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匀质性的试验研究

2022-10-27刘龙龙赵尚传刘忠凯王少鹏刘荣欣

公路交通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质性石粉试件

刘龙龙,赵尚传,刘忠凯,王少鹏,刘荣欣

(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2.中海建筑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7)

0 引言

和河砂对比,机制砂石粉含量高,粒型差,含泥量不稳定,不仅会影响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以及力学性能,从而降低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1-3]。为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其匀质性,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测试方法[4-9]。Dhaheer[10]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骨料在混凝土J形环试验中混凝土的流动;张守祺[11]采用电阻率区间稳定法量化了混凝土浇注的密实度和均匀度;吴义林[12]采用显微硬度法评价了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然而目前的匀质性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过程[13-14],较少研究成型后混凝土的匀质性,尤其是机制砂粒径级配、水胶比、石粉含量等因素对匀质性的影响[15-17]。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浇注成型后的试件切片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并利用Image-Pro Plus软件读取切片骨料颗粒数量和面积,根据骨料颗粒数量和面积占切片的比重,量化了不同配合比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水胶比、石粉含量以及骨料最大粒径对匀质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1.1 原材料

选用P·O 42.5级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别为C30,C40,C50;I级粉煤灰;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型);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为10.9%,粗骨料按照最大密实度比例分配,粗、细骨料均为石灰岩。粗骨料粒径分为5~10 mm,10~19 mm,19~31.5 mm这3档。

1.2 配合比设计

设定水胶比为0.31,0.36,0.45,共3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保持胶凝材料用量和水胶比不变,粗、细骨料比例可按照最大密实度理论[18]分配,见式(1):

(1)

式中,Pi为集料颗粒的通过率;Di为当前粒径;Dmax为最大粒径;Dmin为定义的最小粒径,此处取最小粒径为0.075 mm,即D0.075。

已知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0.9%,A30-1,A40-1,A50-1是原混凝土的配合比,A30,A40,A50混凝土配合比中粗、细集料的用量可由式(1)确定,具体见表1。

表1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Tab.1 Mix proportion of 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

1.3 试验方案

1.3.1 混凝土切片二值化处理

混凝土试件截面为150 mm×150 mm,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8 d,切片前24 h放置在干燥处晾干,然后采用岩石切割机沿试件纵向切开,并且保证混凝土切片表面平滑。由于骨料区域和浆体区域的颜色不同,运用Image-Pro Plus软件直接读取切片骨料数量和面积时,误差较大,故先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二值化,采用自行编制程序,运用大津法读取混凝土切片的图片,进行二值化,保存为.jpg格式,以便于Image-Pro Plus软件读取骨料区域和浆体区域的面积。

1.3.2 匀质性评价方法

切割完试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混凝土试件切片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将处理后的二值化照片用Photoshop软件将混凝土切片划分为3×3等面积区域,然后借助Image-Pro Plus软件,获取试件切片每个区域内粗骨料颗粒的个数和面积[19]。

为了获取切片中骨料颗粒数量和面积对匀质性的影响,将骨料的数量和面积作为参数,匀质性评估模型可表示为:

(2)

第i个区域骨料颗粒的面积比pi可以表示为:

(3)

式中,s为粗骨料颗粒的期望面积;si为粗骨料颗粒的面积。

骨料颗粒面积比的期望值p表示为:

(4)

骨料颗粒数量的期望值q表示为:

(5)

根据试验实测结果,将式(3)~(5)代入式(2),即可得到混凝土试件匀质性计算结果。由于T1和T2分别统计的是切片中骨料面积比和骨料数量的变异程度,计算结果绝对值越小,说明试件的匀质性越好。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试验结果

图1~图3分别是不同配合比A30和A30-1,A40和A40-1,A50和A50-1试件切片和二值化图片对比,利用Image-Pro Plus软件读取二值化后切片的骨料数量和面积,见表2~表7,然后将读取的数据代入式(2),计算A30和A30-1,A40和A40-1,A50和A50-1混凝土试件的匀质性指标,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图1 强度等级 C30混凝土切片Fig.1 Slice of concrete with strength grade C30

