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影响研究
——以某地区20所幼儿园为例

2022-10-28崔梦婷

教育观察 2022年27期
关键词:桌椅小学化幼儿教师

崔梦婷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一、问题提出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幼儿的多种潜能,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进入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些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太高,要求幼儿园开设小学的课程。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要求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1]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观念与教育期望都会对幼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关注和探究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影响。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与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内容、班级管理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模仿小学教育阶段,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幼儿园设置的课程内容属于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如算数、识字、拼音等。部分幼儿园大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识写字教材、整合学科课程系列教材和自制学科教材,这三种教材超出了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不符合科学的幼儿教育课程,不利于幼儿智力方面的发展。[2]第二,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偏向于集体教学,幼儿园课堂上的班级桌椅摆放方式是排列型。排列型一般适用于小学,幼儿园应当以U型或者小组型为主,便于幼儿交流和教师观察幼儿。第三,幼儿园教学缺乏游戏,以灌输和机械记忆为主,这违反了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忽视了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的理念,阻碍了幼儿的自主学习。第四,幼儿园布置作业的类型偏向于小学的书面作业,如模仿类和算数类等,这种作业类型不利于幼儿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且趣味性较低。[3]

三、家长教育理念现状与分析

(一)家长的幼儿教育目标

本研究选取了20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在每个幼儿园随机选取了8位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60份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回收率达到了100.00%。结果显示,认为孩子去幼儿园主要是为了学习知识的家长占61.00%,这类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主要是为了以后上小学做准备,因此要提前在幼儿园学习知识。有53.00%的家长希望幼儿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减少幼儿在园的玩耍时间,甚至有67.0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还需要在课外进行辅导,这些家长认为让自己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可以赶超其他孩子,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总而言之,通过收集的问卷了解到,多数幼儿家长所认为的幼儿教育目标是传授知识,认为幼儿园最好能够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同时,这些家长还希望幼儿教师能引导幼儿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减少游戏和活动的时间。还有部分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幼儿,想快速提高孩子的成绩,于是就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4]家长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家长对幼儿园教材的态度

研究者在设计家长对幼儿园教材态度方面的问题时,在问卷调查中列出了“您认为幼儿园选取的教材合理吗”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有63.64%的家长认为合理,36.36%的家长认为不合理。根据问卷调查可知,大部分受调查的幼儿园都使用了属于小学阶段的教材,这不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但是大多数幼儿家长却认为幼儿园选取的教材合理,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家长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可以为幼儿的小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表1 对“您认为幼儿园选取的教材合理吗”的 回复统计

(三)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桌椅摆放的满意度

如表2所示,在所有调查家长中,有58.18%的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桌椅摆放满意,41.82%不完全满意,可见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桌椅摆放还是比较满意的。幼儿喜欢蹦蹦跳跳、爱运动,因此U型或小组型是幼儿园班级较适宜幼儿的桌椅摆放方式,这种摆放方式不仅便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监督,还有利于幼儿活动交流。[5]但是,在本研究调查的20所幼儿园课堂中,桌椅摆放多以排列型方式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幼儿园教师的数量不足,其次是排列型摆放更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的管理。[6]家长也比较认同排列型摆放方式,他们认为这种桌椅摆放方式可以让幼儿提前感受小学课堂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表2 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桌椅摆放满意度

(四)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方式的态度

如表3所示,在回答“您觉得幼儿园应该对孩子提出很多纪律方面的要求吗”这一问题时,有32.72%的家长认为不应该,有67.28%的家长认为应该。认为不应该在纪律方面过多要求的家长认为孩子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对孩子进行过多的管理不好;反之,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数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和灌输为主,幼儿被动接受知识,另外,部分幼儿园教师为了维护教学纪律,会使用严肃的语言对幼儿提出严格要求,让幼儿保持标准的坐姿。这种教学方式是“小学化”的,但是多数家长对这种教学方式持认同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幼儿在有限的幼儿阶段提前学习更多小学的教学内容。

表3 对“您觉得幼儿园应该对孩子提出很多 纪律方面的要求吗”的回复统计

(五)家长对幼儿园作业的态度

如表4所示,所有调查家长中有69.09%的家长认为幼儿园作业的形式是合理的,30.91%的家长认为不合理。调查的20所幼儿园中多数幼儿园布置的作业类型为算术类和抄写类,算术类和抄写类作业严重超出了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而且还会限制幼儿的想象,阻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形式是合理的,这源于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表4 对“您认为幼儿园作业的形式合理吗” 的回复统计

四、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影响分析

调查和搜集的资料显示,家长主要通过对幼儿园的选择、干涉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内容、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等途径加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

(一)家长通过对幼儿园的选择来影响

如表5所示,有61.81%的家长肯定会把孩子转到进行认字、写字和算术教学的幼儿园,有30.91%的家长表示可能会,“不会”和“无所谓”的均占比3.64%。

如表5中所示,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标准主要是看幼儿园是否会教给孩子一些“知识”,而且如果幼儿园不按照家长的要求制订课程的话,家长可能还会让幼儿转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本园的生源与发展,就会按照这些“小学化”要求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

表5 对“您会把孩子转到进行认字、写字和算术学习的幼儿园吗”的回复统计

(二)家长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干涉来影响

如表6所示,在回答“您会要求幼儿园开设算术课和生字课吗”这一问题时,有63.64%的家长选择“肯定会”,25.45%的家长选择可能会,选择“不会”和“无所谓”的占到了7.27%和3.64%。

表6 对“您会要求幼儿园教认字、写字和算术吗”的回复统计

如表7所示,有76.36%的家长表示经常向幼儿教师提出教孩子读写算的要求,有23.64%的家长偶尔向幼儿教师提出教孩子读写算的要求。家长的这种要求影响并加重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

表7 家长对教师提出教孩子读写算要求的统计

(三)家长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来影响

部分幼儿园对教师实行以家长评价为主的考核激励评价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考评绩效受到家长对其评价的影响。因此,多数幼儿园教师会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如果出现幼儿家长对教师不满意的情况,那么幼儿教师的考评绩效就会受到影响。

本研究从20所幼儿园中随机访谈了30名教师,很多幼儿教师表示如果家长不要求,他们不会主动教“小学化”内容。

研究者:如果家长不要求您教拼音、算术的内容,您会主动教学生这些内容吗?

教师A:我觉我是不会的,因为我觉得幼儿园的孩子还不需要学习这些内容,但是家长要求教这些内容,没办法只能教孩子了。

教师B:我应该是不会的,毕竟自己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知道提前学习这些内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教师C:我认为我应该不会,幼儿园小朋友没必要提前学这么多内容。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家长不对教师进行算术、拼音等的教学要求,教师也不会教授这些内容。幼儿教师之所以会听取家长不合理的“小学化”教育要求,是因为这些家长手中掌握着对教师的评价权。这种以家长为中心的幼儿教师评价体制,导致教师为了获得家长的认可而满足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要求,从而加重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五、总结与展望

在幼儿教育阶段,不少家长对孩子报的期望太高,担心自家孩子落于人后,于是要求幼儿园开设小学的课程。家长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要求,让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更加严重。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象,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家长要与幼儿教师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不能仅凭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去干涉教师的教育内容。其次,幼儿园可加强对家长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最后,幼儿园要秉持客观的办园标准和理念,让更多的社会人士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幼儿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桌椅小学化幼儿教师
高价办公桌椅让日本市长挨骂
搬桌椅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兰州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浅析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教育部:贫困地区办学一人一桌椅是底线要求
儿童积木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