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京津冀体育旅游的冲击与新常态的重构
2022-10-27杨敏
杨敏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袁绍辉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杨佳奇 王大鹏 艾志远
燕山大学体育学院
宋社平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
一、前言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在全球蔓延肆虐,对旅游业造成极大重创。
二、新冠疫情冲击京津冀体育旅游
全国31个省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旅游业更是首当其冲,正面临严峻危机。基于当前形势和行业现状的严峻,旅游组织给予旅游产品经营者、旅游媒体和旅游者相关的通知或建议。旅游产品经营者做出经营决策,减少旅游产品的供给;旅游者做出终止旅游活动或取消出游计划的决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骤减。各参与主体之间分别通过决策行为、信息传播、政策指引以及反馈行为相互作用,具体见图1。
图1 新冠疫情冲击体育旅游的演化路径
(一)体育旅游组织的响应
2020年1月22日旅游主管部门发布关于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同日体育总局办公厅也印发疫情防控工作通知,通知中指出对大型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专项风险梳理排查,通过易地、推迟、取消等方式,以应对疫情风险隐患;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二)体育旅游媒体的响应
旅游媒体包括旅行社、交通和饭店等,这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为旅游者的食、宿、行、游、购、娱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国各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同时刻对城市公共交通采取五个等级的管控措施,分别是公共交通无停运(Ⅰ级)、仅停运城乡线路(Ⅱ级)、城市支线停运(Ⅲ级)、分两阶段完全停运或一次仅保留少量线路(Ⅳ级)和完全停运(Ⅴ级)。事实证明合理及时的交通管控机制,有效遏制了新冠疫情的扩散外溢,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京津冀联防联控充分发挥首都“护城河”作用,京津冀各城市先后采取了不同的公共交通管控措施,具体见表1:
表1 疫情初期京津冀城市公共交通管控强度
(三)体育旅游者的响应
疫情进入高发期,采取居家隔离等系列防控措施。通过横断面方法调查群众对于居家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信念态度、积极程度及依从行为程度,结果表明居家隔离防护行为依从性高达93.63%,严格执行居家隔离防护措施。采用心理健康症状量表(SCL-90)测评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求助者,结果表明民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症状的各因子均分和因子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疫情期的参照水平。因而民众在感知新冠疫情风险后,旅游信心产生变化,增加对未来人身安全的不确定性,进而旅游行为意图被破坏。
(四)体育旅游产品经营者的响应
在疫情初期,全国文旅系统采取“停组团、关景区、重防控”。旅游产品经营者在自身业务停摆且损失巨大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快速推出“无损退订”服务。携程、飞猪、驴妈妈、马蜂窝、同程等各大在线旅行商,首旅如家、锦江国际、香格里拉等酒店集团,纷纷发布并持续更新退改政策。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重构京津冀体育旅游
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为兼顾安全和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振旅游行业发展信心,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活力,促进旅游市场恢复重振,国家发布一系列相关文件,见表2。
表2 国家发布关于恢复旅游业的文件
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部署,在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顺应“微旅游”“微度假”等旅游市场趋势变化,通过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多种渠道创新旅游推广方式,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供给,强化需求和供给之间的适配对接,满足民众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
(一)体育旅游组织:培育旅游企业动能,释放旅游消费需求
政府运用政策导向和各种金融工具,例如做好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等普惠性政策,帮助旅游企业恢复正常运营、逐渐摆脱危机。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工作制度,发放文旅消费券等举措,激发大众旅游消费意愿,从而有效释放大众旅游消费潜力。而且待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后,及时提高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来华签证便利化,包括签证开放程度、推广电子签等,以提振入境游。
(二)体育旅游媒体:强化营销推广,做好城市群联动
在应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以太极拳、八段锦和易筋经为代表的中医古典健身功法,以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胶囊和金花清感颗粒等为代表的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极大彰显中医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康养旅游必将受到民众青睐,也为体育旅游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背景,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和经济条件,以及中央和地方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利好政策,打造滑雪运动和中医药康养为核心、滑雪产业引导下的集“体育运动、休闲度假、中医康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康养小镇。
(三)体育旅游者:重塑心理和行为,转变旅游消费模式
在居家办公学习防控阶段,民众在被动环境中主动适应了线上场景的消费体验,线上云旅游颠覆了旅游方式。消费者观光旅游模式的嵌入程度随着旅游App使用时间的增加出现减弱,但是休闲旅游以及观展旅游模式的嵌入程度得以增强。因此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云旅游”和线下游是互补关系,也能将线上流量引入线下。
在常态化防控阶段,文旅和体育系统做了许多促进体育旅游需求释放、推进体育旅游恢复的探索性工作,但截至目前效果不明显。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少接触、少聚集”防护意识已深入民心,旅游消费意向大幅下降。空间相对密闭的观赏型体育旅游项目、近距离密切接触的参与型体育旅游项目,以及去往体育旅游目的地途中、当地的疫情风险性,消费者会理性权衡,结果是消费意向的消沉。但是消费者的体育旅游动机并未受到显著负向影响,反而维持在较高水平,因为通过体育旅游来满足社交情感、释放压力是他们所需求和向往的。
(四)体育旅游产品经营者:疫情防控常态化,智慧体育旅游纵深化
1.线上恣意云游
疫情促使“宅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应加快运用智能化、科技化助推产品升级,利用5G、AR、VR技术实现虚拟云游景区,并在维持合理的游客密度、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获取和传播实时讯息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20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会议拉开了国内体育赛事的帷幕,也应通过网络直播体育赛事,加大信息发送力度,既稳固了客户关系,也起到了宣传和推介赛事品牌和赛事举办地的作用。
2.线下有序出游
具有显著空间流动性和群体集聚性特征的旅游,在自然灾害、社会冲突、重大疫情等事件中,往往会首当其冲,遭受重创。因而现在民众更加倾向“小团体、定制化、私享型”的低密度旅游人次、高品质旅游体验的旅游产品。景区工作人员通过查询线上门票的预订情况,了解民众的购买状况,便于设置分散的消费时间,优化景区内旅游线路和功能分区,预判解决景区人流、车流爆满可能引发的问题,从而满足民众在旅游中安全的心理和物理空间。
四、结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京津冀体育旅游业亟须创新思路与举措,诸如线上线下融合、智慧赋能、康养精品等系列措施将助力体育旅游业的复苏和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