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干预在早产儿管饲喂养及疼痛干预中的作用
2022-10-24江冰
江冰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NICU,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和肌肉生长不成熟[1],常无法经口喂养,无法协调呼吸、吞咽及吸吮。最初临床采用管饲喂养为早产儿提供营养支持,近年来经口喂养逐渐应用到临床。有学者指出,通过前庭、嗅觉、视觉、触觉及听觉等多感官对早产儿喂养前干预,可有效避免进食疲劳、缺氧、心动过缓及呼吸困难等情况,改善喂养进程[2-4]。本文探讨多感官干预对管饲喂养早产儿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0例,纳入标准:(1)出生体重1500~2000g;(2)胎龄30~37周;(3)生命体征平稳;(4)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2)存在视觉、听觉障碍;(3)合并严重感染;(4)急危重症;(5)出生后3d内死亡[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经本院伦委会审批。
表1 两组早产儿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饲喂养干预,采用重力喂养方式,管饲奶液现配现用,温度38~40℃,奶液喂养间隔时间、奶量、品种均遵循医嘱。选用母乳或特殊配方奶,母乳优先选用。置入胃管后执行管饲喂养操作。喂养后均取左侧卧位,防止胃食管反流,30min后改仰卧位。
观察组采用多感官干预,具体方法:(1)味觉:管饲喂养前先在早产儿的舌头和嘴唇上涂抹浸湿母乳后的无菌棉签,涂抹3min后喂养。(2)嗅觉:早产儿鼻孔上方约2cm处,护士戴无菌手套手持由注射器滴过5mL母乳的无菌纱布持续2min。(3)前庭:护理人员抱起早产儿于胸前水平方向轻柔地缓慢摇摆,用手托住早产儿背部与头部,身体呈直线状,摇摆时间每次1min,1次/d,2次/s。(4)视觉:早产儿清醒后,距离其面部20cm处,不断引导早产儿沿着水平线左右看来回缓慢移动的红黄绿蓝橡胶球。(5)听觉:喂养时可播放母亲提前录制的音频,播放量<50dB,播放设备需与早产儿双耳距离30cm左右。(6)触觉:护理人员消毒双手,涂抹适量的按摩油,搓热双手,对早产儿面部、胸部、手足进行抚触,力度适中,2次/d,15min/次。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住院时间、肠外营养维持、留置胃管及喂养过渡时间。(2)比较不同时段两组体重变化情况。(3)观察两组胃内残余量3d、5d、7d以及9d的变化。(4)疼痛情况,采用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6]评估,分值越高则疼痛越重。(5)于出院之前评价两组早产儿的神经行为能力。(6)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喂养情况
多感官干预后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外营养维持、留置胃管、喂养过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比较
2.2 体重情况
入组时两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感官干预后观察组完全喂养及出院时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不同时段体重比较
2.3 胃内残余量
观察组3d、5d、7d及9d的胃内残余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胃内残余量比较
2.4 疼痛情况
观察组NIPS评分为(1.86±1.15)分,对照组为(3.58±1.25)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6.793,P=0.000<0.05)。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6 神经行为能力
观察组早产儿出院时对安慰的反应、手握持能力、前臂肌张力及下肢肌张力等出院时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早产儿出院时神经行为能力比较
3 讨论
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及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均不成熟,导致其喂养较为困难。胎龄越小,吸吮能力越弱,再加上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及胃容量小的特性,易出现吞咽困难、呕吐及排便障碍等问题,导致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生长与发育,造成发育迟缓,较大可能影响以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及体能、智力、健康等发育[7-8]。现阶段对于早产儿虽然开展了营养补充、身体锻炼、促进生长发育等干预,但效果并不明显,早产儿喂养支持方面需要更为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
研究发现,对于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一种有效及独特的听觉刺激是母亲的声音,对神经及行为的发育促进作用突出[9-10]。胎儿的嗅觉系统在母体孕32周时已经完全发育正常,甚至在母体孕18周时功能性味觉受体已经在胎儿体内出现[11]。明显的嗅觉反射形成于新生儿期[12]。在早期的子宫环境内,胎儿味觉及嗅觉等反射均已初步形成,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产生生理变化。味觉及嗅觉的感知对个体身心具有重要作用,甚至会影响个体的人际及社交[13]。嗅觉和味觉刺激对吸收及消化食物至关重要,有助于激活生理吸收[14]。味觉和嗅觉刺激在早产儿大脑中的响应,会触发头相反应,激活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理过程,增加唾液分泌和胃肠蠕动[15-16]。早产儿最先发展的感觉器官即为触觉,抚触与按摩是主要的触觉刺激[17]。视觉刺激可使早产儿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显著增加,促进视觉系统的发育,红黄蓝等鲜艳颜色的刺激可以帮助其适应外界环境[18-19]。本文对早产儿管饲喂养中采用多感官干预,包括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及视觉等,结果显示能够促进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促进早产儿生长与发育;有效促进早产儿胃排空;促进管饲喂养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安全系数较高。管饲喂养中早产儿会出现不适及轻微的疼痛,对其行多感官干预,能够有效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痛感,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管饲喂养中行多感官干预,有利于缩短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缓解疼痛,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