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乐喉管传承谱系与乐器改良研究
2022-10-25杨詠楠屠金梅
文/杨詠楠 屠金梅
广东喉管由北方的民间乐器管子改良而成,它现在是广东音乐和粤剧伴奏中所用的特色吹管乐器。根据文献记载,管子于明末清初随着外省戏班传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喉管最早用于广东音乐“硬弓组合”中,“硬弓组合”中的乐器有二弦(头架),小三弦、月琴、笛子、唢呐等,它们的声音比较高、尖、亮、响,所以能将乐声传播得更远。管子的音质较硬,而且很嘹亮,这样能将声音传至远处,就被引入到广东音乐和粤剧、粤曲伴奏当中来,成为“硬弓组合”时期的一件较为小众的特色乐器。
在笔者的采访中,喉管演奏家陈芳毅提及,管子和唢呐进入广东后,民间艺人将其进行了改良,管子和唢呐的音色和表演力产生了变化,灵敏度也与北方的相差较大。“粤化”后的喉管慢慢加入粤剧粤曲伴奏,最早应是将短喉管加入其中,作为“硬弓组合”的一份子。到了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喉管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现在的广东喉管。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广东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喉管,常见的是短喉管和长喉管:短喉管又称短筒,是高音喉管,长喉管又称长筒,是中音喉管。喉管的音域比较窄,中音喉管也只是九个音,八个孔,音域决定了它能够演奏的作品并不多。为了解决音域窄的问题,广东音乐曲艺团的喉管演奏员陈添寿和陈芳毅对喉管进行改良,他们不仅对喉管进行精心改良,并致力于把广东喉管推到主奏地位与国际舞台,如今的广东喉管不仅能演奏传统广东音乐曲目,也能与流行音乐结合,吹奏《天路》《Scarborough Fair》《康定情歌》等流行音乐作品和民歌作品。
本文以广东音乐曲艺团三位喉管演奏家梁秋、陈添寿和陈芳毅为主线,重点研究三位广东音乐名家对喉管演奏和喉管改良的工作,并以不同时期的广东喉管作为载体,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喉管改良者陈芳毅进行关于喉管改良与传承的采访,并整理梁秋和陈添寿时期对喉管改良的成果,笔者大量搜集了陈芳毅喉管演出的视频资料,从而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改良与传承的困境与学术价值,以促进广东喉管的进一步改良与谱系传承。
一、喉管传承谱系
广东音乐曲艺团内梁秋宣传照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梁秋
梁秋(1907~1982),广东佛山人,它童年时期在农村“八音班”中学习喉管和唢呐演奏,他擅长喉管、唢呐等乐器的演奏,先后在多个粤剧团担任“上手”(长短喉管、唢呐伴奏师傅),他年少成名,在粤剧界颇有盛名,有“喉管王”之美誉,之后更有“喉管秋”之称号。喉管是“硬弓组合”时期的一件较为小众的特色乐器,梁秋的精彩演奏使得喉管和唢呐在广府地区产生影响力,并成为第一代广东音乐吹管乐名家。1953年,梁秋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同年在罗马尼亚参加国际音乐比赛获四等奖。
除了喉管演奏,梁秋也是广府地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唢呐演奏家,他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吹奏唢呐,周恩来总理对他赞赏道:“你吹奏的唢呐最雄亮、最动听。”①这说明在广东音乐中,唢呐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956年,广东民间音乐团成立,梁秋被吸收为艺术骨干,在广东音乐曲艺团他培养了弟子陈添寿。
梁秋的喉管演奏代表作品有《下渔舟》《挑沙》《小调联奏》,通过《小调联奏》等曲目,将喉管由伴奏乐器推向舞台独奏,也是把喉管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作为广东喉管演奏的代表人物,梁秋在20世纪50、60年代左右通过独奏和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使喉管有所发展。对于当时还未进行大规模传承的喉管来说,梁秋的舞台演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喉管的改良埋下伏笔。
(二)20世纪80年代的陈添寿
陈添寿(1942~1997),广东台山人,国家一级演员。台山是广东音乐之乡,陈添寿幼年时期师从家乡的粤剧艺人学习吹管乐器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17岁考入华南歌舞团,曾长期在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工作,是集喉管、唢呐、笛箫多种吹管乐器于一身的演奏家。
