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生文化意识培育对策
——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为例

2022-10-25姜知宇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2年9期
关键词:整体培育育人

文|姜知宇

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实施”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实际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仍会只盯着单元中的各个板块,习惯于教一课备一课,就课时论课时,缺少单元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学生文化意识培育方面,经常会有这几种问题:一是忽视文化意识的培育,缺少对学生文化意识培育的整体设计与规划;或者是对文化意识目标的认识不够全面,把文化意识目标仅限于文化知识与理解、跨文化交际等,忽略了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的培养;二是没有关注到单元内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不能结合板块内容挖掘文化内涵,分课时制定文化意识培育目标,促进学生文化意识逐步进阶提升;三是文化意识的培育方式单一,习惯于在一节课的最后阶段播放一段视频或讲几句口号式的格言,以这种贴标签的形式,生硬地、空洞地展示文化内容,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在交际中进行有效调适与沟通,没有真正感悟与内化。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为例,结合教师在学生文化意识培育上存在的问题,从整体设定文化意识培育目标、分课时明晰文化意识目标、分课时达成文化意识培育目标三方面探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生文化意识的培育对策。

一、解读主题,构建单元目标体系,确定文化意识培育蓝图

“2022年版课标”要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容各语篇及相关教学资源,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因此,研读教材,整体规划单元内容,全方位构建单元目标体系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第一步。

本单元的话题是圣诞节,其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中“历史、社会与文化”这一主题群,其主题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体验”。这是一个文化特色明显的话题,因而一线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都会考虑到学生文化意识的培育,但在目标设定上可能存在以下偏颇:一是把文化意识培育仅仅停留在了解西方圣诞文化上,忽略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比较,忽略语言中隐含的育人价值;二是只在第一课时Story time 板块教学和最后的单元Ticking time 中涉及文化内容教学,考虑了首尾,忽略中间过程,缺少整体意识,没有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设定序列化的文化意识培育目标。

鉴于此,教师要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去解读主题,构建出以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体系,明晰文化意识培育目标的单元蓝图(见表1)。

表1 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单元整体目标体系

二、结合板块,梳理各课时文化教学内容,明晰文化意识培育课时目标

在构建了单元目标体系、规划了文化意识培育蓝图后,教师对本单元各板块内容进行研读,分析单元各板块中含有的文化知识,关注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单元文化内容。同时联系学生实际,挖掘其内涵和价值,特别是隐性的育人价值元素,合理融入中国文化,适当创编、补充和调整,从而确定各板块的文化教学内容(见表2)。

表2 各板块内容及文化教学内容梳理

深入解读和分析了单元各板块内容,确定了以上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后,教师可基于单元整体和课时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板块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规划各课时教学板块,设定各课时的文化意识目标,确保每课时的目标既围绕单元的整体目标又各有侧重(见表3)。

表3 各课时教学内容及文化意识目标设定

三、依托语境,丰富各课时语言活动,分课时达成文化意识培育目标

在组织和实施本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统领,依托Christmas 这一语境,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效语言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育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各课时作业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强化文化认知,形成文化态度,从而达成单元文化意识培育总目标,实施单元持续性教学(见表4)。

表4 各课时学生主要语言活动及文化意识目标达成评价(★为选择性任务或目标)

以上各课时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上显性的文化元素,例如,第一课时了解西方圣诞节的传统习俗与活动,第三课时学习卡通故事时,了解西方吃火鸡习俗的由来等等。除此之外,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经验,以及他们对主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对教材内容作有效补充与深度挖掘。例如,第二课时学习核心语言巩固圣诞活动时,先让学生猜测迈克一家分别会收到什么礼物,思考讨论是不是真的有圣诞老人送礼物、什么是最好的礼物,帮助学生理解礼物的真正含义,学会在生活中关爱家人,会选择适合的礼物。再如第三课时学习卡通故事时,布置创造性活动:帮助火鸡先生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学生给出各种主意,其中有建议火鸡先生来中国,这时要求学生用核心语言向火鸡先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学生在比较中了解到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学会包容不同文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又如,第四课时在完成“说一说杨玲放学后的活动”的语言活动后,让学生思考讨论“How are her after-school activities? Why?”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安排放学后活动,学会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再让学生观看国外孩子放学后活动的视频,练习用核心语言描述,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不盲目推崇,辩证分析不同方式的优点。这样的语言活动,挖掘了文本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文化意识走向多元和具体。

在作业和目标达成自我评价上,设计了可供选择的项目,体现了目标进阶的层次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和学习渠道。这与新课标目标分级中“级别+”的设置理念一脉相承,兼顾了学生差异。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培育学生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从整体解读出发,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内容,丰富其内涵,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规划文化意识培育蓝图;结合课时内容设定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课时目标;分课时推进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进阶的同时,逐步掌握中外多元文化知识,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达成文化意识培育目标,最终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猜你喜欢

整体培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