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PP 评估模型构建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22-10-27张婷婷秦春香阿拉坦噶茹迪刘梦祥李颖何庆南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函询婴幼儿指标体系

张婷婷,秦春香,阿拉坦噶茹迪,刘梦祥,李颖,何庆南

1.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3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立以家庭科学育儿为基础,以社区托幼服务为依托,以机构托幼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1]。育婴师作为在0~3岁婴幼儿家庭或托幼机构从事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护理和辅助早期成长的人员,逐渐在婴幼儿照护工作中充当主力军[2]。从2005 年6 月起,我国开始正式实施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试点项目[3]。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许多民营机构纷纷涌入育婴师培训浪潮,但伴随而来的育婴师培训质量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机构培训资质不透明、培训教师资质无保证、学员准入要求低等[4-7],而针对育婴师培训质量的控制方面,尚缺乏机构培训资质的行业准入标准和相关规定。此外,多数机构内部缺乏系统的质控标准,育婴师培训的考核和评定少有部门监管,主体部门职责不清晰,缺乏协同。培训质量评价作为培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培训质量。然而,尚未有文献针对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进行研究,因此亟须构建科学系统的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育婴师培训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课题小组

2020 年7 月成立课题组,课题小组由1 名具有5年以上育婴师培训工作经验的专家、1 名行政管理人员、3 名硕士研究生组成。课题组成员主要负责文献回顾、编制指标体系初稿、遴选专家、设计专家函询问卷、问卷发放与回收、汇总专家意见筛选指标、对专家函询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 初步编制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CIPP 评估模型为理论框架,从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4 个方面对育婴师培训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估[8],结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和规范等文件拟定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确定中文检索词“育婴师、培训、育婴师培训、培训质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英文检索词“nursery teacher,training,training quality,quality evaluation,evaluation indicators”,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主要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 等。通过小组反复讨论与分析,编制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共纳入4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26 个三级指标。

1.3 专家函询

1.3.1 选择函询专家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课题组采用方便抽样邀请了18 名专家参与函询。专家纳入标准:①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行政管理专家;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婴幼儿保健专家;③从事婴幼儿托育或照护领域工作5 年及以上。

1.3.2 实施专家函询 本研究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于2021 年1—3 月进行专家函询,专家函询问卷包括:①研究背景与目的和填表说明。②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③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即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计1~5 分,同时提供相应的填写空白,供专家对指标提出修改或增删意见。④专家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自评表。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计算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均数和变异系数(CV),指标入选标准要求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3.5 分、满分比>20%、CV<0.25。对专家提出的删除、增加或修改意见,经课题组成员讨论后决定删除、增加或修改。将第一轮函询的最终修订情况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并再次进行调查,直至专家意见趋于统一。

1.4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16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两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统比较,进行χ2检验,P<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1.1 专家基本情况 本研究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共有18 名专家参加。其中儿童保健专家7 名,妇幼保健专家2 名,行政管理专家3 名,育婴师培训专家6 名。见表1。

表1 专家基本情况分析(n=18)

2.1.2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专家的积极性表明专家对研究问题的支持和关注程度。第一轮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 份,问卷回收率为90%,第二轮发放问卷18 份,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关系到函询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两轮专家的Cs 为0.667 和0.850,Ca 分别为0.894 和0.910,计算得出Cr分别为0.780 和0.880。

2.1.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和谐系数(W)共同表示。本研究两轮专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00~0.220,第一轮、第二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1 和0.26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见表2。

表2 两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W)及显著性检验结果

2.2 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经过第一轮专家函询,根据指标筛选标准,经课题组讨剔除1 个三级指标,同时结合专家的修改意见,将一级指标“培训条件”修改为“培训投入”;二级指标“培训硬件”修改为“培训设施”。经过第二轮专家函询,所有指标均满足纳入标准,最终构建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25 个三级指标。将各位专家的权重系数取算术平均数,计算各标权重赋值。见表3。

表3 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

3 讨论

3.1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邀请专家领域覆盖儿童保健、妇幼保健、行政管理和育婴师培训,专家工作年限均达5 年以上,工作20 年以上的占比55.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4.5%,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占比44.5%,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70%,说明专家积极性较高[9],Cr≥0.7 表示结果比较可靠[10]。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和10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关注度和积极性较高;两轮专家Cr 分别为0.780 和0.880,表明专家函询结果的可靠性较高。通常情况下,变异系数<0.250 是可以接受的[11],两轮函询变异系数均<0.250,说明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的协调程度好,保证指标的可靠性。两轮函询专家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81 和0.26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说明专家对各指标意见一致性好。

3.2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分析

本研究以培训评估中广泛应用的CIPP 评估模型为指导来构建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估活动贯穿于培训的每个环节,从培训投入、培训计划、培训过程、培训效果4 个方面设置一级指标。其中,培训投入和培训计划是培训前的准备过程,间接影响培训质量,培训过程直接影响质量,培训效果则是质量的直接体现。一级指标权重设置中,培训投入权重最高,表明培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对于育婴师培训质量尤为重要。潘悦达等[12]的调查发现具备资质的育婴师培训机构普遍较少,培训的开展缺乏规范性。因此,加强培训投入的评价,尤其是机构资质(0.528)和管理制度(0.521)的评价是提高育婴师培训质量的关键。培训计划的权重位居第二,主要是因为CIPP 模型强调要判断目标和方案是否已反映了个体需求,通过发挥培训学员的主动性促进培训成效。张久楠等[13]的调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并未充分考虑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影响了培训质量。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79 和0.107,这与目前育婴师培训尤其注重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有关,但如果缺乏对过程质量和效果质量的评价,就无法控制培训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及提供质量持续改进的依据[14]。本研究根据培训实施的内容和相关利益方纳入了招生过程、教学过程、学员层面、社会层面4 项指标,旨在及时发现培训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评价培训的实施是否有效。

3.3 构建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自2015 年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15],有高达86.5%的家庭将“没人照管”列为生育二孩的最大困难[16]。育婴师作为婴幼儿照护的专业人员,有望协助解决0~3 岁婴幼儿的养育问题。但我国目前的育婴师发展尚且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和家庭的需求。为此必须要积极推动高质量育婴师培训,确保育婴师的岗位胜任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尚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育婴师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因此,建立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婴师培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育婴师培训质量的控制提供全面、可靠、量化的参考依据,达到持续改进育婴师培训质量、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增进家庭社会和谐幸福的目的。

4 小结

本研究以CIPP 评估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家政策性文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合理、可信,且涵盖了培训的全过程,为育婴师培训质量评价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工具,也为育婴师培训质量的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函询婴幼儿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函询岂是走过场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函询岂是走过场
浅议谈话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