关的参考图书内页、报纸文章、杂志论文、相关网站信息等资源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提升;最后,课程资料提供拓展的学习材料,包括典型例题、应用案例、课外阅读、数学励志文化、数学家的故事等供同学学习。教学资源的建设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提升,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们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发挖掘经验总结如下。
1.发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的由点到线,有线到面的整合,结合的路径就是要和相关知识点的发展历史、逻辑体系、技术应用、产业市场等的结合,自然地融入价值观、科学观、哲学思想、情感的交流。
2.发掘拓展内容的思政元素。除了知识点本身内容,课程拓展内容中蕴含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也值得大家研究,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借鉴:讲好故事,教学内容涉及学科发展,大师的成长道路,教师的个人经历;讲失败的教训和警示性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多维度分析原因;注意反面教材的应用,剖析“流言”,提升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注意时事热点问题的应用。
三、课程思政评价反馈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设计的核心原则与方法就是要自然融入,就像盐溶于汤一样,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要的就是自然适量,要的就是润物无声,但是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短时间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参考。一是学生能否自然接受,是否认为是专业课程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能否引起学生的言语共振和情感共鸣;三是能否有效地激励和产生学习的动力;四是能否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和深化。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人民教师作为新时代教育筑梦人的重要实践,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可以明师道、强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可以使得新时代的教师在思想信念、政策法规素养、中华文化与师德养成、专业成长与师德实践、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学类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借助于“互联网+”和“智能+”平台的在线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对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数学类基础课程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建设经验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以及典型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方法的总结,为广大应用型高校其他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