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控制护理结合ERAS理念下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分析
2022-10-26孙文娟
孙文娟
(天津北辰医院骨科,天津 300134)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是由于外力给腰椎造成巨大压力,致使椎体骨折的类型。该类骨折会导致患者腰背部剧烈疼痛、不能翻身、下肢麻木、出现行走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老年人由于骨质流失严重,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由于疼痛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焦躁等心理,影响治疗效果[1-2]。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疼痛控制等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3-4]。另一方面,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长时间的禁食耐受度不佳,需要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尽早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进而缩短患者病程,减少患者长时间住院的痛苦[5]。近年来ERAS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护理方法有助于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不过目前,少有研究将ERAS理念和疼痛控制结合起来为患者实施护理,本研究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1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ERAS理念基础上进行疼痛控制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从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选81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65-76岁,平均为(70.73±2.17)岁;骨折部位:T11骨折14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1例,L2骨折5例,L3骨折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空坠落10例,重物砸伤12例;患者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22例。观察组(41例):67-75岁,平均为(71.17±2.03)岁;骨折部位:T11骨折15例,T12骨折7例,L1骨折12例,L2骨折3例,L3骨折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高空坠落8例,重物砸伤12例;患者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9例,非手术治疗2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腰背部突然疼痛,触诊,胸腰段有局限性压痛、叩击痛,脊柱存在后凸畸形,X线片显示受伤椎体变形呈楔状;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加入;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2)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较差、意识障碍、精神病者;②存在严重骨质性疾病者;③临床资料缺失者。
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治疗环境,包括病房环境、医护人员资料等;向患者介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产生原因、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等;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加强监测,如观察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体温、意识状况等。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包括口服用药、静脉用药等;口头告知患者治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以清淡、无刺激性饮食为主。指导患者展开床上二便功能训练,让患者尽早适应在床上排便。术后对患者切口的敷料加强观察,查看患者是否出现渗液、渗血情况,对引流管加强护理,对引流液量、性质做好记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患者展开功能锻炼。观察组(疼痛控制护理结合ERAS理念):(1)ERAS理念的落实:①概念讲解:主动为患者讲述ERAS理念,使其了解该理念,说明具体的护理操作方法,让患者及家属对这一护理措施有所了解,从而能更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护理操作,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②病床选择:根据患者伤情为其合理选择病床及床垫。如若患者脊柱不稳定,在其术后24-48小时,可以为其选取可摇动的3折控制床,以便随时通过病床角度的改变,帮助患者调整体位。若患者属于稳定性骨折,且并未发生神经损伤,可于病床底下垫硬木板,以平卧硬板床的作用,促使患者脊柱处于平直位,避免过度牵拉造成不必要损伤。③管路护理:对导尿管、伤口引流管及其他管路密切观察,了解其是否通畅,是否保持在固定位置,对引流液的量、气味、性质、颜色展开动态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协助医师妥善处理。④饮食护理:尽可能缩短禁食的时间,避免蛋白质过量对峙而造成营养不良,注意提醒患者少食多餐,保持营养均衡。了解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根据其治疗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食物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为主,以软质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提醒患者尽量不要进食油腻或易产气食物,避免引起便秘或腹胀。⑤并发症预防护理:了解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先兆迹象、有效护理措施,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提前让患者了解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让患者积极配合,与护士一起预防并发症。护士为患者调节适当的病房温度、湿度,加强呼吸道管理,将患者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每天指导其展开深呼吸训练和扩胸运动。嘱咐家属协助患者,每天对双下肢的肌肉进行适度按摩,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嘱咐加大饮水量,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可因为排尿不便而减少饮水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对于压疮这一并发症,因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出现压疮,术后早期,要隔2小时为其翻身一次,注意翻身时脊柱保持中立位,避免脊柱扭曲,对受伤部位加以保护。以海绵垫、气圈来保护患者骨隆突部位,若有局部红肿,以红花酒精对红肿部位进行按摩,确保皮肤清洁。⑥康复训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患者受伤程度、损伤平面、年龄、体质、是否存在复合伤等众多因素,为其制定科学的康复锻炼方案。在确定方案后,每天到病房指导患者根据锻炼方案展开运动,嘱咐家属在旁协助,促使患者脊柱稳定性尽早恢复,降低胸腰椎畸形发生风险。具体训练方法:术后早期,在床上展开被动锻炼,对关节进行被动活动,避免关节挛缩。术后1-2周,协助患者展开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对双下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术后3-4周,指导展开下肢屈曲、抬高锻炼,避免神经根粘连。术后1个月,指导展开腰背肌训练(患者取仰卧位,以5点法支撑、2点法支撑、4点法支撑,5点指的是患者头部、双足、双肘为支撑点,3点不包括双臂,4点不包括头部),促使腰背肌力量加强,提升复位后脊柱稳定性。(2)疼痛控制护理的落实。①组建疼痛控制护理小组。该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麻醉医师、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理人员等,其中,护士长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布置每天护理任务,责任护士进行具体护理操作,麻醉师针对疼痛程度严重者给予镇痛用药指导等;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向其讲述疼痛控制的重要性,包括疼痛控制护理实施原因、实施方式、实施效果等;责任护士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小组成员根据患者资料及患者具体症状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并商讨疼痛控制护理方案,护理方案具体措施由责任护士实施,护士长监察实施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措施进行调整,麻醉师根据护理方案及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具体镇痛处理。②疼痛控制具体护理措施。体位护理:每天定时协助患者调整卧位,轻微调整,避免对腰椎造成影响;定时为患者叩背、按摩肢体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注重腰椎周围肌肉按摩,减少血瘀,降低疼痛程度。放松训练:每天定时指导患者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训练期间保证病房环境安静。药物镇痛:使用各种物理镇痛方式效果不显著情况下,由麻醉师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类药物用药指导,调整镇痛泵等。心理护理:治疗期间,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内心状态,告知患者情绪稳定对镇痛的重要意义,采用心理安慰法等方式,缓解患者各项负面情绪,并指导其进行自我心理安慰、鼓励,进一步缓解焦躁等不良心理;告知患者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向其讲述疼痛出现原因,使患者做好对抗疼痛的心理准备。