图2 强度等级 C40混凝土切片Fig.2 Slice of concrete with strength C40

图3 强度等级C50混凝土切片Fig.3 Slice of concrete with strength grade C50

表2 试件A30划分为3×3的结果(单位:mm2)Tab.2 Result of dividing specimen A30 into 3×3 (unit:mm2)

对比试件A30和A30-1,混凝土试件的骨料面积分别为9 203.1 mm2和10 167.9 mm2,骨料颗粒的数量分别为138和189;混凝土试件A40和A40-1的骨料面积分别为8 133.4 mm2和9 672.4 mm2,骨料颗粒的数量分别为327和381;混凝土试件A50和A50-1的骨料面积分别为11 540.4 mm2和10 568.3 mm2,骨料颗粒的数量分别为232和367。A30和A40混凝土试件的骨料颗粒数量和骨料面积均小于A30-1和A40-1。改变骨料的最大粒径后,A50混凝土试件的骨料颗粒数量小于A50-1,A50骨料的总面积大于A50-1,说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和骨料最大粒径相关,可通过式(2)对比分析。

表3 试件A30-1划分为3×3的结果(单位:mm2)Tab.3 Result of dividing specimen A30-1 into 3×3 (unit:mm2)

表4 试件A40划分为3×3的结果(单位:mm2)Tab.4 Result of dividing specimen A40 into 3×3 (unit:mm2)

表5 试件A40-1划分为3×3的结果(单位:mm2)Tab.5 Results of dividing specimen A40-1 into 3×3 (unit:mm2)

表6 试件A50划分为3×3的结果(单位:mm2)Tab.6 Result of dividing specimen A40-1 into 3×3 (unit:mm2)

表7 试件A50-1划分为3×3的结果(单位:mm2)Tab.7 Result of dividing specimen A40-1 into 3×3 (unit:mm2)

2.2 水胶比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

根据面积比得到的试件A30,A40,A50的匀质性指标T1分别为0.034,0.032,0.016,A50的匀质性最好,A40的匀质性次之,A30的匀质性最差。A30-1,A40-1,A50-1的匀质性指标T1分别为:0.042,0.042,0.02,A50-1的匀质性最好,A40-1和A30-1的匀质性相同。据3×3区域骨料面积比得到的匀质性,试件A30,A40,A50相对A30-1,A40-1,A50-1的匀质性分别提升了19.0%,23.8%,20.0%。

根据划分的3×3区域,试件A30,A40,A50的匀质性指标T2分别为15.30,12.28,5.40,A30-1,A40-1,A50-1的匀质性指标T2分别为22.48,19.08,6.22。根据3×3区域颗粒数量比得到的匀质性,试件A30,A40,A50相对A30-1,A40-1,A50-1的匀质性分别提升了31.9%,35.6%,13.2%。

图4 混凝土水胶比和T1之间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binder ratio of concrete and T1

图5 混凝土水胶比和T2之间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binder ratio of concrete and T2

表8 不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件匀质性对比Tab.8 Comparison of homogeneity of concret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mix ratios

图6 混凝土水胶比和T之间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binder ratio of concrete and T

由图4~图6和表8分析可知,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相同水胶比条件时,试件A30,A40,A50相对A30-1,A40-1,A50-1的匀质性分别提升了30.7%,32.6%,15.7%。采用相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同水胶比条件下,A40比A30提升了17.1%,A50比A40提升了54.8%;A40-1比A30-1提升了14.8%,A50-1比A40-1提升了63.9%。这说明试件的匀质性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而提升。

