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奖优助困, 资助育人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 第三期活动举行

2022-10-26

广东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匠心大国资助

本刊记者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党组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9 月16 日, 教育部主办的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 第三期活动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技术学校举行。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 副主任涂义才,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友文出席活动。

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 助力学生潜心技能、 涵养匠心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和学生资助工作必须要始终牢记 “立德树人” 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完成这一根本任务, 必须探索物质帮助、 道德浸润、 能力拓展、 精神激励有效结合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 活动是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重点打造的资助育人品牌, 采用全国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 第三期活动邀请了粤菜大师马健雄及其学生黄镇燊走进校园, 讲述劳动成才、 技能传承的故事, 同时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和职教学子风采, 为大家带来一场“色香味俱全” 的精神盛宴。

陈希原在活动致辞中说, “匠心聚、 百业兴”, 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大国工匠择一事、 终一身、 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源泉, 是职校学生成为技能人才的关键, 也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重点。 陈希原认为, 匠心包含三个内涵, 一是对从事职业和专业的热爱, 二是反复锤炼精湛技艺的强烈动力, 三是用所学技术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拥有匠心才能把技能当作终身追求、 把职业当成毕生事业, 才能有源源不断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能力, 才能在技术领域实现自我价值、 在人生道路上大放异彩, 收获更有高度、 更有境界、 更有价值的人生。

对于如何涵养匠心, 陈希原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对所学专业心向往之, 二是苦练基本功心无旁骛, 三是服务社会心甘情愿。 他同时指出, 涵养匠心是漫长的过程, 培养工匠精神等更是终身命题。

职校学生是大国工匠、 能工巧匠的预备队, 是祖国技能强国、 制造大国的生力军。 陈希原强调, 为了让大家安心学习、 潜心技能, 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了奖优助困结合、 力度空前的资助体系。 在中职阶段, 有国家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等政策; 在高职阶段, 可以申办助学贷款, 申请国家奖学金、 助学金、 勤工俭学绿色通道等。 总之, 国家不会让任何一名有志于学好技能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助学政策会一直呵护他们的匠心, 守护他们的梦想。 他希望此次活动能激励同学们用匠心涵养工匠精神, 继续以勤学涨知识, 以苦练精技术, 以创新求突破, 早日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能工巧匠。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助推广东职教高位发展、 稳步提升

近年来, 我省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制度建设, 全方位推进学生资助信息化工作, 持续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 做到对象精准、 标准精准、 发放精准, 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着力办好学生资助这一重要的保民生、 暖民心工程。

黄友文在致辞中强调, 在教育部精心指导和省委、 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不断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012-2021 年受资助学生达3130.8 万人次, 累计资助金额588.1 亿元。 我省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 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制度上实现了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抓实抓好抓细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坚守人民立场,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保障学生的职业教育求学梦想。

据黄友文介绍, 截至2021 年, 广东省共有职业院校 (含技工院校, 下同) 619 所, 在校生275.19 万人, 办学规模连续多年保持高位稳定, 每年输送70 多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其中,中职526 所, 在校生149.79 万人; 高职93 所, 职业本科2 所, 在校生125.4万人。 国家下达三年扩招任务24.36 万人, 我省实际扩招42 万多人, 完成任务的170%。 近年来, 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 在全国首创技工学校校企双轨办学模式, 深入推进 “粤菜师傅”“南粤家政” “广东技工” 三项工程,为全国提供了广东经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课证共生共长” 人才培养模式被孙春兰副总理赞许一点都不输给德国。全省共建45 所省级高水平高职建设院校, 其中14 所高职入选国家 “双高计划”, A、 B 档高水平学校入选数并列全国第一; 建设了62 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 广东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契合 “双区” 等重大战略,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对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对接产业设置专业给予高度肯定。 在技能大赛方面, 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在职教赛道上脱颖而出, 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黄友文指出, 此次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 活动对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 不断改革创新、 锐意进取、 全力以赴, 推进我省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展丰富的资助育人活动, 培养更多高素质能工巧匠、 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 匠心为魂, 任何专业都需要技术的磨练, 也需要精神的助力;任何职业, 只要用心用情、 全情投入,技术工作也会变成艺术的创造。 在本次活动中, 广州首届十大名厨、 全国烹饪行业最高奖项 “中华金厨奖” 获得者、广东省 “粤菜师傅” 大师工作室主持人、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马健雄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验。 他说, 作为专业的教师, 最大的心愿和目标就是培养更多的专业的从业人员, 让他们学会过硬的本领和技术, 以后成为工匠型的专业人员。 马健雄给致力于成为大国工匠的学子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要树立比较明确和远大的目标, 其次要勤学苦练, 第三就是要树立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烹饪专业的学生, 要从基本功开始, 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积累技术。

马健雄的学生黄镇燊, 是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烹调师项目金牌获得者、 2020-2021 学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烹饪与健康系2019 级学生。 他参加活动时说, 这些荣誉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得益于学校和老师的关怀与支持、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地与实施, 正是因为免学费政策、 国家奖学金等, 才使他更加心无旁骛地刻苦学习、 钻研技能。

资助育人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据悉, 2021 年, 全国共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1933.63 万人次, 资助资金达326.25 亿元。 只有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 将各项资助政策落在实处,并将资助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资助育人活动, 不断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才能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能工巧匠、 大国工匠, 努力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匠心大国资助
三十载坚守匠心传承“非遗”名菜
姚建萍:始于初心,臻于匠心,成于决心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多想记住你的脸
大国工匠
大国气象
老艺人的匠心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