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评估。采用VAS量表[6],分别于护理前后进行疼痛评估,该量表应用直尺刻度,0-10分,得分越低疼痛越轻。(2)肢体功能评估。采用Oswestry量表[7],分别于护理前后进行肢体功能评估,共9项,每项0-5分,共0-45分,得分越低腰腿功能越好。(3)统计2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另外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4)在护理前及护理后,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所用量表为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8]。2项量表的得分均转换为标准分,以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明显。
4 统计学方式: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t、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疼痛程度比较:护理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VAS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前后比较,护理后均较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5.2 2组肢体功能比较:护理前Oswestry指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Oswestry指数组间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前后比较,2组护理后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2组肢体功能比较分)
5.3 2组患者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5.4 2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2组患者2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5.5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便秘1例,呼吸道感染2例,压疮2例,腹胀1例,深静脉血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便秘1例,压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340,P=0.037)。
讨 论
胸腰椎属于人体中枢支柱,一旦发生骨折,会导致患者部分或全部的躯干负重功能丧失,进而对患者的功能活动造成限制,若同时伴随脊髓神经损伤,还可引发下肢功能不全,甚至可造成瘫痪,属于严重脊柱创伤。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会造成患者腰椎剧烈疼痛,影响其站立、行走等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在疼痛影响下,患者极易出现烦躁等不良心理,引起情绪波动,降低治疗效果,不利于其恢复[9]。另外,患者因骨折或受伤后,需要长时间绝对卧床休息,难免会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加剧,甚至会出现不愿意对诊疗护理予以配合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常规护理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护士应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患者康复,同时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对诊疗护理的配合度。
临床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方式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病灶部位疼痛程度成为临床护理关注重点。ERAS理念是一种新型理念,最早由丹麦医生提出,且获得了欧美国家的一致认同,2010年我国将这一理念引入到临床护理中,且在日后的护理操作中,很多外科科室开始应用这一护理理念。ERAS理念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逐渐广泛,是指在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优化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创伤性应激反应,达到促使其快速恢复的目的。与该理念结合实施疼痛控制,能提升疼痛控制护理措施质量,进而达到疼痛控制护理目的,有效缓解患者疼痛[10-11]。在具体实施中,护理人员需要对骨折患者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寻找有效且优化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生理、心理上遭受的各种创伤性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ERAS理念是对传统外科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其内容涉及较多学科领域,在护理工作中,主要体现在术前不进行肠道准备,术后不要长时间严格禁食,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围术期加强保持体温、患者舒适护理,将引流管及导尿管等尽早移除、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等。总体来看,ERAS理念的应用,能够减少机体创伤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控制是指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的前提下,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镇痛护理等,以便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保持其心理稳定,促进其恢复。疼痛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正常自我保护机制,不过过度的疼痛不仅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会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康复过程受到影响。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有所下降,通过有效地疼痛控制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能够提升患者对各项诊疗措施及康复锻炼的配合度,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本研究为提升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尝试将疼痛控制护理和ERAS理念联合起来应用。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为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干预、肢体锻炼、病情观察等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其目的均是减轻疼痛,改善情绪,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将ERAS理念与疼痛控制相结合进行护理,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更显著。由于疼痛程度降低,利于患者恢复。对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另外,观察组Oswestry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之所以能取得这一结果,是因为观察组在对应护理干预下,疼痛减轻,心态更为积极,对各项护理的配合度更高,患者能够积极采取有利于骨折康复的有效行为方式,因此机体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也更少,患者恢复时间自然可以缩短。
综上所述,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结合ERAS理念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腰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可缩短患者病程,提升其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