2.3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

按照式(1)分配骨料的比例时,试件A30机制砂的用量为780 kg,A30-1机制砂的用量为930 kg,试件A30石粉含量相比试件A30-1减少了16.3%。同理,试件A40石粉含量相比试件A40-1减少了12.2%,匀质性均比原配合比试件的匀质性增加,见表8。试件A50石粉含量和试件A50-1石粉含量相差不大,试件A50骨料的比例是按照式(1)致密堆积比例堆积,A50的匀质性指标T比A50-1减小了0.013。A30机制砂混凝土试件的匀质性高于试件A30-1,一方面是由于试件A30的石粉含量偏少;另一方面,试件A30的粗砂和细砂考虑了骨料的级配,使其致密堆积,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匀质性。

2.4 骨料级配对机制砂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

混凝土试件A30-1和A40-1粒径区间0~5 mm,5~10 mm,10~19 mm,19~31.5 mm的骨料分别按照1.00∶0.21∶0.52∶0.31,1.00∶0.23∶0.59∶0.35的比例分配。混凝土试件A30和A40采用最大密实度理论,按照1.00∶0.39∶0.53∶0.50比例重新分配,A50-1的骨料比例为1.00∶0.53∶0.80,A50混凝土试件骨料按照1.000:0.39:0.85重新分配。A50的匀质性指标比A50-1减小了0.013,A30的匀质性指标比A30-1减小了0.083,A40的匀质性指标比A40-1减小了0.075。这说明骨料的比例按照式(1)分配时可以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

2.5 骨料最大粒径对机制砂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

从表8看出,按照面积比的匀质性指标T1进行评价时,试件A30-1和A40-1的匀质性指标T1值相同,小于试件A50-1的匀质性T1值。试件A30和A40的匀质性指标T1值相差不大,同时也小于试件A50的匀质性。对比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骨料最大粒径、水胶比、骨料级配,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对面积比的匀质性影响最大。

按照划分的3×3各区域骨料颗粒数量的匀质性指标T2进行评价时,A30>A40>A50,A30-1>A40-1>A50-1,说明骨料颗粒数量的匀质性随水胶比的增加而减小。

根据均匀性综合评判指标T判断,采用相同的配合比设计时,相比试件A30和A40,试件A50的均匀性最好。相比试件A30-1和A40-1,试件A50-1的均匀性最好。A30-1的T2值最大,说明A30-1混凝土中骨料颗粒数量在各个区域分布差异性大。综合T1和T2对T值的影响,T1分别占A30,A30-1,A40,A40-1匀质性T值的18.2%,15.6%,20.6%,18.3%,22.9%,24.1%。对比面积比和颗粒数量对匀质性的影响,面积比占了20%左右,混凝土试件A50,A50-1骨料的最大粒径为19 mm,匀质性T1值分别占T值的22.9%和24.1%,表明面积比对匀质性的影响也在增加。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C30,C40,C50这3个混凝土强度等级,共6组混凝土试件,首先利用MATLAB软件对150 mm×150 mm×150 mm混凝土试件切片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再将二值化后的切片照片进行3×3等分处理,然后借助Image-Pro Plus软件读取每个区域骨料颗粒数量和面积。根据建立的匀质性评价模型公式,对比了水胶比、石粉含量、机制砂级配、机制砂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试件A30,A40,A50相对A30-1,A40-1,A50-1的匀质性分别提升了30.7%,32.6%,15.7%,说明进行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采用最大密实度理论,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升粗骨料用量,减少细骨料用量,重新分配骨料的比例,可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

(2)不同水胶比条件下,A40比A30提升了17.1%,A50比A40提升了54.8%;A40-1比A30-1提升了14.8%,A50-1比A40-1提升了63.9%,说明试件的匀质性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而提升。

(3)骨料最大粒径、水胶比、骨料级配、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均有影响,其中骨料的最大粒径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匀质性的影响最大。

猜你喜欢

质性石粉试件
带悬臂梁段连接的装配式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不同拼接构造的装配式圆柱墩偏压性能试验*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内斜外正双重方钢管复合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Vic-3D技术的煤岩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石粉变塑料 国家发明专利
石粉变塑料 国家发明专利
石粉变塑料 国家发明专利
石粉变塑料,缔造财富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