陈添寿师从张天平、梁秋等广东音乐演奏名家学习喉管演奏,还向北派唢呐演奏家任同祥学习。陈添寿有过人的运气技巧,能一口气吹奏出很长的乐段,甚至吹奏出一整首乐曲。20世纪80年代末,陈添寿与高胡演奏家余其伟等组成广东音乐“五架头”,他们经常在全国各地演出,例如台湾、香港等地,而每次演出都有陈添寿的喉管独奏,陈添寿的精彩表演成功地令广东喉管在80年代发光发热。使喉管不仅能作为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也能走向舞台中央,扬名全国。
陈添寿曾发行喉管演奏专辑《秋水龙吟》,在其中以喉管领奏广东音乐《渔村夕照》,并通过《雁南归》等一系列的曲目,使喉管可以融入到民族大乐队里。在演奏技巧方面,陈添寿的演奏既讲究音色、音域的控制,又有强弱对比等,将广东喉管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外,陈添寿在长、短喉管基础上,改良为“高管、次高音管、中音管、次中音管和低音管”五种喉管,极大地扩展了喉管的音域,丰富了喉管的演奏性能。在陈添寿以上专辑中能听到根据传统长、短喉管改良出来的高音喉管、次高音喉管、中音喉管、次中音喉管与低音喉管的精彩演奏,这一阶段的喉管改良可谓是20世纪80年代在音乐界的巨大贡献。
(三)20世纪90年代后的陈芳毅
陈芳毅(1966-),广东台山人,广东音乐曲艺团喉管演奏员,现任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陈芳毅自幼随陈添寿学习吹管乐器演奏,擅长演奏广东喉管、唢呐、萨克斯等多种吹管乐器。陈芳毅演奏代表作有喉管独奏《百花亭闹酒》(小调曲牌、卜灿荣串谱)、《乐叔逛花城》(卜灿荣曲)、《追梦人生》(陈芳毅曲)、《情系珠玑梦》(陈芳毅曲)等。
现如今,为了加大喉管传承与宣传力度,陈芳毅频繁在各类舞台演奏喉管,并向观众介绍喉管的音色、音域、孔位变化、喉管种类等。如2020年10月,在台山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文化活动之“天籁、知音——陈芳毅师生演奏会暨广东喉管初级班汇报演出音乐会”上,陈芳毅先后用长喉管、短喉管、加键喉管等乐器演奏了《追梦人生》《斯卡布罗集市》《天路》《春风笑语》等乐曲,既有传统乐曲,又有改编后的外国歌曲、流行歌曲,更有陈芳毅的原创作品,这次的音乐会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并喜爱广东喉管。
二、民族大乐队背景下的喉管改良
在广东音乐器乐合奏中,需要用唢呐和喉管的曲目较少,因此从业者少,演奏人才相对缺乏。此外,除了喉管音域的局限,它的音色太过高尖亮,个性突出,技巧操控难,乐器制作人少等原因,加之当下的民族乐团中较少采用喉管这件乐器,喉管随时均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为了让喉管能在乐队中保留一席之地,并能够担任伴奏,还能领奏或独奏,陈添寿和陈芳毅两位喉管演奏家通过多种方式对喉管进行不断改良。
(一)陈添寿时期的喉管改良
最初的广东喉管改良是因为音域等问题,如当时因为一首新曲目的调性对喉管音域有限制而不能登上舞台,可见改良的重要性。陈添寿将传统的长、短喉管改良为高音喉管、次高音喉管、中音喉管、次中音喉管与低音喉管五种现代型喉管,此次改良的喉管大大增加了喉管演奏的音色与音域的展现,极大地提升了喉管的演奏性能。
陈添寿将广东喉管进行初步改良,通过《雁南飞》《春风笑语》等作品成功地将广东喉管带入民族大乐队中。他演奏喉管时,既讲究音色的变化,又有音域方面的控制,更增加了强调对比等,使乐曲的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饱满,但是遗憾的是,喉管音域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一年代的改良与宣传,对本世纪陈芳毅对喉管的改良与传承有很大的帮助。
(二)陈芳毅时期的喉管改良
2000年左右,喉管的音域与音准控制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由于音域太窄,所以在编谱、乐队伴奏编配方面造成一定的局限,有时为了编曲的方便,乐队可能会将喉管从伴奏乐器中移出,这为喉管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
其实20世纪80年代陈添寿曾将喉管进行改良,但是不太成功,其改良的乐器也没有得以继续使用。陈芳毅在陈添寿喉管改良的基础上,对喉管进行进一步改良,通过将音域拓宽、音色升华,将喉管改良至能演奏出十二平均律,将原来处处有局限,甚至只能作为伴奏乐器的喉管发展为能自由演奏,并能演奏流行歌曲。使喉管在音域方面得到完善,能随时演奏出各种调式的曲目,这可谓是喉管改良的突破。
和高胡一样,喉管既是广东音乐器乐合奏中的一件乐器,又是粤剧粤曲伴奏乐器,陈芳毅认为,喉管在粤曲伴奏和广东音乐合奏中,乐器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广东音乐器乐合奏中的演奏讲究各方面的技术技巧,音色的控制、强弱情绪的变化,而为粤剧粤曲伴奏就没有这么精确的要求。喉管作为伴奏乐器,一定是围绕着主奏乐器的,也就是说喉管在乐器伴奏中起衬托作用。陈芳毅一直在思考,历史上喉管可以一直处于伴奏乐器地位,能否将其变为主奏乐器,如果想要成为主奏乐器,就需要进行从内到外的改良了。
陈芳毅对喉管改良包含音色、音域、材质三个方面。音色是喉管改良必不可少的环节:早期喉管音色较为洪亮,所以在乐队中个性比较突出,而在一些较为柔和的乐曲中,喉管就会受到约束,音色会受到压制,不能完全放开。当时陈芳毅与星海音乐学院的张天平教授一起对喉管进行音色的改良,初步做出两支喉管,但音色与降D调的萨克斯十分相似,像是铜管的声音,后来加上了哨片,但作用不大,再后来用苦竹作为制作喉管的材料,音色不仅松弛了,也集中了。此外,陈芳毅也曾尝试用木头制作喉管,但是木头做出来的音色太硬,与广东喉管的风格有较大差别,广东喉管音色要求饱满,松弛、集中,最后才讲求韵味。所以陈芳毅试用铜包竹子的方法,铜包竹子是可以进行加键的,也就是改制成加键喉管。
音域一直是喉管吹奏较大的局限,喉管因不能吹奏出十二平均律,所以在伴奏或是演奏上都有很大限制,特别是演奏流行音乐或新编创的广东音乐。在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好的音色要有90%的保留,至少能使大家接受,所以要进行喉管的加键处理,以做到音域的加宽。例如用木头制作,如不进行加键,音域太窄,在乐队中不能发挥出作用,只能作为特色乐器演奏片段,不能整曲演奏,所以拓宽音域有很大的必要性,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高低音与半音,这样有助于喉管在乐队中作为主奏乐器演奏,更能演奏出十二平均律,这对喉管发展有质的飞跃。
材质对于喉管的音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音域的增加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木头做出来的喉管做不出松弛有度、音韵分明,且音色较硬,不适合与乐队合奏,所以要改用竹子制作,但用纯竹子进行加键,制作过程中容易破裂,特别是遇到天气变化,管身很容易爆裂,若在此情况下进行加键加孔,管身爆裂的几率更大,所以陈芳毅提议用铜包竹子的方法。广东的竹子因水土、环境等原因,不适合用于制作喉管,而最适用于制作的竹子位于浙江杭州的铜陵桥,例如制作笛子等管乐乐器,最好的材料是斑竹,市面上的斑竹比较难寻,所以可用有年份的优质苦竹,用其做出的喉管,在音色等各方面都是无可匹敌的。喉管在传统意义上是有两种:一种是高音区域的短喉管,另一种是处于中低音的长喉管,唯独没有中音喉管。经过这十多年的不断改进,陈芳毅共做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27孔28音,音域为a至c2,能完整演奏出十二平均律且有半音,但质量较重,不方便携带或演奏。为此,陈芳毅约在七八年前进行第二次改良,做出了17孔18音的喉管,不仅质量较轻,音色明朗,而且能加键,在粤剧团使用十分广泛。第二次的喉管改良,已获得三项国家专利。
在对传统喉管进行改良的同时,陈芳毅还改造出加键喉管,分别有金属制与竹制。改良后的传统喉管在音域方面有明显拓宽,更重要的是能吹奏出完整的十二平均律。不但能吹奏五声调式与传统曲目,还能吹奏经过适当改编的流行歌曲。这次改良不但增加了老一辈对喉管的了解,更能使年轻人认识喉管,以达到普及与传承的目的。
陈芳毅演奏加键喉管
结语
广东喉管曾因音域、音色等问题,在广东音乐演奏与伴奏中受到限制,通过梁秋、陈添寿、陈芳毅等多位名家的传承与改良,喉管已经成为广东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作为20世纪50、60年代独立喉管演奏艺人,梁秋以《赛龙夺锦》等曲目,使广东音乐向前迈进一大步,成为“第二国乐”②;20世纪80、90年代的吹管乐名家陈添寿,将喉管进行音色方面的改良并对其进行广泛地宣传,成功地将广东喉管从伴奏乐器变为能走上舞台中央的主奏乐器;到了现代的陈芳毅,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喉管进行进一步改良,并热衷于喉管教学,致力于将喉管在广东音乐中发扬光大。如今的广东音乐不仅仅是作为广东的特色音乐,再加上对喉管的宣传与演奏,广东音乐不仅在国内声名远扬,也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喉管在粤剧伴奏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与存在。作为只有在粤剧演奏中存在的乐器,长喉管(长筒)与短喉管(短筒)都要根据场类的不同而进行伴奏:文场多为软弓乐器,而长喉管音色柔和婉转,故适合在文场演奏;短筒音色短促,声音嘹亮,所以能对武场演出起到升华作用。由此可见,两位老师对喉管的改良是十分成功的,同时能给粤剧伴奏带来独一无二的提升,这也对粤剧的宣传与传承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